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为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公用事业服务中心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南、北长山岛地下管网普查探测项目,共分为一个包。各供应商须对采购内容全部响应,报价若有遗漏,视为对本项目让利,应免费提供。
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南、北长山岛陆面积总计 20.67 平方公里,道路长度约为 42 公里,对地下管线网的路灯、给水、排水(雨水、污水、雨污合流)、雨污水入海口、地埋式污水处理站、燃气、热力、电力、电信、广播电视、工业管道、人防等管(沟)及直埋电缆等市政公用管线和军队、港口等其他单位专用管线进行探测,实现地下管网有序管理并成果入库。建立入库管理系统平台并实现地下三维场景展示等。
按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要求,依据统一的技术标准,采取经济合理的方法查明调查区域内的地下管线现状,获取管线属性及空间位置、编绘管线图。为促进城市地下空间统一规划、合理开发和科学建设管理提供服务。
1、地下管线普查具体工作范围:建成区内的城市道路、广场、河道应探查至临近宗地的围墙或第一排建筑物处,并注明接入小区(单位)的名称;非建成区内的城市道路、广场、河道应探查至其两侧绿线或两侧;机关、单位、住宅小区、院校等庭院内部不纳入管线普查范围,但对于穿越上述区域的连贯主干管线,应保持其连续性。地下管线探测内容包括埋设于地下的路灯、给水、排水(雨水、污水、雨污合流)、燃气、热力、电力、电信、广播电视、工业管道、人防等管(沟)及直埋电缆等市政公用管线和军队、港口等其他单位专用管线及地上相关附属物。
2、网络版地下管线地理信息管理软件的建设,实现地下管网数据入库,实现三维场景展现,有序管理。
1、作业与成果要求
(1)地下管线普查的对象应包括埋设于地下的路灯、给水、排水(雨水、污水、雨污合流)、燃气、热力、电力、电信、广播电视、工业管道、人防等管(沟)及直埋电缆等市政公用管线和军队、港口等其他单位专用管线及地上相关附属物。
(2)地下管线普查应根据项目要求确定探查内容,应包括地下管线的平面位置、走向、埋深(或高程)、规格、性质、材料等
(3)地下管线探测的管线点包括线路特征点和附属设施(附属物)中心点。对明显管线点应进行实地调查和量测有关参数;隐蔽管线点应采用物探方法,利用仪器探测或通过打样洞方法探查其位置及埋深。地下管线探测的所有管线点均应在地面位置明显标志。
(4)地下管线探测的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地下管线隐蔽管线点的探查精度:平面位置限差δts:0.10h;埋深限差δth:0.15h;(式中 h 为地下管线的中心埋深,单位为厘米,当 h<100cm 时则以 100cm 代入计算);
②地下管线点的测量精度:平面位置中误差 ms 不得大于±5cm(相对于邻近控制点),高程测量中误差 mh 不得大于±3cm(相对于邻近控制点);
③地下管线图测绘精度:地下管线与邻近的建筑物、相邻管线以及规划道路中心线的间距中误差 mc 不得大于图上±0.5mm。
注:对现有探测技术无法有效探测的管线,探测精度要求宜按具体情况约定。
(5)为反映地下管线的真实长度,相邻管线点间距应采用其三维坐标计算。
(6)作业期间,地下管线探查设备、测量仪器等应定期进行规定项目的检校。仪器参数设置应定期检查并记录。
(7)地下管线普查中采集的数据应满足地下管线数据库的格式要求,经检查合格后及时入库。
(8)地下管线普查成果资料应按档案管理统一的档案载体、装订规格和组卷要求, 分为文、字、图、数据盘四大类进行整理组卷,成果验收后应进行成果资料的移交工作。
(9)管线成果管理部门应对管线普查及更新的数字成果采用不同介质进行双备份。有条件的宜实行异地备份。
2、技术准备
(1)地下管线普查前,应全面收集、整理并充分利用调查区域内已有的地下管线和有关测绘成果资料,包括:
①测区内已有的综合管线图;
②各种管线的设计图、施工图、竣工图、技术说明资料;
③测区内已有的测量控制成果资料、现有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④已有管线成果数据库。
(2)对收集的成果资料进行分析,结合地下管线普查要求,进行踏勘。踏勘应包括:
①对已有管线成果进行初步核查,根据核查情况进行分类,确定其可信度和可利用程度;
②查看调查区的地物、地貌、交通和需要进行初始调查的管线的种类及分布情况, 地球物理因素及各种可能的干扰因素;
③对普查工作需要的高等测量控制点进行必要的核实。
(3)踏勘结束后,经必要的试验选定合理的探查方法,在取得试验结论并充分利用已有管线成果的基础上制定经济合理的技术路线,编写技术设计书,进行评审后报主管单位批准执行。
1、管线普查及跟踪测量工作工程应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前一工序的成果未通过质量检验时,不得转入下一工序。
2、管线普查工作必须执行“三检”的质检制度,并提交各工序质量检查报告。各级检查应保存记录,记录应完整、规范、清晰,签注齐全,内容不得随意更改。
3、成果质量的检查和验收工作应逐级进行,不合格成果整改后应重新进行检查、验收。
4、地下管线普查实行监理制。
地下管线探测的全过程应依据下列标准:
1、CJJ61-2017《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
2、CJJ-2007《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规范》;
3、CJJ/T8-2011《城市测量规范》;
4、GB/T 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5、GB/T 20257.1-2007《1:500、1:1000、1:2000 地形图图式》;
6、GB/T 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7、GB/T 17941-2008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
8、GB14804—93《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
1、基本要求:
(1)采用 B/S 结构和 C/S 结构相结合的形式
C/S 功能主要应用于系统维护、数据更新,B/S 结构的 WebGIS 网络模式供应用部门进行一般查询和业务操作,查询数量没有限制。
(2)兼容性和开放性
系统设计和开发应采用模块化、结构化的思路,能方便地进行系统升级和功能扩充, 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和灵活性。
(3)安全性
须具备自定义权限设置;通过网络进行传输的数据,以及存储在移动设备端内容(特别是地形图)都必须通过采取加密等方法,保证其安全,不会泄密;数据备份恢复;以及国家软件安全条款要求其他的内容;系统宕机概率小于 1 次/年。
(4)系统软件要求
供应商根据对项目需求的理解和性能指标的要求,提供合理的系统软件选型。系统软件指操作系统以及其他必要的支持软件。
(5)GIS 底层开发平台要求
GIS 底层开发平台版本必须是主流的、稳定的、成熟的版本,采购人不接受试用版、测试版。GIS 底层开发平台中的 GIS 服务器端软件:相当于 ArcGIS10 企业级服务器平台软件标准版或标准版以上。
供应商必须提供所需的 GIS 底层开发平台软件清单,所有的费用必须单独报价并计入投标总价。
GIS 底层开发平台必须符合支持面向服务体系架构(SOA),支持标准的 Web Service、OGC 规范的服务发布,所支持的各种 OGC 服务类型提供 OGC 的官方认证;支持具有时态信息的地图服务,提供基于时间维的查询,支持历史回溯的动画展示;支持紧凑的切片存储,支持混合模式切片技术,可配置按不同区域用不同图片格式进行切片。
(6)权限设置
通过用户身份验证,实现不同的操作权限控制。
实现操作权限分级管理,分功能、分区域和分组等多种方式灵活、严格地设置系统操作权限。
能够设置不同用户可以浏览全部内容或只看各属管网信息。
能根据管件和管线等管网的字段属性如“权属单位”字段,方便地设置权限,达到不同部门对不同权属单位管件和管线进行显示、查询、编辑等不同层次的操作。
(7)其他
软件界面为简体中文,且友好美观,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软件客户端应支持 winxp、windows 7 及以上的 32 位和 64 位操作系统; 软件应支持多用户的并发操作;
软件对管网总长度、管线长度、节点数及管段数均无限制; 开放数据库设计文档。
2、GIS 功能要求
(1)视图操作
系统提供包括放大、缩小、漫游、刷新、前一视图、后一视图、全景显示、居中显示、旋转视图、指北针、比例尺显示、鹰眼导航等。
(2)图层管理
设置管理地图图层,调整叠加顺序,设置显示比例,可对图层进行多种操作,如增加、删除层,打开及关闭层、显示层、设置图层颜色,设置图层属性字段信息等。
(3)地图标注
系统能够实现坐标栓点、管线管点属性、道路名称、特征点坐标等的动态标注,并能够定制扯旗标注的内容等。
系统提供画一条剖面线,会对此线所碰到的管线进行注释。注释的内容可灵活选择, 根据用户需要进行定制。
(4)地图符号管理
系统设计有规范化的符号库,提供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定制符号的能力,提供定制各种图形元素的点符号、线型和面图案的功能。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定制自己的图例补充到符号库中。
(5)量算工具
系统提供各种方式量测角度、长度、距离、面积及坐标转换等工具;
(6)海量空间数据管理
系统可以实现地图数据的海量管理,提供了分别对点、线、面三种图元的空间数据和图形属性进行管理的功能。
(7)管线编辑
对各类管线、管点进行添加、编辑、删除等功能。
(8)数据版本管理
系统提供数据版本管理功能。系统能够自动对各种编辑操作(单个或批量的操作) 归档到历史数据库中。
(9)数据更新入库
对外业测量的管线进行整理入库,并提供修补测部分管线信息更新功能。
3、地下管线输入和动态更新功能
(1)键盘输入
根据地下管线工程档案要素表,通过键盘输入点坐标方式生成管线图。
(2)鼠标输入
利用鼠标在图形窗口中定位生成管线成图。
(3)标准数据读入
对于前端控制获取的标准格式的地下管线竣工档案数据包可以自动读入成图。
(4)地下数据审查
读入的地下管线工程档案标准数据在正式入库前应提供数据审查功能,记录相关责任者信息。
管线成果的检查主要包括对管线图形数据进行比对,对管线竣工测量数据、物探数据等进行检查。
(5)批量数据导入
对原系统的管线数据能进行数据的无损导入,对由管线权属单位或管理部门提供的批量管线数据提供导入功能。
(6)管线数据增加
各种几何输入法,包括极坐标输入法、线上加点(插入法)、按距离。
(7)管线数据修改
对管线和管点空间数据(位置)、属性数据及相关参数的修改,可以引入外部属性, 可以克隆其他管线属性,方便属性的修改。
(8)管网数据删除与废置
提供管线废弃和废弃恢复功能,对废弃管线加废弃标志。对已不存在的管线也可进行彻底删除。
4、查询统计及输出功能
(1)数据检索与定位
系统检索定位模块主要用于快速地地图定位,主要包括根据索引、图幅名称、管线工程、坐标、地物特征(例如道路名称、建筑物名称等)、手绘区域等加载相应的 1:500 的基础地形和专业管网数据。
(2)管线查询
①图形点击查询
②按属性条件查询
③按区域查询
④定制的 SQL 查询
⑤空间查询
(3)统计分析
①条件统计
②管线长度统计
③区域统计
④管点、附属物统计
⑤分类统计
(4)数据输出
系统提供划定矩形区域数据导出、划定任意区域数据导出、指定坐标区域数据导出、指定图幅区域数据导出、选择集区域数据导出、数据转换、矩形区域打印、多边形区域打印、缓冲区打印、任意标准图幅打印、自定义打印、地图打印设置等功能。
系统提供向其他多种地理信息平台转换相应格式的数据的能力,系统建立统一的数据转换接口,可以通过此接口导入、导出 AutoCad、MDB 数据等诸多格式的数据。
(5)地下管线综合分析功能
①管线三维观察
利用管线普查的空间和属性数据,三维模拟显示选中范围内的所有管线、建筑物、绿地、道路等。并能对三维管线进行信息查询等。
②横断面分析
通过选择横断面位置,自动绘制出符合国家规范的横断面图。针对缺少高程、埋深等数据的调绘图数据,横断面图可在分析结果中以特殊标示显示,同时可以查询各个管线及剖点处的属性信息并可以同时打印输出横断面图和管线数据分析表。了解管线的地下分布状态。
③纵断面分析
通过选择纵断面位置,自动绘制出符合国家规范的纵断面图。针对缺少高程、埋深等数据的调绘图数据,纵断面断面图可在分析结果中以特殊标示显示,同时可以查询该管线及剖点处的属性信息并可以同时打印输出纵断面图和管线数据分析表。了解地下管线的坡度情况。
④连通分析
通过选定两条不相邻的管线,分析其拓扑数据的连通性,为数据检查提供帮助。
⑤火灾抢险分析
可以通过选中火灾发生区域来进行缓冲区分析,分析定位所以缓冲区范围内的消火栓位置和离火灾发生的距离。
⑥管线超期预警
通过对管线的埋设日期和管类应用年限分析管线是否已经超过使用年限,如果超过年限则高亮显示定位。
⑦范围拆迁分析
对要进行拆迁的区域进行画框或者坐标输入确定拆迁范围,并进行分析,分析拆迁范围内受影响的房屋、管线信息。
⑧专业管线信息管理扩展
能将综合地下管线系统扩展成专业管线管理,提供更深层管线信息管理,如对不同专业管线提供更专业化个性化的信息管理,对管线节点或附属物可进一步挂接信息或文件。
⑨系统管理功能要求
此模块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管理、权限管理、版本管理、配置管理、数据备份和日志管理等功能。
A.用户账户管理
系统管理员用户可以使用该功能实现对所有用户的管理(组管理员只能对本组用户进行管理)。
B.用户权限管理
a.功能菜单权限:系统管理员可以在此对所有用户组及用户的所能访问的每个功能菜单权限进行设置。
b.字段权限配置:系统管理员可以在此对所有用户组及用户的所能访问的每个图层的字段权限进行设置。
c.数据权限配置:系统管理员可以在此对所有用户组及用户所能访问的数据权限进行设置。
C.系统设置管理
可以设置图素加载的比例尺、捕捉的容差等;可以对系统的风格、系统符号、系统名称及个人信息等进行参数设置。
D.日志管理
a.系统操作日志
系统操作日志指的是系统运行时产生的内部报告,主要用于报告系统的运行状况、探查系统运行的错误原因、功能的执行效率、软件许可的使用状况等,系统管理员可以创建、维护和浏览这些日志,已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b.用户操作日志
用户操作日志指的是系统需要自动记录每个用户登录和退出系统的时间和其间对数据的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动作和操作内容,并生成日志文件。经过授权的高级用户可以查阅和备份这些日志文件,保证系统的数据安全。
E.数据备份与恢复
为了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性,系统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设置和执行手工和自动的备份方案(需要备份哪些类型的数据),自动备份指的是根据用户设置的时间自动执行设置好的数据备份方案。
同时,当数据遭到破坏时,系统具有启用恢复的功能将备份的数据恢复到数据库中,使损失降到最低。
F.库结构维护
系统提供对管线编码的维护、管线属性参数的维护等
a.图层结构设置
可在此对地图中的所有图层结构进行配置,包括添加图层定义,删除图层定义,添加图层大类描述、添加图层子类描述等。
b.数据结构设置
可在此对地图中的所有图层字段元数据进行配置,包括删除元数据定义,添加元数据定义,修改元数据定义等
三、供应商相关要求:
1、供应商及其拟派人员从事普查活动,应充分了解及掌握国家、省、市级下达的最新相关规定,按照相关规定开展调查相关服务工作,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 执行国家和行业的标准、规范,遵循客观独立、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原则,恪守职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维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和服务主体的合法权益。
2、供应商及其拟派人员应当独立于其出具的普查数据、结果所涉及的利益相关各方, 不受任何可能干扰其技术判断因素的影响,确保数据、结果的真实、客观、准确,同时须对其出具的相关数据、结果负责,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3、成交供应商须建立严格的保密制度,并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保密管理及保密知识教育。成交供应商须承担与此有关的技术情报和数据资料的保密责任。与本项目有关的资料及数据成果中涉及国家秘密的内容,均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保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4、本次调查检测成果所有权和使用权均属于采购人。未经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让和使用本项目的监测成果。否则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和经济责任。
5、供应商所提供的服务和成果报告应不存在任何权利上的瑕疵,保证采购人使用该服务或成果报告其任何一部分时,免受第三方提出的侵犯其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或其它知识产权的起诉,其服务和成果报告的使用不侵犯第三人合法权益。任何第三方如果提出侵权指控,供应商需与第三方交涉并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和费用。如采购人因此而遭致损失的,成交供应商应赔偿该损失。
6、项目风险承担:
(1)服务期限内,成交供应商从事本项目的所有人员在服务期间发生任何人身伤亡、人身疾病及财产损失或涉及其他法律问题,与采购人无关,均由成交供应商承担全部责任并自行负责解决,采购人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和费用。
(2)成交供应商在服务期限内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均由成交供应商负责处理, 采购人不予承担任何责任。
注:
1、以上服务要求仅供参考,供应商可提供相当于或优于以上内容的服务要求,同 时填写服务方案偏离表。
2、服务内容不得变更。
3、其他未尽事宜,以采购人实际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