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概况
保持智慧养老服务信息系统正常运营。根据《镇江市区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管理规定(试行)》, 组织实施上门监管,服务满意率不低于 80%,通过对市区政府购买服务居家养老服务情况实施线上和线下的监管,提高服务质量。保持养老地图信息系统正常运营。
项目所属行业:其他未列明行业
二.采购标的汇总表
(一) 采购标的
1.服务类标的
序号 |
标的名称 |
计量单位 |
数量 |
服务要求简述 |
备注 |
1 |
政府购买居家上门服务监管及其他服 务提供 |
项 |
1.0 |
详见服务要求 |
本项目服务期三年 |
三.服务要求
(一)具体内容
1.负责智慧养老平台7×24小时的日常运行维护管理,确保上门服务监管系统的正常运转;
2.负责服务受理、网络应答服务,并跟单处理;
3.负责根据省高质量考核指标和考核要求,不断升级监管平台;
4.负责服务平台各类信息采编、数据统计分析和业务分析工作;
5.负责监管人员的持续培训、考勤、排班、考核、人事薪酬、团队文化、内部宣传及标准化建设等日常管理工作;
6.负责做好助老员二维码的分配管理,区域管理和数据管理;
7.负责协助社会组织进行助老员服务规范的培训,服务能力的提升;
8.每月做好省数据的对接,协助市区服务数据的上传管理,确保数据报送顺利;每季度对社会组织的服务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及时上报市民政局和各区民政局作为考核及补贴发放的依据;
9.及时准确掌握新的服务要求和服务标准,并对助老员进行及时的业务培训;
10.业务上接受镇江市民政局相关处室的指导,为老服务平台一切信息保密,并保证不用作其他用途;
11.指定专人与省、市民政局定期沟通、提供该项目所有的资料和数据对接工作;
12.随时接受镇江市民政局的监督;
13.本项目服务期限:三年。
四.建设背景
为全面贯彻国家、省、市的养老发展规划,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深度融合,功能完善、服务优良、监管到位、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对照江苏高质量考核指标体系,扎实推动养老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不断培育壮大养老服务产业,显著增强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明显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使全市老年人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全社会对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业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五.建设目标
顺应“互联网+养老”的趋势,以智慧养老服务平台、www.zj12349.net、镇江养老地图、微信公众号(12349便民服务)、APP等为依托,利用视频监控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技术,为居家、社区与机构养老服务有效衔接,为数据挖掘及数据分析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载体,为相关部门提供不同维度,不同方向,不同类型的数据统计信息,从而全面提升政府养老相关部门的业务处理能力、全面监管能力、便捷高效服务能力,为相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在优化完善公共服务和便民服务等一站式服务的基础上,着重围绕“养老服务”,精心打造居家养老新模式,真正实现全面、无缝的养老产业链中的各服务部门的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形成覆盖全市、满足不同需求的养老服务网络,推动地区养老服务行业发展,探索满足老龄化社会及市民品质生活的新的思路和运营模式。
构建起以社区为依托,服务机构和社区义工为支撑的强大的养老服务供应体系。探索为老便民服务进社区的模式,构建“公益化为前提、社会化为基础、市场化为补充”的信息化、智能化的养老运行模式,有效推动养老服务行业的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六.服务内容
(一)服务平台的运维
1、自媒体管理。确保网站、手机APP、移动客户端等具有:正确的政策导向、及时的宣传报道、生动的参与互动、积极的营销推广。并联合传统媒体、融媒体,做好政策的宣传、服务的引导、品质的监管,提升平台美誉度,提高长者的获得感。
2、做好镇江养老地图的信息收集和更新,及时做好养老服务机构数据增删改查,模块名称更改和调整,机构数据的导入导出及批量备份,为镇江市民的养老提供全景服务。
3、服务项目的管理。为推广品牌宣传,整合社会力量加速平台服务能力,策划、组织、参与各项公益服务项目,积极帮助解决社会问题,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
4、服务报表的管理。利用科学手法,运用大数据,做好各类数据的整理,合理统计,形成报表,提供决策依据。
5、服务团队和商铺的管理。标准化养老服务队伍的建立,服务人员的培训,服务流程的确定,包括标准化服装、统标识、证件,标准化服务实际操作等。
(二)智慧养老平台的运维
1、人员数据库的管理。做好社会老人和关注老年人大数据库:具有老年人基础信息大数据管理,包括老年人身份、住址、居住类型、养老需求等基础信息、养老意愿、GIS管理、重点空巢独居老人管理。并在服务和关爱中,不断进行适时更新,将已故人员进行删减,确保数据准确。
2、做好助老员的数据管理。根据工单服务情况,对助老员的服务进行跟踪,甄选优秀的助老员,对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效果不佳的助老员,为社会组织提供依据,进行再培训和人员调整,确保服务的满意率达到80%以上。
3、数据信息的管理。平台实现多介质、多品种的智能物品的数据对接(视频监控、定位手机、定位腕表、二维码腕表、定位贴、一键呼、心电血压、生命体征),做好数据管理,处置预警信息,报送相关报表,做好大数据管理中心。
4、评估系统的管理。优化老年人身体状况能力评估系统,确认资格评估,管理评估机构、注销管理、做好统计报表,确保评估系统数据的准确性。依据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评估标准,科学反映评估过程,评估结果,整改情况。
七.做好评估和监管
1、将新技术新手段,人机结合,做好养老院、助餐点、日照中心的视频监管工作。加强监控监视管理,及时处置预警信息,定期报送各类监控数据,分析情况,提出整改意见和办法,确保监管系统运行正常,数据报表准确,传输无故障。
2、做好老年人身体状况评估的监管,确保评估系统的正常运维,定期培训评估人员。根据市民政局的要求,对相关老年人,每年评估一次,做好第三方评估机构的评估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管,并抽检20%的人员进行复评,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3、配合各市区做好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评估。根据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评定标准,进行硬件达标评估和软件运行绩效考核,公示结果。考核结果与社区养老服务运行补贴和连锁运营补贴相挂钩。
4、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监管。根据困难老人、80岁普惠、分散特困、人才父母等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进行监管:每天核对系统诚信的服务状况,对月度服务不足的进行督办。每月对10%的服务对象进行回访,了解服务质量和数量,进行满意度调查。对问题工单进行处理。
5、做好适老化改造的智能物品进行监管,负责各种接入的多媒体智能物品的报警处置。各种定位信息的查询、出围栏报警处置,长期电话不在线的预警处理,一键呼的管理。负责紧急呼叫的处置,及时将救援信息传达给相关联系人、救援机构,涉及危及生命救援的要能立即转110和120急救中心。
八.报价说明
投标人报价是根据招标文件所确定的范围内的全部产品和内容的价格体现,是为完成招标文件规定的工作所涉及到的一切费用。包括但不仅限于人员费用(工资、福利、培训、体检、社会保险、加班费等)、工具使用维护费用、管理费用、利润、税金等支出。招标文件未列明,而投标人认为必需的费用也需列入报价。本报价必须充分考虑所有可能影响到报价的价格因素,一旦投标结束最终成交,总价将包定,合同期内不予调整。如发生漏、缺、少项,都将被认为是中标人的报价让利行为。
九.其他要求
项目实施地点:镇江市民政局指定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