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数据中心(一期)数据治理分析和业务规则库建设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招标文件
文档编号:202106080000159801 文档页数:31页 所需下载券:10
数据中心(一期)数据治理分析和业务规则库建设

采购需求

第一章 概  述

1.1 项目名称

数据中心(一期)数据治理分析和业务规则库建设

1.2 项目背景

一是贯彻落实部、省、市有关信息化建设的要求,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指导意见》(国发[2019]18号)、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和《进一步提升完善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  加快推进“一网通办”的实施方案》、《常州市大数据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将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的改革推向深入,积极响应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迫切需求通过业务规则库的架势工作以进一步推进自然资源和规划全流程业务审批系统的优化建设,进一步推进数据中心的建设,把数据中心建设成为对内服务自然资源和规划各项工作开展,对外服务于智慧城市建设、政府治理以及公众服务的数据基础设施。

二是立足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实际对信息化提出的需求,根据《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化三年计划(2019-2021)》、《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服务“五全五化”建设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围绕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的行驶,通过本项目的建设,为自然资源业务、信息共享、社会化服务提供数据支撑环境,根据全新的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推进自然资源和规划业务重组,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第二章 项目主要工作内容

数据中心(一期)数据治理分析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开展数据库体系架构建设工作,建设“1+7”的市县两级数据库;按照“空间全覆盖、业务全包含”原则,开展核心数据库建设工作;按需开展数据初步治理工作,逐步提升数据质量;按需开展数据分析与应用工作,提升“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的支撑能力。

业务规则库建设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业务体系梳理完善,新增梳理内部管理事项,包括办事指南、审批流程、业务表单、材料清单、文书证照、规则体系和数据成果标准等;业务简化,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局行政审批效能,对办理流程、审批时限、审查要件、审查内容、表单图则等管理标准进行再梳理,精简各事项服务环节,优化服务流程,压缩服务时限,提高服务效率;自然资源和规划管控规则模型建设,根据行政审批改革和权力下放要求,建立事中监督机制,梳理管理过程事前、事中、事后管控规则,促进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提升。

第三章 项目任务和工期

3.1 项目任务

3.1.1 数据中心(一期)数据治理分析

3.1.1.1数据库体系架构建设

1、建设总体框架

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市县共建,分布存储,集中管理,更新现势,安全可靠”的模式,依托“一张图”建设成果,采用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数据库设计,建设“1+7”的市县两级数据库,推进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数据中心建设,其中“1”是指统一的数据标准、统一的数据管理机制、一个市级数据库,“7”是指溧阳分库、金坛分库、新北分库、武进分库、经开分库、钟楼分库和天宁分库,在保障信息安全的条件下,按照数据同步机制,实现市县两级数据库的共建共享、互联互通。

2、建设内容

(1)标准规范建设

建立全市统一的自然资源和规划标准规范,包括各数据的数据基准、分层组织、属性结构等的数据标准;包括数据库的设计、建设流程、数据存储、数据更新、数据质检、数据建库等内容的数据库建设规范,形成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数据库建设指南,用以指导市县两级按照统一的标准开展数据库建设,从基础、源头推进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数据中心市县两级数据库的协同建设。

(2)管理机制建设

构建市县两级数据库的协同管理机制,明确市县两级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部门数据管理的权责,规范市县两级数据的生产、汇交、更新、保管和利用等工作,加强市县两级数据库的数据协同管理,提高自然资源和规划市县两级数据建设运行维护应用水平。

(3)市县两级数据库部署

基于全市“一张图”现有建设成果,按照市县两级统一的数据库标准规范,建设“1+7”的市县两级数据库,其中第一个“1”是市级数据库,“7”是指溧阳分库、金坛分库、新北分库、武进分库、经开分库、钟楼分库和天宁分库,在保障信息安全的条件下,按照数据同步机制,通过市县两级数据库协同管理系统,实现市县两级数据库的共建共享、互联互通。

3.1.1.2核心数据库建设

1、扩展林业数据库。主要包括:一是建立林地占用、补划数据库;二是建立林地审批数据库,包括2017年、2018年、2019年林地审批数据;三是新增2017年、2018年、2020年新造林数据。

2、建立和完善村镇规划数据库。主要包括:一是建立镇村布局规划数据库,结合全市镇村布局规划优化完善工作,收集、梳理、整合各辖市区的村庄布点、近期规划村庄等规划编制相关要素信息,建立镇村布局规划数据库;二是建立村庄规划数据库,结合全市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安排,收集、梳理、整合各辖市区村庄规划编制规划文本和规划图件,建立村庄规划数据库。处理工作包括数据拼接集成、数据整合入库、数据制图配图、数据切片、服务发布提供应用等工作。

3、初步建立城市设计数据库。结合业务处室城市设计工作的开展推进,配合处室梳理城市设计数据标准,收集、梳理各城市设计方案,开展全市城市设计数据的集成整合,初步建立全市城市设计数据库。

4、扩展历史文化名城数据库。为加强常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落实《常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相关要求,开展第一、二批保护名录更新,扩展历史文化资源数据库,拓展常州市历史文化资源数据及应用。

3.1.1.3数据初步治理

1、梳理相关数据汇交入库流程

梳理自然资源和规划“一张图”数据库各数据的数据汇交入库更新情况,全面梳理数据的生产更新责任处室、数据标准、更新周期、空间覆盖范围、最新更新时间,是否已有固化的汇交入库更新流程,梳理形成各类数据的汇交入库更新流程,为后期通过电子政务综合系统实现数据汇交做好流程设计。

2、数据空间覆盖范围治理

根据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数据中心“空间全覆盖”的目标,在对“一张图”各类数据资源进行空间覆盖范围排查、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处室工作推进,开展对相关数据的空间覆盖范围治理提升工作,例如提升详规数据空间覆盖范围,在现有详细规划数据的基础上,根据全市统一的标准规范,收集、梳理各辖市区、各镇街道详细规划数据库,开展全市各辖市区、镇街道全覆盖的城镇详细规划数据的集成整合,形成详规全覆盖数据。

3、部分数据质量治理

根据对业务处室的需求调研,结合业务处室实际工作安排,明年重点开展对以下数据的质量提升工作:一是土地出让数据治理,基于土地出让红线图层,梳理、剥离出已收回的土地,新增收回土地红线图层,并梳理历史缺失红线数据;二是林业数据治理,包括:历年林地变更调查数据属性统一及规范化,及结合处室需求对属性字段进行整理和属性识别规范化展示。

3.1.1.4数据分析与应用

以自然资源和规划实际管理工作需求为导向,调研各处室日常工作中常用的数据分析工作,基于自然资源和规划“一张图”数据中心,根据处室对本部门数据应用分析需求,分析各专题数据库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系,形成各部门数据核心数据的综合展示分析。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如下:

1、森林资源“一张图”

以林地年度变更调查成果为基础,整合生态公益林数据、新植树造林数据、自然保护地数据等,并结合森林资源专项调查,根据相关标准规范及数据之间的关系,形成全市范围内以林地界线为核心内容,反映森林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结构、功能和生态状况以及变化情况等的森林资源“一张图”。

2、耕地资源“一张图”

基于自然资源和规划“一张图”数据库的三调数据中的耕地图斑,整合永久基本农田数据、耕地质量等别评价数据、耕地占用补划数据,并结合耕地资源专项调查工作成果,形成反映全市耕地分布情况,坡度、土层厚度、土壤质地等质量情况,占用补划等变化情况的耕地资源专题图。

3、供地“一张图”

根据自然资源利用管理处的需求,以自然资源和规划“一张图”数据库历年供地数据为基础,将每一宗供地数据与最新的卫星影像、航摄影像数据比对,核查每一个供地红线数据的建设情况,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划分已完工、正在建设、未开工三种情况赋予每一个地块属性,并通过供地红线的出让划拨时间、行政区划等不同的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形成供地数据的专题图。

4、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一张图”

结合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数据库的建设,梳理和形成反映和展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及其建筑物、构筑物所有权、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等数据的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专题图。

5、重大项目“一张图”

结合省市两级重大项目全流程服务模块的建设,基于“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在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配置重大项目专题图,分年份、省及市重大项目等不同的维度,并根据年度重大项目的实施进度实时更新项目状态,形成年度省、市重大项目动态展示“一张图”。

3.1.2业务规则库建设

3.1.2.1业务体系梳理完善

完善市、辖市区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事项,梳理内部管理事项,完善自然资源和规划业务体系,全面实现全局业务在线管理和服务,业务流程再造,管理环节标准化完善,包括流程定制,环节角色、权限配置,表单定制,图则配置,标准化材料定制等。

3.1.2.2业务简化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局行政审批效能,立足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实务工作的需要,把电子政务综合系统打造为智慧平台,需要对办理流程、审批时限、审查要件、审查内容、表单图则等管理标准进行再梳理,精简各事项服务环节,优化服务流程,压缩服务时限,提高服务效率,持续推动电子政务综合系统的智能化建设,提升全局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水平。

3.1.2.3自然资源和规划管控规则模型建设

根据行政审批改革和权力下放要求,建立事中监督机制,梳理管理过程事前、事中、事后管控规则,促进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提升。

1、程序要素

受理、审查、审核、审定、发件、归档;以及相关的公示、听证、公布、专家论证等。

表1 管控规则梳理样例表

序号

规则名称

触发节点

1

窗口是否出具意见

在线咨询1-咨询(窗口)

2

处室/分局是否出具意见

在线咨询1-咨询(部门)

3

自审表内容完整

一书两证-审查

4

部门联审附件上传

一书两证-审查

5

集体会审附件上传

一书两证-审查

6

一次性意见附件上传

一书两证-审查

7

批前公示子流程创建

一书两证验线核实-批前公示

8

.批前公示子流程制定文件夹下有无附件

一书两证验线核实-批前公示

9

是否有环节应展开而未展开的情况

一书两证方案验线核实-批前公示、批后公布、归档

10

审批表中审定时间是否与发证时间一致

一书两证-发证

11

.领导签批目录文件夹下有无附件

一书两证-制证通知报建

12

检查证书的完整性

一书两证-制证通知报建

13

是否生成目录清单

一书两证验线核实-制证通知报建

14

子流程是否均结束

一书两证方案验线核实-归档

15

审批表意见必填

一书两证-审查、审核、审定

16

审查表是否填写完整

一书两证-审查

17

审查表是否填写完整

一书两证-审核

18

审查表是否填写完整

一书两证-审定

19

审批表是否填写完整

一书两证-审查

20

审批表是否填写完整

一书两证-审核

21

审批表是否填写完整

一书两证-审定

22

核实新建检查是否已新建工程证,并且有证书号

核实-开始

23

工程证新建检查是否已新建用地并且有证书号

核实-开始

24

用地证新建检查是否已新建条件或选址,并且有证书号

核实-开始

25

镇总归审查表初审意见是否填写完整

 

26

领导签批文件夹文件不能删除

全部流程-全部环节

27

证书过了审定环节不能编辑

全部流程-审定完成后

28

允许盖章节点

审定环节后

29

一张网文件夹

所有涉及上传一张网的事项

30

审批表控规要素编码设置

原规划事项、部分国土有控规要素编码的事项

2、时限要素

承诺时限、法定时限、环节时限、阶段时限等。

3、指标要素

容积率、绿地率、用地面积、地上建筑总面积、建筑密度、停车位等。

4、特殊操作

缓办、特送、退回、中止。特殊操作范畴内的操作均触发内控。

3.2 项目工期

本项目工期为合同签订之日起至项目验收合格止。

第四章项目成果

项目成果主要包括文本成果和电子成果:

1、文本成果

包括项目整体的建设方案、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包括数据中心(一期)数据治理分析的《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县两级协同数据库建设方案》、《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县两级数据标准规范手册和数据库建设指南(2021版)》。包括业务规则库建设的《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标准化手册》(第二版)、《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业务体系和规则库》。

2、电子成果

数据中心(一期)数据治理分析成果包括林业数据库扩展成果、村镇规划数据库完善成果、城市设计初步成果、历史文化名城数据库扩展成果;包括“1+7”架构的市县两级数据库初步成果。业务规则库建设成果主要包括平台系统、程序代码以及服务器端成果。

第五章付款方式

1、自合同签订之日起14个工作日内,支付合同总价的50%;

2、项目初验合格后,支付合同总价的50%。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收藏

上传文档

在线客服

常见问题
人工客服

服务时间:8:00-23:00

工作电话:400 9911 877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收藏本站


AI



用AI快速编写
限免使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支持上传解析、采购需求、评分标准、目录编写四种方式,全行业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