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划名称
扬州市《宝应县夏集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2-2035年)》暨《宝应县夏集镇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
二、项目范围
规划范围分为两个层次:
1、镇域
镇域面积:夏集镇镇域面积约124.5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3万人,辖1个居民委员会、2个村(居)民委员会、14个行政村。
2、镇区
规划面积及范围根据上位已批复的规划综合研究确定。
三、《宝应县夏集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2-2035年)》
(一)规划背景
1、新时代下国土空间规划成为城乡治理和资源综合部署的纲领
十九大确立了由自然资源部履行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推进“多规合一”,实现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的有机融合。在机构改革的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成为资源管控和城乡治理的总体纲领、推动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与此同时,国土空间规划的相关要求也发生变化,更强调全域统筹、底线管控、用途管控等要求,未来规划编制中需协调城镇建设与乡村发展、生态保护等关系,使国土空间规划成为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城乡治理水平的有效手段。
2、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历史新高度
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强化国土空间保护和空间资源管控、限制地方开发冲动,推动城镇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新一轮改革的重点之一。近期公布的自然资源部“三定”方案,以前分别由环保部负责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住建部负责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现已全部归由自然资源部组织划定。空间规划需要从做大增量转向优化存量、约束边界、提升质量,突出绿色、循环和低碳,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3、构筑区域一体化的城乡发展格局
夏集镇地处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东南,东接兴化市临泽镇,南连高邮市界首镇,西临金湖县唐港镇,西北与范水镇交界,东北与柳堡镇毗邻,264省道穿境而过。良好区位条件的夏集镇将迎来更加广阔、更加多样的发展机遇。客观分析夏集镇的区域发展条件,从产业、空间、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研究其与宝应县城及扬州城区的联系,按照交通引导、资源共享、空间整合、生态保护的原则,明确自身发展定位、方向和模式,遵循区域分工与合作要求,建立与周边乡镇协作、联动发展的关系。
4、上位规划提出逐层传导的相关要求
目前扬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宝应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相继启动,正在开展,更加强调全域一体化的发展理念,强调生态优先。夏集镇更需要从自身资源要素统筹与未来发展方向出发,同步推进,协调落实上位规划,共同形成上下联动、竖向传导、良性互动的规划编制机制。
(二)主要任务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的明确要求,确定本次夏集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十个方面的主要任务”。这十个方面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夏集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
1、落实国家、省、市、县级战略要求,确定目标定位和指标体系,提出夏集镇全域空间发展战略;
2、落实并细化上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关于本乡镇各类空间布局安排,明确夏集镇国土管制措施和落实路径;
3、依据市县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划准“三区三线”,提出分区分级分类的管制要求和具体措施;
4、优化夏集镇全域空间格局,落实功能空间布局,提出宏观的开发格局、区域协调格局、城乡空间结构、产业发展布局、生态修复格局、乡村振兴格局等重大格局;
5、夏集镇全域范围划分功能分区,提出不同的规划指引和要求;
6、提出夏集镇建设用地、水资源等重要资源要素的配置方案和保障措施,做好镇区存量土地的开发利用和镇区空间品质提升;
7、确定夏集镇全域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综合防灾减灾设施布局;
8、对涉及到扬州市宝应县夏集镇及周边城镇的重大空间布局,提出协调沟通机制和区域协作责任建议;
9、对城镇基础设施规划、地下空间规划等专项规划编制提出原则和要求;
10、提出体制机制创新方案、配套政策体系和重大行动计划。
(三)编制原则
1、坚持生态优先,全面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编制夏集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在规划思想上和价值导向上必须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等生态文明要求和方针,优先保护夏集镇沿京杭大运河生态空间,逐步扩大城乡生态空间面积。
2、坚持全域覆盖,统一管制所有国土空间用途
编制夏集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要科学全面摸清并分析夏集镇国土空间本底条件,依据市(县)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等,划定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并以此为载体统筹协调各类空间管控措施,整合形成夏集镇“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
3、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分级引导空间有序开发
编制夏集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要结合地方实际开展各项工作,突出夏集镇地方特色,根据国土空间本底条件评价结果,科学设计不同类型空间开发与保护的目标、任务、开发建设指引与管控措施,制定完善管制规则,引导国土空间适度有序开发。
4、坚持共谋共治,科学合理配置各类城乡要素资源
编制夏集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要同时运用好政府与市场,协调各类空间需求的利益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空间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坚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向统筹,要扩大和创新公众参与方式方法,统筹高效配置各类要素资源,促进经济增长、社会和谐、生态优美。
(四)规划内容
根据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的总体编制要求,深化落实上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战略、目标任务和约束性指标,在传承现行已批复的夏集镇总体规划等有关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有关国土空间规划的相关政策文件要求,本项目总体规划编制内容应主要包含相关基础研究、国土空间规划。
明确镇域发展基础条件,剖析现状问题,以生态保护修复为主导,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统筹乡镇发展和村庄布局,提出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对镇域城乡统筹、镇区用地布局、产业发展等进行深入研究,合理、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五)规划设计成果要求
规划深度参照自然资源部发布的《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2019年印发)及相关地区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符合相关编制任务要求。
成果包括:文本、图纸、数据库及附件,为上级部门批准的核心内容及相应的图纸和数据库,图纸包括但不限于研究成果要求。
(六)进度安排
1、合同签订后1个月内,完成现状调研及实地踏勘,对接上级规划主管部门,形成规划工作思路和方案构思;
2、合同签订后2个月内,完成初步方案,并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和建议;
3、签订合同后360天,完成规划成果编制,形成最终成果,组织方案评审,方案评审通过后修改并提交合格成果(实际完成时间应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相关要求进行调整)。
四、《宝应县夏集镇控制性详细规划》
(一)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分为两个片区:
1、夏集镇镇区,北至东岳路、镇北路,南至潼河路,西至郭桥路,东至大三河,规划面积及范围根据上位已批复的规划综合研究确定。
2、夏集镇道口工业园区,北至万民村东风组,南至省道332,西至国道233,东至京沪高速,规划面积及范围根据上位已批复的规划综合研究确定。
(二)规划目的
夏集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意图,引导镇区发展与建设及空间规划的管理依据。
(三)主要内容
1、制定土地使用性质及其兼容性等用地功能控制要求。
2、制定详细规划强制性内容,明确各地块主要用途、建筑密度、建筑控制高度、容积率、绿地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定等。
3、制定道路红线(即红线)、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即黄线)、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即绿线)、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即紫线)、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即蓝线)等“五线”及控制要求。
4、制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设施的用地规划、范围及具体控制要求,地下管线控制要求。
(四)成果要求
成果内容应包括法定文件(规划文本及规划图件)和说明书。
成果形式应包含纸质文件和符合信息化管理及制图规范要求的电子数据。
1、文本
规划文本内容应包括:总则、土地使用规划、综合交通规划、低碳生态规划、公用设施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综合防灾规划、城镇“五线”控制、城市设计引导、附则等。
2、图件
规划图件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图纸:
区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规划图、地块划分及容量指标规划图、绿化景观规划图、道路竖向规划图、给水排水工程规划图、供电弱电工程规划图、道路交通规划图、分图则等。
3、说明书
规划说明书内容应包括:规划背景、现状分析、上版控规实施评估、相关规划解析、规划总体控制、各类用地规划、公用设施规划、环境保护规划、防灾减灾工程规划、指标体系构建、规划实施措施建议等。
(五)进度安排
考虑到规划成果报告的严肃性、科学性及完整性,规划相关内容应与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有效衔接,规划在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批复后360天内,完成规划成果编制,形成最终成果,组织方案评审,方案评审通过后修改并提交合格成果(实际完成时间应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相关要求进行调整)。
五、付款
付款方式:签订合同后两周内支付中标额的30%,提交总体规划中期成果(或中期汇报)后两周内支付中标额的30%,提交控规中期成果(或中期汇报)后两周内支付中标额的30%,提交最终成果后两周内支付中标额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