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档
暂无数据
W
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烟大商圈及周边片区交通改善和景观提升规划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招标文件
文档编号:202206070000258210 文档页数:53页 所需下载券:10
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烟大商圈及周边片区交通改善和景观提升规划

采购内容及要求 

一、采购项目说明 

本项目为烟大商圈及周边片区交通改善和景观提升规划;供应商须对所报内容进行完全响应,报价若有遗漏则视为对采购人让利,供应商均应免费提供。

二、项目背景 

莱山区黄海路街道办所辖“烟大商圈”,是历史形成的商业“金三角”,因烟台大学、山东工商学院两所高校而兴起,并且涵盖烟台市级行政中心和凤凰工业园近年来,随着市政府、佳世客、上市里、万象汇及政务中心等功能地块的落位,片区持续吸引多样化客源,出行热度不断升温,商圈及周边片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由于片区内交通设施和景观塑造缺乏统筹规划,整体交通运行状况不佳,片区间存在部分绿地景观效果差、层次性不好、植物搭配不合理、种植密度较大、公众使用感受不佳等问题。亟需开展片区内交通改善和景观提升规划研究工作。根据市政府工作部署,开展本项目,系统研究烟大商圈及周边片区的商圈、交通、停车、绿化等方面的改善和提升规划。

三、规划范围与期限 

1、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北起泉韵南路、南至港城东大街、东起清泉路-观海路、西至桐林路,面积为333 公顷(规划范围图),其中景观提升部分重点对规划范围内道路两侧绿带及节点绿地开展详细景观设计。

规划范围图

2、规划期限

本项目主要针对片区近远期交通治理和景观提升,制定方案充分考虑落地的时效性,近期规划年限与“十四五”规划保持一致,至2025年。远期规划年限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保持一致,至2035年。

四、规划目标 

1、改善交通环境

通过优化调整片区交通网络结构,制定交通设施详细规划与交通组织管理方案,重点加强烟大商圈及周边片区交通一体化衔接,提高地块与交通系统衔接紧密度,提升片区交通服务与管理水平,改善现状交通出行环境,助力烟大商圈打造成为烟台商圈的交通治理样板。

2、提升景观效果

对烟大商圈及周边片区景观资源进行整合梳理,编制景观提升规划设计方案,优化空间结构、完善公共设施布局,塑造层次丰富、特色鲜明的商圈空间序列,细化景观节点改造设计方案、强化景观连续性,突出亮点,打造富有特色的景观带。

3、激发片区公共活力

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打造适宜的公共空间节点,为商圈提供休闲活动的场所,激发片区活力。

4、展现片区特色

践行新时代生态发展理念,研究商圈及周边区域的景观布局结构,运用景观雕塑、美化、亮化等形式,进一步提升片区价值。  

五、规划依据 

1、《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2、《烟台市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3、《烟台市国土空间规划(2019-2035)》(征求意见稿)

4、《烟台市莱山区分区规划》(过程稿)  

5、《烟台市莱山区观海路城市设计》

6、《烟台市莱山区迎春大街中北段城市设计(凤凰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过程稿)

7、《烟台市莱山区港城大街城市设计》(过程稿)

8、《烟台市总体城市设计》

9、《烟台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5-2030年)》

10、《烟台市道路系统专项规划》

11、《烟台市快速路系统专项规划》

12、《烟台市停车设施专项规划》

13、《烟台市区商圈专项规划》

14、《烟台市城区商业网点发展规划(2021-2035)》

15、《烟台中心城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专项规划(2021年-2035年)》

16、《烟台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6-2022)》

17、《中心城区“12335”建设思路和实施意见》

18、《烟台市中心城区交通综合提升规划及三年行动计划》

19、《烟台市慢行交通规划设计导则》

20、《烟台市主要道路沿线绿带综合利用专项研究》

21、《烟台市街道设计导则和典型道路示例》

22、《烟台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办法》

23、《烟台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2013试行版)

2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

25、《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26、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规定、标准等

27、其他相关规划要求

六、主要内容 

1、交通改善部分

(1)开展交通调查调研,识别现状交通问题

开展调研调查工作,充分梳理片区内各系统设施发展现状,全面掌握片区城市发展、路网形态、交通设施、交通管理等现状情况;从现状人居分布、交通运行、出行环境等进行分析,评估设施利用、交通组织与交通运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2)解读既有规划,定性与定量结合分析发展趋势

深入解读城市与交通上位规划,在把握片区基本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对标参考相关城市商圈地区的交通系统发展经验,梳理不同类型商圈客流出行特性与解决思路,同时引入多源数据分析,定量预测各片区客流需求特征,掌握烟大商圈片区未来交通发展规律。

(3)明确交通详细规划目标,制定总体发展策略

以解决现状问题并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双重导向,提出交通网络、设施和组织管理层面 的规划思路,并相应提出片区交通详细规划的总体方向、发展策略、重点任务与关键举措。  

(4)创新交通模式,建立示范样点

通过创新交通模式,建立试点示范,打造出片区综合交通治理的标杆,采取立体停车、大型公交配建公交场站、设置共享单车停车点等方式,落实相关规划、导则,加以实施落地。   

(5)片区道路交通网络布局优化方案

在道路交通现状和既有规划基础上,结合片区城市规划要求与需求预测,提出路网体系改善建议,如道路功能定位、等级及路网调整等方面。提出片区慢行交通网络一体化设计方案,完善片区步行和自行车连续性设计,差异化提出不同功能的慢行网络规划设计方案。分析公交线路设置并提出优化方案。

(6)重要节点道路交通设施精细化设计方案

结合近期城市重大交通设施建设以及片区更新改造的契机,为缓解商圈及周边片区道路拥堵问题,全方位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方案和措施。重点改造重点路段、交叉口、关键节点、重要地块出入口等,从交通组织、断面与节点设计、慢行过街设施、公交站点及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设施等多个方面,进行规划研究,确定改造方案。评估片区停车供需,落实停车资源共享策略,合理规划布局路内、路外及配建停车设施。

(7)片区交通组织优化与管理提升方案

通过评估路网与节点交通服务水平,开展交通组织分析,协调商圈与周边道路、交叉口、公交场站(站点)之间的衔接关系,处理好机动车、公共交通、步行与自行车交通的进出交通组织。对不同点位、不同类型的交通问题制定差异化交通组织管理优化措施。如机动车禁限管理、车道设置、公交优先路权保障、行人过街和机动车信号灯、交通稳静化设计、停车诱导和收费等组织管理措施。

2、景观提升部分

(1)调研和分析

开展商圈现状景观调查研究,梳理片区内各种景观发展现状,全面掌握片区生态绿带、活动场地、休闲空间、配套设施等现状情况;从区域位置、人居分布、植物景观等进行分析, 评估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2)规划解读    

深入解读总体城市设计,在把握片区基本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对标参考相关城市商圈地区的景观设计经验,梳理不同类型商圈景观设计方案,结合地块特点以及节点形象需求,对片区内道路景观、功能布局、空间结构等进行优化。

(3)片区景观定位

提升片区的景观特色定位,增强人性化的空间设计,对影响片区空间形态和景观风貌特色的关键节点、关键要素进行控制和引导,通过设计人性化、多样化和地域化的景观布局, 形成片区的持续吸引力和独特魅力。

(4)空间结构引导

分析研究片区内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优化空间利用,提出景观提升规划方案,指引商圈内各类空间要素的排列,使建筑与环境有机融合。把握好片区内部的景观路径、重要节点、绿化植物等设计层面控制要求,建立层次分明、灵活舒适、富有特色的空间结构。

(5)功能和公共空间布局

进一步优化片区公共空间布局和组织模式,分析现状存在问题,合理增加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结合慢行系统和景观规划方案,提出组织儿童活动、市民休闲及展演等公共活动空间的多样化布局方案,丰富绿化景观的公共空间功能和形式,提升片区活力与魅力。

(6)景观风貌和景观设计

强化片区的景观属性,调整片区绿化景观结构,协调好与周边片区的景观风貌关系;优化片区景观绿化配置,丰富绿化景观层次;提升重要节点的景观设计,提出设计方案;科学规划布局片区主题雕塑,对照明亮化、地面铺装、城市家具、艺术装置、标识系统、广告招牌、多杆合一等内容提出整体设计方案。

(7)落实海绵城市理念

以蓝绿融合、蓄排统筹、水城共融、人水和谐的海绵城市发展方式为原则谋划片区景观改造提升。充分发挥建筑、道路、铺装和植被等对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具体按照《烟台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办法》执行。

3、规划方案分期实施及相关保障措施

重点分析规划方案对周边片区交通体系、城市空间和环境的影响,开展道路交通运行预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分析。提出规划方案分期实施建议、投资估算和资金、技术与组织管理、形成分年度实施项目库等保障措施。

七、成果内容及要求

规划编制工作要基于具有精确空间基准(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地理底图和基础数据开展;规划编制成果内容须符合采购内容及服务要求和国家有关标准,包括规划说明书和图件等;成果包括纸质文件及相应的计算机文件。

(一)规划说明书

规划说明书分为基础资料汇编、方案说明及必要的附件。规划说明书应准确、完整地阐述规划意图和内容。其中基础资料部分应包含实地调查、问卷调查、部门座谈调研以及相关分析数据等资料。专家审查、部门咨询、公众意见等意见汇编应纳入附录。

(二)规划图纸

规划图纸所表达的内容应当清晰、准确,与规划说明书内容相符。现状图、分析图、规划图和设计图应当分别表示,图例应当一致。其中主要图纸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交通改善部分

(1)区位分析图

(2)现状综合交通设施布局图

(3)综合交通设施布局规划图

(4)片区道路网优化布局图

(5)片区慢行网络设施规划布局图

(6)片区交通组织优化方案示意图

(7)重点道路详细规划方案图

(8)重点交叉口渠化设计方案图

(9)重点地块进出交通组织优化设计方案图(分机动车、公交车、慢行等)

(10)重要节点设计方案及效果图

(11)商圈周边重点路段及交叉口设计效果图

(12)其他需提供和能反映设计成果的图纸

2、景观提升部分

(1)现状景观资源分析图

(2)道路沿线绿地用地规划图

(3)片区景观规划结构图

(4)片区景观方案规划总平面图

(5)重点道路沿线绿地空间概念方案及效果图

(6)空间控制指引图

(7)分期实施规划图

(8)特色要素设计图(休闲小品、绿化种植、风貌色彩、灯光夜景等特定要素)

(9)环境设施设计图

(10)主题雕塑及主要节点详细规划图

(11)整体鸟瞰图、局部及详细节点效果图

(12)海绵城市设计图

(13)重要节点的各种景观设计图、效果图等

(14)有关管线、电力等市政设计图

(15)其他需提供和能反映设计思路的图纸

(三)成果提交要求(成果数量根据采购人实际需求确定)

为便于成果数据管理,所有设计成果须按照“烟台市规划编制成果制图规范及成果归档标准”的数据标准提交,成果包括纸质文件及相应的计算机文件。

1、阶段性成果提交:进行阶段汇报时应提供纸质成果,汇报PPT及主要图纸等电子文件(包括word、JPG、dwg等格式文件),必要时需要制作图板。

2、最终设计成果提交:规划说明书、规划图纸及相关附件,所有成果的电子文件(包括现状调查资料、PPT汇报文件、规划说明书和图集等,主要图纸必须有dwg格式)。

3、电子化文件要求:全部设计成果均应制作电子化文件,为便于成果数据管理,其中涉及空间的图形文件除各种分析图、示意图外均应提供DWG、JPG两种格式成果,并参考相关标准进行图件的制作和规划编制成果的数据库建设工作,文本文件采用 Microsoft word2003 以上的格式文件,包含成果电子文件及汇报多媒体(无背景音乐,15分钟以内)的光盘以及其他宣传材料。

八、成果版权及使用 

1、成交供应商必须保证所形成的成果报告不受到第三方关于侵犯设计权的指控。如果任何第三方提出侵权指控,成交供应商须与第三方交涉,并承担由此而产生的索赔、损失、损害、支出等一切费用(含律师费)。如采购人因此而遭致损失的,成交供应商应赔偿该损失。 

2、本次成果所有权和使用权均属于采购人所有。未经采购人书面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让和使用本项目的成果。

3、成交供应商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自有知识成果,需在响应文件中声明,并提供相关知识产权证明文件,使用该知识成果后,成交供应商需承诺提供无限期技术支持,采购人享有永久使用权。如采用成交供应商所不拥有的知识产权,则在磋商报价中须包括合法获取该知识产权的相关费用。

九、验收要求 

1、本项目由采购人按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现行规定对成交供应商提交的规划成果自行验收,需符合国家、山东省、烟台市等现行法律、法规、政策性、规范性文件等相关规定及标准。

2、成交供应商须及时配合采购人准备相应验收所需材料,根据审查意见及时进行修改和完善。

十、其他要求 

1、服务响应:未经采购人许可,本项目投入人员不得擅自更换;工作期间,要求对采购人所反映的问题立即作出响应,在2小时之内解决问题。

2、项目负责人须全过程参与项目及各阶段项目成果的交流、汇报等工作。

3、供应商应指定熟悉项目整体情况的技术人员(供应商为联合体的应分别指定)作为项目责任规划师。于采购人、成交供应商双方完成最终成果交接后,跟进做好后续项目服务及技术指导工作,服务期不少于3年,具体要求见《烟台市责任规划师制度实施办法》。

4、成交供应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采购人有权单方面解除本项目合同:

(1)提交的成果不符合磋商文件及相关规范规定的;

(2)提交的成果存在错误、内容不全或粗制滥造的;

(3)未经同意,逾期提交成果的。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收藏

上传文档

在线客服

常见问题
人工客服

服务时间:8:00-23:00

工作电话:400 9911 877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收藏本站


AI



用AI快速编写
限免使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支持上传解析、采购需求、评分标准、目录编写四种方式,全行业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