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
编制《盐城市数字水利规划》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水利部门职能优化调整后的重要的长期规划。通过过去多年的水利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盐城市水利信息化建设取得很大成效,管理体制逐步理顺。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云技术、数字孪生等新兴信息化手段提升政府服务和监管能力已成为时代趋势,同时,数字水利建设由分散建设向盐城城市驾驶舱水利分舱整体协调推进。为了更好地开展全市水利数字化建设,满足新形势下水利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促进水利事业科学发展,助力盐城市高质量发展,编制《盐城市数字水利发展规划盐城市数字水利规划》,指导未来长周期数字水利、智慧水利建设,是十分迫切且必要的。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新需求,是综合实力、信息化、现代化的重要衡量标准。在国内外,水利行业数字化规划及数据治理的相关标准和规范的指导下,按照数据应用支撑和一体化数据融合的要求,统一规划盐城水利的数据资源建设与应用,构建科学合理的数据架构,实现对多源异构数据源的统一接入、统一编目、统一标准,通过对数据资源从采集、归集、整合、共享、开放到应用等全生命周期的治理体系,规划形成高质量数据资源,探索数据资产化,并进行数据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共享,为盐城水利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提供数据资源、智能分析和服务能力。通过科学、合理的数字水利规划,为盐城数字水利建设提供指南与标准,保障数据作为“资产”这一组织核心战略资源的保值增值,包括对水利信息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利用,提高水利信息数据资源的应用水平和共享程度,从而全面提高水利建设和水事管理的效率和效能。
根据《盐城市“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以及盐城市水利局的的具体要求,结合水利部“十四五”水利信息化发展规划要求和省水利厅前期开展的“十四五”规划座谈会、“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思路调研会的会议精神,我局拟开展《盐城市数字水利发展规划盐城市数字水利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按照江苏省、盐城市“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的工作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加快治水思路转变,围绕“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改革发展总基调,坚持水利数字化是水利现代化的标志开展本规划的编制。
(二)基本原则
(1)确保重点工程建设
以水利信息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围绕水利现代化建设和强监管的相关需求,按照“补空白、融数据”的要求,从物联感知网络建设、数据中心建设、防汛防旱和水资源综合调度等应用系统的建设方面提出重点建设任务,全面提升全市水利行业综合调度与管理能力;以数字化管理、智能化运行为目标,提出全市数字水利建设的主要任务。
(2)充分利用已有资源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包括全市水利行业已有数据资源和基础设施,省水利厅与水文局数据资源,盐城市政府的公共信息基础设施以及相关行业的数据信息资源(市驾驶舱及水利分仓),发挥已有水利信息基础设施的作用,加大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力度,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的资源整合,促进信息共享,提高水利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目前水利系统各个部门均有一些信息化应用系统正在使用并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必须合理对已有应用系统资源进行整合,以保证已有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
(3)重视新技术应用
积极研究水利业务应用中的关键信息技术,结合水利业务需要,引进和推广国内外的先进技术,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云技术等新兴信息化技术在数字水利建设中应用,使水利数字化信息化不断有所创新,有所提高,适应技术发展潮流,对关键技术应用进行深入研究,解决数字水利建设中的难题,加快数字水利和智慧水利发展步伐。
(4)建设管理并重
在重视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还需加强对已建系统的运行管理,通过人才队伍、制度建设等手段,使水利数字化信息化充分、持续地为新时期水利事业发挥其重要作用。
(5)强化保障措施
多渠道筹集数字水利和信息化建设资金,切实解决水利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分布不合理问题;通过数字水利标准化建设、安全体系建设、政策法规建设和组织管理体制的创新,打破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中的条块分割,消除以地域、专业和部门等为边界的信息孤岛;加强人才培养,探索采用运行维护的外包和托管模式,稳步推进数字水利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的数字水利保障环境。
(三)编制依据
(1)《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意见》(中发〔2018〕44 号)
(2)《“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2021)
(3)《关于大力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的指导意见》《智慧水利建设顶层设计》《“十四五”智慧水利建设规划》(水信息[2021]323号)
(4)《加快推进新时代水利现代化的指导意见》(水规计〔2018〕39 号)
(5)《加快推进水利基础设施补短板的指导意见》(水规计〔2019〕129 号)
(6)《江苏省发展规划条例》(2010 年)
(7)《江苏省水利规划管理办法》(苏水计〔2016〕89 号)
(8)《江苏省“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
(9)《盐城市“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
(10)其他相关的政策性文件
三、规划范围和水平年
(一)规划范围
盐城市水利系统(含县(市、区)和功能区水利系统)。
(二)规划水平年
规划基准年:2021年
规划水平年:2035年
四、工作目标和任务
(一)工作目标
准确把握国家、省、市数字化建设相关政策导向,围绕水利数字化是水利现代化的标志这一主旨,提出数字水利规划指导思想,奠定规划编制基调。围绕 “智慧水利、安全水利、农村水利、节水水利、生态水利”与“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等相关要求,以数字化管理、智能化运行为目标,提出数字水利建设的主要任务,提高智能化调度水平。立足盐城市水利发展现状,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数字水利发展总体规划。
(二)工作任务
总结评估盐城市水利信息化发展成就,分析存在问题和面临形势,研究提出数字水利发展目标、发展布局、主要任务、投资情况和保障措施等内容。
(1)总结发展成就和面临形势
① 总结发展成就。回顾盐城市水利信息化建设、管理和改革等任务的实施情况,分析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从水利数据资源、信息传输网络、信息化能力中心、防汛防旱综合调度系统、水资源管理系统、河长制系统等业务应用系统等方面总结发展成就,分析存在问题。
② 分析面临形势。对照中央、省和盐城市委、市政府对“智慧城市”、“数字水利”、“智慧水利”的建设要求,分析调研我市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水利数字化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2)现状调研
为确保盐城市数字水利规划切实可行,需对盐城市的水利信息化现状进行详细充分的调研与分析。调研分析内容包含:
1)自动化监控现状:泵站、船闸、节制闸、堤防工程自动化监控现状;
2)水文、视频监视等采集感知现状;
3)各部门业务与数据现状;
4)信息化系统现状与存在问题;
5)网络、存储、计算、安全设备、等保现状与存在问题;
7)数字水利建设需求;
8)与信息化相关的规划、文件;调研盐城城市驾驶舱建设对水利部门的要求;
9)信息化机构与人员现状;
(3)提出发展任务和实施重点
对照“十四五”水利信息化发展目标,围绕水利现代化建设和强监管的相关需求,按照“补空白、融数据”的要求,以智慧水利为基础,从“水利物联网、信息传输网络、数据能力中心、控制中心、防汛防旱、水资源综合调度、水生态监控与管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工程集控管理”等方面,提出水利数字化发展任务和实施重点,为“安全水利、节水水利、生态水利、农村水利”服务。
(4)分析投资需求和用地需求
投资规模分析。根据规划具体任务,预估规划期间价格水平,提出包括征拆投资等在内的规划总投资,并分析投资组成。
资金来源分析。依据国家、省、市现行水利投(融)资相关政策,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预期和政府可行财力,分析资金来源和投资可行性,提出资金筹措办法。
用地需求分析。依据国家、省、市对水利工程建设的用地政策,对照规划建设工程,匡算新增建设(控制分中心、监测站点)用地面积,提出保障水利工程建设用地和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总体措施和要求。
(5)分析规划实施对环境的影响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总结数字水利规划实施对环境的影响及减少负面影响的主要措施。
(6)提出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对照智慧水利发展目标和任务要求,从“组织保障、政策保障、投入保障、人才保障、科技保障”等方面提出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三)规划成果要求
形成《盐城市数字水利发展规划盐城市数字水利规划》报告 ,通过盐城水利局组织的专家审查。
五、规划成果要求
形成《盐城市数字水利发展规划盐城市数字水利规划编制大纲》报告
服务期:合同签订后 120 日历天内完成《盐城市数字水利发展规划盐城市数字水利规划》编制 ,并通过盐城市水利局组织的专家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