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要求
1、采购内容:(1)2023 年度 15 个部门整体绩效评价(2) 3 个街道开展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 (3) 选取 12 个项目开展重点项目绩效评价或成本效益分析。
绩效评价项目明细如下:
单位范围一 |
政府综合 运行 |
部门整体 |
项目内容 |
最高限价 (万元) |
备注 |
兴仁街道 |
党政办公室 |
|
26 |
|
|
科技局 |
|
|
|||
投资促进局 |
|
|
|||
人大工作室 |
|
|
|||
国土住建局 |
供热配套费及供热延 长补贴 |
|
|||
|
科创绿廊(一、二期) |
|
|||
|
张范街道横山口村南破损山体地质灾害治 理治理土石方筛分工程竞争性磋商 |
政府采购 |
|||
|
宏图河片区棚户区改 造回迁安置房项目 |
|
|||
单位范围二 |
兴城街道 |
财政金融局 |
大连路东延及科技路配套 ppp 项目 |
25 |
|
安全生产监督 局 |
|
|
|||
生态环境分局 |
|
|
|||
经济发展局 |
|
|
|||
综合执法局 |
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理 补贴、应急拆除违建及铁路沿线整治费用 |
成本 |
|||
|
2023 年枣庄高新区人 才公园物业服务项目 |
购买服务 |
|||
|
高新区城区绿化养护 项目 |
政府采购 |
|||
单位范围三 |
张范 |
政法委 |
|
24 |
|
|
街道 |
行政审批服务局 |
|
|
|
政协工作室 |
|
||||
党群工作部 |
人才经费 |
||||
社会事务综合服务中心 |
人力资源经费 |
||||
|
残疾人专项康复救助 |
||||
|
2022 年财政衔接推进 乡村振兴 |
2、服务要求:
2.1 部门整体绩效管理工作内容
2.1.1 分级构建部门预算整体绩效指标体系。
第三方辅导 15 家预算部门以“三定”方案确定的工作职责、行业和部门中长期工作规划、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任务、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及部门核心业务等为依据,梳理部门工作内容和要求,并用相应的指标予以体现,构建部门预算整体绩效指标分级管理体系,包括部门整体战略指标体系和部门年度整体绩效指标体系两个层次指标和目标。
2.1.2 编报部门预算整体绩效目标。
第三方辅导 15 家区直部门根据构建的绩效指标体系,对比行业或系统指标历史值、标准值等,梳理确定能够全面反映部门预算整体绩效及履职工作要求、工作活动成果效果的部门预算整体绩效目标,反映部门和单位使用预算资金预期达到的总体产出和效果。区财政金融局会同第三方机构对绩效目标相关性、可行性、科学性及绩效目标的完整性、规范性等进行审核,提出审核意见,预算部门修改完善后,设定完成部门预算整体绩效目标。
2.1.3 组织开展部门预算整体绩效评价。
(1) 明确工作流程。区财政金融局会同预算部门、第三方机构研究制定部门预算整体绩效评价体系、方法、流程等,提出具体工作要求。
(2) 开展绩效自评。第三方机构指导各部门对部门预算整体绩效实施绩效自评,做好自评打分体系构建、自评报告撰写等工作。
(3) 开展财政评价。区财政金融局委托第三方评价机构对各部门预算整体绩效实施财政整体绩效评价,具体包括下达评价通知、综合评价、撰写报告、反馈评价结果、修改完善、整改落实等环节。
2.2 成本绩效分析工作内容
开展财政预算支出项目成本绩效分析,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关键举措。本次财政预算支出项目成本绩效分析工作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将成本理念和方法贯穿于预算管理各环节,运用成本效益分析等成本预算绩效分析方法,按照绩效目标、投入成本、产出质量与效益匹配对应的原则,科学测算、全面衡量各方投入成本,在成本定额标准、财政支出标准和公共服务标准相统一的基础上安排预算,并设置成本、质量和效益等方面的绩效目标和监督考核指标,以实现预算安排核成本、资金使用有规范、综合考评讲绩效的预算管理模式。通过项目支出全成本绩效分析相关咨询服务工作,综合衡量项目预算资金使用效果,为调整优化项目运营,进一步凝聚资金合力,为项目高绩效发展奠定基础。
2.3 重点项目绩效评价
开展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政府采购、政府购买服务、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债务等领域绩效评价。
(1) 事前绩效评估,指对政策和项目预算设立必要性、投入经济性、绩效目标合理性、实施方案可行性、筹资合规性等进行论证评估;
(2) 绩效目标审核,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和市、区重点工作安排、预算支出方向和支出重点等,对部门申报的绩效目标进行审核,绩效目标包括部门整体绩效目标、政策和项目绩效目标;
(3) 绩效评价,指预算执行完毕或项目完成后,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预算资金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2.4 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
政府财政运行综合评价应结合政府预算资金管理特点,围绕财政收入规模和质量、收入保障能力、财政支出运行成效、预算管理规范程度、财政可持续性等方面搭建评价指标框架, 设置评价指标。评价应体现政府的经济发展需求与财政运行管理机制的相关性,能够从多维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分析政府的收支绩效、运行成效、管理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保障评价结论的全面性、逻辑性、客观性、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