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预算价25万元。磋商报价超过预算价的做无效响应文件处理。
一、项目概况
为进一步做好美国白蛾防控工作,扬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广陵分局拟对扬州市广陵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治项目进行招标,选择具有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治项目经验的单位进行项目实施。
总体目标:有虫不成灾,发生面积不扩散。
二、虫情监测
1、成虫监测
成交方需按美国白蛾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利用诱捕器开展成虫监测和诱杀。监测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4月30日-6月17日,监测期内每逢周二、周五下午向扬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广陵分局林业科上报监测结果(共14次);第二阶段6月30日-7月31日,监测期内每逢周二、周五下午向扬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广陵分局林业科上报监测结果(共10次);第三阶段8月15日-9月15日,监 测期内每逢周二下午向扬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广陵分局林业科上报监测结果(共5次)。
美国白蛾监测点重点设计在沙头镇、李典镇、头桥镇村庄、苗圃、绿色通道、成片林的边缘和易树种和易感地点区域。每个行政村一个监测点,共计40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放置一个性诱捕器,第一代因监测时间较长,性诱捕器使用一个芯片后淘汰;第二代、第三代可使用同一芯片。性诱捕器由招标方采购交成交方使用。
在每代监测期内,成交方需按上述每代上报时间节点,根据扬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广陵分局林业科上报要求,准时、准确上报美国白蛾成虫监测结果。
2、幼虫期(网幕期)调查
幼虫期(网幕期)调查的最佳时间为美国白蛾每一代幼虫网幕出现初期至盛期,调查范围为沙头镇、李典镇、头桥镇全部林木,以调查美国白蛾易感树种为重点,以便后续摘除并销毁网幕、化学防治等防治工作的开展。做到逐社区逐村、逐片、逐树进行调查,尤其是居民房前屋后、垃圾堆放点、厕所、水渠边等脏乱差的地方,反复排查不留死角,摸清虫害分布点位,建档立卡,准确掌握虫害发生情况。
3、美国白蛾越冬蛹调查
美国白蛾越冬蛹调查分2次调查:第一次在越冬前调查,于2020年11月30日前完成;第二次是在次年春季调查,于2021年3月20日前完成,将调查表格填好后及时上报给扬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广陵分局林业科。具体要求:沙头镇、李典镇、头桥镇、湾头镇等相关乡镇,每个乡镇调查样地不少于5个,每个样地调查林木10株以上;调查点原则上是2020年监测到美国白蛾发生的林内。
l 4、杨舟蛾越冬蛹调查
杨舟蛾越冬蛹调查分2次调查:第一次在越冬前调查,于2020年11月30日前完成;第二次是在次年春季调查,于2021年3月20日前完成,将调查表格填好后及时上报给扬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广陵分局林业科。具体要求:沙头镇、李典镇、头桥镇、湾头镇等相关乡镇,每个乡镇调查样地不少于5个,每个样地调查林木10株以上;调查点原则上是2020年杨舟蛾发生地。
三、综合防治
1、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主要工作为美国白蛾性诱杀和人工剪除美国白蛾网幕 (1-3龄破网前)。人工剪除网幕具体方法:在美国白蛾3龄前,根据幼虫期(网幕期)调查,每2-3天重点找寻一次网幕,发现后用高枝剪及时剪下并销毁。剪网时注意不能使网幕破裂,幼虫爬出扩散。剪下的网幕喷洒10%甲维吡虫啉可溶液剂杀死美国白蛾幼虫。散落在地上的幼虫也应喷药杀死。
2.化学防治
在美国白蛾幼虫期喷施化学(生物)药剂,最佳防治时期为第一代(虫龄较为整齐)幼虫破网前。每一代幼虫期均需进行化学防治(三次化学防治),每一代化学防治面积不低于2000亩,重点为去年已发生区域。药剂防治美国白蛾必须选择生物、仿生和植物源杀虫剂等对生态环境安全的药剂,由成交方自行购买,推荐用药:10%甲维吡虫啉可溶液剂,需提供农药三证。防治设备成交方自行解决。
防治区域重点在去年已经监测发现的地方以及主要交通要道附近;具体如下:沿江路一线、沙头育新村、人民滩村(面积约500亩),李典沿江村、湾头、中铁宝桥附近(面积约1000亩),头桥福成村附近及高红路、联济线道路两侧(面积约500亩),共计2000亩。
四、项目验收
1、提供广陵区沙头镇、李典镇、头桥镇美国白蛾发生区域图。叶片保存率85%以上。
2、成交单位要做好项目资料的整编,须提供防治台账(施工方案和实施过程、资料汇总、总结等),确保防控目标完成并且通过各项检查验收。
五、付款方式
合同签订后一个月内,采购人预付30%合同款给成交单位,项目全部完成并且验收合格后七个工作日内,采购人付清剩余合同款。
六、团队人员要求
为本项目配备合适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负责组织协调调查防灾灭疫工作,协调解决防治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七、关于报价
磋商响应供应商报价应包括测验仪器设备使用费、搬运费、人工费、交通费、食宿费、安全及保险、税费和专家技术指导、咨询等履行合同所有相关服务所需的一切费用以及风险。如有漏项,视同已包含在其它项目中,合同总价和单价不做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