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尚不能清晰掌握全市的政务数据全貌,无法全程监控全市云、网、数以及系统建设情况,全市的数据共享、开放情况,无法将监测的触角深入到信息化管理的细枝末节;在深入挖掘数据应用价值,提高政务数据社会化应用效率,数据赋能方面仍需不断探索;同时,随着系统的不断增多,运维、升级需求日益凸显。基于以上问题,结合潍坊实际情况以及各级部门的需求,开展潍坊市一体化数据融合管理与全景展示平台项目建设。
潍坊市一体化数据融合管理与全景展示平台项目在共享数据基础上从数据的动态展示、统筹管理入手,从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智慧城市维度构建全景监测管理平台; 通过法人、人口等专题角度探索分析应用,实现由数据交互分析向智慧分析与决策支撑的能力升级,加速“数聚赋能”;通过数据归集、数据共享、数据开放、数据应用、互联网+监管方面的运维服务,增加专业技术力量,加大工作力度,保障潍坊市信息化建设成果的持续高效运行。
围绕数字潍坊建设的数字政府、数字经济和智慧城市等领域,建设全景监测管理平台,实现数字潍坊建设进度可控、成效可见、流向可溯的目标。深度挖掘分析法人、人口等数据与国家政治、经济与社会之间潜在关联关系与相互影响因素,实现由数据交互分析向智慧分析与决策支撑的能力升级。并提供数据归集、数据共享、数据开放、数据应用、互联网+监管方面的数据服务。
数字潍坊全景监测管理平台应以数字驾驶舱的形式,分主题、分层次为数字政府、数字经济和智慧城市等领域,提供一个对内监测、对外宣传、统揽全局的数字化平台。
1.1数字政府
全景监测管理平台数字政府模块至少应包括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情况、数据资源中心、政务项目全景、政务数据应用等内容。对我市云、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及各部门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管;对全市信息化项目全流程生命周期、信息化资金投入使用情况等进行监测;数据资源从来源到应用的全过程,实现从源头到应用的全过程管理; 对数据资源中心建设及数据资源的应用成效进行展示。
1.1.1基础设施
应综合展现政务云、网等基础设施资源的分配、使用情况,为大数据局相关部门的基础设施资源管理工作提供辅助和依据。
1.1.2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情况
应综合展示政府部门及县市区数据资源的共享和开放情况。全面统计数据资源目录的共享、开放、提供情况和数据资源的申请和使用情况
1.1.3数据资源中心
从宏观角度围绕目前已建设的人口库、法人库和电子证照库展现数据资源的归集和返还情况,以及数据资源的贡献和使用情况;对人口库、法人库、电子证照库的数据来源、汇聚和使用情况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展示。
1.1.4政务项目全景
根据市大数据局项目审核职能,综合展现各部门的信息化系统项目全貌,从申请立项情况、资金投入情况、项目承建商情况等多个维度对各部门的信息化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和展现。
1.1.5政务数据应用
从互联网+监管、支撑一次办好服务、公积金服务、入学服务等多方应用,展示政务数据应用全景信息。
1.2数字经济
全景监测管理平台数字经济模块至少应包括我市智慧金融、数字经济园区、双招双引和创新创业大赛进行统计和展示。至少应包括监测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的经营和人员情况;通过对企业、资本的增减情况的统计展现全市经济活力;监测我市重点行业产值;同时对双招双引、创新创业大赛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展示。
1.2.1智慧金融
在“数据可用不可见、自主、安全、可控”前提下,汇总统计支撑智慧金融建设模型数量,调用服务资源的类型及调用数据量等信息。
1.2.2数字经济园区
集中展示省级数字经济园区、省级成长型园区、市级数字经济示范园区、市级数字经济试点园区的信息。
1.2.3双招双引
基于可获取共享信息,对招商引资政策、招商载体等招商信息的动态展示,将招商信息与空间要素信息进行综合展示。
1.2.4创新创业大赛
汇总展示创新创业大赛相关信息。
1.3数字社会
全景监测管理平台数字社会模块应基于现有可共享获取的社会数据,通过多维度、多视角的数据分析对我市数字社会的建设情况进行统计和展示。
1.4智慧城市
全景监测管理平台智慧城市模块应基于现有可获取的数据,对接我市视频监控平台,整合视频共享平台中多领域监控信息资源,结合地理位置信息,实现监控信息的定时定点查询展示。
2、综合分析应用
基于潍坊市共享交换平台(一期、二期)、潍坊市‘一次办好’数据支撑及应用试点项目等信息化项目归集的人口数据、法人数据,进行综合梳理、标签化,构造全景画像,并提供定期分析报告。
2.1法人信息分析应用
为进一步深挖法人数据的服务价值,实现由目前的主要支撑分析、决策向支撑分析决策与政务服务并重转变,提升“互联网+政务”及“互联网+监管”,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对法人库进行应用创新。至少应包括企业综合信息查询、法人库全景画像、法人分析报告等内容。
2.1.1企业综合信息查询
应基于法人库现有的数据资源,提供法人的企业主体查询及企业分类查询,实现对企业状态精准把控。
2.1.2法人库全景画像
钻取企业的基本信息、关联企业、股权分布、从业人员、企业变更等关键信息,通过多个画像标签,对企业的身份特征、科研创新能力、资质情况、信用情况等多个方面进行描画。
2.1.3法人分析报告
依据法人库数据资源信息,定期形成法人分析报告,至少应包括同比环比增长情况、类型分布情况、行政区划分布情况、规模结构分布情况、行业分布情况、经济类型分布情况、注销数量情况等情况分析报告,有利于政府监管层面分析区域经济形势,了解产业现状,掌握政策落实效果,科学决策推动经济发展。
2.2人口信息分析应用
进一步深挖人口库数据的服务价值,对人口库进行应用创新。至少应包括人口综合信息查询、人口库全景画像、人口分析报告等内容。
2.2.1人口综合信息查询
基于人口库数据标准的建设,提供对人口的企业综合查询及分类查询。
2.2.2人口库全景画像
从基础信息、婚姻生育信息、不动产信息、车辆信息、社保、教育等多个维度对所有的常驻人口进行画像描述。
2.2.3人口分析报告
依据人口库数据资源信息,定期形成人口分析报告包括:人口分布情况、婚姻情况、出生率情况、人口老龄化情况、房产购买情况等多维度分析报告,有利于政府监管层面分析人口形势,了解人口现状,掌握政策落实效果,科学决策推动人口发展。
3、数据服务
3.1数据归集服务
依据相关数据归集工作要求,依托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与信息需求部门连接,经其他部门授权后,在保障信息安全的情况下,根据数据交换频率和数据量,通过库表交换、接口服务、文件导入或其他定制处理等服务模式获得相关信息,至少应包括综合治税、一次不跑事就办好、数据返还等主题工作的数据归集服务。
3.2数据共享服务
依据相关数据共享工作要求,依托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全面推动信息资源的科学配置和有效利用,应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数据共享支撑服务。
3.3数据开放服务
参照省市开放工作要求,健全公共数据开放机制,提升数据开放平台服务支撑能力。协助大数据局提供水电气暖等数据开放接口服务,至少应包括开放目录梳理、开放数据上报、开放网站数据更新等工作。
3.4数据应用服务
3.4.1电子证照服务
根据国家、山东省和潍坊市关于电子证照管理的要求,结合我市前期电子证照摸底情况,进一步扩大相关电子证照归集范围,完成相关证照的制证、试点应用等服务工作。同时,根据《潍坊市大数据《关于推进业务系统与省电子印章系统对接相关工作的通知》》按照省级相关要求完成与省电子印章系统的对接等级联工作,实现电子印章的共享共用。
3.4.2数据赋能服务
按照《“数聚赋能”2020 专项行动方案》至少应包含完善基础库、推进主题库、专题库及通用业务库建设等重点任务的数据赋能服务,同时为其他专项行动提供数据支撑,配合其他部门完成数聚赋能任务。
3.5 互联网+监管服务
互联网+监管服务至少应包括辅助上报行政检查行为数据、其他行为数据、行政处罚行为等互联网+监管数据;对于省反馈上报数据中存在问题的数据,协调相关部门进行有针对性修改;按照考核指标,辅助完成日常考核指标统计上报;配合接受省返还的行政检查行为、行政强制行为、行政其他行为、行政处罚行为等互联网+监管数据。数据向公众共享开放,形成社会共治的“大监管”治理格局提供数据资源基础。
三、采购清单
序号 |
项目名称 |
技术参数及要求 |
单位 |
数量 |
|
1 |
全景监测管理平台 |
基础设施 |
综合展现政务云、网等基础设施资源的分配、使用情况,为大数据局相关部门 的基础设施资源管理工作提供辅助和依据。 |
套 |
1 |
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情况 |
综合展示政府部门及县市区数据资源的共享和开放情况。全面统计数据资源 目录的共享、开放、提供情况和数据资源的申请和使用情况。 |
套 |
1 |
||
数据资源中心 |
从宏观角度围绕目前已建设的人口库、法人库和电子证照库展现数据资源的归集和返还情况,以及数据资源的贡献和使用情况;对人口库、法人库、电子证照库的数据来源、汇聚和使用情况进 行综合全面的分析展示。 |
套 |
1 |
||
政务项目全景 |
根据市大数据局项目审核职能,综合展现各部门的信息化系统项目全貌,从申请立项情况、资金投入情况、项目承建商情况等多个维度对各部门的信息化 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和展现。 |
套 |
1 |
||
政务数据应用 |
从互联网+监管、支撑一次办好服务、公积金服务、入学服务等多方应用,展 示政务数据应用全景信息。 |
套 |
1 |
||
智慧金融 |
在“数据可用不可见、自主、安全、可控”前提下,汇总统计支撑智慧金融建设模型数量,调用服务资源的类型及调 用数据量等信息。 |
套 |
1 |
||
数字经济园区 |
集中展示省级数字经济园区、省级成长 型园区、市级数字经济示范园区、市级数字经济试点园区的信息。 |
套 |
1 |
||
双招双引 |
基于可获取共享信息,对招商引资政策、招商载体等招商信息的动态展示,将招商信息与空间要素信息进行综合展示。 |
套 |
1 |
|
创新创业大赛 |
汇总展示创新创业大赛相关信息。 |
套 |
1 |
|
数字社会 |
全景监测管理平台数字社会模块应基于现有可共享获取的社会数据,通过多维度、多视角的数据分析对我市数字社会的建设情况进行统计和展示。 |
套 |
1 |
||
智慧城市 |
全景监测管理平台智慧城市模块应基于现有可获取的数据,对接我市视频监控平台,整合视频共享平台中多领域监控信息资源,结合地理位置信息,实现监控信息的定时定点查询展示。 |
套 |
1 |
||
2 |
综合分析应用 |
法人信息分析应用 |
法人信息分析应用至少应包括企业综合信息查询、法人库全景画像、法人分析报告等内容。 |
套 |
1 |
人口信息分析应用 |
人口信息分析应用至少应包括人口综合信息查询、人口库全景画像、人口分析报告等内容。 |
套 |
1 |
||
3 |
数据服务 |
数据归集服务 |
通过库表交换、接口服务、文件导入或其他定制处理等服务模式获得相关信息,至少应包括综合治税、一次不跑事就办好、数据返还等主题工作的数据归集服务。 |
套 |
1 |
数据共享服务 |
依据相关数据共享工作要求,依托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全面推动信息资源的科学配置和有效利用,至少应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数据共享支撑服务。 |
套 |
1 |
||
数据开放服务 |
参照省市开放工作要求,健全公共数据开放机制,提升数据开放平台服务支撑能力。 |
套 |
1 |
||
数据应用 服务 |
提供电子证照服务和数据赋能服务。 |
套 |
1 |
||
互联网+监 管服务 |
提供互联网+监管数据上报、问题反馈、 指标考核等服务。 |
套 |
1 |
1.1系统应部署到市政务云平台上。
1.2具备完善的日志记录、审计和数据备份功能。
1.3系统需基于 B/S 三层架构,采用 J2EE 技术路线,基于分布式架构设计。
1.4系统应支持组件化架构,为第三方应用系统提供标准化数据接口。
1.5系统应支持消息服务。
2、系统性能要求
2.1系统响应时间≤3 秒;
2.2一般的查询统计应控制在 5 秒;
2.3整个应用软件系统能够持续 7×24 小时不间断工作。
2.4系统运行时间每 1000 小时中可用时间至少不小于 999 小时。故障间隔时间应大于 1000 小时。
五、实施要求
1、项目实施进度要求
项目建设实施周期为 3 个月。
2、项目实施范围要求
2.1投标人应按照项目的建设目标完成需求分析,开展需求调研工作,编制需求分析工作计划、业务现状调研报告、管理问题分析报告、需求规格说明书、系统概要设计和系统详细设计等文档。
2.2投标人应按照项目的建设目标完成部署开发工作,编制项目开发或部署的工作计划、总体设计报告、软件详细设计报告、数据库设计报告、测试设计报告、用户手册等文档。
2.3投标人应按照项目的建设目标,提出测试方法,制定测试规范,制定一套完整的实施测试计划,测试计划至少包括测试目标、测试内容、测试结果,测试计划须经采购人同意后方可实施。应按照测试要求提供系统测试相关的各项报告,包括功能和性能测试报告等文档。
六、售后及服务支持要求
1、维保期:3 年。要求提供 3 年的免费维护和技术支持。
2、提供 7*24 小时热线电话技术支持,邮件服务和定期现场巡检服务等技术支持。在售后服务期内,对采购人提出的系统问题于 30 分钟内响应,2 小时内到达用户现场,4小时内解决问题。
3、项目建设期间投标人项目部人员应不少于 7 名技术人员、验收合格后质保期内提供不少于 2 名合格的驻场售后服务工程师,且未经采购人允许不能随意更换。
七、培训要求
1、系统投入使用前,应对采购人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系统培训,保证采购人完全掌握系统的各项功能,包括系统的运行、操作、维护以及故障分析处理等。
2、应提供全面、详细的培训方案。培训方案至少包括如下内容:培训计划、培训大纲、培训人数、培训教材和师资等
八、其他要求
1、技术文档
1.1提供项目所涉及的设计方案、实施方案、测试方案、项目管理和项目验收等文档。
1.2提供系统使用手册、开发手册、安装部署和配置手册等文档。
1.3提交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详尽技术文档,包括但不限于需求分析说明书、设计说明数据、数据库结构等。
1.4提供详尽的系统集成技术文档、系统所提供服务的接口技术文档。
2、验收要求
项目建设完成后,需要由采购人、中标人共同组成验收小组,根据合同、磋商文件和相关标准对成交人所实施的项目进行验收。
九、现场演示注意事项
1、演示时自备电脑。演示时间不得超过 10 分钟。
2、演示人员为 1 人,需携带授权委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