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内容及技术要求
一、 采购内容及技术要求
序号 |
品目名称 |
技术指标 |
单位 |
数量 |
一 |
应用软件开发 |
|
|
|
(一) |
政务服务门户改造 |
|
|
|
1 |
门户样式改版 |
需遵循响应政策要求和优化用户体验的原则,针对门户样式进行改版,主要分为通用样式改版和重点页面改版,提高用户体验 |
项 |
1 |
2 |
新建服务导航展示 |
新版门户改造需在现有分类基础上,增加多样化、便于群众理解的分类方式,让办事人快速定位到办理事项 |
项 |
1 |
3 |
新建场景化引导 |
需提供场景式引导服务,针对“办好一件事”清单梳理办理情形,让办事人通过简单的选择便可直接获得所需服务 |
项 |
1 |
(二) |
政务服务电子材料管理系统 |
|
|
|
1 |
市级电子材料管理系统建设 |
建设市级电子材料管理系统,需提供材料类型管理、材料可信级别管理、电子材料共享服务功能,实现材料的重复利用 |
项 |
1 |
2 |
市级电子材料库 |
按省级要求,对市已建的市级电子材料库进行升级,需包含结构化的材料类型信息、材料索引信息、材料信息以及非结构化的文件升级 |
项 |
1 |
3 |
材料管理系统级联 |
需通过省、市电子材料管理系统相互级联接入,实现跨区域电子材料共享 |
项 |
1 |
(三) |
政务服务智能申请系统 |
|
|
|
1 |
资格预判 |
根据事项法定办理条件及审查标准,梳理事项相关业务规则,依托规则引擎,结合申请人的用户画像,实现对申请人办理该事项的资格进行预判 |
项 |
1 |
2 |
智能感知 |
根据用户画像,调用数据引擎,从数据中心自动感知材料共享库或电子证照库已有电子材料,进行引用,充分利用数据共享方便办事 |
项 |
1 |
3 |
在线填表 |
系统根据材料属性,自动将申请表格类的制式表格所需要素提取出来,生成在线填写的表单,并基于政务大数据已共享的数据进行自动填表,申请人补充剩余要素,就完成了在线填表 |
项 |
1 |
4 |
电子签名集成 |
需集成电子云签系统,对于需要签名的表格,申请人可以进行网上签名。通过人脸识别和电子签名技术,保障签名的真实性,申请人不需再到实体大厅进行签名,减少了办事的跑腿次数 |
项 |
1 |
5 |
智能推荐 |
申请人完成办件申报后,系统提供根据用户画像和事项关系图谱进行相关事项的推荐 |
项 |
1 |
(四) |
业务协同调度系统 |
|
|
|
1 |
业务协同配置管理 |
建设业务协同配置管理功能,需包括联办事项配置、协同事项配置、要素共享配置、材料共享配置、业务流程配置 |
项 |
1 |
2 |
业务协同后台调度 |
建设业务协同后台调度功能,需包括业务调度管理、共享调度管理和关联调度管理 |
项 |
1 |
3 |
业务协同网报入口 |
建设业务协同网报入口,需包括专题解读、办事指南、网上申报和进度查询功能 |
项 |
1 |
(五) |
工单管理系统 |
|
|
|
1 |
工单管理 |
通过工单管理,需实现国家、省、市三级协同运维。国家与省级运维信息工单通过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互联,省市之间的运维工单通过接口的方式实现互联 |
项 |
1 |
(六) |
线上扶贫服务平台 |
|
|
|
1 |
扶贫服务 |
需通过扶贫驿站帮助贫困户在皖事通-慧滁州平台上售卖农副产品,支持购买者使用安康码在线预约取货,实现线上扶贫。 |
项 |
1 |
(七) |
不动产税务专题服务建设 |
|
|
|
1 |
网上申报端 |
需对房屋交易、税收、不动产登记进行整合,实现不动产登记相关服务事项网上“一张表申请”、“一次性告知”。网上申报端主要包括增加服务专栏入口、调整“办事指南”及优化“网上申报” |
项 |
1 |
2 |
窗口办理端 |
需依托市级政务服务运行管理平台,基于统一收件、统一受理、统一办结、统一出证的业务目标,提供一次性办理交易、税收、不动产登记服务事项功能,方便用户申报,减少办理过程中到行政服务大厅的次数,实现“一个窗口”、“一次办成” |
项 |
1 |
3 |
事项开发 |
需实现新建商品房(一手房)转移登记、存量商品房(二手房)转移登记、不动产抵押登记、不动产预告登记四个事项的定制开发,实现“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模式 |
项 |
1 |
(八) |
企业开办服务建设 |
|
|
|
1 |
网上申报端 |
网上申报端需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线上申报能力,实现在线咨询、办事指南、网上预约、网上预审、网上办理、物流寄送、进度查询、服务评价和我的空间等功能 |
项 |
1 |
2 |
窗口办理端 |
窗口办理端需为窗口工作人员提供综合办理能力,实现统一收件、综合受理、并联审批、统一收费、统一制证、统一出证、统一办结、全程监控等功能 |
项 |
1 |
3 |
业务协同端 |
业务协同端需为部门提供联合审批能力,实现业务协同服务、工商全程电子化系统接口对接、业务办理系统对接 |
项 |
1 |
4 |
配置管理端 |
配置管理端需为联办平台提供事项组合和并联处理能力,实现事项配置、流程配置、要素共享配置、材料共享配置等功能 |
项 |
1 |
5 |
办事项开发 |
办事项开发需为联办平台提供事项服务能力,实现办事项梳理、表单设计开发、事项部署上线等功能 |
项 |
1 |
(九) |
就医购药应用 |
|
|
|
1 |
就医购药应用 |
需依托滁州市政务服务网、安康码平台的能力,与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对接,实现医疗挂号、就医住院、药店买药、保险缴纳等服务,实现安康码医院一码就医。 |
项 |
1 |
(十) |
公共场所应用 |
|
|
|
1 |
公共场所应用 |
需将安康码融入各类博物馆、展览馆、体育馆等公共场所和旅游场所管理。通过收集公共场所和旅游场所信息,为安康码持码人员提供公共场馆扫码进出和在线预约功能,实现图书馆凭码出入、凭码借阅、凭码还书功能。 |
项 |
1 |
(十一) |
一码通办应用 |
|
|
|
1 |
一码通办 |
安徽健康码与电子云签、电子证照、电子材料有机结合,支持群众出示安徽健康码进行认证,在窗口扫码后,窗口后台管理系统自动带出电子证照、电子材料等数据,实现“用码办事”。在保障业务安全的前提下,对部分政务服务事项进行流程改造,市、县级各政务服务中心均实现“一码通办”事项数超过150项(查询类事项不得超过50%),实现“一码通办”。 |
项 |
1 |
二 |
系统对接 |
|
|
|
(一) |
智能搜索功能接入 |
依据皖数资〔2019〕6号文附件实施方案任务分工表中的【优化智能搜索】要求,需完成智能搜索功能接入工作。智能搜索功能由省级平台统一建设,市级智慧政务平台按省级统一要求接入该功能。根据省里统一要求,由市级发起接入申请,省级平台审核后,统一安排接入和调试工作 |
项 |
1 |
(二) |
智能问答接入 |
依据皖数资〔2019〕6号文附件实施方案任务分工表中的【提升智能问答】要求,需完成智能问答功能接入工作 |
项 |
1 |
(三) |
“好差评”系统接入 |
依据皖数资〔2019〕6号文附件实施方案任务分工表中的【建立统一评价】要求,市级平台接入省级统建政务服务统一“好差评”系统,支撑市级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让办事人可对跑腿次数、网上体验、服务质量、办事效率方面进行多维度评价 |
项 |
1 |
(四) |
长三角一体化平台对接 |
|
|
|
1 |
长三角一体化专栏 |
需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平台,增加服务专栏入口,并提供通办标签检索服务 |
项 |
1 |
2 |
“跨市通办”对接 |
“跨市通办”对接需包括关联事项和长三角地区标准事项、提供线上专栏事项办理跳转链接、用户信息及证照信息复用、提供业务流水号接口、政务服务平台接入申报信息、政务服务平台获取收件信息及反馈办件申报、受理、办理和结果信息 |
个 |
50 |
3 |
移动端无感“换乘” |
为使长三角地区市民用户便利使用异地“一网通办”便民服务(包括政务服务、便民服务)及通用电子证照亮证和扫码办事,需按照统一的技术规范实现“长三角地区移动端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实现跨地区、跨平台用户漫游、服务切换(又称为服务的无缝“换乘”) |
项 |
1 |
4 |
长三角一体化实施服务 |
长三角一体化专项实施服务,主要包括事项清单和要素梳理、专窗环境调试、业务培训 |
项 |
1 |
三 |
实施服务 |
|
|
|
(一) |
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实施服务 |
|
|
|
1 |
目录清单梳理 |
按照国家的事项标准,需配合梳理目录清单,主要工作包括目录清单编制、目录清单迁移及目录清单合并 |
项 |
1 |
2 |
实施清单梳理 |
按照国家的事项标准,需配合市县乡村四级完成实施清单梳理工作,主要包括实施清单编制、实施清单合并及实施清单划转 |
项 |
1 |
3 |
实施清单分类 |
按照统一规范要求,需协助在省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中对实施清单进行分类 |
项 |
1 |
(二) |
“全程网办”事项实施 |
|
|
|
1 |
试点事项建设 |
试点事项建设包括市级“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已经结构化实现的事项进行“全程网办”建设和采用通用表单实现的事项进行“全程网办”建设,需完成31个“全程网办”试点事项 |
个 |
31 |
2 |
复制推广事项 |
针对省内其它市试点建设的“全程网办”事项,在我市进行全面复制推广,需完成复制推广621个“全程网办”事项 |
个 |
621 |
(三) |
办好“一件事”实施 |
|
|
|
1 |
试点“一件事” |
基于“全程网办”事项,以“办好一件事”为标准,需完成省平台下发给滁州市的4个(开办人才中介服务机构、设立养老院、设立培训机构、设立幼儿园)套餐式服务事项,对事项进行关联集成,整合申报材料,优化业务流程,实现一次提交、综合受理、协同办理、统一反馈,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站式的套餐服务 |
个 |
4 |
2 |
复制“一件事” |
针对省内其它市试点建设的“一件事”,在我市进行全面复制推广,需完成复制推广54个事项 |
个 |
54 |
(四) |
电子印章实施服务 |
|
|
|
1 |
电子印章实施服务 |
项目实施期间,需依托省级电子签章系统,根据印模名称、所属部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行政区划代码、印模类型,完成5000个电子印章制作与制发 |
个 |
5000 |
(五) |
使用HTTPS协议服务 |
|
|
|
1 |
购买使用HTTPS协议 |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27号)相关要求,安徽政务服务网滁州分厅应用需符合国家要求的密码技术产品加强身份认证和数据保护,需购买使用HTTPS协议,实现加密传输。 |
年 |
1 |
项目名称:滁州市智慧政务平台。
项目单位:滁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政务服务管理局)。
为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放管服”改革,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全面部署,先后印发《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国办发〔2018〕45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27号)。2017年7月8日,《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35号)中明确提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智能政务”,通过加强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和公共需求精准预测,畅通政府与公众的交互渠道。
为贯彻中央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2019年4月,《安徽省数据资源管理局关于印发安徽省推进“慧办事、慧审批、慧监管”打造智慧政务新模式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数资〔2019〕6号) 发布,明确了安徽省打造智慧政务新模式的任务表、责任链、施工图。我省打造“慧办事、慧审批、慧监管”的智慧政务新模式得到了国办电子政务办有关领导的肯定,李国英省长和邓向阳常务副省长作出专门批示,给予充分肯定和明确支持。
滁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政务服务管理局)为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根据《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国办发〔2018〕45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27号)、《滁州市推进“慧办事、慧审批、慧监管”打造智慧政务新模式实施方案的通知》(滁数资〔2019〕11号)等文件要求,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建设滁州市智慧政务平台,大幅提升政府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政府运行效能,让政府服务更聪明,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率。
以《安徽省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方案》(皖政〔2017〕25号)及《安徽省推进“慧办事、慧审批、慧监管”打造智慧政务新模式实施方案》(皖数资〔2019〕6号)文件要求为基础,围绕当前政务服务改革过程中,企业和群众面临的“不好找、不好问、不好办”问题,以及政府工作人员面临的“受理难、审批繁”问题,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建设智慧政务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智能引导、服务搜索智慧精准、问题咨询智能回复、自助申请智能便捷、综合收件智能研判,审核办理智慧高效,推动“慧办事、慧审批、慧监管”深度应用。
滁州市智慧政务平台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应用软件开发、系统对接、实施服务及其它要求。
(1)应用软件开发。根据皖数资〔2019〕6号要求,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成果,进行政务服务门户改造、政务服务电子材料管理系统、政务服务智能申请系统、工单管理系统、线上扶贫服务平台、不动产税务专题服务、企业开办服务、就医购药应用、公共场所应用及企业服务应用的建设工作。
(2)系统对接。根据皖数资〔2019〕6号要求及应用软件开发工作,系统对接主要包括智能搜索功能接入、政务服务智能问答接入、政务服务统一“好差评”系统接入及长三角一体化平台对接。
(3)实施服务。平台建设期间,需要配合进行实施服务,主要包括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实施、“全程网办”事项实施、办好“一件事”实施、电子印章实施服务及使用HTTPS协议服务。
(4)其它要求。实施期间,需根据项目需要,集成相关业务系统,不包含第三方系统改造。
提供多种优化设计方法和多种运行模式,尽可能降低服务器端负载和用户操作响应时间。服务器需要综合考虑数据量、用户量、并发访问量、数据和应用服务的提供模式,采用能满足系统稳定高效运行所需的服务器、负载均衡设备、高性能的系统基础软件等。
(1)基本性能指标
1)稳定性需求:系统在常规压力下保持稳定运行7*24小时,事务成功率达99.9%;
2)扩展能力需求:系统架构支持横向扩展能力,可随业务量的增长进行必要的节点扩展。
(2)响应指标
1)常规页面展示小于等于3秒;
2)提交类接口响应小于等于5秒;
3)查询列表类接口响应小于等于2秒;
4)统计分析类事务响应小于等于1分钟。
(3)稳定性指标
1)系统可用率≥99%;
2)系统故障平均间隔时间≥300天;
3)平均故障修复时间<30分钟。
(1)总体架构要求
滁州市智慧政务平台整体架构需依托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已有成果,基于电子政务外网,以“群众办事更便捷、政府服务更高效”为核心,整合政务服务数据,实现数据互联互通,结合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智能引导、服务搜索智慧精准、问题咨询智能回复、自助申请智能便捷、综合收件智能研判,审核办理智慧高效,推动“慧办事、慧审批、慧监管”深度应用。
(2)技术路线要求
本项目作为一个集基础组件、数据汇集、系统集成、应用开发、统计分析为一体的应用软件系统,是一个实施范围、业务种类、功能应用和涉及软件工程技术领域均非常繁杂的大型软件工程,因此平台需采用当今前沿的云计算、云存储、信息服务云化部署等先进技术,通过对应用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进行虚拟化。平台服务器可运行于中科方德、中标麒麟、红旗、优麒麟等国产化操作系统,且支持开源Linux、Windows等其它操作系统。数据库平台通过主流关系型数据库实现数据高性能存取和数据仓库构建,支持数据交换机群能随着交换数据量灵活地进行水平扩展及大数据分析处理能力,主要适配于达梦、金仓、神州通用等国产化数据库,同时支持Oracle、MySQL等主流数据库适配,而在前端应用功能开发工作中,将采用最先进和强大的企业级应用平台——J2EE开发平台,通过中间件进行应用开发,同时采用流行的三层体系结构,既表示层、业务层和数据访问层分开,整个系统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架构,中间件方面平台除了支持东方通、金蝶等国产化之外,也支持开源Tomcat、Jboss等中间件。
滁州市智慧政务平台的主要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应用软件开发、系统对接、实施服务及其它要求。
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成果,进行政务服务门户改造、政务服务电子材料管理系统、政务服务智能申请系统、工单管理系统、线上扶贫服务平台、不动产税务专题服务、企业开办服务、就医购药应用、公共场所应用及企业服务应用的建设工作。
依据皖数资〔2019〕6号文附件实施方案任务分工表中的【完善服务导航】要求,需对现有的政务服务门户进行改造,政务服务门户进行改造内容包括门户样式改版、新建服务导航展示、新建场景化引导。
需遵循响应政策要求和优化用户体验的原则,针对门户样式进行改版,主要分为通用样式改版和重点页面改版,提高用户体验。
新版门户改造需在现有分类基础上,增加多样化、便于群众理解的分类方式,让办事人快速定位到办理事项。
需提供场景式引导服务,针对“办好一件事”清单梳理办理情形,让办事人通过简单的选择便可直接获得所需服务。
依据皖数资〔2019〕6号文附件实施方案任务分工表中的【建设电子材料库】要求,参照省级标准,需建设政务服务电子材料管理系统,实现材料的重复利用。政务服务电子材料管理系统建设内容包括市级电子材料管理系统建设、与省级电子材料管理系统级联接入、市级电子材料库建设。
建设市级电子材料管理系统,需提供材料类型管理、材料可信级别管理、电子材料共享服务功能,实现材料的重复利用。
按省级要求,对市已建的市级电子材料库进行升级,需包含结构化的材料类型信息、材料索引信息、材料信息以及非结构化的文件升级。
需通过省、市电子材料管理系统相互级联接入,实现跨区域电子材料共享。
依据皖数资〔2019〕6号文附件实施方案任务分工表中的【推进慧办事】要求,需基于现有政务服务门户网上申报模块,扩展建设政务服务智能申请系统。政务服务智能申请系统建设内容包括资格预判、智能感知、在线填表、智能推荐及电子签名集成。
根据事项法定办理条件及审查标准,梳理事项相关业务规则,依托规则引擎,结合申请人的用户画像,实现对申请人办理该事项的资格进行预判。
根据用户画像,调用数据引擎,从数据中心自动感知材料共享库或电子证照库已有电子材料,进行引用,充分利用数据共享方便办事。
系统根据材料属性,自动将申请表格类的制式表格所需要素提取出来,生成在线填写的表单,并基于政务大数据已共享的数据进行自动填表,申请人补充剩余要素,就完成了在线填表。
需集成电子云签系统,对于需要签名的表格,申请人可以进行网上签名。通过人脸识别和电子签名技术,保障签名的真实性,申请人不需再到实体大厅进行签名,减少了办事的跑腿次数。
申请人完成办件申报后,系统提供根据用户画像和事项关系图谱进行相关事项的推荐。
依据皖数资〔2019〕6号文件附件实施方案任务分工表中的【推进智慧协同】要求,建设市级业务协同调度系统,提供统一的办事流程驱动,实现跨层级、跨部门业务协同联办,为“办好一件事”提供平台支撑。业务协同调度系统主要内容包括业务协同配置管理、业务协同后台调度和业务协同网报入口。
建设业务协同配置管理功能,需包括联办事项配置、协同事项配置、要素共享配置、材料共享配置、业务流程配置。
建设业务协同后台调度功能,需包括业务调度管理、共享调度管理和关联调度管理。
建设业务协同网报入口,需包括专题解读、办事指南、网上申报和进度查询功能。
通过工单管理,需实现国家、省、市三级协同运维。国家与省级运维信息工单通过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互联,省市之间的运维工单通过接口的方式实现互联。
需通过扶贫驿站帮助贫困户在皖事通-慧滁州平台上售卖农副产品,支持购买者使用安康码在线预约取货,实现线上扶贫。
需对房屋交易、税收、不动产登记进行整合,实现不动产登记相关服务事项网上“一张表申请”、“一次性告知”。网上申报端主要包括增加服务专栏入口、调整“办事指南”及优化“网上申报”。
需依托市级政务服务运行管理平台,基于统一收件、统一受理、统一办结、统一出证的业务目标,提供一次性办理交易、税收、不动产登记服务事项功能,方便用户申报,减少办理过程中到行政服务大厅的次数,实现“一个窗口”、“一次办成”。
需实现新建商品房(一手房)转移登记、存量商品房(二手房)转移登记、不动产抵押登记、不动产预告登记四个事项的定制开发,实现“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模式。
网上申报端需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线上申报能力,实现在线咨询、办事指南、网上预约、网上预审、网上办理、物流寄送、进度查询、服务评价和我的空间等功能。
窗口办理端需为窗口工作人员提供综合办理能力,实现统一收件、综合受理、并联审批、统一收费、统一制证、统一出证、统一办结、全程监控等功能。
业务协同端需为部门提供联合审批能力,实现业务协同服务、工商全程电子化系统接口对接、业务办理系统对接等功能。
配置管理端需为联办平台提供事项组合和并联处理能力,实现事项配置、流程配置、要素共享配置、材料共享配置等功能。
办事项开发需为联办平台提供事项服务能力,实现办事项梳理、表单设计开发、事项部署上线等功能。
需依托滁州市政务服务网、安康码平台的能力,与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对接,实现医疗挂号、就医住院、药店买药、保险缴纳等服务,实现安康码医院一码就医。
需将安康码融入各类博物馆、展览馆、体育馆等公共场所和旅游场所管理。通过收集公共场所和旅游场所信息,为安康码持码人员提供公共场馆扫码进出和在线预约功能,实现图书馆凭码出入、凭码借阅、凭码还书功能。
安徽健康码与电子云签、电子证照、电子材料有机结合,支持群众出示安徽健康码进行认证,在窗口扫码后,窗口后台管理系统自动带出电子证照、电子材料等数据,实现“用码办事”。在保障业务安全的前提下,对部分政务服务事项进行流程改造,市、县级各政务服务中心均实现“一码通办”事项数超过150项(查询类事项不得超过50%),实现“一码通办”。
*详情请见招标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