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
依据《温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的要求,结合温州实际,衔接在编的《温州市水资源节约保护与综合利用规划》等相关规划,分析城市供水系统现状,评估上一轮供水规划落实情况,明确本次规划的目标和任务;对城市规划需水量进行预测,结合水源特点明确规划供水水质要求;对供水水源、原水工程系统布局、水厂建设和供水管网布局提出整体规划;对城市水务系统智慧调度及信息化建设提出规划。
二、规划范围和期限
1、规划范围为中心城区,由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洞头区、乐清市、瑞安市、永嘉县的76个街镇构成,总面积为2622平方公里。
2、规划期限为2020年至2035年。其中近期为2020-2025年,远期为2026-203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三、规划内容
1、现状分析及相关规划解读
分析现状问题和解读相关规划。梳理城市原水及供水设施的现状及拟建的各类给水设施,做好与相关规划如《温州市水资源节约保护与综合利用规划》的衔接及现行相关规划的实施情况,全面掌握中心城区供水现状基本情况,调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情况,结合城市发展需求,分析现状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路线。
评估上版供水专项规划的实施情况,分析实施成果与规划目标的差距原因,制定针对性的规划建设策略,指导规划期内供水设施建设。
2、规划主要内容
分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关于城市发展、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等情况,预测城市用水规模、进行城市水资源与用水量之间的供需平衡分析,进行温州中心城区城市供水水源规划、原水系统布局规划、供水水厂及水质规划、供水管网布局规划等。
(1)供水水源规划:综合考虑市区与乐清、瑞安和永嘉清水联网的需求,提出水源规划目标及原则,明确水源保护规划及管理要求。
(2)原水系统规划:打破区域限制,实现市区与乐清、瑞安和永嘉原水互保,水资源设施共享。结合城市发展方向及水源规划情况,提出原水系统规划目标,对大都市区原水系统布局提出整体规划。
(3)水厂建设规划:结合规划期内的城市供需平衡分析,提出水厂布局优化,明确各水厂的规划建设规模。根据现状原水水质条件和水质标准发展情况,提出水厂净水工艺规划。
(4)供水管网规划:根据城市发展、用地布局、道路建设等,配合规划水厂建设布局和供水范围调整,确定配水管网总体布局及规模。为应对突发水源污染事件,实现清水管网的互联互通,制定各水厂之间的管网沟通方案。
3、项目实施规划
明确规划近、远期项目实施计划及投资估算等
4、智慧水务规划
充分利用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供水信息以及调度信息、预警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分析及利用,使得整个市域供水实现数字化、智能化。
5、推进供水专项规划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融合
为推进供水专项规划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融合以及“多规合一”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提出规划实施的措施和建议。
6、专项课题研究
(1)市区与永嘉供水一体化专题研究
(2)乐瓯洞(乐清、瓯江口、洞头)供水一体化专题研究
(3)温瑞平原供水一体化专题研究
(4)龙平苍(龙港、平阳、苍南)供水一体化专题研究
(5)甲方要求的其他相关课题
四、规划依据
1、国家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5)《浙江省实施<村镇规划标准>》的有关技术规定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158号《城市供水条例》
2、国家标准和规范
(1)《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
(2)《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2016)
(3)《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
(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6)《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 206-2005)
(7)《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 3020-93)
(8)《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 50331-2002)
(9)《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 338-2007)
(10)《浙江省用(取)水定额(2019年)》
(11)《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浙委发[2004]93号),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2005年1月10日
(12)《浙江省城市供水现代化建设研究》,浙江省城市水业协会,2003年5月
(13)《浙江省饮用水源保护条例》(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14)《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浙改发【2005】109号)
五、主要成果
1、成果组成
规划成果应参照已有的相关规划,并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以及温州市的有关法律规范(包括法律、法规、规章与规范性文件)的相关规则,并符合本任务书的规定。
规划成果包括文本、说明书、图集及相关附件,含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其中电子文件应包含刚性管控要求、约束性指标及其他必要内容的矢量化图形数据。
2、成果要求
所有设计成果的计量单位均应采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规划设计单位应如下表所示分别向采购人提供:
序号 |
资料及文件名称 |
规格 |
数量 |
1 |
规划文本 |
A3 |
20套 |
2 |
规划图集 |
A3 |
20套 |
3 |
规划说明 |
A3 |
20套 |
4 |
电子文件 |
光盘或U盘 |
2套 |
(1) 成果内容要求:应当包括(但不限于):规划文本、规划图纸、设计方案;规划成果所涉及的所有基础资料以及甲方要求的相关资料(含现状基础资料)都需交于甲方。
(2) 规划成果符合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入库要求和标准。
(3) 规划成果所涉及的所有基础资料包括图纸、电子文档、照片、视频影像资料等,其中所有相关文本及图纸的电子文档包括PDF、JPG、WORD、CAD、3D模型等,并提供可编辑格式文件,储存形式:光盘或U盘。
(4) 质量要求:规划文本最终稿需经温州市各部门和专家会审通过并报市政府审批。
3、 规划图纸包
括但不限于:
(1)供水现状图
(2)水源规划图
(3)供水工程总体规划图
(4)输水管线工程规划图
(5)配水管网工程规划图
城市配水管网工程布局,要区分现状利用的和新建的工程内容,需标注管径,如采用分区供水,要标明分区界限。
(6)配水管网最大时平差图
(7)配水管网最大时加消防时平差图
(8)分期建设规划图
按照城市发展建设时序安排供水工程近远期建设内容,在图纸上用图例区分。
(9)竖向图
全区各主要控制点标高、坡度、流向,并标明管道管径、长度管道口位置。
(10)其余相关的规划图纸
六、交付的时间
1、合同签订之起至中标人提交经审批通过最终成果止。
(1)初步成果:合同签订6个月内完成初步成果;
(2)中间成果:根据初步成果汇报意见,4个月内完成中间成果评审;
(3)报批稿:根据中间成果汇报意见以及征求意见,2个月内完成报批稿;
(4)配合报审:报批稿完成后,配合采购人完成专家评审及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审;
(5)成果提交:评审或报审后根据各方意见进行最终修改,完成最终规划文本和说明书,根据意见的复杂程度双方协商确定修改周期,1个月完成修改。
说明:以上时间计划不含安排汇报、等待审批等不确定的时间安排。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可根据委托方的需求以及上级规划法规规定适当调整各阶段的时间安排,但总的设计周期应予以保证。其他相关课题或工作内容不计入总的设计周期。
2、在项目合同签订后,至项目地汇报沟通次数不少于10次;并配合采购人向上级部门的汇报工作。
进度安排表
时间节点 |
工作内容 |
准备和调研阶段 |
制定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现场调研,收集基础资料。 |
整理基础资料阶段 |
对现状资料进行整理,编制基础资料汇编,形成初步方案。 |
规划方案编制阶段 |
编制规划方案,要求进行多方案比较。 |
调整完善规划成果阶段 |
组织有关专家对专项规划进行审查,经修改补充和完善后,形成正式规划成果,上报市规划委员会审查,由此产生的评审费用(包括差旅费、会务费、文本费、专家审查费等)全部由投标人承担,采购人不承担上述费用;评审后的修改补充工作由投标人负责修改。 |
规划批复与成果稿制作 |
正式规划成果按照规定程序审批后,由投标人印刷制作。 |
七、 实施建议:由于本项目涉及区域范围较广,需要我市市政规划、市政工程等大量基础资料,并与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建议本规划编制单位与本地规划设计单位、市政设计单位合作,以使规划更好的切合本地实际情况,保质按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