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内容及相关要求
建设目标
在国家储备林划定范围内,通过现有林改培,提高国家储备林质量,增加珍贵树种大径级材资源储备,以达到缓解我国木材供需结构性矛盾、保护种质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优化人工林树种结构、提高碳汇贮备的目的。同时探索国家储备林可持续发展模式。通过该项目实施达到如下具体目标:
——完成现有林定向培育2000亩。
——探索掌握我省珍贵用材树种生长发育规律,摸索配套的培育技术和管理模式,为进一步推进珍贵用材树种培育奠定基础。
——生态目标:通过营造混交林模式,提高林分质量和生态功能,保护物种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提高碳汇储备。
建设规模和建设期
总任务2000亩,全部为现有林培育。
建设期:自签订合同之日至2020年5月1日前完成全部工作。
建设内容及相关要求
1、项目建设方式为现有林改培,按照目标树培育法,通过综合抚育、补植补造等技术措施,逐步形成以珍贵用材树种为主的复层混交异林龄林分,达到提高国家储备林品质和实现可持续经营的目的。本次作业小班的目标树树种为麻栎和薄壳山核桃等。
滁州市藕塘国有林场共有13个小班,主要是在这些林中空地进行补植麻栎、薄壳山核桃等树种。根据林分状况、立地条件及林木分布情况等因素,结合欧投行造林标准,适地选择块状混交栽植方式,麻栎株行距:1.3×1.3米,薄壳山核桃株行距:6×10米。麻栎造林300株/亩,薄壳山核桃补植密度不低于10株/亩,合计310株/亩。项目补植苗木理论总需求量为60万株,加上2%苗木损耗实际需要苗木61.2万株。
2、维修林道6公里(岱山和藕塘各3公里),用于作业车辆(运输车辆和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等作业车辆)出入。尽量利用现有道路基础,主要采取客土填筑,形成平整砂石路面。
3、为使项目能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制作树立“滁州市藕塘国有林场国家储备林建设基地”宣传牌1个,立于人流量较大、显眼位置,介绍项目目的、意义及内容等。
4、服务要求:全面清理培育山场剩余物,清理到甲方指定地点;全垦整地深度不低于70cm,山核桃整穴2m×2m×2m,每穴施肥50公斤有机肥。
5、苗木规格:薄壳山核桃地径大于1.2cm,高度大于100cm;麻栎地径大于0.6cm,高度大于70cm;无病虫害,苗木须提供“二证一签”。
6、样地设置:每个监测点设置5个检测样地和1个对照样地。根据地形条件在小班内设置矩形样地,每个样地面积1亩。样地确定后在样地的四角埋设PVC管作为固定标记。每个样地间隔5米,并编号为0、1、2、3、4、5,0号样地设置为对照样地,在施工时要完整保留下来。
7、调查时间:监测期6年,检测4次,分别为实施前对固定样地进行一次本底调查,实施后当年、第3年、第6年的11月份分别调查一次固定样地林分生长情况。固定样地调查参照一类资源清查方法进行。
具体实施方案中标人中标后详见《滁州市藕塘国有林场2019年度中央预算内林业基本建设投资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及本项目相关技术文件的要求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