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采购内容及技术要求
1.采购内容:设置封育碑一座,宣传牌一块,管护房维修150平方米,固定标准地1块,机械围栏200米,界桩7个,人工促进天然林更新785亩,护林管护、防火及病虫害防治8000亩等。
2.采购预算:捌拾万元整(¥80.00万元),磋商报价大于或等于本采购预算时,按无效投标处理。
3.项目区地理位置:
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1°37′至32°39′、东经109°00′至109°33′之间。南北长约96公里,东西宽约60公里,国土总面积2647平方公里。在全国林业发展二级区划中属秦巴山地特用防护林区,在陕西省林业发展区划中属巴山中山水源涵养林区和秦巴低山丘陵水源涵养一般用材林区。
2019年平利县重点防护林工程封山育林作业区位于平利县千家坪林场龙洞河营林区的龙洞河。
4.封育类型、方式、期限及封育目标
4.1封育类型
龙洞河封育区封育地类均为乔木林地,风雨对象为郁闭度<0.5的地质低效林地,依据GB/T15163-2004《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第六条第二款即有林地封育之规定,龙洞河封育区的封育类型确定为乔木型。
4.2封育方式
龙洞河封育区植被类型以栎类落叶阔叶林为主,在封育区的上部分布有少量的栎类与华山松针阔叶混交林,各小班具有一定数量的目的树种,且郁闭度均在0.3以上,封育方式为半封。
4.3封育期限
根据封育区封育条件和封育目的,封育期限确定为5年(即2019年~2023年),始封年度为2019年。
4.4封育目标
封育期满后,森林植被得到有效恢复,林分质量显著提高,生态防护效能增强。具体封育目标为:林分郁闭度达到0.6以上,林木分布均匀;且林下有分布较均匀的幼树每盲33株以上或幼苗200株以上。
5.封育措施作业设计
5.1封禁设施
(1)封育碑
在通往封育区的主要路(沟)口设立封山育林碑1座。碑上标明封山育林项目简介、四至范围、面积、管护单位、责任人及管护制度等内容。封山育林碑为大理石碑,规格:高150厘米×宽120厘米×厚8厘米,水泥底座。
封育碑正反两面书写内容:
正面:
平利县二O一九年度重点防护林工程
千家坪林场龙洞河封育区
建设规模:封山育林8000亩。
封育范围:东起龙洞河街,南至大巴山主梁下,西与岚皋县毗
邻,北至右道河脑。
起止年限:二O一九年至二O二三年。
批准单位:安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安康市林业局。
建设单位:平利县林业局。
责 任 人:第一责任人吴铁;直接责任人吴远波。
设计单位:安康市汉滨区国义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管护单位:平利县千家坪林场
平利县林业局
二O一九年七月
背面:
封山育林管护制度
千家坪龙洞河封山育林工程是2019年度国家重点防护林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的重点建设项目,封育区实行全封5年。
封育区内严禁放牧、毁林开荒、非法砍伐林木、侵占林地、毁林采种、乱挖野生苗木和药材,严禁非法猎捕野生动物,严禁野外用火及非法采石、采矿、取士。违者依据《森林法》和省政府禁牧令追究其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
(2)宣传牌
在封育区人为活动较为频繁的地段设立封山育林宣传牌,共设立1块。宣传牌可提示当地居民遵守封山育林的管理规定,并明示封育区内严禁放牧、砍柴、采药、挖取腐殖土及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封山育林宣传牌的规格为:高90厘米×宽150厘米×厚0.3厘米,冷轧钢板作面。
封育碑、宣传牌具体位置根据现地实际确定,其作业质量要求:位置醒目,基础牢固,材料合格,规格符合要求,喷写内容齐全,字迹工整美观,整体效果好。
(3)界桩
沿封育区边界埋设固定界桩,对以流水线、山脊为边界的可适当减少界桩数量,对人口密集区、转折点及土地权属不明确的地段可适当增加界桩数量,封育区共埋设固定界桩7个。固定界桩的规格为:长10厘米×宽10厘米X高60厘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埋深40厘米,上部20厘米用红漆涂抹。
(4)机械围栏
封育区在龙洞河口设机械围栏200米,主要用于防止人畜进入林地造成破坏采取的预防措施。桩体为水泥桩,水泥桩规格为:10×180cm,埋设深度为50厘米以上,间隔3米,外露高度为120cm左右,用红自漆间隔20cm涂抹,水泥桩上间隔20cm用2.5m双股带刺铁丝紧密连接
(5)固定样地
为了适时反映封育区内植被的生长、繁殖、病虫害和成效等情况,在封育区4号小班内设20×20m固定样地一块,连续5年定期监测记录植被生长及变化情况
(6)管护房
龙洞河封育区管护房利用现有千家坪林场龙洞河护林站,现有护林站是上世纪70年代所建的土木结构房屋,面积约150平方米,房屋已破旧。利用现有封育资金对护林站进行简易维修,保证管护人员能够进行正常的生产、生活。
6.人工巡护
按照《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规定,南方半封地区管护面积150-200公顷/人,年平均工资14400元,因封育区处于正在开发建设的高山草甸旅游区边缘,人为活动较为频繁,故封育区设置专职护林员4人,进行常年巡护。
7.育林措施设计
对有较充足下种能力,因植被覆盖度较大而影响种子触土的地块,采取人工带状或块状除草、破士整地等措施,为母树天然下种成苗创造条件。破土整地的规格为:100×100×30厘米;密度为:块间距2.5米,行间距3.5米。但破土整地不应拘于密度的限制,
以填空补缺的方式进行。根据各小班植被、地被物以及天然更新状况,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作业面积785亩,占宜封育面积的9.8%
完成785亩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任务,共需2355个工日。
8.灾害防护
灾害防护包括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两项内容。在封育年限内,按照“预防为主、因害设防、综合治理”的原则,实施火病、虫、鼠、兔等灾害的防治措施,避免环境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并做好相应的预测、预报工作。
8.1森林防火
(1)加强《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及防火知识的宣传教育和监督,提高全民护林防火意识。严格护林检查制度,控制入林火源,全面预防,准确预警。
(2)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方针,加强火灾发生预报和林火行为预测工作,对森林火灾要做到“早预报早发现、早扑救”。
(3)根据封育区地形特点,除充分利用现有的河流、道路等自然界线外,建立有效的防火体系。形成以道路、自然防火线和生物防火林带相结合的林火阻隔系统。
(4)充分利用现代科技防御森林火灾,建立科学有效的森林防火体系:通过科学经营森林,降低林区的火险等级,实行科学用火。建立望网、通讯联络网、遷联防网、林火阻隔网、预测预报网等森林防火网络体系,并配备必要的防火设备。
8.2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1)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积极推行森林健康新理念,加强防治能力建设,全面实施依法防治和科学防治。
(2)加强信息管理,严格执行联系报告制度,在做好常规月报、季报和年报的同时,加强对突发性和新发现病虫种类的信息上报,做到有疫必报,凡报必早。
(3)积极探索并完善森林管护人员承担有害生物监测的责任制度和群众有奖举报制度,把森林管护和有害生物監测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4)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封育区及封育周边有害生物的种类、数量、活动情况、危害程度设立标准地进行调查,为制定有害生物预防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5)采取生物防治和无公害防治措施,生物防治率达到60%以上,无公害防治率达80%以上。对封育区遺受病、虫、鼠、兔危害严重,丧失培育前途的林木及时进行伐除。
(6)实时监测、准确预报、有效控制。把森林病虫害的发生率控制在4%以下,成灾率控制在5%以下,力争有效防治率(灾害有效控制率)达到85%以上,森林植物检疫率达到85%以上,确保封育一片,长效一片。
9.其他详见:《平利县2019年重点防护林工程封山育林作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