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需求及总体要求
项目设计任务书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市委、市政府启动创建国际湿地城市,白马湖国家湿地公园启动创建国际重要湿地。县委、县政府启动北部区域沿路沿河空间开发规划,优化提升主要道路与水系两侧空间,发展服务型特色镇和白马湖旅游度假区配套服务基地,同时将加速构建现代化交通体系,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着力推进北部生态文旅示范区、航空新城与主城区协同发展。
吕良镇作为“中国荷都”金湖北大门、环白马湖重点镇,根据市、县规划,十四五期间将全力打响“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品牌、擦亮生态文旅特色镇名片,积极步入新阶段、主动融入新战略、牢牢把握新机遇,围绕“融合创新”主基调,大力发展美丽乡村经济,规划构筑“三带两园三区”产业发展框架,强力推动吕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特编制此次规划。
吕良镇位于淮安市南侧,金湖县北部。东邻前锋镇、泗湾湖农场,南与金北镇一衣带水, 西接陈桥镇,北与洪泽县仁和镇一河之隔,东北濒白马湖。因坐落于宝应湖、白马湖西,享有“湖西古镇”之美誉。吕良镇全镇域共 3 个社区、16 个行政村,总规模 105.63k ㎡。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
(5)《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
(6)《金湖县镇村布局规划》
(7)《金湖县全域旅游规划》
(8)金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9)吕良镇近三年政府工作报告与发展规划
(10)其他国家、地方相关规范及文件。
4、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1.1.14.1指导思想
聚力“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的战略任务,发挥吕良处在白马湖开发核心区的优势,围绕“生态”、“农业”、“文化”三大主线,最终实现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的重新聚集和调整,打造旅游发展型乡村振兴样板。
1.1.24.2规划原则
(1)突出资源特色,发挥区域优势
规划结合吕良镇的自然资源、文化与人文景观,开发出具有当地特色的产品,发挥重点项目对特色产业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并发挥淮安北门户的区域优势,提升特色产品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2)加强生态保护,推动绿色发展
在规划编制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统筹起来,推动乡村绿色发展。
(3)统一规划,分区分期开发
规划编制中坚持“统一规划,整体布局”的原则,突出重点,兼顾一般, 并采取功能分区、分块布置、分步实施的方式分区分期开发,做到开发一片、见效一片,形成一定的开发规模。
5、规划主要内容
本规划立足于吕良镇现有的资源基础与发展环境,着眼于当今乡村振兴发展趋势,对吕良镇农业、旅游业、工业、交通及公共配套设施基础条件进行分析研究。围绕“明确一个主题鲜明的发展方向,设计一个层次分明的农旅融合产业链,优化一个集约利用的土地空间,构建一个多元化的盈利模式”的发展思路,初步明确吕良镇综合开发发展目标、相关产业空间布局、重点项目与产品谱系、农旅产业融合、农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振兴与文旅产业等政策支撑方面内容,找准吕良镇发展定位、梳理综合开发发展思路、优化吕良镇产业空间布局、策划特色文化旅游项目、打造旅游亮点,为吕良镇资源的整合开发、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盘活吕良镇特色产业,完成旅游服务创新与产品结构升级,成为金湖乡村振兴的重头戏与典范样板。
6、工进度安排及成果要求
(1)工作进度安排
设计单位应在签订合同后 80 天内提交正式规划设计成果,时间进度安排如下:
工作流程 |
内容 |
时间安排 |
现状调研 |
现状资料收集、村庄现场踏勘及走访调查、部门对接、总体思路框架形成,总结现状问题及发展成就 |
5 个工作日 |
初步方案 |
梳理现状资料,进行案例研究,确定顶层设计及主要举措,确定产 业布局,体制机制及保障措施 |
25 个工作日 |
中期汇报 |
深化方案,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并对规划方案进行修改完善 |
20 个工作日 |
专家论证 |
完成成果编制,提交专家论证,形成最终成果 |
15 个工作日 |
《金湖县吕良镇综合开发总体规划(2021-2031)》规划方案、电子文件及汇报文件。
合同签订后,完成初步方案汇报后 5 个工作日,支付合同额的 40%;专家评审后 5 个工作日,支付合同额的 40%;提交最终成果后 5 个工作日内,支付合同额的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