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档
暂无数据
W
宣城市智慧急救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招标文件
文档编号:202005120000068395 文档页数:86页 所需下载券:10
宣城市智慧急救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

采购需求

以下采购需求及评分标准部分由采购人(宣城市医疗急救中心)提供并负责解释,联系方式见磋商公告

 

一、项目介绍:

   “智慧急救”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旨在通过打造全市一体化的智能信息传输平台,有效串联起患者、救护车、急救中心、医院等各个急救节点,实现监测数据、实时图像、人工语音等急救信息的高速传输和共享,推动急救工作前置,达到接警即开始救援的目标,同时,将平台建设与医院“五大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深度融合,进一步缩短急救反应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挽救更多胸痛、卒中等危急重症患者的生命。本项目预算150万元。

、功能需求及主要技术指标参数(必须满足的参数用“★”标注)

供应商可以采用不低于推荐品牌的其他品牌产品参与投标。

序号

产品名称

功能描述

(一)智慧急救信息化平台

 1      

急救公共平台

急救患者就医轨迹跟踪平台

 2      

区域时钟同步平台

 3      

生命体征信息传输系统

 4      

急救质控平台

 5      

区域移动协同救治管理平台

 6      

120车辆GPS定位与跟踪分析系统

GPS定位与跟踪系统

7

标准化胸痛急救平台管理系统1套

胸痛急救电子病历系统

胸痛急救监护系统

胸痛数据统计系统

标准化卒中急救平台管理系统1套

卒中急救电子病历系统

卒中急救监护系统

卒中数据统计系统

9   

标准化创伤急救平台管理系统1套

创伤急救电子病历系统

创伤急救监护系统

创伤数据统计系统

10

区域移动协同救治终端1套

具体功能参数见后

11 

新冠病毒肺炎防疫平台管理系统1套

具体功能参数见后

(二)平台配套硬件设备

12

超融合主机4台、配套超融合软件(核心产品)

100000/节点,4节点,三年超融合软件标准服务。推荐联想、中科可控、曙光、H3C品牌,具体功能参数见后。

13 

网闸1台(核心产品)

推荐中新网安、金电网安、天融信、品牌,具体功能参数见后

14  

防火墙1台

推荐曙光、H3C、安恒、浪潮品牌具体功能参数见后

15

三层万兆核心交换机1台(核心产品)

品牌参考华为、H3C、思科、锐捷;具体功能参数见后

16

接入二层千兆交换机1台

品牌参考华为、H3C、锐捷;具体功能参数见后

(三)120急救车车载系统软硬件

17

车载智慧急救终端系统1套(含救护车版、手机版终端软件、)

具体功能参数见后

18

车载视频服务器套装1套

具体功能参数见后

19

车载无线路由器  1台

具体功能参数见后

20

平板电脑 1台

具体功能参数见后

21

无线耳麦1个

 具体功能参数见后

 

 

 

(四)机房UPS电源系统

22

UPS不间断电源

推荐品牌:艾默生、梅兰日兰、山特;具体功能参数见后

23

UPS电池32节

推荐松下、艾默生、梅兰日兰,具体功能参数见后

24

 UPS电池柜2组

具体功能参数见后

25

机柜1套

具体功能参数见后

26

地插、防雷击插座、漏电保护器、空开等附属用品

数量按机房实际功能需要配置

二、功能要求

智慧急救信息化平台

1    区域移动协同救治管理平台

  1. 支持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登记时间、腕带编号、病历编号、身份证号、本人和联系人电话、填写门诊ID等信息。
  2. 支持以患者为中心,首诊医生建档,建档完成后根据急救类型将医院的所有相关医生自动默认进入到工作组,工作组里的医生都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完善其病历信息。支持文字、语音、图片的即时交互。工作组里的医生都能接收到相关信息。
  3. ★首诊医生建档后,系统能自动生成急救的病历模板,支持记录和采集各时间节点,同时同步至病历库,避免重复录入。提供软件相关界面截图。
  4. 支持新冠病毒肺炎筛查,病例数据创建、修改、管理。

2    区域移动协同救治终端

  1. ★支持以患者为中心,首诊救护车出诊医生建档,建档完成后根据急救类型将医院的所有相关医护人员自动默认进入到工作组,工作组里的医生都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完善其病历信息。支持文字、语音、图片的即时交互。工作组里的医护人员都能接收到相关信息。后进入工作组的医护人员也可以查阅该工作组之前沟通的诊疗信息。

2、★采用结构化数据,可以直接在数据库表单中查看到结构化数据存储,可安装于医护人员常用手机,方便医护人员记录救治过程及录入精准的操作时间。

3、★首诊医生建档后,系统能自动生成急救的病历模板。

4、★可记录急救的关键时间点及救治过程,节点包括首次医疗接触时间、院内首份心电图时间、心电图诊断时间等,自动生成时间轴。

  1. 支持快速获取和调阅最新病例信息。

6、★支持扫码自动绑定患者和设备、上传医疗检测设备数据。

  1. ★救护车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情况随时发起即时会诊请求,提供移动视频会诊功能。
  2. 满足救护车的使用需求。
  3. ★支持聊天会话窗口中发送的心电图图片存储为院前或院内首份心电图。
  4. 支持通过蓝牙耳机或语音录入的方式实时记录患者病历信息的功能。
  5. 支持新冠病毒肺炎筛查模板;

★12支持基于移动APP开展会诊和转诊。手机移动APP配送提供数量不少于满足医院或者中心实际工作需要的配置数量。

3    区域时钟同步控制系统

  1. 支持Windows、Linux、Android等操作系统及智能控制器等网络设备。
  2. 所有显示时间的终端设备(系统内的时钟)均由统一的时间源提供。
  3. 必须保证系统中的数据安全,保证系统中的数据不被非法阅读、篡改,确保非法用户不能进入本系统,数据必须加密存储和传输。
  4. 必须保证系统的365×7×24正常运行,并提供在异常情况下的后备解决方案。

4    患者生命体征信息传输系统

  1. 运用4G网络通讯技术把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包括血压、血氧、体温、血糖、肌钙蛋白等传送到医院,急救科专家根据此数据,并通过音视频系统对现场医生进行远程指导,进而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院前急救治疗服务。
  2. 患者生命体征数据传输,传输载体上保存传输的数据内容。
  3. 应用范围:院内医护人员根据生命体征数据判断患者所处状态,及时作出抢救措施;系统自动保存此数据作为患者病历的一部分。
  4. 能与院前120调度指挥系统对接,自动获取患者呼救信息,即时更新急救任务状态及信息,自动生成院前电子病历供医生在线填写。
  5. ★可以实现网络医院和中心医院,120急救医疗机构的救护人员的协同救治沟通,相关医疗数据和时空数据可以采集到急救数据平台,,救痛中心认证标准,卒中中心认证标准的,需严格遵照并满足;不军备整合到病历信息中。

5    患者就医全程轨迹分析系统

  1. ★系统能支持在急救的重点区域搭建时间自动采集器,可以自动扫描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标识设备,自动记录到达和离开时间,患者到达急诊科,佩戴上时间标识设备,一直到患者离开,完成在重点区域活动的关键时间点的采集,自动关联到移动急救相关电子病历系统,为了避免干扰院内检查检验设备,需使用蓝牙解决方案,具备一种在急救医疗过程中应用蓝牙技术进行时间采集和管理的方法和系统功能。
  2. 系统需支持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等专业特定病种规范化救治流程关键节点时间获取和记录要求,进行关键节点的时间采集和统计分析,提高各个环节的处理效率(具备标准的,如胸痛中心验收标准,卒中中心验收标准的,需严格遵照并满足;不具备标准的,需遵照相关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中的要求。)。
  3. 根据患者身份ID自动接入IP网络的方法要求;建立自动统计的传感闭环系统。

6    120车辆GPS定位与跟踪分析系统

  1. 系统应支持辖区和城区(尤其是医院所在城区以内的区域)电子地图的精细化显示,车辆定位功能。
  2. 具有车辆轨迹回放功能。
  3. 中心可实时监视前方路况、120急救车行驶情况、车内伤者患者状况。
  4. 医护人员通过语音将伤者患者情况与医院沟通,使医院能够根据伤者患者情况及时安排相关医疗人员及诊治方案。

7    急救全程质控管理系统

  1. 能实现质量目标可测量,而且相关职能和层次的质量目标可量化,以便比较实施结果,进行持续改进。
  2. 能够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必需的大过程,再识别每个大过程中包含的子过程,包括最高管理者高度关注的过程。
  3. 能够确定每个过程的输入和输出,接受输出的对象和过程之间的接口。
  4. 能确定每个过程需要的资源和信息及其提供者。
  5. 能确定对过程的能力和输出结果的测量准则和方法。
  6. 能实现急危重症数据的采集、传递、存储和使用管理,促进信息共享,使医护人员、决策者、管理者能及时准确地获取其所需信息,提高工作质量。
  7. 通过信息化手段减少患者之间、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医务人员之间的流程断裂。
  8. 能优化和整合医院的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标准化医院的业务流程,提高工作质量。
  9. 能够合理调配资源,增加资源的利用率,控制医疗过程中的物耗,减低成本。
  10. 加强救治时间窗过程监控,帮助管理者和决策者实时了解医院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11. 对信息进行有效管理,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帮助管理者进行科学管理决策,帮助医生进行基于循证的医疗决策和医疗计划的制定,支持临床应用科研的开展,促进临床医疗水平的提高。
  12. 具备一致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分层和临床评分标准。还包含以下数据库功能:
    • 发病6h内记录进行血管内再通治疗或已考虑到但不适合或不能实施该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百分比(如果未进行血管内治疗,应记录其原因)。
    • 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行颅内血管成形和(或)支架植入术后30d内发生卒中或死亡的患者百分比。
    • 记录最初严重程度评价指标的SAH、ICH和AVM的患者百分比。
    • 在SAH发病48h内入院的患者从入院到接受外科手术夹闭或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时间中位数。
    • 在发病后48h內入院但在入院后36h内未开始栓塞或夹闭治疗并注明未治疗原因的动脉瘤性SAH患者百分比。
    • 在动脉瘤性SAH诊断后24h内开始尼莫地平治疗(60mg/4h或30mg/2h)并持续至出血后21d或出院(如果在发病后21d内出院)的患者百分比。
    • 意识水平下降合并脑室扩大的SAH患者接受脑室外引流(external ventricular drainage, EVD)治疗的百分比。
    • 动脉瘤性SAH患者在发病后3~14d期间接受无创性血管筋挛监测频率的中位数。
    • 动脉瘤夹闭和栓塞的并发症发生率。
    • 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升高(4)的华法林相关性ICH患者从到达医院到开始应用促凝药(如新鲜冰冻血浆、重组VIIa因子、凝血酶原复合体浓缩剂)纠正INR治疗的时间中位数。
    • 在外科手术或血管内治疗后30d内发生卒中或死亡的AVM患者百分比。
    • 从其他医院转送至CSC并且记录首次呼叫CSC(与卒中项目成员或中央转送联络)至到达CSC时间的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的百分比。
    • 收入各种类型单元(如神经内科/神经外科ICU、内科ICU、外科ICU、普通ICU、冠状动脉监护病房、烧伤ICU、卒中单元、其他类型治疗单元、神经内科病区及其他病区)的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的百分比。单独计算各种类型单元的患者百分比。
    • 在诊断性神经血管造影后24h内发生卒中或死亡的患者百分比。
    • EVD后出现脑室炎的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患者的百分比。
    • 以缺血性卒中、SAH、AVM、颅内出血、颈部动脉颅外段狭窄、颅内血管狭窄或TIA收治入院并被纳入临床研究的患者百分比。
    • 系统自动提取关键字信息,并生成病人就诊时间序列。

8    区域胸痛急救平台管理系统

参照中国胸痛中心标准设计,以临床医疗为主线,完全覆盖胸痛患者自发病首次医疗接触(FMC)直至转归结束,采用结构化的数据存储方式,支持B/S和C/S混合架构,根据临床研究方案和胸痛中心要求,将数据完全自动化导入到胸痛中心数据库,不需要人工方式进行干预,数据满足胸痛中心标准要求。包含如下功能:

胸痛急救电子病历系统

  1. 支持胸痛急救一体化电子病历模板,支持病历基于院内工作站或移动客户端的创建、修改、记录、查阅、维护、归档、打印等功能,提供急救基本信息、高危状态评估、病情记录、来院方式、生命体征、胸痛诊疗、患者转归的完整医疗信息记录功能;
  2. 支持病历填写完整度检查与提示功能,提供不同颜色区分提示病历完成度,提供不同完成度病历数量实时统计数据,并对病历中必选未填项给出界面明确提示;
  3. 支持结构化病情记录单功能,医护人员通过勾选即可完成病情记录和体格检查信息,还需同时支持手工录入补充信息功能;
  4. 支持对接读卡设备自动获取患者证件信息,同时支持手工录入;
  5. 支持通过对接医疗设备、第三方系统自动获取生命体征、检查检验数据、影像数据、心电图数据功能,可随时调阅、查看,在不具备对接条件情况下,需同时支持手工数据录入和上传;
  6. 支持胸痛诊疗的各类评分、评级功能,包括GRACE评分、TIMI评级、Killip分级等;
  7. 支持胸痛急救过程各类情况完整时间节点记录,支持自动获取当前时间,对接获取自动采集时间节点数据;支持病程及救治过程关键节点时间记录功能,时间轴管理,救治登记表生成及打印功能;
  8. 支持转归信息记录:支持根据不同患者转归途径提供住院时间、费用记录,其中,针对转出患者需支持列表选择转出医院名称;
  9. 支持转诊功能,提供转诊过程信息记录;
  10. 支持急救运送途中的即时移动会诊与记录功能。
  11. 支持患者情况备注和日志记录功能,其中,日志功能需列出自病历创建至患者转归的时间和事件序列,并支持患者纸质病历资料扫描上传功能;
  12. 支持急救状态流转,根据急救不同阶段切换模板内容,前序与后继急救阶段病历内容自动提取与衔接;
  13. 支持更新病历覆盖提示功能。
  14. 支持移动端语音录入病历;
  15. 支持病历列表查看及基于条件的查询筛选功能;
  16. 支持患者标签标识管理功能;
  17. ★支持客户端扫描绑定监测设备从而建立患者病历与监测数据的关联功能,同时支持解除绑定功能;支持多种表单生成及打印功能;
  18. 支持病历存档功能,包括:
  • 对于急救结束的病历信息医护人员可对其发起存档申请;
  • 根据权限及身份的不同,可对待审核的病历信息进行审核
  • 审核后的病历分为审核通过与审核拒绝留存相关数据。

胸痛急救监护系统

  1. ★支持针对胸痛病患监测数据的自动获取、实时监测、查看功能,至少提供12或18导联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血氧、血糖等生命体征数据的实时监测。
  2. 支持意识、呼吸、脉搏、体温、心电图、心率、血压、血糖的生命体征记录,血清肌酐、肌钙蛋白、cTnI、cTnT、Myo、CKMB、Cr、CT、彩超等检查、检验及影像数据,Killip分级,并支持上述所有数据与病历的关联与整合。

胸痛数据统计系统

8.1.1 支持针对中心医院及网络医院不同时间段的统计查询,支持高级数据统计、人口学数据统计、其他数据统计,支持胸痛数据初步诊断趋势图及饼状图查看。
8.1.2 高级数据统计查询条件包括初步诊断类型、呼救方式、工作时间、来院方式、出车单位、转出医院名称、远程心电传输、绕行急诊(仅呼救120和转院)、溶栓地点、溶栓再通、介入治疗、D2B延误原因、患者转归等,可以选择统计对象进行不同时间段的统计分析,同时可选择时间趋势图、平均时间月趋势图、中值时间月趋势图、达标百分比月趋势图进行查看,也支持横向对比统计和启用时间段对比统计,同时支持统计数据的导出功能。
8.1.3     高级数据统计条件具体包括:
  • 初步诊断类型:STEMI、NSTEMI、UA、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非ACS心源性胸痛、其它非心源性胸痛;病因未明、放弃诊疗;
  • 呼救方式:无呼救、本区域120、区域外120、当地医疗机构;来院方式:呼救(120或其他)出车、转院、自行来院、院内发病;
  • 出车单位:本院院前、外院救护车、120救护车、院外来车;溶栓地点:外院溶栓、本院院前救护车、本院急诊科、本院心内科;
  • 介入治疗:STEMI--直接PCI、STEMI--溶栓、STEMI--溶栓+补救PCI、STEMI--择期PCI 、STEMI--急诊仅造影、 STEMI--择期仅造影、STEMI--CABG STEMI--其它、STEMI--无再灌注措施、NSTEMI/UA--紧急介入治疗、NSTEMI/UA--24H内介入治疗、NSTEMI/UA--72H内介入治疗、NSTEMI/UA--择期介入治疗、NSTEMI/UA--紧急仅造影、NSTEMI/UA--早期仅造影、NSTEMI/UA--CABG、NSTEMI/UA--其它、NSTEMI/UA--保守治疗;
  • D2B延误原因:症状不明显延误诊断、手术期间出现并发症、知情同意时间过长、经费问题、家属未到场、超过再灌注时间窗、病情不稳定、心内科会诊时间长、医生决策延误、未实施绕行急诊方案、绕行急诊科但未直接入导管室、排队挂号、缴费、办住院时间长、导管室人员未到位、导管室占台、急诊科处理时间长、药物缺乏、缺少担架员转运时间长;
  • 患者转归:出院、转院、转科、死亡;
  • 统计对象:基于时间统计、来院方式统计、首次医疗接触、D2B延误原因统计、介入统计、绕行急诊趋势图、绕行CCU势图、ACS行PPCI直到导管室、溶栓地点统计、溶栓再通统计、远程心电传输统计、远程心电传输分布、GRACE评估统计、患者转归统计、死亡率统计、住院费用统计、住院天数统计、术前TIMI等级、术后TIMI等级。
8.1.4 人口学数据统计包括诊断类型、呼救、性别、年龄段、患者转归等,可以选择图表样式显示相应的图表,可以选择统计类别来显示相应的数据。
8.1.5     人口学数据统计具体包括:
  • 初步诊断类型:STEMI、NSTEMI、UA、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非ACS心源性胸痛、其它非心源性胸痛;病因未明、放弃诊疗;
  • 呼救:区域120、区域外120、当地医疗机构;未呼救;
  • 年龄段:0-19岁、20-39岁、40-59岁、60-79岁、80岁(含)以上;
  • 患者转归:治愈出院、好转出院、放弃出院、脑死亡出院、转院、死亡、转科;
  • 图表样式:饼图统计、柱状图、月趋势图、年柱状图、年趋势图;
  • 统计类别:年龄段、性别、所有胸痛患者ACS比例、死亡率、主诉胸痛统计、ACS治疗措施统计。
8.1.6     其他数据统计包括:首诊地点、网络医院、非网络医院统计,介入医生直接PCI和D2B时间统计,并发症类型和发生地点统计,接诊医生统计,接诊护士统计、接诊医生直接PCI和D2B时间统计、接诊医生直接PCI知情同意谈话统计,时间采集器使用统计,工作量统计,出院带药统计。

胸痛质控系统

  1. 支持基于时间数据,参照胸痛中心验收标准指标进行质量控制;
  2. 支持针对胸痛病人类型、胸痛验收版本进行质量控制;
  3. 支持基于多时间段统计进行质量控制;
  4. 支持实时查看相关考核指标的月趋势或比例统计图表;
  5. 支持配置有效值域,筛查排除异常值,更客观的分析数据结果。
  6. 质控数据部分针对重点时间节点,给出具体的时间参考值供医护人员参考,也同时为数据统计设定标准值。

9    区域卒中急救平台管理系统

主要技术参数要求:

系统参考中国卒中中心标准,以临床医疗为主线,完全覆盖卒中患者自发病首次医疗接触(FMC)直至转归结束,采用结构化的数据存储方式,支持B/S和C/S混合架构,根据临床研究方案和中国卒中中心标准,保证各电子病历子系统均能与数据库实现无缝隙连接整合,使临床研究所需要记录数据可从电子病历的结构化数据中实时提取。

卒中急救电子病历系统

  1. 支持卒中急救一体化电子病历模板,支持病历基于院内工作站或移动客户端的创建、修改、记录、查阅、维护、归档、打印等功能,提供急救基本信息、高危状态评估、病情记录、首次医疗接触及来院方式、生命体征及并发症、辅助检查检验、脑卒中诊断、患者转归的完整医疗信息记录功能;
  2. 支持发病情况和时间详细记录,需至少提供确切发病时间、估计发病时间,及是否为醒后发病选项;
  3. 支持病历填写完整度检查与提示功能,提供不同颜色区分提示病历完成度,并对病历中必选项给出界面明确提示;
  4. 支持结构化病情记录单功能,医护人员通过勾选即可完成病情记录和体格检查信息,还需同时支持手工录入补充信息功能;
  5. 支持对接读卡设备自动获取患者证件信息,同时支持手工录入;
  6. 支持通过对接医疗设备、第三方系统自动获取生命体征、检查检验数据、影像数据、心电图数据功能,可随时调阅、查看,在不具备对接条件情况下,需同时支持手工数据录入和上传,并提供既往史和用药史记录功能;
  7. 支持脑卒中诊断的各类评分、评级功能,包括NIHSS评分、LAPSS、改良RANKIN量表、辛辛那提院前评估、GCS、Hunt-Hess等;
  8. 支持救治关键节点体征和评估数据的连续记录功能;
  9. 支持脑卒中急救过程各类情况完整时间节点记录,支持自动获取当前时间,对接获取自动采集时间节点数据;支持病程及救治过程关键节点时间记录功能,时间轴管理,救治登记表生成及打印功能;
  10. 支持转归信息记录:支持根据不同患者转归途径提供住院时间、费用记录,其中,针对转出患者需支持列表选择转出医院名称;
  11. 支持转诊功能,提供转诊过程信息记录;
  12. 支持急救运送途中的即时移动会诊与记录功能。
  13. 支持患者情况备注和日志记录功能,其中,日志功能需列出自病历创建至患者转归的时间和事件序列,并支持患者纸质病历资料拍照上传功能;
  14. 支持急救状态流转,根据急救不同阶段切换模板内容,前序与后继急救阶段病历内容自动提取与衔接;
  15. 支持更新病历覆盖提示功能。
  16. 支持移动端语音录入病历;
  17. 支持病历列表查看及基于条件的查询筛选功能;
  18. 支持患者标签标识管理功能;
  19. 支持客户端扫描绑定监测设备从而建立患者病历与监测数据的关联功能,同时支持解除绑定功能;支持多种表单生成及打印功能;
  20. 支持病历存档功能,包括:
  • 对于急救结束的病历信息医护人员可对其发起存档申请;
  • 根据权限及身份的不同,可对待审核的病历信息进行审核
  • 审核后的病历分为审核通过与审核拒绝留存相关数据。

卒中急救监护系统

  1. ★支持针对卒中病患监测数据的自动获取、实时监测、查看功能,至少提供12或18导联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血氧、血糖等生命体征数据的实时监测
  2. 支持意识、呼吸、脉搏、体温、心电图、心率、血压、血糖的生命体征记录,MRI、CT、超声等检查、检验及影像数据,智能综合卒中评分、评级(卒中量表(NIHSS)、院前中风筛查(LAPSS)、改良RANKIN量表(MRS)、辛辛那提院前评估(Cincinnati)、Glasgow昏迷评分(GCS)、Hunt-Hess分级等),并支持上述所有数据与病历的关联与整合。

卒中数据统计系统

9.1.1     支持针对中心医院及网络医院不同时间段的统计查询,支持高级数据统计、人口学数据统计、卒中NIHSS评分统计,支持卒中数据初步诊断趋势图及饼状图查看。高级数据统计查询条件包括卒中类型、时间段、来院方式、外院/本院头颅CT、治疗措施、延误原因、患者转归等,可以选择统计对象进行不同时间段的统计分析,同时可选择时间趋势图、平均时间月趋势图进行查看,同时支持统计数据的导出功能。
9.1.2     高级数据统计条件具体包括:
9.1.2.1 来院方式:呼救(120或其他)出车、转院(包含任何医疗机构)、自行来院、院内发病;
9.1.2.2 外院头颅CT、本院头颅CT
9.1.2.3 治疗措施 :药物治疗、静脉溶栓、血管内治疗;
9.1.2.4 延误原因 :不接受医生推荐,不签知情、院内延误、无亲属在场、服用抗凝药、脑梗塞已形成;
9.1.2.5 患者转归:出院、转院、转科、死亡;
9.1.2.6 统计对象:基于时间统计、来院方式统计、延误原因统计、治疗措施统计、溶栓前后NIHSS评分、患者转归统计、住院天数和费用、可以选择图表样式显示相应的图表,可以选择统计类别来显示相应的数据。
9.1.2.7 人口学数据统计具体包括:
  1. 类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A)、心源性脑栓塞(CE)、小动脉闭塞性卒中或腔隙性卒中(SAA)、其他原因所指的缺血性卒中(SOE)、不明原因的缺血性卒中(SUE);
  2. 年龄段:0-19岁、20-39岁、40-59岁、60-79岁、80岁(含)以上;
  3. 图表样式:饼图统计、柱状图、月趋势图、年柱状图、年趋势图;
  4. 统计类别:年龄段、性别、类型。

卒中质控系统

  1. 支持基于时间数据,参照卒中中心验收标准(脑防委标准)指标进行质量控制;
  2. 支持针对卒中病人类型、卒中验收版本进行质量控制;
  3. 支持基于多时间段统计进行质量控制;
  4. 支持实时查看相关考核指标的月趋势或比例统计图表;
  5. 支持配置有效值域,筛查排除异常值,更客观的分析数据结果。
  6. 质控数据部分针对重点时间节点,给出具体的时间参考值供医护人员参考,也同时为数据统计设定标准值。

10  区域创伤急救平台管理系统

系统设计以临床医疗为主线,采用结构化的数据存储方式和基于HTML5技术,保证各电子病历子系统均能与数据库实现无缝隙连接整合,使临床研究所需要记录数据可从电子病历的结构化数据中实时提取,再根据临床研究方案和创伤中心建设的要求,将数据完全自动化导入到专病数据库,不需要人工方式进行干预。

包含如下功能:

创伤急救电子病历系统

10.1.1   提供创伤急救电子病历模板,支持病历基于院内工作站或移动客户端的创建、修改、记录、查阅、维护、归档、打印等功能,具体包括:
10.1.1.1     病历创建包括:姓名、性别、籍贯、详细地址、年龄、受伤时间、受伤地点、体重、身高、时间采集选择、来院方式、救护车选择;
10.1.1.2     病例列表包括:急救ID,姓名,性别,年龄,登记时间,状态,创伤等级,病历完整度,来院方式的查看编辑;
10.1.1.3     患者基本信息:姓名,性别,籍贯(详细地址),年龄,受伤时间,受伤地点(详细地址),体重,身高,时间采集,身份证号,联系人,联系电话,手机,门诊ID,住院ID,床位号,病情记录;
10.1.1.4     基础疾病信息:一般健康状况(良好、一般、较差),现病史,药物过敏史,慢性基础疾病(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血脂病史、脑卒中病史、心脏病史、呼吸系统病史、消化系统病史、神经系统病史、肾脏及泌尿系统疾病史、血液系统病史、传染病史、肿瘤疾病史、免疫系统病、其他病史);仅造影、动脉溶栓、动脉取栓、支架、手术治疗;
10.1.1.5     来院方式记录及修改功能
  • 来院方式:包含120出车、外院转入、自行来院、院内发病、呼救时间、决定转院时间、受理时间、出诊时间、到达现场时间、离开现场时间、医院大门时间、接诊时间、进入抢救室时间。开始抢救时间。离开抢救时间、出车单位(本院救护车、外院救护车、120救护车)、救护车信息、出诊医生、接诊医生、是否启动绿通等信息;
  • 会诊信息:包含现场会诊、远程会诊、通知会诊时间、会诊时间;
  • 入院诊断信息:包含入院诊断时间、是否致命性损伤、入院诊断的记录;
10.1.1.6     院前信息记录及修改功能,包含:
  • 创伤原因记录,包括:钝器/殴打、爆炸伤/枪伤、碾压伤/刀伤、烧伤、坠落伤(坠落高度、有无障碍物)、冻伤、电击伤/雷击伤、咬伤及蜇伤、其他、交通意外(患者身份:司机、乘客、行人、其他);
  • 创伤类型记录,包括:闭合性损伤、开放性损伤、多发伤、复合伤;
  • 创伤部位记录,包括:
  1. 颅脑:头皮损伤、颅骨损伤、脑组织损伤;
  2. 颅面及颈部:颌面软组织损伤、颌面骨骼损伤、眼部损伤、耳部损伤、鼻部损伤、颈部损伤;
  3. 胸部:胸廓创伤、创伤性气胸、创伤性血胸、气管、支气管、肺损伤、心脏、大血管损伤、食道损伤、胸部其他损伤;
  4. 腹部:腹部开放性损伤、腹部闭合性损伤、胃损伤、肠损伤、肝脏损伤、肝外胆道损伤、脾脏损伤、胰腺损伤、腹部大血管损伤、创伤性膈肌破裂、腹内多脏器损伤、输尿管损伤;
  5. 骨盆及会阴部:骨盆骨折、膀胱损伤、尿道损伤、男性生殖系统损伤、女性生殖系统损伤;
  6. 手部周围血管及神经:手创伤、周围血管损伤、周围神经损伤;
  7. 脊柱及脊髓:脊髓震荡伤、出血或血肿、挫伤、受压、断裂;
  8. 脊髓内部的病理改变:早期、中期、晚期;
  9. 四肢骨关节:四肢长骨骨折、经(近)关节骨折、关节脱位、其他;
    • 生命体征记录:意识、 呼吸、脉搏、血氧、体温、血压、心率;
    • 气道信息:通畅、阻塞、部分堵塞;
    • 呼吸情况:正常、困难、急促、浅表、无呼吸、其他;
    • 有无大出血:失血量记录,出血部位(颅内、耳、鼻孔、眼、口腔、腹腔、四肢、其他部位);
    • 循环情况:脉搏正常、脉搏弱、无脉搏:桡动脉、足背动脉、颈动脉、其他;
10.1.2   院前救治记录及修改功能,包含:
10.1.2.1     清除气道堵塞物:用手,吸管,其他器械;
10.1.2.2     人工气道处置记录:经口气管插管,经鼻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10.1.2.3     氧疗记录:如有,给氧条件(低流量给氧、中流量给氧、高流量给氧、呼吸机辅助);
10.1.2.4     有效止血措施记录:指压法,加压包扎法,止血带法,屈曲关节止血法,钳夹止血法,抗休克裤,其他;
10.1.2.5     药物止血记录:如有,记录药物名称、药物剂量,操作(增加多条给药记录/编辑/删除);
10.1.2.6     心泵障碍处理记录:手术处理(穿刺抽血、敷料密闭创口、胸穿抽气),药物治疗(静脉注射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氯化钙、异丙肾上腺素);
10.1.2.7     心肺复苏时间记录:开始时间,结束时间;
10.1.2.8     缺血治疗措施记录:人取平卧位、适当抬高下肢(颅脑外伤忌用头低位),抗休克裤,输液(晶体液:胶体液、代血浆、左旋糖酐),输血(细胞悬液、浆、冷沉淀、血小板、其他(凝血酶原复合物/纤维蛋白原/VII因子));
10.1.2.9     包扎处理记录:绷带包扎法,三角巾包扎法,便捷材料包扎法,其他;
10.1.2.10    固定处理记录:夹板固定法,自体固定法,锁骨骨折固定,常见的四肢骨折固定,其他;
10.1.2.11    搬运处理记录:扶行法,背负法,拖行法,轿杠式,双人拉车式,器械搬运;
10.1.2.12    抗休克措施记录:周围静脉、中心静脉、骨通道、药品名称、剂量,药品种类(液体、晶体、胶体、血制品、其他,并支持增、删条目);
10.1.3   院内救治信息记录及修改功能,包含:
10.1.3.1     抢救时间节点记录:进入急诊室时间、出急诊室时间、进入放射科时间、出放射科时间、进入CT室时间,出CT室时间,进入超声室时间,出超声室时间,首次进手术室时间、首次手术开始(刀碰皮)时间、手术总次数、确定首次手术治疗时间、下医嘱时间;
10.1.3.2     患者自诉血型选项及输血科检验最终血型;
10.1.3.3     申请输血时间,开始输血时间及核对者签名,需紧急输血记录;
10.1.3.4     抢救措施记录:深静脉置管、胸腔闭式引流、开放气道、呼吸支持、静脉通道、胸外按压、电除颤、制动、药物支持治疗、氨甲环酸、一包管;
10.1.3.5     抢救说明记录;
10.1.3.6     呼吸机:如有,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是否发生肺炎;
10.1.3.7     生命体征记录:意识、呼吸、脉搏、体温、血压、心率;
10.1.3.8     TI评分:根据受伤部位、损伤类型、呼吸状态、意识状态、循环状态给出创伤等级(轻度伤、重度伤、严重伤);
10.1.3.9     GCS评分:根据睁眼反应、言语反应、动作反应给出GCS评分(重度创伤、中度、轻度);
10.1.3.10    AIS评分记录;根据受伤部位的轻重程度给出AIS评分;
10.1.3.11    辅助检查记录:X线平片选项及记录(头部、胸部、腹部、骨盆、上肢、下肢、脊柱),血管造影记录,CT记录,B超记录;
10.1.3.12    特殊检查记录:颅内压测定记录,MRI记录,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记录;
10.1.3.13    检查检验记录:胸片记录,血常规记录,凝血功能记录,感染全项记录,生化记录,检查检验说明;
10.1.4   患者转归情况记录:
10.1.4.1     住院总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住院天数、ICU住院天数,总费用),是否需要转诊;
10.1.4.2     转归情况:
  • 出院:出院时间、治疗结果:治愈、好转、其它原因离院、脑死亡离院、患者情况备注,病例填写说明;
  • 转送其它医院:是否是本院网络医院、名称、本院派车、外院转接、自行转院、原因、出院时间、医院接诊医生、接诊护士、患者情况备注,病例填写说明;
  • 转送其他科室:转科时间、接诊科室、转科原因描述、患者情况备注,病例填写说明;
  • 死亡:死亡时间、死亡地点以及原因描述、患者情况备注、病历填写说明;
10.1.5   转会诊功能:提供转诊流程支持,生成转诊过程记录(转入医院,转出医院,姓名,性别,年龄,转入科室,初步诊断信息、主要现病史、治疗经过、预计转入时间,派车选项、转诊医生及其联系电话);提供转诊运送途中,通过移动客户端APP建立会诊群组,发起移动会诊及记录功能,召开视频会议,通过语音、文字、图片等信息会诊患者病情,查看患者的病历;
10.1.6   可通过查询医院名称、救治状态、录入时间、受伤时间、性别、来院方式、出车单位、创伤等级、创伤类型、转归情况等定向查询患者;
10.1.6.1     支持病历列表查看及基于条件的查询筛选功能;
10.1.6.2     支持病程及救治过程关键节点时间记录功能,时间轴管理功能;
10.1.6.3     支持患者标签标识管理功能;
10.1.6.4     支持客户端扫描绑定监测设备从而建立患者病历与监测数据的关联功能,同时支持解除绑定功能;
10.1.6.5     支持病历存档功能,包括:
  1. 对于急救结束的病历信息医护人员可对其发起存档申请;
  2. 根据权限及身份的不同,可对待审核的病历信息进行审核;
  3. 审核后的病历分为审核通过与审核拒绝留存相关数据。

创伤急救监护系统

  1. ★支持针对创伤病患监测数据的自动获取、实时监测、查看功能,至少提供12或18导联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血氧、血糖等生命体征数据的实时监测
  2. 支持意识、呼吸、脉搏、体温、心电图、心率、血压、血糖的生命体征记录,血清肌酐、肌钙蛋白、cTnI、cTnT、Myo、CKMB、Cr、CT、彩超等检查、检验及影像数据,评分和分级(TI,RTS等),并支持上述所有数据与病历的关联与整合。

11  新冠病毒肺炎防疫平台管理系统

针对新冠病毒肺炎相关指南设计,支持B/S和C/S混合架构,聚焦当前抗击疫情所需疫情排查、病例登记与上报、转会诊等关键使用场景,涵盖自首诊医生首次接触开始的新冠病毒肺炎患者救治各环节,全程关注患者。所有数据整合到数据平台形成完整病历记录,不需要人工方式进行干预。包含如下功能:

  1. 支持新冠病毒肺炎电子病历模板,支持病历基于院内工作站或移动客户端的创建、修改、记录、查阅、维护、归档等功能,提供新冠肺炎患者急救信息、新冠肺炎疑似初筛、生命体征、治疗措施、病历资料、患者转归等完整医疗病历信息记录保存;
  2. 支持通过问询的方式对疑似患者进行初筛。
  3. 支持以患者为中心创建工作群组的功能。病历创建成功即可自动把相关科室值班人员拉入群组。群里内值班人员可通过图文、音视频通话等方式及时沟通患者病情。同时支持患者急救病历、生命体征等数据的实时共享。
  4. 支持建立值班体系,按照机构、科室、人员等信息和关联关系配置,为远程会诊提供支撑。
  5. 支持通过读卡设备可自动获取患者证件信息,同时支持手工录入。
  6. 支持医疗设备对接的功能、包括心电图机、监护仪、肌钙蛋白等设备,对接完成后心电图、监护仪、肌钙蛋白等数据可自动上传到患者急救病历中。同时相关生命体征数据自动同步到患者病历信息,避免医护人员二次录入。同时可随时调阅、查看相关数据,在不具备对接条件情况下,同时支持手工数据录入和上传。
  7. 支持患者治疗措施的记录功能,包括首次接触人员、时间的记录,治疗措施及药物的记录。
  8. 支持与院内HIS、LIS、PACS等系统的对接功能,对接完成后可自动获取相关检查检验、影像等数据。
  9. 支持患者转归信息记录功能:支持根据患者的病情提供转送他院、出院、转送其他科室、死亡等信息的记录。
  10. 支持患者转诊功能,可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进行相应转诊治疗。提供转诊过程信息记录。
  11. 支持患者病历列表查看及基于条件的查询筛选功能。
  12. 支持配置及应用一键通知相关科室进行会诊的功能。
  13. 支持中心医院实时查看网络医院患者急救病历的功能。包括检查检验、影像、监护仪等数据。

12. 数据库软件

★1. 采用SQL、ORACLE、MySQL 等主流数据库软件,要求为正版。

2.支持链接优化max_connections可配置;

  1. 支持缓存优化,key_buffer_size指定索引缓冲区的大小,query_cache_size查询缓冲大小可配置,Qcache_free_blocks、query_cache_size、Qcache_hits - Qcache_inserts、record_buffer_size、sort_buffer_size、innodb_buffer_pool_size、max_heap_table_size、tmp_table_size、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等相关缓存参数可以配置;
  2. 支持日志配置,general_log的开启关闭,log-slow-queries慢日期查询,以及binlog记录操作的日志,可以查询,回滚;
  3. 支持用户登录访问限制,限制某个地址可以访问数据库,支持用户权限配置;

支持数据库的定时备份,支持数据库的实时热备,主从热备,互为主从;

  1. 支持数据库的default character set设置,以及修改字符集配置。

平台配套硬件设备

13、超融合主机(4节点,1套)

1.产品架构:★采用超融合云计算一体机架构,非普通服务器。国内外知名品牌,标准4U机架式。机箱支持≥4个节点,同一机箱支持混插计算节点和存储节点。

超融合主机推荐联想、中科可控、曙光、H3C品牌。

2、单个计算节点配置如下:

 

1)★处理器:国内外知名品牌,每节点配置快速运算和控制核心功能需求的处理器,≥1颗,CPU总核心数≥32C,单颗CPU主频≥2.0GHz,单颗CPU三级缓存≥33M;运用国产x86处理器的需在成交公告发布后5个工作日内,提供原厂证明函。

 2)★内存:配置≥8*32GB DDR4 2666MHz ECC RDIMM内存,配置≥16个内存插槽,最大可支持2TB内存容量;

3)★硬盘:配置2块600G 15K SAS,配置2块960G SSD硬盘,配置5块4TB 10K SAS硬盘,支持≥12个前置热插拔3.5/2.5硬盘,可支持2个后置SAS/SATA/SSD硬盘;板载支持≥1个U.2 NVME SSD,支持1个内置M.2 SATA/PCIE SSD。

4)硬盘控制器:配置2块8口SAS卡(支持RAID0/1/10),1块16口4GB SAS Raid卡。

5).网卡:配置1块双口千兆网卡,一块双口万兆网卡(含模块)。含光纤模块和光纤跳线;

6).扩展插槽:最大支持6个PCI-E 3.0插槽。

7). SD卡支持:主板支持1个SD卡槽,可实现存储BMC日志。

8).★电源:配置最大数量白金牌效率的热插拔电源模块,可实现电源模块的n+n或n+1冗余,支持240VHVDC和220VAC,支持冷备份工作模式。单电源模块额定功率小于600w;支持400W BBU电池单元,提供二次备援功能支持400W BBU电池单元,提供二次备援功能,并提供支持该配置证明文件。

3、虚拟化功能:

1)整体采用云计算方案(计算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安全虚拟化);

  2)本次要求配置超融合一体机(最大可支持2T内存)虚拟化和云管平台(计算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安全虚拟化)授权在响应文件中提供证明资料、对医院现有Vmware的云管功能;

10.BIOS管理:支持BIOS中英文界面。

11.可维护性:支持离线光诊断功能,可断电环境下诊断主板关键信息故障;黑匣子日志、故障截屏、开机自检代码,有效判断分析软硬件故障。

12.安全性:基于国密算法的内存加密和虚拟机安全保护技术,加密内存中的程序和数据;Boot ROM技术和基于国密算法的安全启动技术,保证系统安全可靠。

13.服务:成交公告发布后五个工作日内向采购人提供产品生产厂商授权书及3年原厂7 x 24售后服务承诺函原件进行校验,未提供者将上报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

★14.产品认证:投标产品须通过3C认证、节能认证证书和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并在响应文件中提供证书复印件或扫描件并加盖供应商公章。

14.超融合软件

平台管理软件要求

1.支持多种资源编排方式,包括从零开始编排,基于系统模板编排,以及导入已保存编排模板。

2.★支持感知式可视化编排服务,借助可视化界面,通过简单的拖拽操作,实现现有资源和从零开始的编排部署。已创建的模板可直接导入应用中心,实现一键式应用发布和部署。

3.支持应用商店,集成各种用户第三方商业软件和常用通用软件及数据库、开发工具,同时具备用户自定义。

4.支持统一Web管理平台,支持用户自服务门户和管理运维门户。管理平台支持简体中文和英文,界面语言统一。

5.支持SSD缓存寿命检测。存储集群中对寿命将耗尽的SSD进行提前预警,以便更新。

6.支持数据盘慢盘识别。对存储集群中发现数据盘进行提前预警,以便更新。

7.★支持在节点掉电、网络故障、节点故障以及关键服务告警和自愈能力,所有关键服务可自愈。自愈状态可视化监控,可在运维管理界面中查询警告自愈状态。

8.★支持管理员基于同一个蓝图,配置标准化服务和个性化服务,标准化服务审批流程简单甚至免审,个性化服务审批流程相对复杂

9.★支持Kubernetes中的多种组件在蓝图中建模与服务发布,用户通过自服务方的申请和自动化部署容器。支持的容器组件包括Deployment, Service,Container,PVC,Ingress,ConfigMap,Secret,DaemonSet,StatefulSet等。

10.★支持配额管理和计量功能,管理员可记录和调整租户使用的资源配额,如虚拟机数量、数据存储情况、网络使用情况等相关资源。

11、★支持可视化、组件拖拽式的蓝图建模,并基于蓝图模型配置发布服务目录。用户通过服务目录申请后,云管平台可基于对应的蓝图模型,端到端的、自动化的交付一个应用环境所需的所有软硬件资源,无需人工干预。

12.支持平台自动化平滑无感升级,升级时不影响超融合平台的使用,对客户业务无影响。

计算虚拟化要求

1.支持完整的虚拟机生命周期管理,支持虚拟机的创建、启动、暂停和恢复、资源挂起、重启、关闭、配置调整、删除、虚拟机重置等功能。

2.支持直接使用ISO文件安装操作系统,并可以制作操作系统镜像。

3.支持虚拟机的快照创建和删除,通过虚拟机快照可快速创建新的虚拟机。

4.★支持虚拟机组管理功能,且可设置虚拟机组内虚拟机是否开启亲和性/反亲和性配置。集群类业务可以使用亲和性和非亲和性组将虚拟机分配道不同宿主机,防止服务器故障,导致业务中断,紧耦合业务可以使用亲和性组将虚拟机分配到同意宿主机,提升交互性能。

5.管理员可以创建主机集合和可用域,将计算节点按照型号、功能等进行分类。

6.支持回收站功能,支持对虚拟机删除操作支持回收站能力,防止用户误删除,虚拟机在回收站中不占用系统资源。

7.支持镜像生命周期管理,包括创建、上传、修改、删除以及通过镜像批量创建虚拟机等功能。

8.支持安全组的配置,可限制协议、端口和网络的进出访问,并支持将多个安全组应用于同一个虚拟机。

9.支持在线虚拟机资源热添加,可以指定虚拟机,调整CPU、内存、硬盘资源。

10.支持虚拟机在线热迁移和冷迁移功能,实现虚拟机在不同宿主机之间迁移,迁移可以指定宿主主机,保障业务连续性。

11.虚拟机操作系统支持主流的X86架构的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 Server 2003 /2008 R2/2012R2及以上版本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 XP、Windows 7操作系统,Redhat、SUSE、CentOS、凝思、中标麒麟、湖南麒麟、Ubuntu、Fedora等多个发行版本的Linux操作系统。

存储虚拟化要求

1.配置分布式存储软件,无需购买独立的共享存储,即可实现利用每台服务器的内置硬盘构建共享的存储资源池,支持供伸缩性和高可用性。

2.支持多副本冗余机制,实现3副本保护,充分保护数据安全性,当发生硬件失效时,不会影响数据正常访问。

3.支持SSD和NVME高速缓存,提升写操作性能;支持I/O路径优化引擎,实现I/O写性能提升。

4.★支持块存储自定义QoS,可控制单块云硬盘的IOPS或者磁盘吞吐量。

5.支持精简部署(Thin Provisioning),虚拟机始终可以看到完整的逻辑磁盘大小,但虚拟磁盘仅占正在使用的物理磁盘空间。

6.支持完善、可靠的块存储备份方式与备份工具,具备增量备份和完全备份。

网络虚拟化要求

1.支持虚拟交换机网络,创建,可自定义网段和网关地址

★2.支持虚拟机的虚拟网卡QoS配置,设置虚拟网卡的带宽吞吐量。

3.支持虚拟路由器(vRouter),支持路由端口转发和静态路由。

4.支持虚拟应用负载均衡(L4-L7 LBaaS),服务不受某个网络节点宕机影响,业务不中断;支持内网和外网的负载均衡,支持TCP/HTTP/HTTPS三种监听模式,支持端口指定,支持轮询、最小连接数、源IP多种负载均衡类型,支持回话持久化功能,支持健康检查器功能,定义检查后端服务的运行状态;

5.支持虚拟防火墙功能,虚拟防火墙支持虚拟机层防护服务和路由器层防护服务。

6.支持网络拓扑图可视化,通过图形化界面,查看网络拓扑结构。

服务及厂商资质要求

1.此次配置满足本次项目要求的超融合软件CPU授权(≥4颗CPU授权)。

★2.服务:成交公告发布后五个工作日内向采购人提供产品生产厂商授权书及3年原厂7 x 24售后服务承诺函原件进行校验,未提供者将上报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

15、网闸

★1.提供产品内外网各≥6个1000M电口、内外网各≥一个串口、各≥2个USB口

2.、产品推荐品牌:中新网安、天融信、金电网安;提供产品硬件配置≥内存2G/存储2G

★3.提供产品吞吐量≥600Mbps,内部交换带宽≥6GB

4.“2+1”系统结构,内外端机为TCP/IP网络协议的终点,阻断TCP/IP协议的直接贯通;

5.内外端机之间采用专用硬件和专用协议进行连接,不可编程。网闸以软硬件结合的方式,有效地隔断内外网络间直接的连接,防止信息无限制交换。

6.仲裁审计系统部署于内端机上,通用协议无法通过外端机直接连接到仲裁系统;

7.只能通过内端机上的管理口对网闸进行配置,避免内外端机由于被黑客入侵,导致隔离网闸被黑客完全控制的现象。

8.系统基于加固安全操作平台,为主机提供深度防御;

9.能够对两个主机系统提供多层次、高强度的安全防护,保护其重要进程、文件、数据不受黑客侵袭;

10采用对象互斥和线程守护技术,保护主要进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1.不采用通用的指令库和函数库,只提供有限的内部调试用指令函数。

12.三权分立:安全管理流程主要由安全管理员、系统管理员和安全审计员通过安全管理中心执行,分别实施系统维护、安全策略制定和部署、审计记录分析和结果响应等。

★13.支持指纹认证登录在响应文件中提供界面截图)

14.支持管理端IP地址限制、支持负载均衡、支持所有配置导入导出、自带数据分析和网络诊断工具、支持日志详细查询、备份和回滚机制、支持邮件告警

15.提供安全的上网访问,支持HTTP协议及代理等;

16访问控制对象:源地址、目标地址、源端口、目的端目、域名、URL、访问方式等;

17.内容过滤:关键字过滤;

脚本过滤:javascript、Applet、ActiveX等;

支持对基于HTTP的SOAP协议进行过滤,确保访问的安全在响应文件中提供界面截图);

其他过滤策略:文件类型、页面提交方式等。

18.提供安全的邮件访问,支持POP3、SMTP协议;

支持发件地址、收件地址、邮件主题、邮件内容、邮件附件过滤。

19.提供安全的文件传输功能,支持FTP、NFS、SAMBA等文件传输协议;

支持FTP对传输文件的类型过滤;

支持FTP指令控制;

支持FTP文件名黑白名单控制;

支持FTP传输文件大小控制;

#可通过专用客户端和网闸主动获取两种方式提供安全的文件同步功能;在响应文件中提供两种方式的界面配置截图)

20.支持windows平台和linux平台;

支持实时扫描、多对一传输、增量传输;

支持目录内子目录同步,至多支持32级目录;

支持中文文件名或目录同步;

支持传输后删除源文件;

21.提供详细的日志审计;

#支持对格式类型进行特征过滤,并允许用户通过样本文件自定义格式类型;

22.★支持文件在线编辑、在线预览等操作;在响应文件中提供界面截图)

23.★支持文件分享功能,可设置到期时间和提取密码。在响应文件中提供界面截图)

24.提供对多种主流数据库(SQL、ORACLE、DB2、MYSQL等)数据库系统的安全访问;

支持用户查询、修改、添加、删除等操作;

支持全表复制、增量更新、全表更新等;

支持各种实例访问。

25.★可通过专用客户端和网闸主动获取两种方式提供安全的数据库同步功能;在响应文件中提供两种方式的界面配置截图)

26提供多种主流数据库(SQL、ORACLE、DB2、MYSQL等)的单、双向数据交换;

27.无需修改数据库表结构,不涉及到代码修改及二次开发;

28.同步粒度可以达到表内具体字段;

29.支持多种增量同步方式,可分别定义增加、删除、修改的传输方式;

支持数据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单向或双向交换和同步。

支持实时交换或定时同步的策略定义;

30.实现视频网络与信息通信网的网络隔离,切断所有基于网络协议的连接;

支持多种视频硬件平台,如摄像头、DVR(数字硬盘机)、流媒体服务器、视频服务器等设备;

31.支持服务端口控制,对访问视频管理服务器的端口进行控制,其它视频端口默认关闭;

32.#支持标准SIP协议;#支持RTSP协议

支持符合GB/ T28181标准的视频业务;支持用户基于标准TCP、UDP开发的自定义协议软件,无需对自定义协议软件进行二次修改开发,可以根据需求开发新的专用协议处理过滤功能

33.★支持MAC强制访问控制通道,针对被访问端文件进行类别和等级标记,通过标记匹配才能正常访问文件。在响应文件中提供界面截图)

34.可实现多台设备互相冗余的应用模式

使一端机多网口冗余,可实现链路备份冗余的工作模式

35.以浮动IP的形式对外提供服务;结合轮询、比重、流量比、服务类别等算法,保证业务实时的连续性。

36.支持SNMP协议,可与标准网管平台无缝兼容

支持SYSLOG协议,可与标准日志服务器平台无缝兼容,可实时发送网闸运行状态

37.管理端采用B/S结构;

管理端:用于通道建立、策略制定、日志查询、分析、导出等;

安全终端管理:可通过串口终端管理方式对网闸进行维护;

38.#为保证网闸安全性,管理网口和通讯网口隔离,仅允许通过内端机管理口对网闸进行配置管理或审计日志,禁止使用其他接口对网闸进行配置管理。

39.★管理口拥有独立路由,可避免和通讯网口发生路由冲突或干扰在响应文件中提供界面截图)

 

40.设备应具备公安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局颁发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许可证》、公安部信息安全产品检测报告、国家保密科技测评中心颁发的《涉密信息系统产品检测证书》、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软件著作权》

41.设备制造厂商符合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符合ISO/IEC 20000-1:2011标准,符合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符合ISO/IEC 27001:2013标准;

42.设备制造厂商符合质量管理体系GB/T19001-2016 idt ISO9001:2015标准,符合环境管理体系GB/T24001-2016 idt ISO14001:2015标准,符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28001-2011 idt OHSAS18001:2007标准。

43.设备制造厂商符合软件能力成熟度集成模型CMMI3

16、防火墙

1.品牌要求:保障系统兼容性和运维高效稳定,品牌参考:曙光、H3C、安恒、浪潮。

2.操作系统:采用自主研发的安全专用操作系统9

3. 接口数量:通用扩展槽≥1个,实际配置不少于8个千兆电口,支持4个千兆光口扩展。

4.★基础性能:最大吞吐量≥20Gbps,最大并发会话数≥400万,每秒新建会话数≥13万,同时开启入侵防御和病毒防护功能时,应用吞吐量≥6Gbps。

5.工作模式:必须支持透明、路由、混合、旁路4种工作模式,同时支持旁路模式+在线模式部署。

6.★流量镜像:根据防火墙转发策略,支持8元组(包括应用、用户等)进行流量镜像在响应文件中提供产品截图证明能够基于应用和用户进行流量镜像,并加盖供应商公章)。

  1. NAT:要求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NAT,且公网地址池支持轮询和源地址保持两种模式,支持跨协议NAT转换,要求必须支持基于标准SYSLOG及二进制NAT的日志格式;支持二进制日志外发,支持日志服务器负载,至少3种方式。

8.策略:必须支持会话控制功能,要求能够基于源、连接数做会话数限制,支持按照用户、应用、时间、接口类型、地址、服务等方式对数据进行访问控制。

9.★用户认证策略:必须支持本地用户数据库,支持LDAP、RADIUS认证服务器,必须支持标准Portal协议,支持在线用户查询、冻结、带宽管理、计费(和计费服务器配合、支持流量计费和时长计费)。

10.应用识别:具备对应用程序的识别和控制能力。应用程序特征库不少于2700种,并支持在线更新或手动更新;支持P2P节点识别,支持常见的国际应用Google Facebook Twitter等应用。

11.攻击防护:支持IPv4/6抗应用型DOS攻击防护,如HTTP Flood、DNS query flood等攻击防护;支持抗流量型攻击防护,如syn flood、udp flood、icmp flood,tcp flood等攻击防护,抗常见DOS攻击防护,jolt2、land_base、ping_of_death syn flag、tear_drop、winnuke、smurf、ip spoof等;支持IP-MAC绑定,支持对防火墙自身DOS防护和防止扫描功能。

12.★路由:支持静态和动态路由,动态路由至少包括:BGP、RIP和OSPF动态路由协议;静态路由协议支持基于源地址、目的地址、源接口的路由;支持ISP路由并内置多运营商路由表,支持ISP路由在响应文件中提供产品截图证明,并加盖供应商公章);必须支持基于用户、应用等7元组的策略路由,必须支持IPv6策略路由,必须支持应用引流;支持服务器负载均衡功能,支持基于时延、丢包率有效的探测。支持基于连接、基于源IP的负载算法。

13.高可用性:支持VRRP、网口联动。;必须支持HA主主、主备模式(抢占和非抢占模式),支持设备可远程管理、在线升级特征库。

14.★VPN:默认赠送200个SSL VPN许可,支持专有SSL VPN客户端,客户端支持Windows  32位/64系统,支持开源的SSL VPN客户端系统包括IOS、安卓和Linux支持IPSec VPN,支持site to site 和远程接入VPN方式,支持主模式,野蛮模式,野蛮模式支持FQDN、USER-FQDN和通配符设置。

15.虚拟化:支持虚拟系统,基于CPU和接口的虚拟化技术,能把一台防火墙虚拟为多台资源、业务独立的防火墙;支持VRF功能,包含1024个VRF授权许可。

16.★内容过滤与审计:支持自定义URL分类过滤,支持超过128种的URL分类;支持对QQ的上下线进行审计,可审计QQ账号,支持聊天行为、发消息、发文件、收消息、收文件动作控制和审计;支持对包含关键字的网页进行过滤,可审计用户、包含关键字的网页链接、时间等;支持包含关键字的邮件标题、邮件正文进行过滤,可审计用户、关键字、邮件发件人、收件人、发件时间等信息
支持根据邮件附件的文件类型。

17.流量控制:支持至少9种Qos通道优先级调整;必须支持基于安全域、用户、ip地址、TOS、VLAN以及7层应用的线路带宽控制策略;支持不少于4级嵌套,支持DSCP,支持每IP、应用限速。

18.★病毒防护:支持HTTP,FTP,POP3,SMTP,IMAP协议的病毒查杀、病毒库自动更新、虚拟脱壳、自定义查杀文件大小、查杀可疑病毒、可疑脚本、图片病毒、查杀邮件正文、附件、网页及下载文件中包含的病毒;预定义文件类型不低于20种,支持自定义扫描文件类型,支持常见的压缩格式文件扫描;支持病毒防护沙箱联动功能,能够讲灰文件信息同步云端进行分析,并且返回分析结果;支持400万余种病毒的查杀,病毒库支持在线或者离线升级。

19.入侵检测:支持攻击源地图实时展示,支持TOP 10攻击源、攻击目的、攻击事件统计;内置IPS特征库,特征库数量不少于3000条,支持检测库11000+,兼容CVE/CNCVE,支持事件集自定义自动和手动两种更新,支持应急事件及时更新。

  1. 威胁情报:支持威胁情报功能,可以进行和第三方威胁情报,可以对恶意IP、域名和URL的进行实时防护.。
  2. VXLAN支持:支持Overlay网络,可以实现和云数据中心网络的无缝对接,支持VXLAN协议。

22. 服务:成交公告发布后五个工作日内向采购人提供产品生产厂商授权书及3年原厂7 x 24售后服务承诺函原件进行校验,未提供者将上报行业监督部门。

 

17、万兆交换机

1、产品

万兆以太网交换机品牌推荐:华为、H3C、思科、锐捷

2、传输速率

10/100/1000/10000Mbps

3、交换方式

存储-转发

4、★背板带宽(交换容量)

≥2.56Tbps

5、★包转发率

≥720 Mpps

6、MAC地址表

288K,支持静态、动态、黑洞MAC表项,支持源MAC地址过滤

7、端口参数

7.1端口结构

非模块化

7.2★端口数量

≥30个

7.3★端口描述

≥24个GE SFP/10 GE SFP+端口,≥2个40 GE QSFP+端口

7.4扩展模块

提供≥1个扩展插槽,可扩展支持业务插卡:4端口40GE QSFP+接口板

7.5传输模式

全双工/半双工自适应

 

8、网络标准

IEEE 802.1d、IEEE 802.1s、IEEE 802.1w

9、堆叠功能

可堆叠

10、VLAN

支持4K个VLAN
支持Guest VLAN、Voice VLAN
支持基于MAC/协议/IP子网/策略/端口的VLAN
支持1:1和N:1 VLAN交换功能
支持基本、灵活QinQ功能

11、QOS

支持对端口接收和发送报文的速率进行限制
支持报文重定向
支持基于端口的流量监管,支持双速三色CAR功能
每端口支持8个队列
支持WRR、DRR、SP、WRR+SP、DRR+SP队列调度算法
支持WRED
支持报文的802.1p和DSCP优先级重新标记
支持L2(Layer 2)~L4(Layer 4)包过滤功能,提供基于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端口、协议、VLAN的非法帧过滤功能
支持基于队列限速和端口整形功能

12、组播管理

支持二层静态组播MAC
支持MAC模式转发
支持IGMP Snooping和快速离开机制
支持组播VLAN
支持MLD Snooping
支持IGMP Proxy
支持可控组播
基于端口的组播流量统计
支持IGMP v1/v2/v3
支持PIM-SM、PIM-DM、PIM-SSM
支持MSDP

13、网络管理

支持智能堆叠iStack(业务口实现)
支持虚拟电缆检测(VCT)
支持以太网OAM(802.3ah 和 802.1ag)
支持SNMPv1/v2c/v3
支持RMON
支持网管系统、支持WEB网管特性
支持系统日志、分级告警
支持GVRP协议
支持MUX VLAN功能
支持sFlow

14、安全管理

支支持防止DOS、ARP攻击功能、ICMP防攻击
支持IP、MAC、端口、VLAN的组合绑定
支持端口隔离、端口安全、Sticky MAC
支持MAC地址强制转发(MFF)
支持MAC地址学习数目限制
支持IEEE 802.1X认证,支持单端口最大用户数限制
支持AAA认证,支持Radius、HWTACACS、NAC等多种方式
支持SSH V2.0
支持HTTPS
支持CPU保护功能
支持黑名单和白名单

15、其它参数

电源电压

AC 100-240V,50/60Hz
DC -48--60V

电源功率

不带插卡:147W;带插卡:166W

产品认证

支持AAA认证

产品尺寸

442×420×43.6mm

环境标准

工作温度:0-45℃
相对湿度:5%-95%无凝结

其它

Openflow:支持多控制器;支持多级流表;支持Group table;支持Meter;支持Openflow 1.3标准
MPLS:支持MPLS L3VPN;支持MPLS L2VPN(VPWS/VPLS);支持MPLS-TE;支持MPLS QoS
可靠性:支持STP(IEEE 802.1d),RSTP(IEEE 802.1w)和MSTP(IEEE 802.1s)协议;支持BPDU保护、根保护和环回保护;支持RRPP环型拓扑和RRPP多实例;支持SmartLink树型拓朴和SmartLink多实例,提供主备链路的毫秒级保护;支持智能以太保护协议(SEP);支持ERPS以太环保护协议(G.8032);支持BFD for OSPF/ISIS/VRRP/PIM协议;支持增强Trunk(E-trunk)

其它特点

IPv6特性:支持ND(Neighbor Discovery);支持PMTU;支持IPv6 Ping;支持6to4、ISATAP、手动配置隧道;支持基于源IPv6 地址、目的IPv6 地址、四层端口、协议类型等ACL;支持MLD v1/v2 snooping
IPv6路由:静态路由;支持RIPng;支持OSPFv3;支持BGP4+;支持ISISv6
IPv4路由:静态路由、RIP V1/2、ECMP、支持URPF
OSPF、IS-IS、BGP;支持VRRP;支持策略路由;支持路由策略
MAC地址表:支持MAC地址自动学习和老化。

支持多台设备虚拟化,可以将多台物理设备虚拟化为一台逻辑设备,逻辑设备实现一致的转发表项,统一的管理; 

 

18、接入交换机  

1、★交换容量≥250Gbps;转发性能≥50Mpps。

2、★接口类型:千兆光接口数量≥24个,SFP+接口≥4个,MAC地址表≥8K。

3、支持基于端口的VLAN,支持基于协议的VLAN;支持基于MAC的VLAN;最大VLAN数≥4094。

4、支持本地端口镜像和远程端口镜像RSPAN。

5、每端口支持8个优先级队列;支持802.1P,DSCP/TOS优先级和重新标记能力,支持基于时间段的流分类和QoS控制能力;提供广播风暴抑制功能。

6、支持IPv4、IPv6组播协议。

7、支持虚拟化技术,把多台设备虚拟成一台逻辑设备,可以通过同一个地址管理;

8、支持IPv4、IPv6三层路由功能。

9、支持STP/RSTP/MSTP协议。

10、支持基于第二层、第三层和第四层的ACL;支持基于端口和VLAN的ACL;支持硬件的IPv6 ACL;支持802.1x认证,支持集中式MAC地址认证。

11、支持IP+MAC+PORT的绑定;支持ARP入侵检测功能。

12、支持SNMP V1/V2/V3、RMON、SSHV2;支持通过命令行、Web、中文图形化配置软件等方式进行配置和管理。

13、品牌推荐:华为、H3C、锐捷

14、成交公告发布后5个工作日内提供原厂5年免费质保服务承诺函。

 

(三)120急救车车载系统软硬件

19、车载智慧急救终端系统

1、支持以患者为中心,首诊救护车出诊医生建档,建档完成后根据急救类型将医院的所有相关医护人员自动默认进入到工作组,工作组里的医生都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完善其病历信息。支持文字、语音、图片的即时交互。工作组里的医护人员都能接收到相关信息。后进入工作组的医护人员也可以查阅该工作组之前沟通的诊疗信息。

★2、采用结构化数据,可以直接在数据库表单中查看到结构化数据存储,可安装于医护人员常用手机,方便医护人员记录救治过程及录入精准的操作时间。在响应文件中提供软件相关界面截图。

★3、首诊医生建档后,系统能自动生成急救的病历模板。在响应文件中提供软件相关界面截图。

★4、可记录急救的关键时间点及救治过程,节点包括首次医疗接触时间、院内首份心电图时间、心电图诊断时间等,自动生成时间轴。在响应文件中提供软件相关界面截图。

5、支持快速获取和调阅最新病例信息。

6、支持扫码自动绑定患者和设备、上传医疗检测设备数据。

7、救护车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情况随时发起即时会诊请求,提供移动视频会诊功能。

8、满足救护车的使用需求。

★9、支持聊天会话窗口中发送的心电图图片存储为院前或院内首份心电图,在响应文件中提供软件相关界面截图。

10、支持通过蓝牙耳机或语音录入的方式实时记录患者病历信息的功能。

11、支持新冠病毒肺炎筛查模板;

★12、支持基于移动APP开展会诊和转诊。手机移动APP配送提供数量不少于满足医院或者中心实际工作需要的配置数量。

20、车载视频服务器套装

主机

  1.   支持车载硬盘和SD卡存储,硬盘至少1TB容量;
  2.   设备配置可导出、导入,方便设备配置;支持录像数据USB导出

3、  硬件设计需具备断电保护功能,确保突然断电情况下可延迟关机,有效避免关键数据丢失;

4、  支持3/4G,能够同时支持FDD、TDD、EVDO、WCDMA、CDMA2000制式

  • 支持遥控视频图片抓拍和遥控抓拍图片浏览
  • 支持4路 AHD 摄像机接入,支持可选1080P、720P、D1编码格式;
  • 支持后端CMS,客户端可自由选择视频通道主、子码流浏览
  • 支持设备号、录像时间、GPS、车牌号视频叠加功能
  • 支持双码流,主码流720P、D1可配置,子码流CIF可配

10、 支持4路语音输入、1路语音输出,可外接MIC 手柄

  • 所有音视频输入输出接头需为车载航空头接头
  • 支持独立手麦接口,支持车载主机和车载主机的相互对讲的PTT语音集群;
  • 内置GPS+北斗双模定位功能
  • 支持Web端管理与查看视频
  • 本地输出1/2/4/5/8画面时时预览,可通过报警触发单通道画面预览
  • 支持RS232 、RS485接口,便于扩展支持多种外设。

车载摄像头A(360全景摄像机)

  • ★分辨率:不低于1920*1080P(200万)
  • 红外灯:3颗42mil鱼眼阵列灯
  • 制式:PAL/NTSC
  • 视频输出:RJ45(网络接口IPC)
  • 音频:自带拾音器
  • 安装方式:吊装360度、壁装180度
  • 工作温度:-10℃~50℃

车载摄像头B

  1. 图像传感器:1/3″COMS;
  2. 有效像素: 1920*1080;
  3. 信号系统: PAL/NTSC;
  4. 清晰度:总像素200W(1080P高清);
  5. 信噪比:>60dB;
  6. 电子快门: 1/50(1/60)—1/100,000(Sec.);
  7. 镜头配置和视角: 6mm镜头/90°2.8mm镜头/115°可选;
  8. IR-CUT切换: 金属IR-CUT 自动切换;
  9. 音频: 可内置高灵敏度音频;
  10. 接口: 航空头接口(12mm&4PIN);
  11. 工作温度: -20℃~+50℃。

21、车载无线路由器

1.同时支持802.11a/b/g/n和802.11ac同时工作,双频双流;支持内位置天线兼容,双频天线合路,2.4G和5.8G对外只有2个天线口,1个10M/100M/1000M自适应以太网口;
★2.无线支持接入带宽≥1167Mbps,整机性能≥1167Mbps;
3.环境认证检测报告:设备支持-40~70 摄氏度正常工作,支持IP54防护等级。
4.提供第三方权威实验室提供的设备防震测试报告。

4.支持≥32G SSD固态硬盘作为内部存储,支持SATAII接口,平均读取速率≥50MBytes/s,同时还可以支持USB等扩展存储,
5.支持2个Mini PCIE插槽 最大可以同时插入2个模块和2张SIM卡,采用2核及以上的CPU,CPU主频在1.4GHz及以上,内存≥2G Bytes;
6.电源9~36V直流宽频电源,支持12V、24V,电源关机控制接口、ACC信号接口,支持匙电和常电双路供电;支持电源插头防抖动;支持电源反接保护;开机延迟10S,欠压和过压保护(8V以下欠压保护,38v以上过压保护);
7.电源接头采用航空接头,电源线支持车载线缆国家标准的阻燃要求,可提供部品相应的线缆阻燃报告;
8.支持本地内置web server,支持WinPhone、IOS、安卓系统播放本地音视频、软件下载等;
9.支持本地pv、uv的统计功能,可以统本地web页面的实际访问情况,支持自动更新本地内容的功能,必须支持通过ftp或rsync两种方式来实现;
10.支持本地portal功能,没通过认证或是无3g/4g信号时,访问外网任意网址均被重定向到本地web;
11.支持访问控制功能,可以用来开启或关闭单个应用程序(包括但不限于QQ、微信)的外网访问权限,即白名单、黑名单功能,做出接口方便调用;
12.后台设备管理功能,设备在线/离线状态、流量使用统计(包括每台设备的流量统计、每个用户的流量使用情况详细到每个网站的流量)、使用时长统计、3g/4g信号强度、注册/认证用户统计;
13.支持wifi探针功能,可以记录每一个连接上车载设备的用户(手机/笔记本等)设备的mac地址、经纬度(此时盒子的)、连接时间(或时长),当用户的手机/终端设备没有连上盒子,但是开着本身wifi的时候,也可以抓取他们相关的数据,比如mac地址、设备相关的属性等等,将这些数据存储下来发到后台,方便存储和调用;
14.满足82号令的溯源需求,可在设备本地记录用户访问的所有url、时间等等相关信息,并支持上传到日志服务器存档;
15.支持内容实时上传:包括设备实时位置、设备上下线状态、设备信息、SIM卡信息、设备告警信息、流量告警信息、丢包告警信息、链路延时告警信息等;
16.支持设备控制命令的批量下发:包括配置更新、设备重启、设备强制下线、设备升级、设备智能诊断、文件下发、自定义命令执行;
17.支持设备向管理平台的自动注册,管理平台可以自动识别到新加入的设备,同时可以通过管理平台增加、修改、删除设备,支持对设备组和SIM卡的增加、修改、删除;
18.支持详细的报表功能:包括3G流量报表、3G在线时长报表、信号强度报表、丢包率报表、设备实时上下线状态报表、设备上下线历史记录报表等;
19.提供工信部颁发的电信设备进网许可、国家强制性产品CCC认证证书。

22、平板电脑

  • 尺寸:≥8英寸
  • 存储容量: ≥32GB
  • WiFi功能:双频(4GHz+5GHz),支持802.11a/b/g/n/ac无线协议
  • 蓝牙功能:支持,蓝牙0模块
  • 操作系统:Android
  • 支持多点触控

23、UPS主机技术参数

1、推荐品牌:艾默生、梅兰日兰、山特

★2、UPS容量:10KVA/10KW 单进单出主机

3、工作方式:双变换工频在线式设计结构,带隔离变压器。

4、过载能力:115%正常工作,125% 持续10分钟转旁路工作,200%持续10秒 转旁路

5、输入范围:220V±25%单相相三线;

6、输入频率:50Hz±10%

7、输出范围:单相220V±1%(稳态负载)

8、面板显示:LCD大屏中文液晶触摸显示屏,流程图运行状态直观显示,表格式的数据资料、事件记录显示,中英文可选菜单操作,设置充电电流等。

9、报警界面:中文语音报警。

10、直观的LED状态指示:工作流程式状态指示电池低压,市电状态,逆变,异常,旁路。
11、RS232和RS485通讯端口真正实现多用途通讯和远程监视。

12、智能化的电池管理:智能电池充电:根据用户的电池配置自动调整电池的充电参数,并会根据供电环境对电池进行均充浮充转换、温度补偿充电,放电管理。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减少管理员的负担;

13、电池管理:可实时测量蓄电池组总电压、单体电池电压及回路电流;每只电池发生异常时及时发出警告信息,全中文LCD显示单个电压,电流,电池温度并可进行系统设置。

14、完善的保护功能:输入输出过欠压保护、输入浪涌保护、相序保护、电池过充过放保护、输出过载短路保护、温度过高(环境、机内)保护、各断路器保险跳闸熔断报警等多种系统保护和报警功能。

15、标配手动旁路维修开关,开关可在UPS在线状态直接闭合。

16、UPS工作模式可选UPS在线工作模式、ECO经济运行模式、EPS后备工作模式。

★17、质保:主机三年质保。供应商免费安装调试

 

24、UPS电源电池参数

★1、保障断电延长时间为6小时;免维护蓄电池:32节,电池规格:12V 120AH或100AH C-16电箱2只。

2、推荐品牌是:松下、艾默生、梅兰日兰。

3、产品性能
  • 采用紧装配技术,具有优良的高效率放电性能。放电电压平稳,放电平台平缓。
  • 采用特殊的设计,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电液量几乎不会减少,使用寿命期间完全无需加水。
  • 采用独特的耐腐蚀板栅合金、使用寿命长。
  • 全部采用高纯原材料,电池自放电极小。
  • 采用气体再化合技术,电池具有极高的密封反应效率,无酸雾析出,安全环保,无污染。
  • 采用特殊的设计和高可靠的密封技术,确保电池密封,使用安全、可靠。

★7、电池保证原装,三年质保。供应商免费安装调试。

 

25、机柜

标准服务器机柜,至少2米高,含PDU等所有附件。整体机构坚固,承重大于600公斤,外观气派,网孔前门,机柜材质为钢板。

 

26、无线蓝牙耳麦:

接口类型:蓝牙,支持蓝牙5.0技术;耳机:频率响应:17-26000HZ(-10db); 灵敏度:110dbSPL;耳机阻抗:主动490欧姆/被动46欧姆。话筒:原理:MEMS,灵敏度:-34Dbv/Pa, 频率响应:50-10000HZ;编解码器:SBC,APTX,AAC, LOW LATENCY。音频接口:3.5毫米音频接口;线控功能:无线控;触控板控制,主动降噪。出色的音质,清晰通话质量,智能化控制,自动开关。电源:5V DC,330mA; 30小时电池续航。佩戴方式:封闭包耳式。2年保修。

 

 

27其他重要功能需求和技术指标要求

 

▲1)、供应商具备120调度大厅大屏对接能力,在当前中心120调度大屏上,实现患者急救信息和心电图、监护仪等监测数据显示、多家救护车车载视频实时多路功能需求,相关对接所需硬件、软件费用由供应商承担,并免费安装调试成功。

 

▲2)、实现此平台与本地区所使用的120调度系统相关数据对接,实现120调度数据共享接入此平台,相关硬件、软件及120平台数据接口对接费用都由中标公司承担,并免费安装调试成功。

 

▲3)、实现此平台与宣城市“全民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相关数据对接,实现两个系统数据的共享,相关硬件、软件及平台数据接口对接费用都由中标公司承担,并免费安装调试成功,此作为此次项目的建设内容。

 

▲28、平台所有软件要求正版,尤其数据库软件、操作系统、安全软件。

 

 

29、平台建成后,市卫健委“全民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相关业务需与此平台对接时,供应商承诺:提供免费开放对接业务;其他相关业务需要时,其他公司需要此平台业务接口开放和接入技术支持时,中标公司必须提供接口开放和接入技术支持,由此产生的实际费用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费用总额在1万元以内,并提供承诺函。

30、供应商承诺平台信息安全,并提供相关信息安全保障承诺书,否则,将承担因此平台信息泄露而带来的一切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31此次项目实施(项目所需硬软件、施工、培训及三年维护费用)竞标总价不超过150万元。

 

▲32、中标公司需承诺:平台所有核心硬件(超融合主机、防火墙、核心交换机、接入交换机、网闸、UPS电源)配置能充分保证整个平台软件流畅运行。

 

33重要注意事项:供应商在响应文件中,必须对“▲”项作出相关承诺,提供承诺函。

 

    三、投标人资格要求

    1、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2、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磋商;

    3、供应商存在以下不良信用记录情形之一的,不得推荐为成交候选供应商,不得确定为成交供应商:

   (1)供应商被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的;

   (2)供应商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的;

   (3)供应商被税务部门列入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的;

   (4)供应商被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列入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的。

    4、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具有合法有效的营业执照。

   四、投标人必须提交的证明文件

   1、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或扫描件加盖供应商公章)

   2、法人授权委托书;(原件)

   3、针对采购需求中“▲”号项的承诺函;(格式自拟)

4、供应商声明函。(按规定格式)

   五、合同主要条款:

  1、投标报价:投标人的投标报价需包含设备的运输、就位、安装、调试等交钥匙工程的完整报价。

    2、付款方式:双方签署合同后,五个工作日内支付中标合同总款的20%,验收合格后五个工作日内支付中标合同总款的70%,工程验收合格满1年后一次性付清中标合同总款的10%(余款)。

    3、履约保证金:中标人在正式签订合同前须向招标人交纳履约保证金,金额为中标价的10%,货到安装完成并验收合格后无息退还。

4、合同争议处理:采购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成的,提交宣城仲裁委员会仲裁。

    六、生产、运输、安装、调试

     由中标人负责承担相应的支出费用,最终通过用户及有关部门验收交付使用。

    七、培训

     由中标人在设备安装现场及操作平台免费培训使用方的技术人员,达到上岗水平。

   八、商检、计量费用

   商检、计量均按照有关标准进行,由此所产生的费用由中标人承担。

   九、交货地点

   宣城市医疗急救中心“智慧急救”信息化平台建设场址,涉及救护车辆改造的,则以改造救护车存放处作为交货地点。

   十、交货及提供服务时间要求

   投标人在投标环节需列明项目建设的计划安排,制作工程进度表,随投标方案一并递交,待中标后,严格依照工程建设计划表施工,确保完成序时进度,按期交付,如因中标人单方原因造成未能按期交付使用的,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十一、售后服务

   1、质保期:平台建成交付使用后3年内免费维保(包含平台升级、硬件设施维护提升);

   2、维修响应:供货方在保修期内接到用户电话后,在 1小时内响应,5小时内到达现场,24小时以内解决问题,不能修复的必须采取无偿更换设备措施,以保证用户的正常使用。保修期外供货方终生提供零配件及维修保养,可收取维修成本费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收藏

上传文档

在线客服

常见问题
人工客服

服务时间:8:00-23:00

工作电话:400 9911 877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收藏本站


AI



用AI快速编写
限免使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支持上传解析、采购需求、评分标准、目录编写四种方式,全行业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