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要求
(一)项目背景
随着数字化改革工作推进,机构改革后自然资源部门业务的深度融合,现有海域海岛信息化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实际业务工作需要。根据《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项目用海监管工作的函》自然资办函〔2022〕640号,结合宁波市海域海岛管理的实际情况,以需求为导向对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应用信息化手段优化海域海岛监测监管水平,加强海岸保护和海域执法,提高海域海岛使用精细化管理能力,解决海洋业务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多跨场景业务协同短板,提升海洋的整体智治能力。
(二)工作内容要求
在海域海岛已有信息化基础上,基于市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对海洋权属、海洋岸线等数据进行集成和管理维护,升级建设“魅力蓝海”智慧监管场景应用,构建“用海智治、海况智判、海岸智美”三个核心业务板块和业务展示驾驶舱,实现海洋权属、用海分析、历史围填海、疑点疑区、岸线管理等功能,主要内容如下:
1、用海智治。(1)权属管理。通过接口开发,从海域动态监管系统、不动产登记系统、非税征缴共享服务系统等相关业务系统动态获取用海审批、海域使用权登记、海域使用金征缴等海洋业务管理数据,进行集成展示和查询分析。(2)用海分析。实现项目用海合规性分析、海岸线占用分析、海域确权重叠冲突分析等功能,对海洋空间规划实施统筹管理,加强海洋空间规划辅助决策功能,建立多规冲突检测体系。(3)历史围填海管理。根据历史围填海、海洋权属数据,通过空间分析,动态掌握历史围填海数量及空间布局情况,对历史围填海后土地的处置及利用情况进行定向跟踪和管控。
2、海况智判。通过部省下发疑点疑区图斑或海岸线大排查大整改等各类专项行动,对岸线侵占、未批先用、超范围用海等行为进行监测预警,形成疑点疑区问题发现、问题核查、立案查处、整改处置、问题反馈的闭环处理,协同相关执法部门优化执法环节和流程,健全海域执法机制,闭环执法流程。
3、海岸智美。以岸线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现场照片、视频等多种要素载体,全方位展示海岸线的自然态貌和产业价值;建立海岸线历史数据台账,包括岸线长度、岸线变化、岸线类型等。
4、业务驾驶舱。以图表的方式直观显示海洋各项监测指标及业务进程,实时反映海域海岛管理的运行状态。
5、系统运维。(1)日常运维,内容主要包括系统安全运维、咨询、技术服务、应用服务、问题与需求分析处理等,维护期为1年;(2)历史数据迁移;(3)作为海洋业务子场景接入市域国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和宁波市局OA办公系统。(4)网络信息安全运维。(5)场景应用培训等。
(三)成果要求
1、软件成果:主要包括“三智一舱”等软件成果;
2、项目成果文档。
3、安全评测报告。
二、商务要求
项目 |
要 求 |
合同履约期限 |
合同签订并生效后至2023年12月31日。 |
服务质量标准 |
服务质量必须执行国家相关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者其它标准、规范; 1、具有国家标准及规范的,按最新的标准及规范执行; 2、具有行业标准及规范的,按最新的标准及规范执行; 3、具有其他标准及规范的,按照最新的标准及规范执行 。 |
验收标准 |
按照招标文件要求、中标人的投标文件(承诺)及签订的合同约定标准进行验收。 |
签订合同时间 |
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签订合同,具体签约时间以采购人通知为准。 |
▲合同款项支付条件及方式 |
合同签订并生效后,支付合同总金额的70%;完成所有升级改造功能后支付总金额的25%;项目验收合格后,支付合同总金额的5%。 付款前需提供符合采购人要求的正规发票。 |
履约保证金 |
本项目不收取履约保证金。 |
▲其他 |
在采购及合同执行过程中,中标人应承担由于其行为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损坏的责任,无论何种原因所造成,采购人均不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