北京市京西林场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北京市京西林场,建设内容包括森林抚育、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和其它,其中森林抚育6448.7亩,护林防火174600亩,有害生物防治87306.6亩和标牌28块。
依据文件:
(1)《森林抚育规程GBT15781-2015》;
(2)《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GB/T26424-2010);
(3)《森林采伐作业规程》(LY/T1646-2005);
(4)《国有林场森林管护项目管理办法》;
(5)《山区生态公益林抚育技术规程》DB11/T290;
(6)《北京市中幼林抚育技术规程》;
(7)《北京市造林营林工程建设标准》;
(8)《北京市森林防火工程建设标准》;
(9)《北京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建设标准》;
(10)《北京市国有林场森林管护投资指导标准》;
(11)《北京市京西林场生态建设与发展规划(2018-2035年)》;
(12)《北京市京西林场森林经营方案(2018-2022年)》;
(13)京西林场补充二类调查数据。
京西林场位于东经115°40′-116°38′,北纬39°40′-40°10′。由大台林区、大安山林区、长沟峪林区、珠窝林区、雁翅林区、河南台林区、二斜井林区7个部分组成。分布于斋堂镇、大安山乡、王平镇、周口店镇、雁翅镇、龙泉镇等多个乡镇区域内,东西跨度约120公里,南北跨度约100公里。
京西林场地处太行山余脉,地形主干形成于中生代的燕山运动,以山地为主,台地面积很小,分别占全区的90%和10%。全区可划分为中山、低山和台地三种地貌类型,台地主要分布于永定河的支流清水涧河谷两侧。
京西林场所辖林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短促多风,夏季较凉爽,冬季寒冷干燥,无霜期150-180天,平均气温7-10C°,年平均降雨量500-600毫米。
京西林场北部与永定河相邻,南部与大石河相邻。清水涧东西贯穿大台林区,西起八二零分场,东至落坡岭水库,境内全长19.8公里。由于受上游降水不均匀的影响,其流量极不稳定。林区地下水属于千军台-清水涧-黄岭村一线以东地区,由于多年采煤活动影响,水文地质情况复杂,地下水的补给、埋藏和流动无明显规律;地表有少量季节性河流分布。
京西林场受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土壤属地带性褐土,土壤为山地棕壤、山地淋溶褐土、碳酸盐褐土,分布面积较广为山地棕壤,PH值5.4-6.2左右。海拔800米以上,土壤厚度大多集中在15-35厘米间,坡度较大,有机质含量不高,易形成地表径流,造成水土流失;海拔800米以下,土壤厚度较中山土层略厚。
京西林场森林覆盖率31.30%,林木绿化率61.82%,林区经营总面积为174600亩,其中林地面积16.74万亩,占林场总面积的95.9%;非林地面积0.72万亩,占林场总面积的4.1%。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为5.45万亩,一般灌木林地面积为7.08万亩,宜林地面积为4.20万亩,林业辅助生产用地面积为0.01万亩。森林植被丰富,垂直分布明显,天然林多集中在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山区,主要乔木树种有棘皮桦、山杨、栓皮栎、辽东栎、北鹅耳枥和槭树等;还有六道木、胡枝子、绣线菊和杜鹃等灌丛。海拔800米以下低山区也有天然林,主要乔木树种有栾树、山杨、山桃、山杏和山榆;也分布有荆条、酸枣、绣线菊、蚂蚱腿子等灌丛。人工林面积大,主要树种有油松、落叶松、侧柏、刺槐、杨树等乔木。林区植被状况良好,物种、生境多样性较丰富。
京西林场管理经营八个分场(八二零分场、北港沟分场、曹家铺分场、大安山分场、大台分场、石房沟分场、斋堂山分场、长沟峪分场)和代管林地。
外部道路:京西林场各林区全有外部道路可通,从门头沟的河滩通往斋堂的柏油路可到达河南台、珠窝、雁翅三个林区;从河滩至千军台公路,可到达大台林区;从局机关至长沟峪矿公路可到达长沟峪林区。
内部道路:通往斋堂、曹家铺两个林队的土石路因坡度大较难行走,尤为雨雪天气,则交通完全中断;现有防火公路70.99公里,其中符合防火公路标准的有16.55公里,能勉强通车,达不到防火公路标准的有17.09公里,有路基但已经不能通车的公路有37.35公里。
(1)间伐
间伐主要针对郁闭度大、林分过密的油松、落叶松、刺槐等纯林进行。伐除密度过大、生长不良的林木,间密留匀、去劣留优,进一步调整林分树种和空间结构,为目标树或保留木留出适宜的营养空间。进行间伐主要是为了降低密度,对枯死树进行清理。
本次间伐面积709亩。
(2)修枝
针叶树多进行干修,阔叶树多进行绿修。修枝的强度,针叶树一般修去树高的1/3的枝条,保留冠高比为2:3;阔叶树修去树高的1/2的枝条,保留冠高比为1:2。修枝主要采用平切法(贴近树干修枝),要求切口平滑(切口需做防护处理),不撕裂树干皮,留茬2-3厘米。
需去除枝条包括枯枝、弱枝、濒死枝、枯枝残桩、枝叶稀疏的活枝条、病枝、树冠下部受光极差的枝条等。
本次修枝面积2300.6亩。
(3)割灌
割除幼树周围半径1平米远灌木,总体割灌强度小于30%。本次工程割灌措施主要针对工程区内针对影响幼树生长的灌木和影响景观林内通透度的林分实施此项抚育措施。
割灌标准分以下三种情况:
①在针叶林小班内,将树木周围1平方米范围内的灌木、杂草全部割除,对没有树木生长的灌木区内的灌木全部保留,防止“剃光头”。
②在针阔混交林内,针叶林割灌的技术要求同上;阔叶林如果在小班内和针叶林混交比较均匀,考虑到阔叶树呈丛状生长的居多,则只对距树木0.5米范围内的灌木割除,如分布不均匀呈块状分布且在小班的上部,可以采取带状割除,行距4~5米,带宽2~3米,也可以按每亩只抚育100株的方法进行,但被抚育的树木分布必须保持均匀。
③阔叶林内,要尽可能的多保留野生树,对目的树种(如:橡树、元宝枫、黄栌等)采取局部割灌,即树木周围1米范围内的灌木全部清除,对野生树(如:山桃、山杏、桑树、山榆、臭椿等)如分布在小班上部,可采取带状割除或每亩抚育100株法进行。
本次割灌面积1188.3亩。
(4)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此措施主要用于林下有天然落种幼苗的地块。对幼苗采取割灌除草、松土扩埯、设置围挡等措施,实施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扩埯时要用石块(或土)砌好外侧围埂,砌埂高度10-30厘米,外沿宽度50厘米,要求坚固整齐,具有良好的蓄水能力,注意尽量减少破坏原有植被。
本次人工促进天然更新面积1045.5亩。
(5)补植
在郁闭度低林分的林隙、林窗、林中空地等处,以及郁闭度大、树种单一的林分间伐后的空地,补植目的树种,调整树种结构。主要选择黄栌、油松、华北落叶松、栾树、元宝枫、栓皮栎、蒙古栎等进行补植,阔叶树规格为容器苗,地径1.5厘米以上;常绿树规格为容器苗,高1米以上。
本次补植面积1049.5亩。
(6)抚育剩余物处理
为了降低林下可燃物数量,减少火灾隐患,同时加快抚育剩余物分解,距离道路较近的地块,抚育剩余物都需采用粉碎还林和运出林区的方式进行处理;实在无法粉碎或运出林区的抚育剩余物,可沿等高线整齐码放,码放高度不超过1米。抚育剩余物处理面积4197.9亩。
(7)作业路
根据施工需求,需要修建作业道,方便工人施工等作业,作业道宽1米,长69419.1米,为土路。做法为割灌后平整夯实,坡度较大区段可利用抚育材修台阶。同时对原有作业道进行维护,长60929米。
4.1.防火隔离带
包括现有防火隔离带维护及新打除防火隔离带。防火隔离带维护主要为每年割灌及清理可燃物1次,面积3142.65亩。新打除防火隔离带主要采用人工、机械割灌的形式,彻底清除防火隔离带上的易燃物。隔离带的宽度标准:隔离带宽20米;割灌留茬高度小于10厘米;杂物清理:打除隔离带后,要将杂草、灌木等清理出隔离带。本次打除防火隔离带长17027米。
4.2.林下可燃物清理及处理
对林区道路两侧、坟地、重要设施、居民区、场部、火灾多发区等区域的林下杂草、枯枝落叶进行清理及处理,共计754228.3平方米,约1131.3亩。对林下可燃物的处理,原则上都要求进行粉碎,然后由人工将粉碎枝屑扬撒于林下,无法粉碎的树枝或杂草等应运出林区。若无法进行粉碎或运出的可燃物,可集中成堆码放林内。
4.3.防火路维护
京西林场管辖区域已建成的防火作业道路共为36.97公里,确保作业道畅通无阻是林场森林防火工作的有力保障。每年均需开展清扫路面、削高路肩、清理边沟、填补缺口等维护,做好碎石清理、安保设施、构造物、栏杆的维护和油漆工作,同时做好作业道巡护,特别是雨后巡路,一旦发现险情及时向林场汇报,并积极组织抢险,保障作业道畅通无阻。
1.有害生物普查
有害生物普查用于全面了解林业有害生物演替规律,掌握主要分区范围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范围和危害程度,包括林业有害生物普查、越冬基数调查、监测预报三个方面内容。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是按照设计的调查路线,对地块进行踏查,具体调查林分因子和病虫害因子,普查应在林木生长期(3-10月)开展。
本次有害生物普查面积为87306.6亩。
2.有害生物药剂防治
除危害致死的虫害木、枯死木。树叶完全枯黄的为枯死树,应予以清除;树木生长势衰弱,大部分针叶明显发黄干枯,剩余少部分绿枝顶芽没有萌发或萌发者很少,一般来说即便及时抢救也难以恢复成活,也应一并予以清除;其余情况要慎重对待,一般保留观察,暂不清除。砍伐时伐桩高不超过5厘米,伐下的树木拉到山下,清点装车运回,集中进行灭虫处理,减少传播源,降低虫口密度。在药剂防治方面主要用安全、低毒、低残留的苦参碱、球孢白僵菌等药剂进行喷药实施。本次有害生物药剂防治面积87306.6亩。
苦参碱喷雾用量1000g/hm2,球孢白僵菌施放量为20万亿孢子/hm2。
在分场场部位置设置分场简介标牌,6块,金属材质,面板1.38×2.21米,内容包括分场范围图、四至、面积、林分状况等。在森林经营示范地设置简介牌,7块,防腐木材质,面板0.7×1.2米,内容包括示范地基本情况、抚育时间、施工单位等。在小班内设置小班简介标牌,15块,防腐木材质,面板0.7×1.2米,内容包括示范地基本情况、抚育措施、抚育时间、施工单位等。
建立森林经营监测固定样地,动态持续监测,构建样地监测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数据采集系统。购置监测数据采集设备。
2.档案系统。建立完备的动态监测数据库、纸质档案系统。
3.制度。制定监测方案、分析及数据使用等相关内容的制度,并贯彻执行。
在北港沟58号小班,八二〇3、13、21、23号小班,长沟峪10、11号小班设立7处油松、落叶松、侧柏、刺槐、麻栎林的森林经营示范地,对森林经营技术模式进行展示,为相同林分的经营提供参考案例。
附件:工程量清单
工程量清单 |
|||||
工程名称:2020年京西林场森林管护项目林木抚育管理服务采购项目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特征描述 |
计量单位 |
工程量 |
|
一 |
森林抚育 |
|
|
|
|
1 |
间伐 |
间伐 |
亩 |
709 |
|
2 |
修枝 |
修枝 |
亩 |
2300.6 |
|
3 |
割灌 |
割灌 |
亩 |
1188.3 |
|
4 |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
亩 |
1045.5 |
|
5 |
补植 |
|
|
|
|
(1) |
黄栌补植 |
1.苗木规格:容器苗,地径1.5厘米以上 |
株 |
843 |
|
(2) |
油松补植 |
1.苗木规格:容器苗,高1米以上 |
株 |
3001 |
|
(3) |
华北落叶松补植 |
1.苗木规格:容器苗,高1米以上 |
株 |
511 |
|
(4) |
栾树补植 |
1.苗木规格:容器苗,地径1.5厘米以上 |
株 |
505 |
|
(5) |
元宝枫补植 |
1.苗木规格:容器苗,地径1.5厘米以上 |
株 |
502 |
|
(6) |
栓皮栎补植 |
1.苗木规格:容器苗,地径1.5厘米以上 |
株 |
226 |
|
(7) |
蒙古栎补植 |
1.苗木规格:容器苗,地径1.5厘米以上 |
株 |
4045 |
|
(8) |
桑树补植 |
1.苗木规格:容器苗,地径1.5厘米以上 |
株 |
817 |
|
(9) |
八棱海棠补植 |
1.苗木规格:容器苗,地径1.5厘米以上 |
株 |
100 |
|
6 |
抚育剩余物处理 |
抚育剩余物处理 |
亩 |
4197.9 |
|
7 |
新建作业路 |
新建作业路 |
m |
69419.1 |
|
8 |
原有作业路维护 |
原有作业路维护 |
m |
60929 |
|
二 |
森林防火 |
|
|
|
|
1 |
防火隔离带 |
|
|
|
|
(1) |
打除防火隔离带 |
打除防火隔离带 |
m2 |
340539 |
|
(2) |
防火隔离带维护 |
防火隔离带维护 |
亩 |
3142.65 |
|
2 |
林下可燃物清理及处理 |
林下可燃物清理及处理 |
亩 |
1131.3 |
|
3 |
防火公路维护 |
防火公路维护 |
公里 |
36.97 |
|
三 |
有害生物防治 |
|
|
|
|
1 |
有害生物普查 |
|
|
|
|
(1) |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 |
有害生物普查 |
亩 |
87306.6 |
|
(2) |
监测预报 |
监测预报 |
亩 |
87306.6 |
|
2 |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药剂防治 |
|
|
|
|
(1) |
人工 |
日常给植物用药 |
亩 |
87306.6 |
|
(2) |
1.2%苦参碱 |
1.2%苦参碱 |
t |
5.8 |
|
(3) |
球孢白僵菌 |
球孢白僵菌 |
t |
11.64 |
|
四 |
标牌 |
|
|
|
|
1 |
分场简介标牌 |
分场简介标牌 |
块 |
6 |
|
2 |
森林经营示范地简介牌 |
森林经营示范地简介牌 |
块 |
7 |
|
3 |
小班简介标牌 |
小班简介标牌 |
块 |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