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档
暂无数据
W
宁波市江北区气象灾害风险普查项目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招标文件
文档编号:202110280000189821 文档页数:56页 所需下载券:10
宁波市江北区气象灾害风险普查项目

招  标  需  求

前附表

序号

项目

需求内容

1

采购内容

宁波市江北区气象灾害风险普查项目

2

数量

1项

3

交付或者实施的时间和地点

详见 本章内容

4

需实现的功能或者目标

详见 本章内容

5

执行的国家相关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者其它标准、规范

执行的国家相关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者其它标准、规范

6

技术规格(服务)要求

详见 本章内容

7

物理特性要求

/

8

质量、安全要求

/

9

服务标准、期限、效率

详见 本章内容

10

验收标准

采购人根据采购文件要求和投标文件、合同要求进行验收。

11

现场踏勘

无。

12

演示时间及地点

无。

13

样品要求

无。

14

本项目的核心产品

无。

一、气象灾害致灾事件调查

根据气象灾害风险普查相关标准与技术规范,采取气象数据整理和判识法、历史文献检索法、成果调研法、实地调查法、遥感和地理信息分析法、网络信息收集法等,对宁波市江北区历史气象灾害事件(包括台风、暴雨、干旱、高温、低温、大风、风雹、雨雪冰冻、雷电等)进行调研,重大气象灾害事件普查时间范围为1949年至2020年,形成数据采集方案,收集主要气象灾害的相关资料,开展气象灾害的特征调查和致灾孕灾要素分析,建立气象灾害事件数据库,完成汇交。

二、评估江北区主要气象灾害的致灾因子危险性

对于不同灾害类型,确定其主要致灾因子,建立评价指标库,评估不同时空尺度下致灾因子发生的强度水平,科学划分危险性等级,绘制危险性区划图集,建立主要气象灾害危险性基础数据库。气象灾害致灾因子数据资料的普查时间范围为2007年至2020年。

1)台风:根据登陆(经过)及影响本区域的台风信息,统计每年登陆(经过)及影响台风频数、平均强度等,分布特征,风雨因子极值、年平均台风降水量、台风降水占年总降水量的平均比重、台绘制时间序列曲线图以及台风影响频数空间分布图。根据台风风雨资料,分析台风风雨风暴雨日数占年总暴雨日数的平均比重、台风大风日数占年总大风日数的平均比重,绘制台风危险性评价图件。

2)暴雨:统计分析暴雨及以上日数的年际和月际变化特征;暴雨及以上日数的空间分布特征。(上述统计对涵盖台风过程和剔除台风过程分开进行分析)。暴雨危险性考虑因子为暴雨过程1小时最大雨量、3小时最大雨量、6小时最大雨量、日最大雨量、过程最大雨量以及过程暴雨日数等因子计算暴雨雨强指数;选择高程标准差、河网密度作为暴雨孕灾环境敏感性的评估指标,计算暴雨孕灾环境影响系数;结合暴雨雨强指数和孕灾环境影响系数计算暴雨灾害致灾危险性,得到暴雨灾害危险性等级结果,绘制暴雨危险性评价图件。

3)干旱:选择气象干旱综合指数作为基础指标,进行单站和区域干旱过程的客观识别,分析江北区重要干旱过程。按照浙江省干旱危险性评估方法,或者参照国家级方案的技术方法开展干旱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工作。根据危险性指标值分布特征,绘制干旱危险性评价图件。

4)高温:综合考虑高温灾害的演变过程、致灾机理,根据评估区域高温灾害特点,基于高温灾害事件的发生强度、持续时间、影响范围等,根据高温致灾机理,确定高温的致灾因子,绘制高温危险性评价图件。

5)低温:低温灾害指某一地区、某一时段低温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强度以及影响和危害程度。低温灾害类型包括冷害、春寒、低温阴雨寡照三种气象灾害。分析低温灾害的发生频次、强度或持续时间等因子。具体包括单站一次冷空气过程的冷空气过程开始日、结束日、发生频次和强度等;春寒过程开始日、结束日发生频次强度等;低温阴雨寡照过程的冷空气过程开始日、结束日、发生频次和强度等,绘制低温危险性评价图件。

(6)大风:大风灾害是指由非台风天气系统导致发生的日极大风速达17.2 m/s(八级)及以上的风所造成的灾害事件。分析江北区各站点的大风日数、日极大风速的特征;分析江北区大风日数和极大风速的年、季节变化特征;调查江北区大风日数和极大风速均值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江北区大风的分类(冷空气大风、雷暴大风及偏南大风等)及基本特征(各类大风日数和大风极值等)。开展大风灾害危险性评估与区划,绘制大风危险性评价图件。

(7雹:雷暴大风指极大值风速≥17.2m/s(八级)且伴有雷电的天气;冰雹一般指降落于地面的直径≥5 毫米的固体降水。分析冰雹灾害致灾因子中的降雹日期、降雹频次、降雹开始时间、降雹结束时间、降雹持续时间、降雹时极大风速、最大冰雹直径等。雷暴大风致灾因子中的日期、风速、频次、分布、经度、纬度、海拔高度、影响范围等。根据江北区风雹灾害特点,确定风雹致灾因子,分别赋予权重,开展致灾危险性评估,对风雹灾害危险性进行等级划分。

(8雨雪冰冻对降雪量、积雪深度、暴雪日数、降水量、最低气温、持续时间等雨雪冰冻类关键要素进行订正、分析和评估,确定雨雪冰冻危险性评价指标。根据危险性指标值分布特征,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区域气候特征、流域等,可使用标准差等方法,将危险性分为四个等级。评估致灾因子在特定时空尺度下发生的综合强度,绘制雨雪冰冻危险性评价图件。

9)雷电:收集普查区域内的雷电观测资料,应包括雷电定位资料和雷暴日数据。雷电定位资料的年限宜不少于10年,包括雷击的时间、经纬度、雷电流幅值等参数。将区域划分为一定公里的网格,统计各网格雷击点密度和不同雷电流幅值等级的雷击频次,根据雷电强度、雷电密度得到雷电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分布,先将雷电强度按百分位数法划分等级,再根据熵值法或层次分析法得到两者的权重,将其归一化再加权综合,之后利用Kriging插值法将站点致灾因子指数插值成行政区域范围内的栅格面状数据,便于后续不同因子层的叠加运算,最后采用ArcGIS中自然断点法,将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数进行分级区划,绘制雷电危险性评价图件。

三、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对台风、暴雨、干旱、高温、低温、大风、风雹、雨雪冰冻、雷电等9种气象灾害,评估气象灾害影响下人口、GDP等主要承灾体脆弱性,从危险性、暴露度和脆弱性的角度选取风险评估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等确定指标权重,建立风险评估模型,评估江北区各类承灾体遭受主要气象灾害的风险水平,开展综合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主要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等专业图件和气象灾害的风险区划方案。

四、编制1:5万台风、暴雨、干旱、高温、低温、大风、风雹、雨雪冰冻、雷电等9种气象灾害危险性等级分布图,及其对人口、GDP、主要农作物影响的风险区划图。

五、完成江北区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图集制作与区划技术报告。

六、服务期限

自合同签订起30日历天内完成。

七、拟派人员

派驻本项目的技术服务人员不少于3人

七、验收方式

本项目最终以组织专家验收会的形式,对项目成果进行验收。

八、付款方式

合同签订后支付合同总金额的30%,完成本项目所有服务并通过采购人审核后30天内,支付合同款的70%。

九、报价要求:

本项目最高限价60万元,总报价超过最高限价的作无效标处理。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收藏

上传文档

在线客服

常见问题
人工客服

服务时间:8:00-23:00

工作电话:400 9911 877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收藏本站


AI



用AI快速编写
限免使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支持上传解析、采购需求、评分标准、目录编写四种方式,全行业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