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档
暂无数据
W
莆田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0-2035年)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招标文件
文档编号:202106180000161675 发布时间:2021-06-18 文档页数:80页 所需下载券:10
莆田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0-2035年)

招标内容及要求

一、项目概况(采购标的)

(一)规划范围:项目规划范围和年限与《莆田市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保持一致。市域轨道规划范围为莆田市行政区划范围;城市轨道规划范围为城市设区、管委会范围。

(二)工作目标:通过本规划,明确莆田市未来城市(含市域)轨道交通发展目标方向、功能层次、规模布局、设施用地要求,为后续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等提供依据,推动轨道交通建设,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引导城市空间拓展、助力城乡一体化。

(三)工作深度:全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按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的通知(建城[2014]169号)》要求深度编制;对近期莆田市最具实施条件的轨道线路或区段,按轨道交通详细规划深度编制,支撑后续莆田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编制。

二、技术和服务要求(以“标示的内容为不允许负偏离的实质性要求)

(一)工作内容:

1、现状分析

(1)区域协调与城际轨道发展现状

梳理莆田市现状区域协调发展现状,包括区域铁路与城际轨道交通、铁路枢纽等发展现状,包括客货运输情况、客货运流量、枢纽周边交通接驳情况等。

(2)城市发展与居民出行现状

分析莆田市空间发展现状,城市主要开发分布,人口与就业岗位分布等,城市重点开发片区分布等相关内容。

基于全市综合交通规划开展的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分析莆田市居民出行现状特征,包括出行规模、出行强度、出行方式划分、出行空间分布、出行时间分布等系列内容。

(3)城市公共交通现状

系统梳理分析莆田市现状公共交通设施、线网的规模及分布情况,包括公共交通线网规模及分布、公共交通车辆规模、新能源公交车辆规模、场站规模及分布、公交专用道里程及线网分布等,系统掌握全市公共交通设施供应情况。在此基础上,通过公交跟车调查、IC卡大数据分析等多重手段,获取全市常规公交运行情况数据,包括全市高峰期公交平均运行车速、高峰期公交分担率、高峰期公交走廊满载率等,分析莆田市现状公共交通运行情况。

(4)存在问题分析

结合对莆田市现状公交设施、运行情况的梳理,从设施规模、供需关系、运行情况、服务水平等多个维度,对区域-城市-出行-公共交通等方面存在的与规划相关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2、发展态势分析

(1)区域协调与城际轨道发展规划

结合福建省城际铁路网络规划以及莆田市区域城际发展实际情况,福莆宁地区未来将规划有区域城际铁路,并延伸至莆田市区,一定程度上将承担莆田市域范围内的轨道快速服务功能。因此,莆田全市轨道交通规划,应以区域城际铁路作为发展基础,分析解读区域协调发展与城际轨道发展的相关规划和政策要求,既有区域铁路与城际轨道交通、铁路枢纽等发展规划布局,又有报告未来客运输预测,充分分析城际铁路在市域范围内的规划线位走向及站点服务范围。

(2)城市与交通规划分析

分析解读莆田市未来城市发展战略重点、城市空间格局、开发规模分布。结合相关规划,预测人口/岗位规模及分布、机动车保有量、居民出行基本特征值。分析既有综合交通、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公共交通等规划,把握其规划影响。研究把握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的主要方向要求。

(3)发展态势分析

在上述分析基础上,结合必要的总体需求趋势分析,从区域-城市-出行-公共交通等多个维度,分析莆田市发展城市轨道交通面临的发展态势及问题挑战。

3、交通需求分析

(1)模型要求

交通需求分析应以城市综合交通需求预测模型为基础。交通需求预测模型的建立应基于5年之内的综合交通调查数据,包括参数估计、标定、校核和应用过程。交通需求分析的年限应包括基准年和预测年,预测年以远期为主,适当展望远景需求。

(2)需求分析重点

需求分析应满足规划重点关注的城市交通出行、公共交通、城市轨道交通需求,分析预测各客运需求总量及其分布、客运方式结构、境界线客流,主要客运需求走廊及客运规模,不同方案轨道交通客流分析,包括线网客流、线路客流、关键断面客流等。特别是结合城市空间发展演化趋势,分析各客流走廊各阶段性特征,为后续各阶段城市轨网建设方案的制定奠定基础。

基于对“城市及交通发展前景分析、城市综合交通模型构建、城市总体客运需求预测、线网方案研究客流预测、线路通道方案客流测试、线路建设时序规划及近期建设线路客流测试”等多因素分析,开展莆田市轨道交通线网客流预测。具体包括:① 明确莆田全市主要客运需求走廊及客运规模,为线网方案研究提供数据支撑;② 开展不同线网方案客流预测,分析各预测年不同方案下客运需求总量及其分布、客运方式结构等特征,为方案评价提供依据;③ 重点开展不同方案轨道交通客流分析,包括线网客流、线路客流、境界线客流等,最后从客流角度对线网方案提出相应建议。

需求分析为论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必要性、确定线网规模、评价线网规划方案、研究建设时序、控制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用地等提供定量依据。

4、发展目标、模式与战略

(1)公共交通发展战略、目标

综合现状问题、发展态势、公交需求、发展政策分析等相关因素,分析论证适合莆田城市发展的公共交通发展模式/体系、战略、目标等。明确轨道交通在莆田市公共交通中的定位等内容。

(2)轨道交通功能体系及模式

基于对城市公交客运需求的预测判断,结合莆田市城市发展需要,在借鉴国内外同类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厘清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公交快线(BRT)等多种公共交通的发展模式,明确莆田市城市轨道交通可能的功能层次体系,相应功能定位和服务特征。根据莆田市城市发展需要,综合框架与需求分析,拟定莆田市城市轨道交通功能体系和发展模式。

(3)轨道交通发展战略

在全市公共交通发展目标的基础上,以支撑莆田市城市扩张,实现“东拓南进西联北优中修”的城市发展战略为指导,制定全市轨道交通发展战略。构建功能层次清晰、覆盖客流走廊、强化枢纽衔接的一体化轨道交通线网,引导土地集约利用,提升公共交通整体水平,力争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主导的可持续交通发展模式。同时,强化与全市国土空间规划的协同,明确轨道交通刚性要素管控与分阶段实施,提出自上而下管控传导要求。

5、轨网规模及布局

(1)轨网规模分析

线网规模宏观上反映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的供给水平,关系到客流强度和建设投资规模,关系到轨道设施服务水平及规划建设用地的长远控制。通过对线网总体规模的控制,轨道设施建设可以与城市交通需求、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

分析莆田全市轨网规模影响因素,包括城市规模、城市空间结构、城市交通发展目标与策略、城际轨道线网布局、运营基本客流、城市规模、投资财务等因素,测算莆田市未来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框架性规模。

(2)城市空间结构与公共客运需求走廊分析

结合未来城市与交通发展战略,分析预测未来莆田市城市公共客运需求分布,公共客运需求走廊及分级,分析城市空间结构与公共客运需求走廊关系。具体包括:① 明确莆田全市主要客运需求走廊及客运规模,为线网方案研究提供数据支撑;② 开展不同线网方案客流预测,分析各预测年不同方案下客运需求总量及其分布、客运方式结构等特征,为方案评价提供依据;③ 重点开展不同方案轨道交通客流分析,包括线网客流、线路客流、境界线客流等,最后从客流角度对线网方案提出相应建议。

(3)重要客运枢纽和大型客流集散点分布

结合相关规划、用地布局,分析重要客运枢纽和大型客流集散点分布。

(4)轨网布局方案研究

基于对全市轨道交通需求走廊以及全市轨网体系、模式分类的分析,采用点线面分析和功能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全市轨网布局方案。具体包括:全市轨道线网功能与布局形态分析、全市发展轴向及交通走廊识别、全市多层次轨道线网规划布局分析。对于轨网布局方案,可基于对城市不同发展前景的判断,制定多种轨道线网比选方案。

(5)线网方案综合评价

针对制定的多种轨道线网比选方案,对线网规划方案进行适应性评估,获取最优方案。对轨道交通线网的适应性评估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方案客流测试和规划目标检验分析,对轨道交通线网方案进行系统性评估。方案比选主要考虑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设定评价指标,定量的分析各类方案的优缺点。

针对制定的多种轨道线网比选方案,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轨道交通线网方案进行系统性评估,并推荐规划年方案。在推荐规划年方案基础上,提出远景线网规划框架方案。

6、线路规划

根据功能定位和层次、客流特征、服务水平的总体要求,沿线城市用地功能及交通需求情况,与沿线城市环境、景观相协调,确定轨道线路基本走向、起终点位置和主要车站分布,以及线路敷设方式的基本原则;提出线路的旅行速度、平均站间距、最大运输能力等技术标准。

轨道线路走向规划:轨道线路走向规划主要从土地利用规划、人口覆盖规模、交通衔接要求、轨道线路技术要求、工程与施工要求以及自然与景观要求等六个主要方面,对规划的全市轨道线网进行线站位的检讨与优化。

线路敷设方式规划:根据全市轨道线网线路选线方案,以及线路沿线用地情况、实际建设条件等诸多影响因素,明确各线路的实际敷设方式。线路敷设方式判断的主要考虑因素包括:沿线城市规划及其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沿线现状或规划的建筑密集程度;轨道线路敷设道路的红线控制宽度;轨道线路之间的相互换乘关系;沿线的工程地质状况;沿线环保与环境景观要求;沿线拆迁量的大小;轨道线路建设投资的控制。

车站功能定位研究:根据对全市轨道车站交通接驳功能分级的影响因素以及所服务的客流性质,并考虑莆田市规划轨道线网与城际铁路、常规公交线网接驳的布局结构以及各车站的交通接驳模式及服务范围,从交通接驳功能上将莆田市轨道交通车站进行分类,明确各类车站功能定位、交通接驳指标等。

7、多网融合规划

根据莆田市实际轨道模式,进行“多网融合”与衔接规划。“多网融合”规划包括:国铁、区域城际铁路与市域线的融合,市域线与干线的融合,普通干线与各等级常规公交的融合等。衔接规划包括:与市政道路的衔接、与公共交通的衔接、与慢行交通的衔接、与P+R停车场的衔接等。

8、车辆基地布局规划

总体要求:结合线路特征、用地条件,车辆基地的功能、规模和布局,按照节约、集约用地的方针,统一规划布局,合理确定车辆基地选址,并进行联络线初步规划。

规模与选址:根据相关规范要求,测算莆田市轨道线网所需的车辆基地总体规模。并借鉴国内轨道车辆基地的规划建设情况,初步制定莆田市轨道交通线网对应车辆基地的初步选址。车辆基地用地范围宜避开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不良地段。

9、轨道线网建设时序规划

轨道交通线网的建设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线网的规划不仅要做到总体布局的科学合理性,同时要考虑线网实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并针对城市的发展预留轨道交通线网的发展条件。

基于对莆田市城市发展阶段的判断,研究轨网分期建设策略,制定轨道线网分期建设 计划。重点从建设条件、建设规模、实施方案、投融资、效益等多维度进行论证。在确定具体轨道线路时序过程中,需考虑的因素包括: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尤其是核心城区的交通压力、引导城市形成合理的布局结构、轨道交通线网工程和运营的连续性、交通系统建设一体化等。厘清莆田区域城际轨道、市域(城市)轨道的事权界定,报建流程,体制机制等内容。

10、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及交通衔接协调发展建议

为促进轨道交通建设对线网沿线城市用地开发的促进及带动作用,研究制定莆田市轨道交通线网用地控制规划与城市土地利用协调建议。以“TOD发展理念”为指导,通过合理安排城市地上、地下建筑与设施,使城市土地利用达到均衡、有效的发展,创造良好、舒适的城市生活空间;便于城市规划部门做好用地的控制规划,确保今后工程建设的可实施性,提高近期建设线路的可操作性;统筹规划城市建设,节约投资、减少浪费。

11、近期建设线路(区段)详细规划

选取莆田市规划轨网中近期最具实施条件的重要线路或区段,深化对线站位及敷设方式、轨道车站布局及用地控制、沿线土地潜力用地三方面内容的研究。线站位及敷设方式,加强工程与施工因素对线站位影响的研究,主要包括敷设方式、换乘方案、配线设置、车场及出入段线布置、与道路及大型市政设施协调、施工工法、地形地质等因素。轨道车站布局及用地控制,根据车场用地规模,分析轨道沿线所有可能的用地情况,经过多方案比选,提出选址建议;并对车场上盖开发的功能、预留条件等提出建议。沿线土地潜力用地,根据轨道线站位以及相关规划,梳理沿线潜力用地情况。结合地块用地区位等,提出用地规划相关建议。

(二)成果要求:

1、文本图册成果

规划报告:应包含规划内容、方法及方案的说明,附必要的规划分析图。报告应含主要规划成果介绍的简要报告。

规划图册:主要包括城市与交通发展的相关分析图,交通预测结果,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方案及相关策略图,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走向图,线网综合规划的相关图纸,近期建设 计划图等,其它成果图纸需视情况定。

规划成果内容须符合设 计任务书的有关要求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

2、成果电子文件

规划文本的word及附图jpg文件。

规划图册Autocad、gis等文件。

 (三)时间要求:

综合考虑莆田市既有规划基础,以及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工作进度,建议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与综合交通规划同时启动,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同步进行,分阶段开展工作。

目前,莆田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经启动,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即将启动,在前期需要追赶国土空间规划的进度,适度超前研究,以提供专业支撑。初步按9个月编制计划。

(1)调研和现状分析阶段(2021年6-8月)

研究确定规划主要思路,与全市综合交通大调查同步开展工作,完成规划资料收集。紧密对接全市综合交通大调查,及时获取全市公共交通调查成果结论,对标对表先进城市,研究现状莆田市公共交通运行情况,剖析现状全市公共交通体系存在问题。

(2)规划方案阶段(2021年9-11月)

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相衔接,制定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发展目标、战略及线网规划方案,提交规划编制工作组会议讨论,并广泛听取相关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公众意见。

完成《莆田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0-2035年)》征求意见稿。

建议根据部门计划陆续启动后续专项规划等工作。

(3)规划论证审查阶段(2021年12月-2022年2月)

规划成果征求意见稿完成后,广泛征求各领域专家和有关部门的意见,组织听证、论证和专家审查。根据收集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报批稿。

(四)知识产权:

1、所有投标文件,视为投标人受招标方委托创作的作品,其著作权、版权和设 计使用权归招标方所有(署名权除外),该方案评标后不予退回,招标方、中标人可以在本项日使用该方案。

2、投标人保证投标文件及资料均未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否则必须承担由此引起的全部法律责任。

3、若投标人的投标文件使用了他人的专 利,涉及的费用由投标人负责。

4、招标方有权无须事先征求中标人的同意而披露关于中标人的名 称、地址、合同条款。

5、未经招标方同意,中标人不得将设 计成果(含电子版)外泄。

(五)其它要求:

1、中标人应按国家规定和合同约定的技术规范、标准进行,按招标文件规定的内容、时间及份数和招标方交付编制成果。并对提交的编制成果的质量负责。

2、中标人对编制成果出现的遗漏或错误负责修改或补充。

3、合同生效后,中标人要求终止或解除合同,中标人应双倍返还招标方已支付的预付款,并赔偿招标方因此造成的损失。

4、中标人交付规划编制成果后,按规定参加有关上级的审查,并根据审査结论负责不超出原定范围的内容做必要调整补充。

5、若中标人未按规定时间交付评审成果,采购人有权终止合同并取消其中标资格,中标人应返还采购人已支付的预付款,并赔偿采购人因此造成的损失。

6、项目不设投标补偿金,投标前期费用一律由投标人自身承担。

注:以上采购需求为基本的需求,投标人应满足上述要求,但不仅限于提供上述服务。投标人可在上述基础上提供更优服务,以满足采购人的实际使用需要。

 

三、商务条件(以“标示的内容为不允许负偏离的实质性要求)

包:1
1、交付地点: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按采购人指定地点
2、交付时间:合同签订后至2022年2月底前完成(若因疫情原因、审批原因及政策文件要求的,可相应顺延)。
3、交付条件:按招标文件执行
4、是否收取履约保证金:否
5、是否邀请投标人参与验收:否
6、验收方式数据表格

验收期次

验收期次说明

1

符合招标文件要求,通过采购人验收

7、支付方式数据表格

支付期次

支付比例(%)

支付期次说明

1

20

双方签订合同后,采购人向中标人支付合同总金额20%的款项

2

20

规划初步成果经市自然资源局确认后,采购人向中标人支付合同金额的20%的款项;

3

20

规划成果经评审通过后,采购人向中标人支付合同总金额20%的款项;

4

20

规划成果经有关部门批复后,采购人向中标人支付合同总金额20%的款项;

5

20

规划成果入库且经采购人审阅同意,采购人向中标人支付合同总金额的20%款项。

 

四、其他事项

1、除招标文件另有规定外,若出现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有强制性规定但招标文件未列明的情形,则投标人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强制性规定执行。

2、其他: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收藏

上传文档

在线客服

常见问题
人工客服

服务时间:8:00-23:00

工作电话:400 9911 877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收藏本站


AI



用AI快速编写
限免使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支持上传解析、采购需求、评分标准、目录编写四种方式,全行业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