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档
暂无数据
W
合淮合作区道路网等8个专项规划及东淝河白洋淀渡口国控断面水生态环境调查评估报告、合淮合作区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编制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招标文件
文档编号:202302180000401837 发布时间:2023-02-18 文档页数:86页 所需下载券:10
合淮合作区道路网等8个专项规划及东淝河白洋淀渡口国控断面水生态环境调查评估报告、合淮合作区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编制

采购需求 

前注: 

本采购需求中提出的服务方案仅为参考,如无明确限制,投标人可以进行优化,提供满足采购人实际需要的更优(或者性能实质上不低于的)服务方案,且此方案须经评标委员会评审认可。

一、采购需求前附表 

序号 

条款名称 

内容、说明与要求 

 

 

 

 

 

 

 

 

 

 

 

1

 

 

 

 

 

 

 

 

 

 

 

付款方式

第一阶段:合同签订后,且成交供应商提供等额的预付款保函或其他担保措施后,采购人支付合同总价款的 40%作为预付款;

第二阶段:工作成果通过专家评审后,支付合同总价款的 30%;

第三阶段:修改完善并提交最终成果后,经采购人和相关审批部门审核通过后,支付合同总价款的

20%。

第四阶段:最终成果提交并经采购人和相关审批部门审核通过后满 1 年,一次性付清合同余款(无息)。注:如中标人在签订合同时书面明确表示无需预付款的,可不提供预付款保函或其他担保措施。届时, 采购人将按以下期限进行付款: 

第一阶段:合同签订后,中标人提交初步工作成果, 采购人支付合同总价款的 30%;

第二阶段:工作成果通过专家评审后,支付合同款总价款的 30%;

第三阶段:修改完善并提交最终成果后,经采购人和相关审批部门审核通过后,支付合同总价款的

30%。

第四阶段:最终成果提交并经采购人和相关审批部门审核通过后满 1 年,一次性付清合同余款(无息)。 

2

服务地点

安徽省合淮合作区,采购人指定地点。

 

 

3

 

 

服务期限

合同签订后 90 个日历日内完成合淮合作区道路网

等 8 个专项规划编制及东淝河白洋淀渡口国控断面水生态环境调查评估报告、合淮合作区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编制,并通过采购人的验收。

 

4

本项目采购标的

所属行业

 

其他未列明行业

二、项目概况 

合淮合作区位于寿县刘岗镇南部,北至幸福大道以南,西、南至高刘街道和刘岗镇边界、东至吴山镇和刘岗镇边界,总面积约 20.79 平方公里。规划年限:

近期 2023-2025 年,远期 2026-2035 年。

为指导园区科学有序建设,本次拟编制道路网、竖向、水系防洪、供水、雨水、污水、供电、配电网等 8 个专项规划,专项规划范围约 20.79 平方公里,规

划研究范围约 38.64 平方公里(其中雨、污水规划按实际情况开展研究工作)。东淝河白洋淀渡口国控断面上游汇水范围包括六安市金安区东桥镇、淮南市

寿县茶庵镇、三觉镇、刘岗镇、炎刘镇、高刘街道等乡镇街道。主要调查区域内水环境质量、水生态、水资源本底特征,分析水质超标及不稳定的原因,评估主要河流水生态健康状况,提出解决主要河流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措施,编制东淝河白洋淀渡口国控断面水生态环境调查评估报告、合淮合作区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为相关地市主要河湖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三、服务需求 

(一)专项规划服务需求

1.道路网专项规划

(1)道路现状调查与分析:主要为规划区域及周边区域道路网络布局及设施情况调查,现状道路运行状态、区域对外交通现状分析。

(2)需求预测分析:根据区域空间结构及用地布局,科学合理测算规划区内及对外交通出行需求。

(3)交通发展目标与战略;与规划区总体发展规划相协调,提出规划区交

通发展目标与交通发展战略,支撑规划区的发展建设。

(4)道路网方案规划:结合交通需求测算,提出规划区对外道路交通规划方案,规划区内道路网络结构方案,形成功能明确、结构合理、内畅外通的道路网络系统,提出道路等级分类方案。

(5)道路用地控制规划:明确各等级道路红线、绿线宽度、道路断面,提出道路交叉口渠化和港湾式公交渠化标准建议等。

(6)货运通道规划:结合区域道路网络布局及产业用地、重要物流节点布局,明确规划区内及对外主要货运通道布局方案。

(7)近期建设规划:结合规划区建设开发计划,按照轻重缓急,制定近期道路设施建设方案。

(8)停车场位置布点研究:结合规划区工业用地布局,提出货运停车场初步布局方案和用地规模建议。

(9)货运铁路专用线初步研究:结合区域货运铁路及场站布局规划,提出规划区货运铁路专用线方案初步设想。

(10)公共交通初步研究:结合合肥市轨道1线方案,提出规划中运量轨道交通线路布局初步方案,服务居民换乘轨道S1线出行。

主要图纸包括:区位分析图、道路现状图、对外道路规划图、区内道路规划图、道路断面规划图和近期建设规划图等。

2.竖向专项规划

(1)现状条件分析与问题识别(包括区域地形、地质、交通、环境、市政配套等分析);

(2)设计原则、总体构思和规划指导思想;

(3)上位规划研究(概念规划、总体规划、城市用地布局规划、城市路网规划等相关规划);

(4)城市用地竖向规划的控制条件分析梳理;

①城市用地竖向规划的总体思路及相关规范和依据;

②城市重要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已建或规划)对用地竖向控制的影响;

③城市大型公共构筑物或自然标志物如大型广场、公园水体和景观景点等对道路、绿化和地块竖向控制的影响;

④城市桥梁及道路立体交叉等市政交通节点对用地竖向控制的影响;

⑤本工程的城市用地竖向规划重难点。

(5)竖向分区和城市道路、场地竖向规划,确定道路交叉口处等控制点、场地控制点等处的标高;

(6)确定道路满足道路防洪、排涝要求;

(7)土方调配计划建议、弃土场选址;

(8)提交近期实施土方平衡方案。

主要图纸包括:现状高程分析图、道路及场地现状高程图、道路竖向规划图、土石方平衡分析图等。

3.水系防洪专项规划

(1)区域防洪现状调查;

(2)存在问题分析;

(3)开展海绵城市方案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确定防洪保护对象、治理标准和任务;

(4)水文计算分析;

(5)结合总体规划,确定水系布局,根据需要进行生态流量计算和补水;

(6)防洪工程规划,根据确定的防洪标准进行防洪方案的拟定,并进行多方案比较,确定最优防洪方案,根据选定的防洪方案确定河湖洪水位、水库水文参数及规划管控;

(7)河道蓝线规划,划定河道控制线;

(8)非工程措施规划;

(9)投资估算。

主要图纸包括:地理位置图、现状水系图、工程总体布局图、典型河道断面图、河道蓝线规划图等。

4.供水专项规划

(1)供水现状分析,梳理给水系统建设现状,分析给水系统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2)需水量预测,预测规划范围近远期用水量;

(3)选择供水水源及给水系统。

(4)供水管网规划,主干管网的规划。

(5)通过不同工况的给水管网水力计算与技术经济分析,合理确定规划范围给水管网建设方案;

(6)提出节水措施;

(7)制定供水安全保障规划;

(8)近期建设规划,结合近期建设规划,提出合理的近期建设方案和内容;

(9)工程投资估算;

(10)结论与建议。

主要图纸包括:供水管网系统现状图、供水管网系统规划图、供水管网水力计算图(不同工况下)、近期建设规划图、远期建设规划图等。

5.雨水专项规划

(1)雨水系统及排涝现状分析,梳理雨水系统建设现状,准确定位雨水系统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易涝点的位置;

(2)排水防涝标准确定;

(3)雨水排水分区规划,确定排水体制,结合地形、场地竖向、水系布局等,划分雨水分区;

(4)雨水排放出口规划,对受纳水体水量水质进行分析,确定水体雨水排放要求,科学合理的确定雨水排放口的位置、标高及相关设计标准;

(5)雨水管网系统规划,进行雨水管网系统规划布局,进行水力计算,确定雨水管线管径、控制点标高等设计参数;确定雨水泵站位置、规模和建设要求;

(6)近期建设规划,结合近期建设规划,提出合理的近期建设方案和内容;

(7)管线综合规划,对片区市政道路管线进行断面布置;

(8)工程投资估算;

(9)结论与建议。

主要图纸包括:雨水现状图、雨水规划分区图、雨水规划图、近期建设规划图、排水设施黄线控制图等。

6.污水专项规划

(1)污水现状分析,梳理污水系统建设现状,准确定位污水系统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2)排水体制及排水分区规划,根据物流园发展目标和战略,确定排水体制,划分污水排水分区;

(3)污水量预测,根据给水预测量、日变化系数和排放系数等因素,核算各分区污水量,合理确定系统规模;

(4)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协调与规划区外污水处理厂的关系,确定各类污水排放与处理设施用地面积及保护范围,提出污水综合利用措施和相关实施建议;

(5)污水管网系统规划,进行污水管网系统规划布局,协调好与区外规划污水干管的衔接关系,进行水力计算,确定污水管线管径、控制点标高等设计参数,确定污水厂及污水泵站位置、规模和建设要求;

(6)近期建设规划,根据污水系统规划,结合近期建设规划,提出合理的近期建设方案和内容;

(7)工程投资估算;

(8)结论与建议。

主要图纸包括:污水现状图、污水规划分区图、污水规划图、近期建设规划图、排水设施黄线控制图等。

7.供电专项规划

(1)现状电网分析:对现状电源情况和电网设施建设水平进行评价,梳理存在问题。

(2)用电需求预测:结合规划用地布局和建设开发强度对用电负荷进行科学预测,结合变电容量平衡分析,确定各等级规划变电站的数量。

(3)电网规划布局:结合区域主干电网规划,明确电源规划布局。确定110kV及以上电网规划布局,明确110kV及以上变电站位置和电力线路布局,确定110kV及以上电网接线方案。

(4)电网设施控制:结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对高压走廊、110kV及以上变电站用地、110kV电缆规模和路由进行控制。

(5)近期建设规划:按照轻重缓急,结合实际发展需求,制定近期电网设施建设项目库。

主要图纸包括:110kV及以上电网设施现状图、110kV及以上电网设施规划布局图、220kV及以上高压廊道规划布局图等。

8.配网专项规划

(1)现状电网分析:对现状10kV配电设施建设水平进行评价,梳理存在问题。

(2)用电需求预测:根据供电合理半径需求和城市空间格局,科学合理划分供电网格和供电单元,分单元对用电负荷和公用开闭所数量进行预测。

(3)电网规划方案:分单元确定10kV中压配电网规划过渡和远景方案。

(4)电网设施控制:结合电网规划方案和规划用地布局,对公用开闭所位置进行控制,结合道路网规划对10kV线路(电缆)规模和路由进行控制。

(5)近期建设规划:按照轻重缓急,结合实际发展需求,制定近期配电网设施建设项目库。

主要图纸包括:10kV配电网设施现状图、10kV线路目标网架方案图等。

(二)东淝河白洋淀渡口国控断面水生态环境调查评估报告

1.水生态调查评估

(1)东淝河白洋淀渡口国控断面汇水范围水系基本概况资料收集与调研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调查的方式,调查流域单元的地理位置、所涉及县(市)

及乡镇面积、流域人口、气象、水文土地利用状况、河湖特征水位等基本信息。

(2)流域主要河湖水系及重要物理生境调查

河湖形貌调查,包括河岸带、河床、河流洲滩、河口、库塘、湿地、湖泊的物理生境特征调查;河湖水文情势调研,包括收集和调研河湖水量、流速、水位及调水、取水等基础资料。

水资源调查包括但不限于流速、水位(湖泊),闸坝分布位置、大小和类型,河道形态、基质类型、自然岸线比例、岸带植被覆盖率。

(3)水环境调查

包括水质、底质调查。水质调查充分结合合肥市、淮南市现有的常规监测进行补充调查,解析污染区域和污染时段。常规监测断面应根据水质超标或偏高的指标,针对超标断面超标因子开展源解析,视情况补充污染形态及相关分析性指标。水质调查采样点位、频次及调查指标设置能反映河流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底质调查包括常规污染物和持久性有机物含量,重污染区域应开展详细调查。水质调查包括但不限于水温、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

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氟化物、挥发酚、叶绿素a、透明度、电导率、总溶解颗粒物、悬浮物等。

沉积物调查包括但不限于总氮、总磷、总有机碳、氨氮、硝态氮、pH、硫化物、石油类、多氯联苯、多环芳烃、滴滴涕、镍、铜、锌、硒、砷、汞、镉、六价铬、铅等。

(4)水生生物调查参照《河流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技术指南》等相关文件,选择合适的调查指标与方法。水生态调查包括但不限于大型底栖动物、鱼类和高等水生植物。监测内容为生物种类、密度(浮游动植物)、数量(大型底栖动物、鱼类和高等水生植物)、生物量(大型底栖动物、鱼类和高等水生植物)、盖度(高等水生植物)。

(5)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估

针对流域重要生态功能区流域自然特点,基于统计分析、数据挖掘和现场监测等手段,完成各控制单元河流自然现状调查;采用常规监测和加密监测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水体主要污染物的含量、存在形态及在水中的分布,分析丰、平、枯水期水污染物的变化规律,揭示水体主要污染物时空变化规律。基于主要支流水质变化及污染物排放历史资料,系统全面评价小流域各河流水质演替情况,识别流域典型控制单元地表水中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含量、存在形态及时空分布规律。

2.污染源调查与解析

(1)污染源调查

在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及最新环境统计年鉴等基础上,进行污染源调查,按控制单元分析污染源结构及分布图,分解到乡镇街道行政区划,开展污染物排放定量核算及来源分析。主要包括工业污染源、城镇生活污染源、农村生活污染源、畜禽养殖污染源、农田面源污染源、入河排污口等调查统计分析,调查统计不同控制单元污染排放量及入河量,核算污染结构组成,根据入河排污口位置确定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征。针对COD/高锰酸盐指数、总磷、pH等指标超标或偏高的特征,定量分析不同污染物来源的贡献,包括不同类型污水、陆域生物质、自然本底等“陆源”,也包括藻类、水生植物腐解等“自生源”以及高风险期底泥的释放。

(2)流域污染源精确解析与响应关系模拟

针对流域水污染物排放特征,确定污染源中特征污染物的组成。建立适用于流域河流水体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与各种来源对水环境质量的贡献率关系模型;针对不同水体污染物特点,根据模型解析特征水污染物在丰、平、枯水期等不同时期的污染特征,揭示污染源与断面水质的关系,定性、定量或半定量的解析出其来源。基于流域河流水污染源解析技术,揭示河流污染物与污染源的输入响应关系,为提出减少流域污染物输入及控制污染物入河途径措施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3.水环境容量核算

基于收集到的基础资料,对流域的水环境容量进行核算,实现动态更新。

(三)合淮合作区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编制

1.论证合淮合作区范围内水功能区(水域)状况

包括水功能区(水域)保护水质管理目标与要求,现有排取水状况及水质现状论证。

2.拟建入河排污口情况

包括废污水来源及构成,废污水所含的主要污染物种类及其排放浓度、总量,废污水产生关键环节分析,废污水处理措施及效果分析,以及入河排污口方案设置。

3.入河排污口设置可行性分析

包括水功能区(水域)对入河排污口设置基本要求,水功能区(水域)纳污能力及限制排放总量,所在水功能区(水域)纳污状况,以及入河排污口设置的可行性分析。

4.入河排污口设置合理性分析

包括入河排污口设置影响范围,位置与排放方式分析,排放时期分析,对水功能区水质影响分析,对水生态的影响分析,对地下水影响分析,对第三者影响分析及补偿方案。

5.水资源保护措施

包括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等。

6.按相关技术规范编制并提交合淮合作区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设置的论证报告,协助做好相关专家论证和报批工作。

(四)人员配备

1.项目负责人(1人):须具有城乡(城市)规划类专业高级及以上职称证书。

注:(1)投标文件中提供职称证书扫描件以及投标人为项目负责人缴纳的近三个月内(任意一个月即可)的社保证明材料扫描件(提供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中的任意一项缴纳证明即可),具体形式参见投标人须知前附表,否则投标无效。(2)此项目负责人须专职服务本项目,直至最终成果文件审核通过。未经采购人同意,不得更换,否则采购人有权单方面解除合同,由此造成的一切责任及损失,由中标人自行承担。

2.除项目负责人外,投标人须为本项目配备专业的技术服务团队,最低配备要求如下表所示:

人员岗位安排

人员专业类别

人数

职称要求

备注

城乡规划专业人员

城乡规划类专业

4 名

中级及以上职称

 

市政道桥专业人员

市政道桥类专业

2 名

中级及以上职称

 

给水排水专业人员

给水排水类专业

4 名

中级及以上职称

 

环境保护专业人员

环境保护类专业

2 名

中级及以上职称

 

电气及相关专业人员

电气类及相关专业

2 名

中级及以上职称

 

合计  

 

14 名

 

 

注:1投标文件中提供人员信息表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姓名、年龄、联系方式、岗位安排、职称情况等主要信息);2)投标文件中无需提供上述人员职称证明材料,投标人在投标文件中提供人员承诺即可(格式自拟);3合同签订后,进场服务前,采购人将对上述承诺人员进行现场核实,如投标人承诺与实际不符,采购人有权单方面解除合同,并报本项目监督管理部门从严处理。 

四、报价要求 

投标人针对本项目所有内容报总价,总价包含完成本项目所发生的一切费用

(包括但不限于现状调研、规划编制、报告编制、报审、报批及资料收集、咨询、论证、评审、考察、建模分析、工作成果提交之后的服务及相关人员服务费用等),采购人后期不再增加任何费用,投标人需自行勘察并考虑各种风险,谨慎报价。总价不得超过项目预算 540 万元,否则投标无效。 

五、其他要求 

1.最终设计成果包括但不限于各专项规划和报告文本、图纸、控制图则、模型数据等。中标人应提供成果文本 6套以及电子版图文,规格为 A3 版式,电子图形文件采用 DWG、JPG 格式文件。

2.最终规划成果提交后 1年内,中标人须继续无偿提供正常的局部规划修改

和调整工作服务。同时最终成果文件提交后的 3 年内,中标人须提供免费动态维护服务。

3.如本项目涉及的部分专业技术服务内容,超出中标人专业服务范围,经采购人同意,可委托具有专业能力的机构开展相关工作,中标人须对委托的服务内容最终成果负全部责任。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收藏

上传文档

在线客服

常见问题
人工客服

服务时间:8:00-23:00

工作电话:400 9911 877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收藏本站


AI



用AI快速编写
限免使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支持上传解析、采购需求、评分标准、目录编写四种方式,全行业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