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2021年度巨灾指数保险方案
(一)保险责任
1.在保险期间发生台风灾害,当受灾程度达到保险合同约定的受灾阈值后,保险人依照本保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
2.本保险合同承保对发生日处于保险期间的达到触发条件的台风事件(即台风受灾事件)。
3.如本保险合同于某台风事件发生期间到期或解除或终止,则根据本保险合同的条款约定,保险人应当对该事件继续承担保险责任,如同该台风事件在保险期间内发生一样,但是该台风事件的任何部分均不纳入本保险合同续保或更换后的保险范围内。
台风受灾事件每次事故及年度累计赔付限额为人民币230,000,000元。
以珠海市沿西南45度角轴上设定三个台风巨灾框,图例如下:
内圈:圆心为东经113.43、北纬22.09,半径46公里
中圈:圆心为东经113.36、北纬 22.03,半径76公里
外圈:圆心东经 113.29、北纬21.96,半径106公里
(四)台风路径点
台风指数报告机构公布的台风路径点。
台风事件发生日即台风指数报告机构报告某台风路径点落在上述巨灾框以内的首日及时间(东八区)。
符合下述条件的台风事件:发生日在保险期间,且台风路径点落在上述巨灾框内。
台风2分钟平均近中心最大风速32.7米/秒(12级)。
珠海市台风巨灾保险赔付结构表如下:
表1 珠海市台风巨灾框赔付结构
台风级别 |
赔付金额 (人民币元) |
||
46公里半径圈 |
76公里半径圈 |
106公里半径圈 |
|
12级 |
18,000,000 |
6,000,000 |
2,000,000 |
13级 |
38,000,000 |
12,000,000 |
4,000,000 |
14级 |
62,000,000 |
27,000,000 |
8,000,000 |
15级 |
145,000,000 |
65,000,000 |
20,000,000 |
16级 |
165,000,000 |
80,000,000 |
30,000,000 |
17级 |
230,000,000 |
130,000,000 |
50,000,000 |
(九)保险赔付
1.当台风路径点进入上述巨灾框时,按照以上相应的赔付标准进行赔付。
2.若台风路径点同时进入内圈、中圈、外圈任意两层或三层,则分别依据进入各层巨灾框的2分钟平均近中心最大风速,按照以上相应的赔付标准计算出各层保险赔付金额,取最高值进行赔付。
预算:人民币2100万元(含6%增值税及附加税)。
1.中央气象台
2.实时台风路径及风速数据由台风指数报告机构发布于下述网站:http://typhoon.weather.com.cn/
珠海市气象局
1.受灾事件通知:被保险人在认为可能导致台风受灾事件开始后五个工作日内向保险人发出书面可能损失通知并将台风指数申请提交给台风指数计算机构。
2.台风事件报告:由台风指数计算机构在接到台风指数申请后五个工作日内向被保险人提供台风事件报告,并在报告中明确:
(2)提供台风受灾事件的路径、2分钟平均近中心最大风速。
3.索赔申请:被保险人根据台风事件报告向保险人提出正式索赔申请。
4.保险赔付:保险人与被保险人确认触及巨灾理赔及赔付金额,达成赔偿协议后一个工作日内向被保险人支付赔款。
1.在保险期间内发生强降雨灾害,当受灾程度达到保险合同约定的受灾阈值后,保险人依照本保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
2.本保险合同承保对发生日处于保险期间的达到触发条件的强降雨事件(即强降雨受灾事件)。
3.如本保险合同于某强降雨事件发生期间到期或解除或终止,则根据本保险合同的条款约定,保险人应当对该事件继续承担保险责任,如同该强降雨事件在保险期间内发生一样,但是该强降雨事件的任何部分均不纳入本保险合同续保或更换后的保险范围内。
1.每次事故及年度累计赔付限额人民币160,000,000元。
2.在保险期间如发生赔付,年度强降雨累计赔付限额自损失发生之日起按保险人的赔付金额相应减少。
在珠海市行政区域内,由气象部门选定有效的气象自动站点作为本方案有效观测站。
在投保区域内任意一个有效观测站,如果其任意连续三天累计降雨量(按照气象资料统计标准,统计时段为20~20时或08~08时)大于或等于50毫米,则可以定义为一次强降雨事件的开始。当所有有效观测站连续三天累计降雨量均小于50毫米时,则定义为一次强降雨事件结束。在一次强降雨事件中,每个有效观测站的最大的三天累计降雨量等于在该强降雨事件中,该观测站监测到的最大事件降雨量。
在一次强降雨事件中,每个有效观测站的最大降雨量等于在该强降雨事件中,该观测站监测到的最大的连续三天累计降雨量。选取区内1/4降雨量最大的有效观测站(见表2,有效站数小于等于4个取1)参与计算,用算术平均法计算最大降雨量的均值表征该区的最大降雨量。
表2 计算珠海市各区最大降雨量的有效观测站数
区 |
有效观测站数(个) |
参与计算的有效观测站数(个) |
横琴新区(含保税) |
6 |
2 |
香洲区 |
16 |
4 |
金湾区 |
8 |
2 |
斗门区 |
22 |
6 |
高新区 |
8 |
2 |
万山区 |
6 |
2 |
高栏港区 |
10 |
3 |
合计 |
76 |
21 |
如果在强降雨事件中的任何时点,任意一个有效观测站的最大降雨量大于或等于受灾阈值时,该强降雨事件定义为受灾事件。强降雨事件中最大降雨量大于或等于受灾阈值的第一天,受灾事件起始。当该强降雨事件结束时受灾事件结束。
珠海市的强降雨受灾事件的最大降雨量阈值为180毫米。
根据区最大降雨量重现期和灾害损失的相关性分析,建立受灾因子表如下:
表3 珠海市强降雨受灾因子表
最大三日累计降雨量(A)(单位:毫米) |
受灾因子 |
0≤A<180 |
0.00% |
180≤A<270 |
10.00% |
270≤A<350 |
20.00% |
350≤A<400 |
30.00% |
400≤A<450 |
40.00% |
450≤A<500 |
50.00% |
500≤A<550 |
60.00% |
550≤A<600 |
70.00% |
600≤A<650 |
80.00% |
650≤A<700 |
90.00% |
A≥700 |
100.00% |
综合考虑各区灾害发生频数、强度,结合受其影响的承灾体(人口数量、社会经济、防灾减灾投入等)及灾损情况,基于综合权重分配模型建立区保险参量权重表如下:
表4 珠海市各区保险参量权重表
区 |
区域保险参量权重 |
横琴新区(含保税) |
17% |
香洲区 |
35% |
金湾区 |
12% |
斗门区 |
19% |
高新区 |
7% |
万山区 |
1% |
高栏港区 |
9% |
发生强降雨事件时,各区成灾指数通过以下方法计算:各区的最大降雨量对应的受灾因子,乘以该区的保险参量权重。
发生强降雨事件时,珠海市成灾指数通过以下方法计算:
(1)每个区的最大降雨量对应的受灾因子,乘以该区的保险参量权重;
(2)将所有区在第(1)项中的乘积相加。
(十一)赔付结构
1.保险赔付起点为成灾指数大于0。具体赔付结构如下:
表5 珠海市强降雨赔付结构表
成灾指数(x) |
保险分段赔付金额(单位:元) |
(起赔点<成灾指数≤赔付上限点) |
(起赔额~赔付额上限) |
0% < x ≤ 15%(每年限赔付一次) |
2,750,000 |
15% < x ≤ 30% |
2,750,000 – 5,500,000 |
30% < x ≤ 60% |
5,500,000 – 9,000,000 |
60% < x ≤ 90% |
9,000,000 – 33,000,000 |
90% < x ≤ 100% |
33,000,000 – 150,000,000 |
局地超强降雨保障层(有效观测站的日降雨量≥350毫米) |
50 万/站(可累加,每年限 20 站次) |
每次事故及年度累计赔付限额 |
160,000,000 |
2.赔付计算
(1)若强降雨事件的成灾指数大于15%且小于等于100%,则:
每次事故赔偿金额=(成灾指数-适用的最高层分段起赔点)/(适用的最高层分段赔付上限点-适用的最高层分段起赔点)* (适用的最高层分段赔额上限-适用的最高层分段起赔额)+适用的最高层分段起赔额
(2)在一次强降雨事件中,若成灾指数小于等于15%,则进行定额赔付,每年限赔付一次。
(3)在(2)中赔付发生后,下次赔付的赔付额应在按照(1)中计算的基础上扣减(2)中的赔付额,扣减项仅计算一次,下一次本层赔付金额计算时不再扣减。
表6 珠海市巨灾指数保险强降雨有效观测站
信息表
序号 |
站名 |
站号 |
所在区 |
序号 |
站名 |
站号 |
所在区 |
1 |
桂山 |
G1201 |
万山区 |
39 |
横山中学 |
G1251 |
斗门区 |
2 |
雷蛛垦区 |
G1202 |
斗门区 |
40 |
灯笼中心小学 |
G1252 |
斗门区 |
3 |
金鼎 |
G1204 |
高新区 |
41 |
新乡村 |
G1253 |
斗门区 |
4 |
机场 |
G1205 |
金湾区 |
42 |
五山中心小学 |
G1254 |
斗门区 |
5 |
南屏广昌 |
G1206 |
香洲区 |
43 |
大赤坎 |
G1255 |
斗门区 |
6 |
南水 |
G1207 |
高栏港区 |
44 |
白藤大闸 |
G1256 |
斗门区 |
7 |
平沙 |
G1208 |
高栏港区 |
45 |
三角村 |
G1257 |
斗门区 |
8 |
九洲港 |
G1209 |
香洲区 |
46 |
白藤湖旅游公司 |
G1258 |
斗门区 |
9 |
红旗 |
G1210 |
金湾区 |
47 |
白蕉镇府 |
G1259 |
斗门区 |
10 |
淇澳 |
G1211 |
高新区 |
48 |
乾务水库北堤 |
G1260 |
斗门区 |
11 |
拱北 |
G1212 |
香洲区 |
49 |
六乡办冲 |
G1261 |
斗门区 |
12 |
大九州岛 |
G1213 |
香洲区 |
50 |
竹洲小学 |
G1262 |
斗门区 |
13 |
庙湾 |
G1216 |
万山区 |
51 |
莲溪学校 |
G1263 |
斗门区 |
14 |
中心沟 |
G1217 |
横琴新区 |
52 |
雷蛛公园 |
G1268 |
斗门区 |
15 |
校准站 |
G1218 |
金湾区 |
53 |
三围二号 |
G1269 |
斗门区 |
16 |
鹤洲北 |
G1220 |
斗门区 |
54 |
大镜山水库 |
G1270 |
香洲区 |
17 |
湾仔 |
G1221 |
香洲区 |
55 |
体育中心 |
G1271 |
香洲区 |
18 |
雷达山 |
G1222 |
金湾区 |
56 |
香洲实验学校 |
G1272 |
香洲区 |
19 |
北师大 |
G1223 |
高新区 |
57 |
国际健康港 |
G1273 |
金湾区 |
20 |
横琴西 |
G1224 |
横琴新区 |
58 |
珠海大道南水大桥北站 |
G1274 |
高栏港区 |
21 |
海泉湾 |
G1225 |
高栏港区 |
59 |
港珠澳大桥口岸人工岛 |
G1276 |
香洲区 |
22 |
横琴大桥 |
G1226 |
横琴新区 |
60 |
港珠澳大桥白海豚岛 |
G1277 |
万山区 |
23 |
淇澳大桥 |
G1227 |
高新区 |
61 |
乾务中心小学 |
G1278 |
斗门区 |
24 |
野狸岛 |
G1228 |
香洲区 |
62 |
高栏岛南 |
G1284 |
高栏港区 |
25 |
情侣北 |
G1229 |
高新区 |
63 |
中山大学 |
G1285 |
高新区 |
26 |
保税区 |
G1230 |
横琴新区 |
64 |
高栏岛北海洋 |
G1286 |
高栏港区 |
27 |
上栏 |
G1231 |
斗门区 |
65 |
井岸镇华发水郡湿地公园 |
G1289 |
斗门区 |
28 |
横琴杧洲 |
G1232 |
横琴新区 |
66 |
横琴南 |
G1292 |
横琴新区 |
29 |
山场 |
G1233 |
香洲区 |
67 |
小木乃 |
G1293 |
金湾区 |
30 |
珠海港指标站 |
G1234 |
高栏港区 |
68 |
淇澳岛自然保护区 |
G1294 |
高新区 |
31 |
香洲港 |
G1236 |
香洲区 |
69 |
技师学院金湾校区 |
G1297 |
金湾区 |
32 |
界涌 |
G1237 |
香洲区 |
70 |
红旗镇政府 |
G1298 |
金湾区 |
33 |
珠海大桥东 |
G1238 |
香洲区 |
71 |
外伶仃 |
59479 |
万山区 |
34 |
珠海大桥西 |
G1240 |
香洲区 |
72 |
斗门国家站 |
59487 |
斗门区 |
35 |
平沙大海环 |
G1241 |
高栏港区 |
73 |
香洲国家站 |
59488 |
香洲区 |
36 |
东澳 |
G1242 |
万山区 |
74 |
荷包岛 |
59680 |
高栏港区 |
37 |
下栅 |
G1244 |
高新区 |
75 |
高栏岛北 |
59682 |
高栏港区 |
38 |
井岸 |
G1250 |
斗门区 |
76 |
万山岛 |
59683 |
万山区 |
(十二)保险费
预算:人民币1200万元(含6%增值税及附加税)。
珠海市气象局
被保险人应当在发生任何下述事件前在合理可行的最短时间内向保险人提供书面通知:
1.任何观测站移至另一区;
2.任何观测站的降水测量方式发生变化;
3.观测站停运。
发生上述任一事件后,保险人应有权书面通知被保险人,复核本保单项下应付给保险人的保险费。
1.受灾事件通知:被保险人在认为可能导致强降雨受灾事件发生后五个工作日内通知保险人,并同时将强降雨指数申请提交给强降雨计算机构。
2.强降雨事件报告:强降雨指数计算机构在接到强降雨指数申请后五个工作日内向被保险人提供强降雨事件报告,并在报告中明确:
(1)强降雨受灾事件已经发生;
(2)提供强降雨成灾指数。
3.索赔申请:被保险人根据强降雨事件报告向保险人提出正式索赔申请。
4.保险赔付:保险人与被保险人确认触及巨灾理赔及赔付金额,达成赔偿协议后一个工作日内向被保险人支付赔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