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标段:
(一)项目内容
1、项目背景
(一)工作依据
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
2、《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
3、《江苏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4号公告);
4、东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城市总体规划及其它相关规划;
5、历年来东海县地质灾害调查、排查及相关研究成果;
6、地质灾害相关规范、技术标准。
(二)开展工作必要性
地质灾害防治是自然资源管理职责中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直接相关的工作,也是保障公共安全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是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的计划,是一段时间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引领。
自上一轮规划实施以来,科学地指导了我县“十二五”“十三五”期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为我县不断完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防灾关口不断前移,防灾理念也在不断转变,2020年是上一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总结经验、启动新一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的起步之年,省自然资源厅在《关于做好2020年全省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苏自然资函〔2020〕288号)以及《江苏省202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中明确要求各地要“及早谋划启动新一轮规划编制,强化地质灾害调查成果在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中的应用,从源头上降低地质灾害风险”。
2、项目要求
(1)工作时间:2021~2025年。
(2)工作内容
本次规划编制工作是在系统分析总结“十三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实施效果的基础上,既要保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连续性、一致性,又要做好与国家、省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衔接,同时还要突发地方需求、地方特色,结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地质灾害防治目标和任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为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及有关专项规划的编制提供决策依据。
具体工作内容包括:资料收集、地质灾害调查、调研、综合分析等。即应在应在充分收集利用已有资料(包括历年来的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调查、勘查、评价及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遥感等手段,开展必要的地质调查和调研工作,进一步查明东海县地质灾害分布发育特征和危害程度,深入研究各类地质灾害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评价各地质灾害点的稳定性和危害性,并预测其发展趋势;系统总结上一轮规划实施以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验和教训,深入研究“十四五”期间地质灾害防治需求,结合地质环境条件,划定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防治区,提出符合地区发展需要的防治目标、任务和重点工程,在此基础上编制规划文本、说明和相关图表,为“十四五”期间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依据。
(3)提交成果
(1)最终成果包括以下部分:
①《东海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21-2025年)》文本
②《东海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21-2025年)》编制说明
③《东海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21-2025年)》附图
④《东海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21-2025年)》附表
(2)成果形式
纸质成果10套,电子成果1套。
(3)质量及验收要求
提交的规划成果需满足地质灾害相关规范、技术标准要求,与省、市相关规划一致,同时需通过专家论证。
3、人员要求
项目负责人具有水工环地质高级工程师及以上职称,有从事地质灾害相关工作经验。
(二)其他
1、服务期限:2021~2025年。
2、付款方式:合同签定后一个月内支付合同总金额的50%,余款待规划成果通过论证后一个月内全部付清,乙方需提供正式发票。(特殊情况以合同为准)。
第二标段:
(一)项目内容
基础测绘“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任务主要包括:
1、开展执行情况评估
组织开展县“十三五”期间基础测绘工作完成情况评估,总结“十三五”期间基础测绘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2、开展专题研究
组织开展对县“十四五”期间基础测绘发展面临的形势与机遇研究。探索新形势下新型基础测绘工作布局、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围绕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建设、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与应用、地理信息成果管理、测量标志保护等问题开展专题研究。
3、编制规划文本
规划从基础测绘工作的基础性、公益性特征出发,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县基础测绘“十四五”规划文本编制工作,明确县基础测绘工作发展的总体思路,提出“十四五”期间本地区基础测绘工作面临的形势、发展目标、总体布局、主要任务、重点项目、经费投入及保障措施等。
4、论证报批
规划文本编制完成后,应征求本地区政府各有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完善后按程序报本级政府批准并印发实施。
5、提交成果:
(1)规划文本
“十四五”基础测绘规划编制文本。
(2)规划图件
规划图件成果,包括纸质与电子版。
(3)其他成果
包括规划编制说明、专题研究报告、调研报告、专家意见修改及其他相关的材料。
6.质量标准:满足招标文件需求。
(二)其他
1、服务期限:签订合同后120天内完成项目所有工作。
2、付款方式:完成方案编制,通过本级政府批准一次性支付(特殊情况以合同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