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采购内容
2021中国眼谷第三届创新创业全球挑战赛暨眼视光创新发展国际论坛执行。
1.赛事、论坛整体组织、策划和宣传、撰稿(包括但不限于致辞稿、宣传稿、汇报稿)等。
2.赛事项目征集、调查和评估。
3.大赛决赛、论坛现场组织,包括导师辅导、评委邀请、视频制作、道具制作等。
4.大赛颁奖典礼的承办(含参赛选手的路费补贴、食宿安排等)。
5.参赛项目落地对接服务。
6.其他和赛事、论坛相关的活动。
二、采购费用
本次大赛的承办费用最高限价150万元。本费用包含上述采购内容中发生的所有费用(大赛奖金除外)。
三、采购说明
1.甲方作为活动的发起单位,可以在大赛现场、赛事资料中进行包括人才政策、产业平台在内的各种宣传。
2.甲方享有乙方提供的招商引智推介、宣传推广与合作增值服务权益。
3.甲方参与大赛决赛评委的确定。
4.甲方负责邀请各地上市公司、重点企业等企业家(原则上不少于20家)积极参与本次大赛,促进与创新创业项目的成功对接。积级引导地方产业基金、风投机构为大赛提供支持。
5.甲方与乙方保持沟通对接,为乙方承办的本次赛事各项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尽可能为乙方提供与大赛相关的信息与资源,便于乙方更好地完成各赛区的组织工作。
6.甲方将为在温州本地组织的落地对接活动提供协助,包括视频对接需要的场地、设备等。
7.乙方组建活动承办团队并在合同签订后一周内报甲方备案。
8.乙方应在签订合同一周内提供各项赛事活动的组织实施方案,并报甲方审核同意。乙方须根据大赛要求,按各时间节点完成各项赛事活动。
9.乙方负责对接落实主流媒体(报纸、电视、网络等)和自有合作渠道媒体,对大赛进行广泛宣传。地方产业政策、人才政策、园区平台等宣传文案推广不少于10篇,项目征集铺稿不少于50篇,大赛过程宣传铺稿不少于20篇,决赛宣传铺稿不少于50篇。根据乙方提供的宣传计划中所涉及的所有宣传渠道的宣传证明需在该宣传投放一周内向甲方备案。
10.乙方应按照甲方所在地政府的规定落实各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措施。因疫情防控需要或者其他客观原因,乙方可以对赛事活动进行优化调整,但事先须通过书面形式和甲方沟通并经甲方同意。
11.乙方负责征集大赛符合要求的参赛项目80个以上(需要有一定数量的海外项目)。征集的项目须符合相关专业领域的要求,参赛对象也要符合大赛的要求,并统一通过中国眼谷大赛系统填报。
12.乙方负责对参赛项目做好简易调查。通过天眼查等平台,结合投资人及相关专家意见,对人才来温意向、人才项目在其他地市落地和发展情况、人才项目技术先进性和落地温州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初步意见。
13.乙方配合甲方对参赛项目进行书面评审,评审材料主要为项目参赛报名表以及项目商业计划书,评审专家在征集项目中按创新创业能力、项目先进性与产业化可行性等维度进行打分,遴选出30强项目。
14.书面评审专家不少于7人,其中甲方安排4人。
15.乙方负责1场预选赛,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包括场地、器材保障,决赛现场布置。预选赛场地面积不少于300㎡,搭建会议系统,氛围布置,可以分批进行,负责联系两场预选赛共30个项目选手按时参赛。
16.预选赛时间和场地由采购方确定。每场预选赛评委不少于7人,采购方安排4人,其余评委由中标方提供,但须经采购人同意。
17.决赛规模约300人,乙方负责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包括场地、器材保障,决赛现场布置。总决赛场地面积不少于500㎡,决赛场地报采购方同意后实施。
18.乙方负责周边整体氛围布置,布置方案报甲方同意后执行。包括但不限于搭建P3高清LED屏,搭载舞台、灯光(LED灯、光束灯、暖帕灯、条形灯等)、音响、龙门架、摇臂摄像、定位摄像。
19.乙方负责联系进入决赛的20个项目的选手按时参赛进入决赛,项目由采购人和评审专家共同确定。会议结束后当天制作大赛、论坛回顾视频。梳理大赛所有参赛材料,并于决赛结束后7日内向甲方交付。
20.每场决赛评委不少于11人,采购方安排6人,其余评委由中标方提供,但须经采购人同意。
21.乙方负责联系知名新闻媒体记者、电视台记者到场,到场媒体不少于10家,并安排相应采访环节。
22. 乙方负责组织参赛选手参加甲方指定的正式活动。
23. 乙方负责组织闭幕工作及餐食安排,参加人数不少于100人。
24. 乙方在决赛结束后一周内向甲方提交赛事活动承办的总结报告,报告以书面形式+ppt形式呈现,利于各相关单位报道与跟踪。
25.大赛决赛结束后半年内,推动大赛项目落地不少于10个,其中获奖项目不少于5个。项目落地以公司完成工商注册并实际运营为准。
26. 甲方对乙方组织活动的过程具有监督权,乙方应当根据甲方意见予以调整或改正。
四、对征集项目的要求
重点围绕眼视光临床诊断技术、药物、器械、耗材、眼保健产品、3D打印材料、眼视光云计算、AI技术、大数据、互联网医疗、消费医疗服务、互联网健康咨询、视觉健康管理、医疗保险以及其他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
五、对参赛对象的要求
1.参赛对象年龄在55周岁以下,具有1项以上发明专利,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或符合温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E类及以上条件;
2.参赛者可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参加,且只能申报一个参赛项目,团队成员稳定合作1年以上;
3.参赛项目中所提出的产品或服务,必须是参赛者拥有或经授权使用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拥有合法知识产权;
4.参赛者应制作完整且具有实施可行性的商业计划书,内容应包括项目技术、市场前景、经营策略、资金需求、团队成员介绍及未来规划等;
5.有明确来温创新创业意向,项目于2021年1月1日前在温州已落地的除外。
六、对参赛选手的路费补助标准
根据参赛选手的出发地不同,按照欧美地区7000元、亚洲地区3500元,国内省外2000元,省内1000元(均为人民币)的标准给予路费补助。
七、其他要求
向参赛选手提供的食宿安排须符合大赛的规格。
2021中国眼谷第三届创新创业全球挑战赛暨眼视光创新发展国际论坛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孵化创新项目、引进海外资源的产业功能。围绕眼视光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平台,打造国际化的眼视光产业公共服务中心,世界一流的眼视光科技研发和转化中心,世界一流的眼视光科技型企业创新孵化器,世界一流的眼视光大健康产业集聚区,中国眼谷将联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等相关单位,策划举办“2021中国眼谷第三届创新创业全球挑战赛暨眼视光创新发展国际论坛”,打造眼视光领域具有全国、全球影响力的系列活动。
一、大赛名称
2021中国眼谷第三届创新创业全球挑战赛暨眼视光创新发展国际论坛
二、大赛时间
2021年9月—11月
三、举办单位
指导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浙江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共温州市委、温州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中共温州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办)、温州市科技局、温州市人力社保局、温州市经信局、共青团温州市委、温州市科协,温州医科大学,中共温州市龙湾区委(高新区工委)、龙湾区人民政府、温州高新区管委会,中国眼谷
四、参赛要求
1.参赛对象年龄在55周岁以下,具有1项以上发明专利,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或符合温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E类及以上条件;
2.参赛者可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参加,且只能申报一个参赛项目,团队成员稳定合作1年以上;
3.参赛项目中所提出的产品或服务,必须是参赛者拥有或经授权使用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拥有合法知识产权;
4.参赛者应制作完整且具有实施可行性的商业计划书,内容应包括项目技术、市场前景、经营策略、资金需求、团队成员介绍及未来规划等;
5.有明确来温创新创业意向,有产业化意向项目优先推荐。
五、赛事设置
2021中国眼谷第三届创新创业全球挑战赛暨眼视光创新发展国际论坛包括1场书面评审赛、1场预选赛、1场总决赛。
赛事领域:重点围绕眼视光临床诊断技术、药物、器械、耗材、眼保健产品、3D打印材料、眼视光云计算、AI技术、大数据、互联网医疗、消费医疗服务、互联网健康咨询、视觉健康管理、医疗保险以及其他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
六、赛事流程
(一)新闻发布。2021年9月发布2021中国眼谷第三届创新创业全球挑战赛暨眼视光创新发展国际论坛公告。发布媒体包括:人民网、中国网、中新社等国家级媒体,浙江日报、浙江广播电台等省级媒体,温州日报、温州晚报、温州都市报等市级媒体。
(二)项目征集。2021年9月-10月期间进行,统一通过报名系统填报。征集项目不少于80个(需要一定数量的海外项目)。
(三)项目审核。2020年10月期间进行,具体程序如下:(1)简易调查。由委托方负责,通过天眼查等平台,结合投资人及相关专家意见,对人才来温意向、人才项目在其他地市落地和发展情况、人才项目技术先进性和落地温州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初步意见。(2)书面评审。由采购方牵头,会同人才办、科技局等部门并邀请一定数量的专家通过打分选出60个产生参加预选赛的项目。
(四)举行预选赛。预选赛在10月举行(具体时间由采购方安排),分为一场视频赛和一场现场赛,原则上采用“7分钟路演+5分钟答辩”的方式进行,评委组由7人行业专家、风投专家、承办地园区负责人组成,优先支持已落地项目和已获融资项目。从60强中产生参加决赛的30强名单。
(五)举行决赛。决赛在11月举行(具体时间由市里统一安排),原则上采用“7分钟路演+5分钟答辩”的方式进行,评委由专家评委组和嘉宾评审团组成,专家评委组原则上人数为7-11人,由行业专家、风投专家、承办地园区负责人组成,优先支持已落地项目和已获融资项目;嘉宾评审团原则上要求20人以上,由相关部门代表、园区代表、企业代表和媒体人员组成。
(六)颁奖典礼。邀请大赛的一、二、三等奖项目负责人参加。
(七)落地孵化。由采购方提供场地遴选、企业注册、项目入驻服务,并制定“创业启动资金”“创业发展资助”等政策兑现方案。
七、奖项设置及扶持措施
1.大赛奖金。挑战赛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合计3个获奖名额,分别给与30万元、20万元、10万元。奖金分两次发放:在颁奖典礼上兑现50%;剩余50%奖励待办妥落地手续并正式运营后兑现。
2.交通补贴。对来温参加总决赛或颁奖典礼的按照欧美地区7000元、亚洲地区3500元,省外2000元,省内市外1000元(均为人民币)的标准给予交通补贴。
3.项目资助。对获得落地奖金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项目,可申请认定市“领军型人才创业项目”,分别给予不少于600 万元、300 万元、200 万元综合资助,根据落地协议,按创业启动资金、创业发展资助方式兑现。在项目发展期,可申请享受最高1000万元研发投入补助、最高1000万元信用贷款贴息、最高 1000万元贷款担保费补助、最高1000万元风投奖励补贴。
4.人才奖励。优先推荐申报重大人才工程,给予15万元—100万元个人奖励,40万元—100万元购房补贴,符合条件的享受 5—7 折购房优惠和 3 折租房优惠。符合“高水平创新团队”申报条件的,优先予以支持,给予100万元—3000万元建设资助。特别重大的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