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1 月,国务院批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2018年 2 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提出充分发挥济南、青岛、烟台市经济实力雄厚、创新资源富集等综合优势,率先突破辐射带动,打造新旧动能转换主引擎。《烟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期间,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重大事项为抓手,统筹安全和发展,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加快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为率先基本建成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奠定坚实基础。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2019 年,烟台市启动了《烟台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以下简称烟台国空)的编制工作, 目前规划总体框架已基本完成。按照新时期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为进一步落实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总体部署,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发挥空间规划在空间开发保护方面的基础和平台功能,为烟台市产业发展重大战略任务落地实施提供空间保障,适应烟台市产业发展需要,把产业发展与空间规划紧密结合,科学利用土地资源,合理布局各类产业,有效促进产业转型发展,组织开展本次《烟台市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规划研究》。
1.规划研究范围
规划研究范围为烟台市全市域,面积 1.38 万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核心陆域范围和龙口、莱阳、莱州、招远、栖霞、海阳各市城镇核心地区面积约 1434 平方公里。
2.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近期至 2025 年,远期与国土空间规划保持一致,至 2035 年。
三、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5年)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2016 年)
6.《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2016年)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的若干意见》(2017年)
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意见》(2018年)
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2019 年)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11.《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2015年)
12.《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13.《烟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14.《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2018年)
15.《中共烟台市委 烟台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实施意见》(2018 年)
16.《烟台黄渤海新区发展规划》(2021年)
17.《烟台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年)》(中间成果)
18.烟台市《中心城区“12335”建设思路和实施意见》(2021年)
19.烟台市相关产业发展规划
20.国家、省、市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规定规划。
四、总体目标
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落实省委“走在前、开新局” 工作目标,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构建烟台市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科学研判国内外产业发展趋势,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发展经验,深入分析烟台市产业特点和发展潜力,立足烟台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空间特点,以产业提质增效升级、空间集聚集约集群、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为目标,明确烟台市产业发展路径和发展重点,与烟台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紧密衔接,统筹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功能布局合理、主导产业明晰、资源集约高效、产城深度融合、特色错位竞争的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链, 有力促进全市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1.区域协调,全域统筹。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战略部署,紧紧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把握烟台市产业发展趋势,站在东北亚、环渤海地区和胶东经济圈一体化的区域协调视角下,积极落实烟台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加强市级统筹能力, 打破行政管辖范围限制和部门壁垒,推进跨地区、跨部门的产业协同发展,实现产业共兴。
2.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在建设用地紧约束倒逼城镇内涵式发展的背景下,探索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绿色高效的产业发展新路径,构建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建设运营模式,合理布局各类产业空间。
3.创新驱动,技术革新。坚持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加大研发力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摆脱传统经济的局限,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破除旧动能,培育新动能,加速推动产业转型,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为目标,积极探索产业创新驱动机制、产业技术革新机制,促进产业发展升级。
4.以人为本,提升品质。牢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广大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规划研究的出发点和着力点。通过进行产业升级和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改善就业,提升生活服务,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1.现状调研与基础研究
对全市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全面调研分析,包括但不限于产业结构、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新兴产业、潜力产业、产业布局等基本情况,研判产业发展水平,重点分析现状产业发展不足及未来发展需求,明确产业布局发展需解决的问题。合理分析现状产业布局与用地布局之间的匹配关系,明确本次规划研究的工作重点和工作方向。
2、上位及相关规划梳理
梳理既有产业规划、园区相关规划、各行政区国土空间规划、十四五规划、各产业链规划、最新招商重点项目动态、已有重点项目列表及分布图上位及相关规划等, 对相关规划进行解读,提出城市重点产业载体的产业布局原则及布局建议。
3.产业用地情况评价分析
总结各类产业及产业平台发展的特征、优势、问题,所面临的外部机遇挑战与未来发展趋势,对现状产业用地情况进行多因子评价分析,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的产业发展经验,探索符合烟台发展特点、具有烟台特色空间布局模式。
4.明确产业发展目标
落实国家、山东省、烟台市“十四五”规划及相关规划中对于产业发展的要求, 按照存量提升、绿色高效、创新驱动的原则,以进一步壮大实体经济为重点,科学论证并提出烟台市产业发展总体目标、发展方向、产业布局、产业体系、发展策略。
5.产业分区规划
在整体构建市域产业发展体系和产业发展格局基础上,根据各地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扬长避短、错位发展,科学确定各区市的产业发展目标、功能定位,明确其产业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并做出产业发展规划指引。
6.产业用地规划
做好产业用地布局规划研究,确保重点突出、注重实操应用性,除对产业用地进行腾退、迁移、新增等规划原则指引之外,要按照产业门类进行具体用地落位。对于支柱产业与主导产业,细分至中类进行产业落位;对于未来产业,考虑到不确定性较高,按照大类或局部视规划研究需要进行分类落位。同时,为提高未来招商引资过程中的操作便利性,进一步对分门类的产业用地进行招商引资落位优先顺序排序。
7.产业平台布局规划
紧密对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结合交通区位条件、现状产业用地产出效率多因子评价及规划建设用地功能调整,打破当前产业用地混杂的局面,从用地效率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对现状各类园区、功能区、重点发展区域等产业平台的布局进行优化调整, 对产业用地进行落位指引,将相互之间配套联动紧密的产业就近布局,构建集群,形成更具运行效率的产业分布格局。
8.产业空间布局和多规融合
产业及产业平台空间布局规划不能仅停留在“核、轴、带、圈、圆”等一般性布局规划的泛泛层面,要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相衔接,相匹配,体现多规融合。布局上, 既要按行政区区分产业的布局,也要求有按产业类别区分的布局规划。对规划布局要求提出重点(核心)发展区、拓展发展区,要细化到点,有明确的四至边界,有明确的核准面积、管辖面积,四至范围要符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三区三线”划定,确保规划能够落地实施。
9.政策机制与实施行动
强化市级统筹产业布局能力,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结合烟台实际,积极探索灵活的产业促进政策机制,明确规划实施的保障路径。明确规划实施的保障路径,落实配套保障,细化相关规划目标和指标,明确近期实施行动计划,提出重点项目清单。
规划成果必须符合采购需求的规定,并符合国家相关规范的要求。成果包括研究报告、图集、附件。
1.研究报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编写,主要阐明本次规划研究的项目背景、总体要求、产业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发展策略、产业布局、设施配套、实施计划、体制机制保障等内容。
2.图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图纸:区位图、现状图、总体布局框架图、产业布局规划图、各重点产业布局规划图、各产业平台布局规划图,其他反应规划内容和成果的图纸等。
3.附件:包括基础资料汇编、审查及审议程序情况、征求各方面意见及意见采纳情况等。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及专项规划的编制深度要求。
1.阶段性成果:进行阶段汇报时应提供纸质成果,汇报多媒体 PPT、主要图纸(必要时需要制作图板)等电子文件(包括 word、jpg等格式文件)。
2.送审及最终成果:包括所有规划成果电子文件 15套(主要图纸必须有 jpg、gdb 两种格式。gdb 数据不得附带额外加密信息,且符合《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数据库规范》所要求的数据库相关成果要求;A3 研究报告 15 套(图文并茂),视情况分开装订)。多媒体演示文件 1 套(带配音,能自动播放,时间 15 分钟左右,不得添加背景音乐)
1、后续服务响应时间:对采购人所反映的任何问题 1 小时之内做出及时响应,6小时之内解决问题。
2、投标人须制定详细、完善的规划编制方案(包括但不限于):对项目的理解及认识,规划研究理念、思路,规划工作方案,工作重点、难点的分析,后续服务承诺。
3、投标人规划成果的所有权属采购人拥有,采购人可在本项目中使用,投标人不得提出任何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