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需求书
一、项目背景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坚持以打好渤海污染防治攻坚战、改善我市海洋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陆海统筹、以海定陆、突出防治近岸海域污染,按照《天津市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强化作战计划》和《天津市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要求,我市需整合多阶段、跨部门、全口径的入海污染源信息资料,在全面排查所有向海洋排放污染物的涉水排口,建立入海排污口名录的基础上,构建权责清晰、监控到位、管理规范的入海污染排放监管体系,为渤海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奠定基础。
鉴于上述情况,拟将项目以服务外包的方式,按照公开招标方式,选取合格的供应商,完成此项目工作。
二、具体要求
(一)编制《天津市入海排污口规范化设置技术要求》
1、相关资料调研
收集整理国家、天津市及其他省市有关入海排污口设置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调研各省市入海排污口设置要求现状,全面掌握天津市入海排污口规范化设置的需求。
2、入海排污口调查
(1)滨海新区土地利用及临岸海域用海现状调研:采集近三年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图件(至少1期),利用GIS技术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解译沿岸土地利用情况。并调查天津临岸海域的使用功能和用海现状。要求调查范围北起津冀海域行政区域界线北线,南至津冀海域行政区域界线南线,向陆一侧为大陆岸线(包括所有人工岸线和自然岸线)向陆至少5公里以内的滨海新区陆域范围,向海一侧至大陆岸线向海至少5公里以内范围。
(2)入海排污口排放特征调查:在通过排污口资料收集、卫星遥感解译,汇总排污口数据的基础上,绘制入海排污口分布图。并通过无人机勘测或无人船勘测结合人工现场核查的方法对各类排污口特征进行调研(数量不少于60个),核查入海排污口的位置、类型、形态、排放方式、排放去向、现场状况等,并收集不少于1期的相关排口水质数据(环境因子至少包括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4项)。
3、入海排污口技术分析及问题诊断
结合文件资料和入海排污口调研情况,分析入海排污口的共性和个性特征,及我市入海排污口设置存在的问题,建立类型清单和问题清单。
4、入海排污口规范化设置研究
研究我市入海排污口规范化设置的需求和思路,包括法律法规依据、排污口选址、排污口样式、标志设置、排放去向、排放要求、监测监控设施设置、建档及验收等。
(二)编制《天津市入海排污口监控技术要求》
1、需求分析
收集整理国家、天津市及其他省市有关入海排污口监控的法规、政策、要求等规范性文件,调研各省市目前的入海排污口监控方法及天津市入海排污口监控现状,分析天津市入海排污口监控需求。
2、入海排污口监控技术分析
分析入海排污口调查资料及调研材料,根据天津市入海排污口类型特点,结合我市入海排污口监控现状及未来长效化发展方向,从查、测、溯、治、控等方面提出我市各类型排污口监控技术要求。其中,“查”要求针对排污管、涵、沟渠、水下暗管等不同类型排污口分别提出针对性的排查技术方法,包括排污口排查的程序、方法、设备选型、技术要求等;“测”要求针对不同类型排污口提出监测的手段、方法、项目、在线设施设置技术要求等;“溯”要求根据不同类型排污口,提出针对性的污染物溯源方法、设施选型、技术要求等;“治”要求明确排污口的治理要求、治理标准等;“控”要求提出排污口后期监控要求、程序等。
(三)编制《天津市入海排污口监管体系》
需求分析
结合入海排污口调查、调研情况和前两项研究成果以及国家入海排污口监管要求,分析我市入海排污口监管需求。包括法律法规依据、管理权责、排口设置及论证要求、备案管理要求、监控要求、法律责任等。
(四)其他要求
三、验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