磋商项目范围及要求
一、项目背景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础,是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对于增强公民诚信意识,提升社会整体文明水准,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应切实把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提高综合竞争力和软实力的有效途径,作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作为构建和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手段。
绍兴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要求相比仍有差距。一是有些部门和单位对社会信用建设认识不到位,组织领导体系不完善,工作措施不得力,造成信用体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步,阻碍和影响了创新发展和协调发展。二是政务诚信、司法公信有所缺失,少数公务人员存在履职不到位,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不良影响。三是社会力量参与信用建设时其作用发挥得不够好,没有形成政府积极主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共建局面。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涉及面广,需要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和各区、县(市)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多措并举,才能不断提高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水平。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评价,能够全面掌握全市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等方面的总体状况,及时地发现市级部门和区、县(市)信用工作的薄弱环节,明确下一步工作的着力点,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辅导,从而快速有效地提高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水平。
二、项目目标
1.开展以政务诚信为主的重点市级部门测评,提高政府公信力
选取15个重点市级部门政务诚信状况进行测评。根据绍兴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现阶段工作特点建立评价模型,搜集、分析模型指标数据,对15个重点市级部门政务诚信建设作出评价和建议,促进全市政务诚信建设。
2.开展区、县(市)信用建设测评,提高全市信用建设水平
对全市6个区、县(市)(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诸暨市、嵊州市、新昌县)开展信用建设评价与咨询服务,提升全市信用水平。
三、项目内容
本项目为绍兴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评价及咨询服务项目,内容包括信息采集,数据对接,信息处理,评价结果展示,评价报告编写等。
重点市级部门测评内容为市级信用建设参与部门的工作开展落实情况,监测各部门对国家重要文件细化落实情况、信用制度建设情况等制度建设情况,以及各行业(领域)信用建设推进情况。测评指标包括信用信息归集情况、联合奖惩情况、信用修复情况、信用应用开展情况等。
区、县(市)信用建设测评内容为根据国家、省、市当前信用体系建设重点工作,结合绍兴市各区、县(市)信用建设现状,研究出适用我市区、县(市)的信用工作评价指标,并进行监测评价分析。测评指标包括守信和失信事件、信用制度、信用平台建设、联合奖惩、信用修复、信用承诺、信易+等。
重点市级部门测评和区、县(市)信用建设测评流程:建立评价模型-搜集模型指标数据-计算评价结果并撰写分析报告-反馈信用建设成果-薄弱环节改进提升咨询服务。
工作流程:
1.信息采集。设置采集规则和资源,在互联网上抓取信息,从其他来源汇集信息;
2.资源管理。将抓取的信息放在资源池中,进行多种编辑操作管理;
3.数据分析。对信息进行多维度分析,以及结构化处理等;
4.模型评价。基于以上信息及相关数据,进行信用模型计算和评价,撰写分析报告;
5.数据同步。将前面流程获得的信息和数据同步到测评结果可视化展示系统;
6.测评结果可视化展示。
可视化展示系统所需服务器及数据库软件等软硬件由采购人提供。供应商负责可视化展示软件内容的安装、更新和同步。
五、服务期限
服务周期为12个月。
六、交付内容
1.评价分析报告(电子版)
绍兴市区、县(市)信用体系建设评价分析报告,每季度1份,共4份。
绍兴市重点市级部门信用建设评价分析报告,每季度1份,共4份。
2.测评结果可视化展示
绍兴市信用体系建设评价可视化展示系统,可供用户在线浏览绍兴市区、县(市)、重点市级部门信用建设分析结果,包括信用信息、信用排名、指标数据可视化、信用地图等。
七、培训要求
为了保证系统稳定运行,提高平台的利用效率和工作结果,对信用建设牵头单位及各区县、部门信用工作人员举行至少一次全方位的培训。
八、付款方式
合同签订之日起一周内支付合同价的30%作为预付款,服务期满半年后支付合同价的40%,服务期满后付清余款。中标人随付款进度提供正式税务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