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标的和数量 |
宁波市绿道建设规划 1项 |
*完成期限及地点 |
完成期限:合同签订之日起至2021年10月底前(暂定)完成建设规划成果,并按《宁波市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科研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甬建发[2020]103号)要求开展项目结题专家论证且通过结题,并向采购单位提交最终稿纸质和电子稿。 服务地点:采购单位指定。 |
*项目时间要求 |
1、2021年3月底前完成省级绿道现状调查、评估、选线和标准制定; 2、2021年4月底前完成省级绿道任务下达并完成全市范围内现状资源梳理、城市级与社区级绿道现状调查、评估,形成建设规划初步框架; 3、2021年7月底前完成建设规划中期成果和中期成果审查; 4、2021年10月底前(暂定)完成建设规划成果,并按《宁波市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科研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甬建发[2020]103号)要求开展项目结题专家论证且通过结题,并向采购单位提交最终稿纸质和电子稿。 注:若遇上位规划、政策要求等变动,任务目标可做适当调整并适当延期。 |
*付款方式 |
1、合同签订后,采购单位支付合同价总额的30%作为首付款;中标供应商提交初步成果经过中期审查后,采购单位支付至合同价总额的70%;中标供应商完成建设规划成果,并按《宁波市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科研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甬建发[2020]103号)要求开展项目结题专家论证且通过结题,并向采购单位提交最终稿纸质和电子稿后,采购单位付清余款。(若联合体中标,采购单位按期支付给联合体牵头人,由联合体牵头人按合同约定支付给联合体成员) 2、中标供应商随付款提供正式发票。 |
签订合同时间 |
中标通知书发出后30日内。 |
*履约保证金 |
履约保证金的收取及退还:金额为合同总价的5%,合同履行期间,中标供应商不得将履约保证金取回或作任何抵押。履约保证金于合同履行完毕后无息返还(中标供应商未按合同要求进行履约的情形除外,如出现未按合同要求履约的情形按合同约定执行)。 履约保证金形式:支票、电汇、汇票、本票、保函、保险保单等采购单位认可的非现金形式;中标供应商应于合同签订前将履约保证金交至采购单位指定账户。 |
*投标文件有效期 |
90天 |
*供应商人员配备要求 |
符合《宁波市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科研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甬建发[2020]103号)的要求。 (文件网址:http://zjw.ningbo.gov.cn/art/2020/11/12/art_1229325543_1623714.html) |
宁波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始终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着力打造“绿在城中、城在绿中”的国际港口名城和东方文化之都。“十四五”时期是宁波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攻坚时期,高质量、高水平地推进城市绿道建设,将“山、水、城、林、田”有效衔接,既能拓展户外活动交流空间,提升城市品味和市民生活品质,也可以作为城市建设的亮点与名片。
宁波市于2014年编制完成了《宁波市城市绿道网专项规划(2013-2020年)》。然而,总结近年来宁波绿道建设的实际经验,宁波在规划实施落地、地方特色展现、设施配套完善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为更好地指导宁波市绿道建设工作,衔接宁波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落实省市“大花园建设”和省域“万里绿道网工程”的决策部署,结合省生态海岸带建设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开展宁波市绿道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在深入调研现状情况的基础上,以省市现有相关规划为基础,结合宁波区域发展格局和现状资源,评估宁波上一轮绿道规划实施、建设和使用情况,根据省级新一轮绿道规划建设要求,提出绿道开发建设技术思路,合理制定宁波全市域绿道规划布局方案和建设标准,统筹安排近期省级绿道、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的开发建设项目。
(一)建设规划总则
明确绿道内涵与定义、规划目的,提出科学合理的规划目标、技术路线和规划依据。其中规划范围为宁波全市域,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
(二) 现状评估
1、现状资源分析
完成全市范围内自然生态资源、历史人文资源、现状道路和城镇空间布局等资源要素的梳理,通过对全市现状资源的梳理,厘清影响绿道布局的核心资源和重要资源,为进一步优化线网提供基础。
2、实施现状评估
通过实地排摸现状绿道、系统评估宁波绿道建设上版规划和大数据分析宁波现状绿道使用情况等,明确宁波绿道发展特征和现有绿道情况,形成宁波绿道电子数据库。
3、主要问题
梳理宁波绿道在规划落地、建设实施、管理治理、部门统筹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下一步规划建设指明方向。
(三)策略研究
1、相关文件、规范研究
解读国家、省、市级相关文件及绿道相关规划,明确绿道建设需求和发展方向。
2、相关标准衔接
做好绿道与交通、林业、体育、水利等其它部门相关标准的衔接,明确绿道建设要求。
3、相关案例借鉴
研究国内外典型绿道案例,借鉴绿道开发建设先进理念,总结绿道规划、建设、管理方面对宁波的借鉴意义。
4、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提出宁波绿道建设总体要求及战略发展目标。
(四)空间布局
1、绿道分级和分类
(1)绿道分级
整合《绿道规划设计导则(住房城乡建设部)》、《浙江省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关于加快推进绿道网建设的实施意见》、《宁波市城市绿道网专项规划》等,对宁波现有绿道合理分级。
(2)绿道分类
结合最新绿道理念与浙江省绿道定义,根据绿道所处区域和功能要求,对宁波绿道进行分类定义。
2、绿道总体布局
依托现状绿道基础,优化省级绿道主线线位;规划城市级绿道主线线位;布局社区级绿道线位并分别划定各区县(市)绿道线路总体布局。
3、特色绿道布局
结合宁波现有的自然生态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等谋划一批特色绿道。
4、绿道与其它设施衔接
研究绿道与现状慢行系统的融合,通过绿道联系社区、城市重要节点和轨道公交站点等,解决“最后一公里”的衔接问题。
(五)建设规划
按照国家、省、市相关文件要求,结合宁波现状资源,以提升市民幸福感、获得感为导向,主要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制定一套适用于评判绿道建设水平的指标体系;二是提出宁波绿道建设的近期(至2025年)目标以及远期(至2035年)的展望;三是编制特色绿道示范段及省级绿道交界面方案;四是制定宁波绿道近期项目实施计划表,明确各项目目标任务、时间节点、实施主体和资金测算。
1.绿道近期项目实施计划表(含宁波省级绿道项目实施计划表(2021-2022年))。
2.《宁波市绿道建设规划》文本。文本应达到国家规范、行业及地方相关规定深度要求,文本应当规范、准确、含义清晰,图纸应当包含绿道基础资料及分级分类布局图等,内容应与文本一致。
3.国内外绿道案例集。案例集应包括绿道规划体系、绿道建设方式、关键节点处理、后期管理治理等内容。
4.宁波绿道电子数据库。数据库应包含现状和规划绿道类型、绿道线位矢量数据、沿线厕所、驿站、标识标牌、节点(沿线景点)及自行车租赁点位置、绿道概况照片及视频等内容。
5.宁波市域内省级绿道交界面实施方案。方案应包含现状分析、区位分析、设计原则、设计理念、省级绿道交界面平面图、效果图、标准断面图等内容。
6.课题结题报告。报告应包含课题研究过程、内容简介、项目表等内容。
岗位 |
专业 |
职称证书或资格证书 |
人数 |
备注 |
项目负责人 |
规划类 |
高级工程师及以上 |
1 |
总协调人 |
设计人员 |
园林绿化类 |
高级工程师及以上 |
1 |
设计负责人 |
规划人员 |
规划类 |
高级工程师及以上 |
2 |
|
规划参与人员 |
相关专业 |
工程师及以上 |
2 |
|
注:以上人员为本项目的最低配备要求且人员配备应符合《宁波市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科研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甬建发[2020]103号)第十条规定,未满足的上述文件规定的作否决投标处理。
所有拟派往本项目的人员均应提供近3个月内任意1个月的养老保险缴纳证明或参保证明。
在项目实际实施过程中,如采购单位认为参与项目人员配备不满足项目活动开展的,可要求中标供应商增设人员,中标供应商应无条件同意,采购单位不再另行支付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