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需求书
一、论坛简介
中关村论坛创办于 2007 年,迄今为止已举办十二届,是深化建设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是北京市“两区”“三平台”建设的重要平台之一,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抓手,立足于科学、技术、产品、市场全链条创新,努力打造成为集科技交流和创新成果展示、发布、交易于一体的国际化科技创新交流合作平台。论坛致力于搭建全球创新思想、创新理念的交流传播平台,新科技、新产业的前沿引领平台,国内外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布交易平台,创新规则、创新治理的共商共享平台。
中关村论坛基于全球视野,关注重大创新发展议题,突出战略性、引领性、思想性、前沿性,发挥中关村作为我国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的优势, 以“创新与发展”为永久主题,每年设置不同议题,邀请全球顶尖科学家、领军企业家、新锐创业者、知名投资人等共同参与,纵论创新,交流分享,产生思想碰撞和深度思考。2022 年中关村论坛紧密围绕 “开放合作·共享未来” 年度主题,结合国家科技创新及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有关部署,聚焦数字经济、生命健康等领域,通过“12+N” 机制举办 12 场品牌性论坛和 40 场以上创新性论坛,共举办 50 场以上论坛活动(包括开幕式、全体会议、平行论坛等活动),全面展示中关村论坛的成效和形象。
二、中关村论坛会议简况
(一)举办时间:2022 年 9 月中下旬
(二)举办地点:国家会议中心
(三)论坛主题:开放合作·共享未来
(四)主办单位:科学技术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人民政府
三、中关村论坛服务需求
(一)场地对接
本项目所使用的场地为:国家会议中心会议区(包含 1-4 层各会议室及公共区域, 面积超过 31000m2),需同场地方沟通完成场地预定工作并签订场地租赁合同。同时, 做好场地使用规划,包含会议区、功能区、工作区等,与场地方及 2022 中关村论坛各场活动主办方做好各场次活动排期,做好协调沟通工作,确保场地使用及相应配套服务的提供。相应配套服务如:会场清洁及摆台、无线网络、接电点位、地下停车场、吊点点位等。
(二)专场活动服务
1、方案规划工作:提供开幕式和全体会的会场舞美方案,主要领导的动线规划; 配合做好开幕式、全体会议的工作方案;配合做好开幕式、全体会议的实施方案;提供开幕式、全体会议的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
2、演练工作:配合做好演练流程规划和演练方案,做好演练时的线上线下保障工作,做好线上参会代表的连线测试工作;
3、现场执行工作:根据会议流程做好现场工作导演单,根据消防、安监等部门的要求做好消电检及结构安全工作;
4、设备主备保障工作:开幕式要求会议设备及操控人员均需按照主用备用方式分别配置,关键设备(音频、同传、视频等设备)应做到主备热切换;
5、会场搭建工作:一场开幕式和一场全体会议的场地搭建;
- (1)开幕式和全体会议场地为国家会议中心四层大会堂 A(面积 3600m2)及毗邻区域,需要进行会场搭建及配套贵宾室布置。
- (2)开幕式会场内需包含音频、视频、灯光、同声传译、网络视频会议融合系统等设备配置。预计 9月上旬开始进场搭建,舞美布场搭建完毕后需配合进行线上线下内容的测试和彩排。
- (3)全体会议会场沿用开幕式会场,需根据全体会议需求在开幕式当晚对会场进行重新布置以满足全体会议需要。所包含的音频、视频、灯光及同声传译等设备基本沿用开幕式配置。需针对科技办会(如实时字幕)、视频包装和线上直播等内容与其他技术团队进行协调配合,整合调试相关音视频资源,做好相关衔接工作并配合进行演练工作。
- (4)相关物料均需达到消防部门的阻燃防火要求(B1级),设备强弱电缆连接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接收消防部门的监督。
6、户外搭建工作:国家会议中心 C12 门周边区域搭建;
7、印刷品的保障工作:包括指路牌、桌签、椅背签、活动议程单页、同传频道卡及同传间语种标识等;
8、服务保障工作:包含人员、运输、电力检测、消防检测和安全监理等场地搭建和活动服务必要内容;
9、会议总结工作:开幕式、全体会议结束后,应将相关音视频资料移交至甲方指定的专人手中;按照要求提供活动总结,配合做好其他会后工作;配合做好项目结算工作。
四、项目团队
项目工作团队成员均应具有大型国际会议举办经验并分工明确。项目经理须为投标人在职人员,同时作为项目负责人应独立主持过与本项目类似的大型国际会议,具有丰富的统筹组织、协调管理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