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需求
一、项目概述
烟台市非煤矿山安全运行监管平台采购
二、服务要求
1.1建设目标
围绕防范化解非煤矿山安全风险及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需要,结合我市地下矿山、露天矿山特点,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烟台市非煤矿山安全运行监管平台,实现对全市非煤矿山的全面感知、动态监测、智能预警、科学决策和快速处置,实现全市重大非煤矿山安全风险的统一防范,实现跨层级应急处置的统一指挥,实现全市非煤矿山专业救援队伍、专家、装备、物资的统一调度,有效提升非煤矿山监测预警和突发事件的快速处置能力。
具体目标:
1、通过建设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可视化,基于非煤矿山企业各类基础数据、风险态势数据,结合企业实时监测数据和视频监控数据,实现基于 GIS 的综合可视化分析,提升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监察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2、实现对地下矿山、露天矿山、尾矿库三类细分行业的日常监管,常态下实现对矿山企业的安全管理员日程管理、安全文教管理、视频智能分析与预警信息接入、安全运行态势信息管理;非常态下实现对矿山企业井下人员动态监控、通信调度,将“人管”+“技管”充分融合,有效的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3、与市大数据局视频交换共享平台、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烟台市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信息平台、山东省安全生产信息资源库以及非煤矿山企业“六大系统”、企业自建的视频智能分析与预警系统对接,汇聚非煤矿山企业基础信息、风险隐患信息、视频监控信息等数据,为非煤矿山安全监管的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1.1.1建设规模
本次建设范围:非煤矿山企业 179 家,其中地下矿山 75 个(总共 126 个,扣除 51 家长期停产)、露天矿山 20 个,尾矿库 84 个。
因全市非煤矿山涉及到整合和停工停产,最终实施数量以采购人最终核定为准。
1.1.2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含:
1、非煤矿山企业数据接入:与市大数据局视频交换共享平台、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烟台市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信息平台、山东省安全生产信息资源库以及非煤矿山企业“六大系统”、企业自建的视频智能分析与预警系统等实现对接,制定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规范、数据接入标准规范,解决信息孤岛、数据壁垒等问题。
2、数据资源池:通过企业基础信息库扩容、非煤矿山行业监管信息库扩容, 构建安全文教信息库、人员轨迹信息库、监测监控报警信息库等,实现烟台市75 家地下矿山、20 家露天矿山、84 座尾矿库数据的采集、处理与存储,为深度的“聚、汇、通、用”提供基础。
3、非煤矿山企业安全运行监管:建设井下人员动态监控、视频智能分析与预警信息接入、安全管理员动态管理、安全文教管理、安全运行态势信息管理、通信调度等功能,实现对企业人员轨迹动态监管、企业视频智能分析与预警信息接入,为领导掌握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在岗情况提供手段。提供点播学习渠道, 提高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为政府监管提供信息支撑。建立统一完善的指挥组织和人员体系,整合现场监控图像、移动终端等各种多媒体手段,实现前后方和相关部门的协同会商,形成高效、快速、顺畅的指挥调度管理体系。
4、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可视化:构建全市非煤矿山企业全景一张图、非煤矿山风险态势可视化、非煤矿山监测监控可视化。针对烟台市 75 家地下矿山、20 家露天矿山、84 座尾矿库,充分利用 GIS 平台,提取适用于非煤矿山监管业务工作需要的综合数据分析结果,实现各类基础数据、监测数据、风险态势数据的可视化。结合非煤矿山企业实时监测数据和视频监控信息,完善“发现及时、处置快速、解决有效、监督有力”的长效管理机制,提升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监察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5、非煤矿山安全运行监管小程序:建设企业多维信息查询、在线调度、企业隐患信息查询、课件学习、每日签到、工作日志管理、个人中心功能,为各级监管部门和非煤矿山企业提供移动化、便捷化的安全监管应用,有效提升监管的效率和信息处理的及时性。
1.2整体建设要求
1.2.1建设边界要求
依托“视频监控共享交换平台、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政务空间地理信息“一张图”、市电子政务网、政务云平台等基础政务资源,在市大数据局视频监控共享交换平台的基础上做功能扩展升级。
1.2.2总体架构要求
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整合接入全市 179 家非煤矿山企业(其中地下矿山企业 75 家,尾矿库企业 84,露天矿山企业 20 家) 的基础数据、行业监管数据、监测数据、视频数据;实现对非煤矿山企业的安全运行态势的全面感知,全面有效防范化解矿山安全风险,严防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总体架构设计要求:
(一)电子政务云平台:我市已基于云计算技术建成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云平台,为各级各部门非涉密领域的政务应用提供计算、存储、基础软件、信息安全等服务。烟台市非煤矿山安全运行监管平台依托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云平台建设。
(二)电子政务外网:我市已建成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外网,实现了市、区市、乡镇(街道)全覆盖,村居(社区)按需接入,为各级各部门非涉密领域的政务应用提供网络服务。烟台市非煤矿山安全运行监管平台依托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外网建设。
(三)数据资源池:整合全市 179 家非煤矿山企业的基础信息、行业监管数据、监测数据、视频数据,扩容企业基础信息库、非煤矿山行业监管信息库, 构建安全文教数据库、监测监控报警数据库、人员轨迹信息库、文档库等,实现非煤矿山企业相关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解决信息孤岛、数据壁垒等问题。充分考虑未来业务发展需要,为非煤矿山安全监管提供可扩充、可延展的能力, 真正实现数据深度的“聚、汇、通、用”。
(四)安全运行监管系统:建设非煤矿山安全运行监管系统,对井下人员动态监控、安全管理员动态管理、安全文教管理、安全运行态势信息管理、通信调度,为非煤矿山企业综合监管、指挥调度提供信息化支撑。
(五)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可视化:构建非煤矿山企业全景一张图、非煤矿山监测监控可视化、非煤矿山风险态势可视化,实现市非煤矿山企业的各类基础数据、监测数据、监管数据、视频监控数据基于一张图的数据可视化展示, 为用户提供可视化展示手段。
(六)非煤矿山安全运行监管小程序:建设非煤矿山安全运行监管小程序, 具备企业多维信息查询、在线调度、企业隐患信息查询、课件学习、每日签到、工作日志管理、个人中心等功能。实现各级监管部门和矿山驻矿督导员对地下矿山、尾矿库、露天矿山的安全监管移动化、便捷化。
1.2.3部署要求
本系统部署在政务云政务外网公共服务域,安全运行监管小程序部署在互联网域,需提供部署方案。
1.2.4建设周期要求
本项目计划建设周期为 6 个月,从合同签订之日算起。
1.3系统性能需求
本项目中,性能需求主要指作业响应时间方面的要求,作业响应时间指完成目标系统中的交互或批量处理所需的响应时间。
根据业务处理类型的不同,把作业划分为两类:交互类业务、查询类业务, 分别给出响应时间要求的参考值,包括峰值响应时间、平均响应时间。
1、交互类业务
交互类业务是指平时工作中在系统中进行的业务处理,如录入、修改或删除一条记录、发布一条信息等操作。
平均响应时间:0.5-1(秒)。峰值响应时间:0.5-2(秒)。
2、查询类业务
如信息查询、地理信息查询等。查询业务由于受到查询复杂程度、数据量大小等因素的影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在此给出一个参考范围。
简单查询平均响应时间:0.5-1 (秒)。
复杂查询平均响应时间:0.5-2 (秒)。地理信息查询平均响应时间:1-5(秒)。视频点播平均响应时间:1-5(秒)。
3、主要性能指标需求包括:
烟台市非煤矿山安全运行监管平台的性能要稳定高效实用、数据更新及时方便、数据调用快捷准确、操作维护简便、数据组织合理、可扩展性和兼容性好。主要性能指标需求如下:
(1)应用系统支持并发用户数不小于全部使用用户数的 30%;
(2)具有 7*24 小时稳定运行的能力,关键业务系统支持集群系统,避免意外的系统宕机;
(3)系统处理操作响应通常不大于 1 秒;复制查询响应小于 2 秒;复杂业务实时生成操作小于 3 秒,特殊操作可适当延长;
(4)支持业务扩展及流程变更的要求等。
1.4系统对接需求
烟台市非煤矿山安全运行监管平台需要充分对接各相关部门的系统及数据资源,包括与市大数据局视频交换共享平台、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烟台市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信息平台、山东省安全生产信息资源库以及非煤矿山企业“六大系统”、企业自建的视频智能分析与预警系统等实现对接。
1.5系统功能需求
1.5.1数据资源池建设
数据资源层用于存储业务应用层和应用支撑层的相关数据,为业务应用系统运行和信息共享交换提供数据管理服务。目前原烟台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数据中心(含元数据管理、数据资源目录管理等),并对相关数据资源进行分门别类的有效管理,主要包括企业基础档案数据库、风险隐患数据库、应急管理数据库、音视频数据库等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管理。
为了保证全市应急管理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避免信息化平台烟囱式建设和信息孤岛,本项目将在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基础上,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补充规划相关信息资源(包含企业基础数据信息、安全风险信息、监控报警数据信息以及应急资源数据信息等资源)、信息资源目录,以及中心数据库的建设(含基础信息库、交换共享库和综合分析库),从而实现全市应急管理相关的各类数据、信息的集中存储、分析、管理和共享,为各类业务应用提供完整、有效的数据支撑。
1.5.2非煤矿山安全运行监管系统
接入企业人员定位系统,通过矿山人员携带定位卡,系统便可获取其位置信息,实时掌握矿山人员数量、分布情况;通过企业端部署图像识别终端,实现非煤矿山企业重点监管部位的人员人数统计、安全帽佩戴检测的场景智能识别。将识别预警结果存储管理;安全管理员综合信息接入、安全管理员日程管理、督导人员每日任务管理。通知公告、课件管理、课件学习统计。
安全运行态势信息管理,实现突发时间信息和隐患信息的接入。通信调度,构建救援应急指挥体系,实现快速查询和一键联系。
视频智能图侦分析,配置一台图侦一体机,可以将企业的视频录像进行导入,通过万能解码播放、视频快速定位、视频摘要、目标筛查(模糊筛查,分类排序)、智能快播、图片图像增强、目标手动标注、录像标签等手段,实现视频排查、分析研判。
1.5.3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可视化
充分利用 GIS 优势,通过组件化、可视化方式,快速搭建适用于非煤矿山监管业务工作需要的综合数据分析能力,实现监测监控信息可视化展示,基于非煤矿山企业实时监测数据和视频监控信息,完善“发现及时、处置快速、解决有效、监督有力”的长效管理机制,提升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监察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大屏可视化综合展示系统主要实现对各项业务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展示、查询,全面体现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数据分布情况、建设情况,支持数据钻取功能,利于宏观掌握数据全貌、专项数据查询。
主要包括非煤矿山全景一张图、非煤矿山监测监控可视化、非煤矿山风险态势可视化。
1.5.4非煤矿山安全运行监管小程序
建设非煤矿山非煤矿山安全运行监管小程序,以 PC 端业务和数据为核心将可移动化的业务功能同步开发成移动应用,系统通过用户权限自动设置个性化定制页面,为不同类型的用户提供专业化移动应用,实现各级监管部门对地下矿山、尾矿库、露天矿山的安全监管移动化、便捷化。主要包括企业多维信息查询、在线调度、企业隐患信息查询、课件学习、每日签到、工作日志管理、个人中心等。
1.6数据对接测试联调要求
根据非煤矿山企业制定的数据接入标准,需要与每家企业技术支撑单位进行数据接入实施工作,确保需要接入的数据与非煤矿山企业提供数据正确接入完成。根据非煤矿企业接入的数据接口进行数据联调工作,并对接入后的数据稳定性进行监测,完成数据联调工作,确保数据接口的正确性与稳定性。
1.7安全系统设计要求
本项目须按照等级保护三级的标准进行安全系统的规划设计。
1.8培训需求
本项目培训对象划分为三种类型:项目用户单位(应急局及其他相关委办局)的各级领导、普通用户、系统管理员,需根据不同用户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
1.9运行维护要求
本项目需要提供三年不少于 2 人的驻场运维服务。主要工作不限于如下内容:
负责市应急局数据中心等设备设施的使用和管理维护; 负责全市网络链路的运行维护,含市-区县;
负责全市烟台市非煤矿山安全运行监管平台有关各类业务应用的运行维护,业务信息的共享、业务协同等系统的管理和维护;
负责其他与本项目有关的装备设施等日常使用、管理与维护。
注:(1)以上参数仅供参考,投标人可选用相当于或优于以上技术要求的服务,同时填写服务明细表。
(2)本项目不接受进口产品报价,进口产品是指通过中国海关报关验放进入中国境内且产自关境外的产品。
(3)采购人拟采购的产品属于环境标志产品、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品目清单范围的,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的通知》(国办发〔2007〕51 号)、《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调整优化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执行机制的通知》(财库〔2019〕
9 号)规定,依据品目清单和认证证书实施政府优先采购和强制采购。投标人所报产品属于“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品目清单”中“★”标注的产品实施政府强制采购,投标人须提供加盖投标人公章的国家确定的认证机构出具的、处于有效期之内的节能产品认证证书复印件(含附件),否则其投标将被拒绝。对于其中同时列入 “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品目清单”的产品,优先于只获得单项节能认证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