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 标 需 求
前附表
序号 |
项目 |
招标需求内容 |
1 |
采购内容 |
宁波市北仑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应急管理部分)项目 |
2 |
服务期限 |
合同履行期限:2022 年 6 月30日前完成普查所有任务。 |
3 |
交付或者实施的时间和地点 |
采购单位指定地点 |
4 |
需实现的功能或者目标 |
详见二、服务要求 |
5 |
执行的国家相关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者其它标准、规范 |
详见二、服务要求 |
6 |
服务要求 |
详见二、服务要求 |
7 |
物理特性要求 |
/ |
8 |
质量、安全要求 |
合格 |
9 |
服务标准、期限、效率 |
详见二、服务要求 |
10 |
验收标准 |
根据相关文件要求进行验收 |
11 |
现场踏勘 |
自行踏勘 |
12 |
演示时间及地点 |
/ |
13 |
样品要求 |
/ |
14 |
本项目的核心产品 |
/ |
一、商务要求表
项目 |
要 求 |
完成期限 |
2022年6月30日前完成所有应急管理系统普查所有任务。 |
付款条件 |
1、合同签订且具备实施条件后15天内支付合同总价的30%。 2、所有工作完成提交成果资料报告后15天内支付合同总价的50%。 3、项目验收通过后15天内付清余款。 |
合同终止 |
1、未能在合同规定的期限(或采购人同意延长的最终期限)内完成阶段进度工作的; 2、未能履行合同规定的其它义务。 |
验收方式 |
通过相关部门的成果审核。 |
其他要求 |
编制单位必须对收集的基础资料及规划成果承担安全、保密责任。 |
驻点要求 |
投标人承诺在项目实施阶段,派驻2名及以上相关专业人员协助采购人完成普查任务,办公地点由采购人提供,办公设备自行配置。 |
二、 服务要求
1、项目背景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严重。与此同时,在全球气候变化、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等背景下,自然灾害风险呈现新情况、新特点,防范应对风险出现新的挑战,原有工作的全面性、综合性不足等问题逐渐显现,亟待开展综合性的普查,为防范化解风险提供权威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信息。
2018年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指出,要提高自然灾害的防治能力,针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实施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掌握风险隐患底数,并对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进行专门部署。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通知》《浙江省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方案》《浙江省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试点实施方案》要求,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的决策部署,切实做好第一次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现组织开展北仑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
2.工作依据
《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普查地方试点工作的通知》(浙灾险普办[2020]4号)
《浙江省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方案》(浙灾险普办[2020]1号)
《浙江省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试点实施方案》(浙灾险普办[2020]4号)
《宁波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方案》(甬灾险普办[2020]1号)
《浙江省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实施方案》(应急管理专篇)
3.工作大纲
任务 |
子任务 |
前期工作 |
前期方案及服务 |
区划调整 |
|
省、市文件研读、资料梳理 |
|
组织普查人员去试点地区考察、学习 |
|
培训 |
|
宣传 |
|
清查 |
|
质量核查 |
|
公共服务设施承载体调查 |
|
综合减灾资源(能力)调查与评估 |
|
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 |
|
历史灾害调查与评估 |
|
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 |
|
全区自然灾害防治综合评估咨询报告编制(含牵头部门) |
|
4.工作内容
本次采购的内容是北仑区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应急管理系统工作任务,主要包括普查办的前期技术支撑和服务工作、培训、宣传、数据清查、行政区划更新相关工作、普查数据整理汇集,编写总结等;应急管理局的公共服务设施承灾体调查、历史灾害调查、综合减灾资源调查、危险化学品企业、非煤矿山等重点企业调查等工作,遵循“在地统计”的原则,调查对象包括北仑区辖区内相关技术标准规定的所有对象。具体内容如下:
(1) 前期工作
前期工作主要包括行政区划更新、前期技术服务、方案策划、资料梳理及实施方案编制。
行政区划更新是自然灾害风险普查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其数据的精确性是确保高质量普查的关键。需结合北仑区的行政区划最新调整情况,对行政区划名称、代码、普查区划边界、行政驻地位置进行了全面确认更新。
资料梳理主要包括国家、省、市相关文件、方案收集整理,6类灾害一百多项技术规范收集整理等工作;实施方案编制主要包括根据国家、省市要求,编制符合北仑区实际的《北仑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实施方案(应急管理部分)》等工作。
根据实际需要,组织相关普查工作人员前去试点单位。通过考察、学习的方式,借鉴他们的经验,针对他们的建议,制定相应的处理方式,更好更快地完成北仑区的普查工作。
(2) 培训
对各领导进行综合风险普查培训,明确风险普查总体安排。
对各相关牵头单位负责人进行培训,明确清查意义,流程。
对各位数据采集人员进行培训,解读承灾体调查、减灾能力调查和历史灾害调查等工作的技术规范。
对于数据录入人员进行培训,讲解普查系统的设计以及操作演示。
对危化企业、非煤矿山企业等相关填报单位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明确填报要求,填报规范。
可根据甲方的实际需要,不定期进行培训,解决普查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普查进度。
(3) 宣传
制作相应的宣传视频。普查铺开阶段,通过投放宣传短片等形式,普及风险普查知识,提升公众参与意识;成果发布阶段,系统梳理各行业成果经验,宣传有关数据的应用价值;总结阶段,展现我区的工作情况与成就。
制作相应的宣传册,宣传品,在乡镇开展宣传册的发放,有需要入户调查的时候,发放宣传品和宣传册。
还可通过抖音,公众号,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具体根据实施情况、甲方意见,协商确定宣传方式。目的是使风险普查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为普查的实施营造良好的氛围。
(4) 数据清查工作
根据《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应急管理系统普查任务清查工作手册》的要求,清查对象共包括 3 个大类、7 个中类、30 个小类。
清查对象为:1)自然灾害承灾体:公共服务设施中学校、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公共文化场所、旅游景区、星级饭店、体育场馆、宗教活动场所、大型超市/百货店和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2)综合减灾资源:政府综合减灾资源中涉灾政府部门、综合性/政府专职和企业专职消防救援队伍、森林消防队伍、航空护林站队伍、地震专业救援队伍、矿山/隧道行业救援队伍、危化/油气行业救援队伍、海事救援队伍、救灾物资储备库(点)、灾害应急避难场所及渔船避风港;企业与社会力量减灾资源中救援装备资源企业、保险和再保险企业、社会应急力量;基层综合减灾资源中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3)重点隐患:自然灾害次生危化品事故危险源中化工园区、危险化学品企业;自然灾害次生非煤矿山事故危险源中地下矿山、露天矿山、尾矿库;自然灾害次生煤矿事故危险源中煤矿。
清查内容为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单位名称、地址、机构代码等指标信息和空间位置信息(点位)。对于不同类型的调查对象,所选取的清查指标也有所不同。在清查过程中,必须要厘清调查对象范围,确保在外延明确的基础上开展清查工作。
(5) 公共服务设施承灾体调查
根据《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公共服务设施调查技术规范》,完成辖区内学校、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公共文化场所、旅游景区、星级饭店、体育场馆、宗教活动场所、大型超市/百货店/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共 9 类公共服务设施、基础指标统计和房屋建筑重置价格标准统计的普查数据整理、审核与填报并按外业终端要求现场采集信息。还有调查数据归整,纸质数据装换成电子数据,并上传普查平台。空间数据制作,校准核对,上传平台。编制公共服务设施调查报告等工作。具体的调查内容可见下表(仅以医疗卫生机构为例)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代码 |
数量 |
甲 |
乙 |
丙 |
1 |
一、基本概况 |
—— |
—— |
|
医疗卫生机构名称 |
(文字说明) |
01 |
|
医疗卫生机构详细地址 |
(文字说明) |
02 |
|
医疗卫生机构类别代码 |
(文字说明) |
03 |
|
医疗机构类型(大类) |
(单选) |
04 |
|
医疗机构类型(中类) |
(单选) |
05 |
|
医疗机构类型(专科医院分类) |
(单选) |
06 |
|
医院等级 |
(双选) |
07 |
|
医疗机构性质 |
(单选) |
08 |
|
占地面积 |
平方米 |
09 |
|
房屋建筑面积 |
平方米 |
10 |
|
固定资产合计 |
万元 |
11 |
|
其中: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 |
万元 |
12 |
|
万元以上设备台数 |
台/套 |
13 |
|
二、人员情况 |
—— |
—— |
|
(一)在岗职工情况 |
—— |
—— |
|
在岗职工人数 |
人 |
14 |
|
卫生技术人员总数 |
人 |
15 |
|
注册护士人数 |
人 |
16 |
|
工勤技能人员数 |
人 |
17 |
|
(二)诊疗人数情况 |
—— |
—— |
|
年度总诊疗人次数 |
人次 |
18 |
|
年度入院人数 |
人 |
19 |
|
年度出院人数 |
人 |
20 |
|
三、功能与服务情况 |
—— |
—— |
|
实有住院床位数 |
张 |
21 |
|
其中:负压病房床位数 |
张 |
22 |
|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床位数 |
张 |
23 |
|
院前急救专业人员数 |
人 |
24 |
|
急救指挥车数量 |
辆 |
25 |
|
运转型急救车数量 |
辆 |
26 |
|
监护型急救车数量 |
辆 |
27 |
|
负压急救车数量 |
辆 |
28 |
|
采血车数 |
辆 |
29 |
|
送血车数 |
辆 |
30 |
|
四、应急保障能力 |
—— |
—— |
|
安全保卫人员数量 |
人 |
31 |
|
应急供电能力 |
(单选) |
32 |
|
供水方式 |
(单选) |
33 |
|
供暖方式 |
(单选) |
34 |
|
应急通信保障方式 |
(是/否) |
35 |
|
曾经遭受过的自然灾害类型 |
(多选) |
36 |
|
已有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类型 |
(多选) |
37 |
|
是否设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构 |
(是/否) |
38 |
|
(6) 综合减灾资源调查
开展北仑区政府综合减灾资源(能力)、企业及社会应急力量减灾资源(能力)、基层减灾资源(能力)和家庭减灾资源(能力)的调查。
1.根据《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政府减灾资源(能力)调查技术规范》,完成政府灾害管理能力、综合性、政府专职和企业专职消防救援队伍和装备、森林消防队伍及装备、航空护林站队伍与装备、地震专业救援队伍与装备、矿山/隧道行业救援队伍、危化/油气行业救援队伍与装备、海事救援队伍、救灾物资储备库(点)、灾害应急避难场所调查,按应急管理部下发的 11 项普查技术规范调查有关内容,完成普查数据整理、审核与填报。
2.根据《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企业及社会应急力量减灾资源(能力)调查技术规范》,完成社会应急力量的调查,普查数据整理、审核与填报。包括在各级民政部门登记管理、主要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业务的社会组织,以及各级红十字会组织。
3.根据《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基层减灾资源(能力)调查技术规范》,完成乡镇(街道)政府和社区(行政村)居委会(包含工业园区或开发区管委会)减灾能力的调查,普查数据整理、审核与填报。
4.根据《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家庭减灾资源(能力)调查技术规范》,完成家庭减灾资源(能力)抽样调查。抽样调查家庭减灾资源能力,每村至少调查两户,预估需调查 600 份。
(7) 危险化学品企业、非煤矿山等重点企业调查
1.自然灾害次生危险化学品事故重点隐患调查
根据《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自然灾害次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危险源调查技术规范》,完成自然灾害次生危险化学品事故重点隐患调查。完成自然灾害-化工园区重点隐患影响分布图及自然灾害次生危险化学品事故重点隐患综合评估报告。对象包括辖区内在建或建成的化工园区,以及未处于化工园区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取得危险化学品使用许可证的使用企业、取得危险化学品仓储经营许可证的仓储经营企业、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企业(不含仓储的经营企业、运输企业等除外)、加油站、加气站、加油加气合建站。
2.自然灾害次生非煤矿山生产安全重点隐患调查
根据《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自然灾害次生非煤矿山事故危险源调查技术规范》,完成辖区内依法开办和生产经营、证照齐全在建设和在生产的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和尾矿库生产安全重点隐患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基础信息、地理分布、设防水平和应急保障能力等灾害属性信息。收集整理已有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数据,包括:企业名称、行政属地、生产能力、地质构造类型、水文类型等基础数据。在已有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数据的基础上,依据《非煤矿山自然灾害承灾体调查技术规范》,开展自然灾害高危险区或影响区的非煤矿山企业设防水平、灾害防御能力等调查工作,形成非煤矿山企业承灾体数据库。
(8) 历史灾害调查
1. 历史年度自然灾害灾情调查。调查1978年至2020年发生的年度自然灾害情况,调查对象包括干旱、洪涝、台风、风雹、低温冷冻灾害、雪灾、地震、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海洋灾害(风暴潮、海浪)、森林火灾10大灾种。主要内容包含核心灾情指标数据,当年年末总人口、当年播种面积、当年地区生产总值等基础数据,以及年度自然灾害报告等。
2. 重大历史自然灾害调查。调查1949年至2020年发生的重大台风灾害和重大洪涝灾害。主要内容包括重大自然灾害事件人员受灾情况、房屋到损情况、基础设施损毁情况、农作物受灾情况等信息。
3. 历史一般灾害事件调查。调查1949-2020年每一次灾害事件的主要灾害信息,主要包括灾害基本信息、灾害损失信息、救灾工作信息、致灾因子信息等
4. 历史年度自然灾害灾情评估
利用统计分析、空间分析等方法开展历史灾害灾情的时空特征和规律的分析和评估1978年至2020年发生的年度自然灾害灾情。包括年度每十万人受灾人口、年度每十万人死亡人口、年度直接经济损失、年度直接经济损失占GDP比重。
整个调查遵循内业为主、外业为辅,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础数据,组织相关设灾部门协助,完成数据收集、整理、审核和上报等工作。
(9)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
在全区范围内统筹利用现有资料和普查资料,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区划与防治区划。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
评估内容为:主要承灾体面临的自然灾害多灾种综合风险。评估的灾害类型包括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水旱灾害、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森林火灾等主要自然灾害;评估对象包括人口、经济(GDP)、农作物(水稻、小麦、玉米)、房屋、公路等主要承灾体。风险等级评估与暴露度评估为基本工作内容。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区划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区划依据自然灾害人口、经济、农作物综合风险评估成果,基于区域划分的原则、指标体系和方法,按照综合风险区划技术规程在全区范围内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风险进行科学划分。
自然灾害防治区划
自然灾害综合防治区划在省级综合风险评估区划以及重点隐患调查评估、综合减灾能力调查评估的基础上,按照综合防治区划技术
规程,开展科学合理的、可持续的、可操作的综合性灾害防治区划,综合考虑多种类型自然灾害防治需求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客观实际,兼顾区域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
(10) 数据汇总、质检、审核
调查数据需要逐级汇总、整理上报、审核。不仅需要对北仑区应急局的下一级部门提交的普查数据进行质量核查;还需对北仑区具体负责牵头教育、卫健、民政、文旅、科技、体育、统战、商务、统计等参与部门上报的数据进行质量审核。
应指派专人成立质量核查组进行质量检查,依据质检核查技术规范,利用质检核查系统对本级形成的普查成果进行100%质量检查,从任务内容、普查范围、采集要素、质量指标等方面,对成果质量进行检查形成系统生成的质检报告,无法通过软件实现质检的任务项,采取人工核查和专家评审会方式完成。对于质量检查不合格的任务,退回普查单位限期整改完成。待全部数据审核通过后,通过国家普查软件系统统一上报至上一级。
(11) 编写总结报告
根据最终普查报告,编制《北仑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应急管理部分)工作总结报告》和《北仑区自然灾害防治综合评估咨询报告》。
5.其他要求
上述任务具体工作要求以应急管理系统普查相关最新印发技术规范要求为准。
6.验收方式
通过上级应急管理部门的成果审核。
7.进度要求
根据省、市相关要求,按时完成阶段性要求。
2021 年 7 月-2021 年 12 月
完成普查前的业务培训,完成相应部署;开展清查工作,数据整理和汇集;开展内外业调查,通过内外业相结合的方式获取普查数据,并整理提交系统。
2022 年 1 月-2022 年 6 月
根据国家统一编制的评估技术规范,开展主要承灾体、历史灾害、综合减灾能力、重点隐患等各类调查对象的数据整理和评估工作;其次,结合地质灾害、水旱灾害、海洋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森林火灾等单灾种风险评估结果、主要承灾体调查结果和历史灾害调查及评估成果,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和区划等工作。并完成项目的总结
8.成果汇交
通过开展公共服务设施类承灾体调查、历史灾害调查和评估、自然灾害次生危险化学品、次生非煤矿山事故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综合减灾资源(能力)调查与评估、重点隐患分区分级分类综合评估和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应急管理系统的成果类型主要有数据类、评估图件类和文字报告类,各项成果汇总见下表。
应急管理系统各项任务成果汇总
调查对象 |
成果类型 |
||
数据类 |
图件类 |
文字报告类 |
|
公共服务设施承灾体 |
公共服务设施调查数据集 |
/ |
(1)公共服务类承灾体调查工作报告 (2)公共服务类承灾体调查技术报告 (3)公共服务类承灾体调查成果分析报告 |
历史灾害调查与评估 |
1.1978年以来年度自然灾害事件调查数据集 2.1949年以来历史一般灾害事件调查数据集 3.2000年以来历史重大灾害事件调查数据集 |
1.1978年以来年度自然灾害调查专题图件。 2.1949年以来历史一般灾害事件调查专题图件 3.1978年以来历史重大灾害事件调查专题图件 |
1.浙江省自然灾害灾情大典(1978-2020年) 2.历史灾害调查公报 |
综合减灾资源(能力)调查与评估 |
(1)减灾资源调查原始数据; (2)减灾能力评估结果数据 |
(1)政府综合减灾资源(能力)调查图层; (2)省企业及社会应急力量综合减灾资源(能力)调查图层; (3)减灾资源要素空间分布图; (4)减灾能力评估图 |
(1)区、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各级综合减灾资源调查报告; (2)综合减灾能力评估报告 |
自然灾害次生危化事故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 |
1.自然灾害次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危险源调查原始数据; 2.自然灾害次生危险化学品事故隐患分级评估数据; 3.自然灾害次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危险源数据库 |
1.自然灾害次生危险化学品化工园区隐患分级分布图; 2.自然灾害次生危险化学品企业隐患影响范围分布图;
|
自然灾害次生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隐患综合评估报告。 |
自然灾害次生非煤矿山事故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 |
自然灾害次生非煤矿山事故重点隐患数据库(集) |
地震、洪水、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次生非煤矿山事故重点隐患隐患区域分布图。 |
自然灾害次生非煤矿山事故重点隐患综合评估报告。 |
重点隐患分区分级分类综合评估 |
1. 重点隐患综合集成数据库; 2. 重点隐患综合评估成果数据库。 |
自然灾害重点隐患分区分类分级评估成果图 |
自然灾害重点隐患分区分类分级综合评估报告 |
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 |
/ |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图、区划图和防治区划图 |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报告、区划报告和防治区划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