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内容及技术规范
一、项目概述
1.1建设背景
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的建设是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促进城市发展转型的重要举措,是增进民生福祉的现实需要。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发〔2015〕37号)要求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向智慧化升级,实现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6号)要求,加强市政设施运行管理、交通管理、环境管理、应急管理等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功能整合,建设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同时,智慧人防也成为建设的重要课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国防建设,全面构建基于信息系统的人民防空综合防护体系,管理方式由传统的经验主义转为技术赋能的现代化模式,治理理念和手段不断发展和创新。
为加快推进城市管理工作,理顺城市管理执法体制,解决城市管理领域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陕西省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已明确要求所有市、县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并加快升级,实现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
2022年4月13日,陕西省住建厅下发《全省城市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城市管理工作要点,要求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咸阳市在落实国家、陕西省相关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相继出台《数字咸阳建设2022年工作要点》、《咸阳市数字政府建设“十四五”规划》、《咸阳市环境卫生作业规范与质量标准》等相关通知要求,提出打造集展示、运营、决策、指挥、服务“五位一体”的“数字咸阳”城市大脑,在此之上解决城市管理、人防应急指挥等相关城市管理问题。
今年以来长武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结合长武县情,聚焦城区市容环境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出台了《长武县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以“八项整治”为重点,以“路(段)”长制为抓手,通过整合管理职责、创新管理方式、健全管理体制,抓点、带线、扩面,着力推动城市环境管理实现规范化、精细化、网格化、智能化和常态化。
1.2建设目标
通过本项目长武县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一期)的建设,为推进“八项整治”走向常态化管理提供信息化抓手,突出“长武县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一期)”的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以标准统一、信息共享、协同联动、全业务集成以及资源整合的设计思路为指引,将城市管理与信息化进一步融合,结合城市管理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应用需求,通过总体设计,着力实现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三维孪生、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长武县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一期)统一管理平台,打造城市闭环管理流程,建立城市综合管理与人防指挥中心,推进城市管理全要素数据的采集与整合,逐步构建智慧人防、智慧环卫、智慧园林、市政管理、城市综合行政管理等业务体系及信息化系统,全面提升和强化城市管理创新和业务拓展。
1.3建设规范
系统编制遵循的政策依据,包括国家、省、市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主要包括:
1.3.1政策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3月)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2015年12月24日)
3.《国家“十四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规划》
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的通知》(中办〔2016〕48号)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9〕57号)
6.《“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发〔2021〕)
7.《关于继续开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评价工作深入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健康快速发展的通知》(发改办高技〔2018〕1688号)
8.《国家发改委办公厅中央网信办新型智慧城市部际协调工作组制度及2016-2018年任务分工》(发改办高技〔2016〕1251号)
9.《关于组织开展新型智慧城市评价工作务实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健康快速发展的通知》(发改办高技〔2016〕2476号)
10.《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高技〔2014〕1770号)
11.《国务院关于印发<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2016〕51号)
12.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55号)
13.《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国发〔2015〕50号)
14.《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55号)
15.《住建部关于加快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确定改革任务的通知》(建督〔2017〕93号)
16.《城市管理执法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34号)
17.《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设导则(试行)>的通知》(建城〔2009〕119号)
18.《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19.《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快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通知》(陕建发〔2015〕16号)
20.《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全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陕政办发〔2018〕47号)
21.《长武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
22.《陕西省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陕西省住建厅2017年4月14日)
23.《关于加快推进全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陕西省住建厅2018年8月29日)
24.《2022年全省城市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陕建市发〔2022〕26号)25.《数字咸阳建设2022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25.《陕西省“十四五”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规划》
26.《咸阳市数字政府建设“十四五”规划》(咸政办发〔2022〕33号)
27.《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
28.《咸阳市智慧城市数字城管工作考核办法》
29.国家人防办《关于扎实推进人防系统简政放权努力构建现代人防建设市场体系的意见》;
30.国家人防办《关于印发人民防空信息系统综合集成资格审查管理办法》的通知。
31.陕西省人民防空办公室《关于切实抓好当前人防工程安全工作的通知》
32.咸阳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关于印发《咸阳市环境卫生作业规范与质量标准》的通知
1.3.2标准规范
1.《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第一部分:单元网格》(GB/T30428.1-2013)
2.《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第二部分:管理部件和事件》(GB/T30428.2-2013)
3.《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第三部分:地理编码》(CB/T30428.3-2016)
4.《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第四部分:绩效评价》(CB/T30428.4-2016)
5.《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第五部分:监管数据无线采集设备》(CB/T30428.5-2016)
6.《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第六部分:验收》(CB/T30428.6-2016)
7.《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第七部分:监管信息采集》(GB/T30428.7-2017)
8.《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第八部分:立案、处置和结案》(GB/T30428.8-2020)
9.《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地理空间数据与更新》(DB11/T1064-2014)
10.《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技术要求》(DB11/T310-2012)
11.《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89)
12.《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GB/T21062-2007)
13.《电子政务系统总体设计要求》(GB/T21064-2007)
14.《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2002年)
15.《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T106-2014)
16.《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数据标准》(CJT545-2021)
17.《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技术标准》(CJJT312-2021)
18.《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监管案件立案、处置和结案》(CJ/T315-2012)
19.《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17798-2007)
20.《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17859-1999)
21.《城市三维建模技术规范》(CJJ/T157-2010)
22.《三维地理信息模型数据产品规范》(CH/T9015-2012)
23.《三维地理信息模型数据库规范》(CH/T9017-2012)
24.《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GB/T22240-2008)
25.《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GB/T30850-2014)
26.《电子文件管理系统通用功能要求》(GB/T29194-2012)
27.《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GB/T20988-2007)
28.《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标准》(CJJ103)
29.《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100)
30.《空间三维模型数据格式》T∕CAGIS 1-2019
31.《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技术规范》CH/Z 9001—2007
1.3.3数据更新标准规范
1.按照数据建库标准、行业标准等进行更新。
2.GB/T 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3.GB/T 4754-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4.GB/T 10114《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
5.GB/T 13923《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6.GB/T 17798《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7.GB/T 18316《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
8.GB/T 20257.1《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9.GB/T 20257.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0 1:10000地形图图式》
10.GB/T 20258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11.CJJ/T 8-2011 《城市测量规范》
12.CJJ/T 106-2010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13.CJ/T 213-2005《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
14.CJ/T 215-2005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地理编码》
15.CJ/T 348-2010 《数字社区管理与服务分类域代码》
16.CJ/T 349-2010 《数字社区管理与服务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
1.3.4人防建设标准规范
1.《军用通信车通用规范GJB 219B-2005》
2.《军用通信设备通用规范GJB 367A-2001》
3.《军用通信设备系统安全要求GJB 663-2012》
4.《军用通信车通用接口要求GJB 4752-1997》
5.《人防防空机动指挥系统通用要求RFHB-03-2013》
6.《人民防空机动信息处理系统通用要求RFHB 04-2013》
7.《人民防室机动指挥系统装车规范RFHB 01-2013》
8.《人民防空机动信息处理系统装车规范RFHB 02-2013》
9.《人民防空卫星通信系统通用要求RFHB 01-2008》
10.《人民防空指挥所通信工程设计要求RFTJ1-2006》
11.《人民防空车载电声警报器通用要求RFHB 03-2008》
12.《人民防空用数字地图通用要RFHB 01-2011》
13.《人民防空用数字地图图式RFHB 02-2011》
14.《人民防空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RFHB 03-2011》
1.3.5指挥中心建设规范
1.《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规范》 SJ/T 10796-2001
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 50222-2017
3.《数据中心供配电设计规程》 T/CECS 486-2017
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4-2011
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2009
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16
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2013
8.《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13
9.《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
1.4信息化现状
本次项目将基于“智慧长武”项目建设成果进行建设,长武县信息化基础运行环境和相关信息化应用系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长武县信息化建设奠定初步基础。
1.4.1硬件环境现状
系统运行环境方面,长武县信息办“智慧长武”项目,建设机房场地、综合大屏、2个超融合一体机和虚拟机,对县各单位应用系统进行部署、托管,云环境具体资源如下:
CPU:总数192核,使用16核,剩余176核;内存:总数490 GB,使用125GB,剩余365GB;存储:总数35TB,使用2TB,剩余33TB;
网络:目前已经基于互联网资源,构建了长武县政务内网、政务外网(含互联网出口)、教育网和公安视频网,100M。
1.4.2数据成果现状
住建局2018年建设成果执法大队数字城管系统,以建设全县城区1:2000矢量数据,城市部件数据。
1.4.3应用系统现状
在应用系统建设方面,经调研,长武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现有信息化系统如下:
智慧环工系统:由第三方建设公司北控城市服务公司自建并进行运维。基于系统基本实现了环卫工人员定位、环卫车辆监控、视频监控以及环工资源一张图。
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包括视频监控系统和扬尘监测系统两个进入网口,现场视频监控执法依靠人工实时查看,实时监测数据通过另一个网口进行查看。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台:长武县政法委牵头建设“云上长武”,主要聚焦“人、物、动、态”,掌握城市基本特征和实时动态,为科学决策提供重要支撑。
数字城管:城管大队2018年建设的数字城管系统,功能较完善,但目前已经过了服务期,使用不畅。并且由于处置机制未建立,部门协作差,依靠城管执法队自身进行问题处置,达不到城市综合化管理的效果。
除长武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外,在信息办目前托管的系统还有城乡居民信息采集系统、信用信息平台,房管征收系统、光伏系统、煤炭局安全监测系统,智慧医疗系统、综治维稳中心平台,工业园区监测平台,县乡视频会议系统等。
二、本项目建设详细内容
2.1网络架构
本次项目网络规划如下图所示:
图长武县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项目(一期)网络架构
长武县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一期)的网络由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物联网四大网络构建长武县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一期)的网络体系框架。
各个区域均使用冗余架构,保证网络基础架构的健壮,交换机使用集群或堆叠技术进行冗余保护,全网架构先进,具备高可用性,同时保留了足够的扩展能力,能够支撑各个业务领域对网络的要求。
2.2运营商网络服务
本次项目建设中涉及多套视频监测设备、物联传感设备,需要运营商提供网络服务,支持物联网。
2.3系统接口
2.3.1与城管系统接口
按照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的数据共享与交换接口标准,依托电子政务外网,通过数据汇聚系统获取城管系统的应用数据,对接应满足以下要求:
1.长武县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一期)应当满足对与城管系统数据的共享和交换。
2.传输协议:与城管系统对接的接口应支持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OAP)等。
3.接口调用:长武县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一期)应向城管系统申请接入账号,申请信息应包括平台名称、密钥和接口服务地址等。
4.接口安全验证:接口服务应为平台调用方生成公钥和私钥,平台调用方使用公钥将请求参数加密生成签名,接口服务使用私钥进行签名验证;平台调用方每次请求接口应附加时间戳,接口服务应根据时间戳检验接口时效性。
5.接口要求:具备数据交换和数据并发能力;具有数据交换状态实时监控和异常报警功能。
2.3.2与环卫系统接口
按照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的数据共享与交换接口标准,依托电子政务外网,通过数据汇聚系统获取环卫系统的应用数据,环卫系统与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的对接应满足以下要求:
1.本级平台应当满足对与环卫管理系统数据的共享和交换。
2.传输协议:与环卫管理系统对接的接口应支持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OAP)等。
3.接口调用:平台应向环卫管理系统申请接入账号,申请信息应包括平台名称、密钥和接口服务地址等。
4.接口安全验证:接口服务应为长武县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一期)调用方生成公钥和私钥,平台调用方使用公钥将请求参数加密生成签名,接口服务使用私钥进行签名验证;平台调用方每次请求接口应附加时间戳,接口服务应根据时间戳检验接口时效性。
5.接口要求:具备数据交换和数据并发能力;具有数据交换状态实时监控和异常报警功能。
2.3.3与扬尘监测系统接口
按照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的数据共享与交换接口标准,依托电子政务外网,通过数据汇聚系统获取执法系统的应用数据,包括空气监测、视频监控等数据。与长武县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一期)的对接应满足以下要求:
1.本级平台应当满足对与扬尘监测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数据的共享和交换。
2.传输协议:与扬尘监测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的对接的接口应支持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OAP)等。
3.接口调用:平台应向扬尘监测系统申请接入账号,申请信息应包括平台名称、密钥和接口服务地址等。
4.接口安全验证:接口服务应为长武县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一期)调用方生成公钥和私钥,平台调用方使用公钥将请求参数加密生成签名,接口服务使用私钥进行签名验证;平台调用方每次请求接口应附加时间戳,接口服务应根据时间戳检验接口时效性。
5.接口要求:具备数据交换和数据并发能力;具有数据交换状态实时监控和异常报警功能。
2.3.4与管网信息系统接口
按照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的数据共享与交换接口标准,依托电子政务外网,通过数据汇聚系统获取管网信息系统的应用数据,对接应满足以下要求:
1.长武县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一期)应当满足对与管网信息系统数据的共享和交换。
2..传输协议:与城管系统对接的接口应支持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OAP)等。
3.接口调用:长武县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一期)应向管网信息系统申请接入账号,申请信息应包括平台名称、密钥和接口服务地址等。
4.接口安全验证:接口服务应为平台调用方生成公钥和私钥,平台调用方使用公钥将请求参数加密生成签名,接口服务使用私钥进行签名验证;平台调用方每次请求接口应附加时间戳,接口服务应根据时间戳检验接口时效性。
5.接口要求:具备数据交换和数据并发能力;具有数据交换状态实时监控和异常报警功能。
2.3.5与外部系统接口对接
通过标准接口供第三方系统来接入,以JSON及XML报文转换为主,确定相关标准后,任何系统接入长武县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一期)后,能读取和推送消息到平台上。
2.4建设内容
长武县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一期)建设模式为“1+1+1+N+1”模式,即主要为:1套基础设施建设、1个城市管理数据资源中心建设、1个共性赋能平台建设、N个应用系统建设、1个指挥中心建设等五大板块。具体分项建设内容如下:
(一)1套基础设施建设:
包含城管视频监控工程、人防环控工程、监测设备建设等;
(二)1个城市管理数据资源中心建设:
包含城市基础数据库建设、管理数据库建设、运行数据库建设、服务数据库建设、综合评价数据库和系统支撑数据库建设;
(三)1个共性赋能平台建设:
包含地理信息支撑平台、物联网支撑平台建设;
(四)N个应用系统建设:
包含业务指导系统、指挥协调系统、智慧人防信息平台、智慧环卫系统、扬尘监测系统、管网监测子系统、公众服务系统、运行监测系统、综合评价系统、决策建议系统等应用系统建设;以及数据交换系统、数据汇聚系统、应用维护系统等后台支撑系统建设;
(五)1个指挥中心建设:
包含指挥大厅装修、指挥大屏、数字会议系统、音频扩声系统、会商室显示系统等基础硬件建设和基础支撑软件建设。
2.4.1基础设施建设
城管视频监控工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区面积不断扩大以及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各类违法事件的数量激增,问题点多面广,仅依靠城管人员的人工现场巡检已很难应对“人少事多”的复杂局面。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前端设备,即可辅助城管人员发现并记录违法问题,视频监控系统是长武县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一期)的重要组成部份。根据要求本期新建的视频监控系统,主要对城区十二条路的重点路段以及城区重点区域进行覆盖。管理人员通过此系统,能实时掌握覆盖区域内的动态,随时调用、记录有关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和处置,并可将该系统与其它相关系统进行联动,达到对城区更有效的管理。
建设要求
本期在原有监控点的基础上对城区的监控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本期新建的监控摄像机选用高清城管专用球机,带有音频输入接口;存储采用H.265压缩模式,采用机房集中存储的方式,视频存储采用H.265保存,存储时间按30天计算。
本次计划安装城管监控视频50套,经过初步踏勘,初定31套设备安装点位。后续考虑项目建设需要,对其余19套设备安装点位进行详细调研,并规划设计安装点位。
本次工程的视频监控部分在前端安装摄像头,通过租用运营商的线路把前端视频信号传送至后端设备。本次监控点的选址原则是在原有监控点的基础上,根据实际管理需求,对重要路段、监管难点、盲点区域固定点进行进一步完善覆盖。
前端配套
(1)支架及立杆
本次监控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抱箍安装、壁挂安装等方式。本次新建立杆及支架支撑视频摄监控安装,安装高度应不低于4.7m高,臂长1.2m。
(2)室外机箱
室外摄像机的供电、信号等需要在室外进行汇集,需用专用的防水箱进行端接。端接箱内部充分考虑设备的安装位置,同时具有防雨、防尘、防高温、防盗等功能。
(3)防雷接地
对前端供电和控制部分,需要采取有效的避雷接地措施,充分保障前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前端供电
为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采取由就近供电方式,在球机前加装AC 24V 2A监控专用电源。
视频智能分析服务器
支持对城市管理事件进行自动解析,算法包含:
(1)高发事件:支持无照经营游商、占道经营、店外经营、乱堆物堆料、非机动车乱停放、违规户外广告、打包垃圾、违规撑伞、垃圾箱满溢、暴露垃圾、沿街晾挂、机动车乱停放、群发性事件、违规标语宣传品、非法小广告、违规牌匾标识、水域不洁。
(2)一般事件:积存垃圾渣土、绿地脏乱、施工占道、不规范垃圾桶、废弃家具设备、空调室外机低挂、擅自搭建气模拱门、道路破损、工地物料乱堆放、违章接坡。
(3)低发事件:私搭乱建、道路不洁、道路积水、焚烧垃圾、树叶、占道废品收购、乱倒乱排污水、废水、露天烧烤、道路遗撒、街头散发广告、路面塌陷、施工废弃料、绿化弃料、非装饰性树挂、擅自架设管线、杆线设施、擅自饲养家禽家畜、动物尸体、临街屠宰、流浪乞讨、垃圾箱、便道桩、柔性隔离体、防撞桶、消防设施、电力设施、变压器(箱)、行树、护树设施、井盖、雨水箅子、宣传栏、牌匾标识等。
人防环控工程
人防视频监控
本工程将在9处36个独立人防空间内设置视频监控系统,将人防设施内的关键部位图像实时上传至指挥中心大屏。人防前端监控设备采用人防室内球机,监控图像的上传采用租用运营商链路方式,此方式性能稳定。
人防环境监控
本工程将在9处36个独立人防空间内空气质量监测装置,将关键位置空气质量数据实时上传至指挥中心大屏,采用租用运营商链路方式传输。
人防设备搬迁
将原人防单位的设备搬迁至指挥中心安装调试后放置在指挥大厅工作工作台里面。(调试安装工作由原厂家配合)
监测设备建设
室外空气检测系统
15处室外在线空气监测系统用于测量室外大气PM2.5、PM10、噪音、温湿度、风速、风向、参数。此系统主要适用于旅游景区、智慧社区、智慧城市、建筑工地、工业厂区环境、公共厕所、码头、产业园、化工厂、公园小区。
油烟检测系统
5套油烟监测主要针对餐饮行业油烟,油烟监测通过对反映油烟环境质量的指标进行监视和测定,以确定油烟污染状况和环境质量的高低。本项目建设主要考虑金域国际大酒店等,实时监测后厨油烟排放浓度(油烟;颗粒物;非甲烷总烃)。
2.4.2城市管理数据资源中心建设
城市基础数据库建设
本次长武县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一期)建设涉及的基础地理数据库包括全县的基础卫星影像数据(2m)和矢量数据(1:10000)的采购,以及建成区航摄影像(5cm)和矢量数据(1:2000)的生产。
矢量数据建库
获取全县范围全域567平方公里的基础矢量数据采集,比例尺为1:10000。采集主要街道、房屋、道路、水系等矢量对象数据,为平台运行提供基础地理空间服务。同时在建成区10平方公里开展基础矢量数据采集矢量数据(1:2000)的采集工作。
影像数据建库
获取全县567平方公里正射影像数据,精度为0.5m,并利用无人机对长武县建成区10平方公里进行精细数据采集,数据精度5cm。
管理数据库建设城管专题数据建库
城管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包括对长武县已建设城管系统的数据对接和城管部件数据更新二部分:
城管系统数据对接
以接口对接的方式,对已建城管的基础部件数据、事件数据和视频监控数据进行对接,对已有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具体如下:
城管基础部件数据:公用设施,主要包括水、电、气、热等各种检查井盖,以及相关公用设施等;交通设施,主要包括停车场、交通标志牌、公交站亭、立交桥等;
市容环境设施,主要包括公共厕所、垃圾箱、户外广告、牌匾标识等;园林绿化设施,主要包括古树名木、雕塑、街头坐椅等;其他部件,主要包括人防工事、公房地下室、重大危险源、水域附属设施、文物古迹等;
事件数据,市容环境类、宣传广告类、施工管理类、街面秩序类、突发事件类以及其他事件类。
城管部件数据更新
本次项目建设需要对现有长武县城管部件数据进行数据采集更新。外业调查主要为城市管理部件和兴趣点。
部件的大类包括:公用设施类、道路交通类、市容环境类、园林绿化类、房屋土地类、其它设施类以及扩展部件类,本次建设主要是对部件数据和兴趣点数据进行更新,保障数据的时效性。
人防专题数据建库
本次项目建设中,需要对全县人防工程进行建模。收集整理各类人防设施的位置、属性等信息进行数据建库,建立专门的人防专题数据库为“智慧人防”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人防报警器,包含全县的报警器数据,涵盖其位置、状态、编号、检修、维保等数据;
工程建设数据,全县的人防工程基本情况、相关数据、图片视频资料及工程图纸;危险源数据,包含大型水厂、水库、易燃易爆炸生产场所等数据,包括其地址、
联系人等相关信息数据;
重点目标数据,包含桥梁、水库、通信枢纽、工程、加油加气站、发电厂、供电厂、政府机构、医院和学校等空间和属性信息。
城市市容数据建库
本次规划在重要的街道路口安装监测设备,实现对长武县城市市容的持续监测,市容数据包含:
空气质量数据,包含主要街道布设的空气质量监测设备的位置、编号、检修、状态及实时监测的空气质量数据。
噪音数据,噪声监测设备的位置、编号、检修、状态和实时监测的噪声数据。扬尘专题数据建库
扬尘监测是实现市容市貌和在建工程的重要支撑,扬尘监测应用系统主要通过对接住建局已建设扬尘监测平台和工地施工视频监控数据进行整合,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将工地数据与对接的数据进行整合建库,本次构建扬尘专题数据包括:工地数据、工地建设厂商信息、位置信息、项目类型等静态信息数据。
环卫专题数据建库
环卫数据包括对接北控已有的智慧环卫系统,对上述数据进行整合,包括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环境卫生工程设施和环境卫生机构使用的工作场所三类:
环境卫生数据,包含公共厕所、化粪池、垃圾管道、垃圾容器和垃圾容器间、废物箱和痰盂等数据;
环境卫生工程数据,环境卫生工作中收集、运输、处理、消纳垃圾、粪便的基础设施。包括垃圾粪便码头、垃圾中转站、无害化处理厂(场)、垃圾堆场、垃圾堆肥场、临时应急垃圾堆场、供水龙头和车辆冲洗站;
环境卫生机构使用的工作场所数据,环卫作业队为完成所承担的管理和业务职责需要的场所。包括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用房、车辆停车场、修造厂及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工人作息场所等数据的整理、整合与入库。
运行数据库建设
城管摄像头监控数据:对接现有城管布设的摄像头监控数据,实现实时视频的调用;
人防实时监测数据:包含实时监控的视频监控、温湿度和空气质量数据,数据包含监测设备位置和实时监测数值;
道路监控数据:本次规划在重要的街道路口安装摄像头,实现对长武县城市运行的持续监测,包括摄像头点位、摄像头实时画面及摄像头编号等信息;
扬尘监测数据:主要包含①在线监测数据,扬尘监测设备位置、编号、型号、状态、实时监测数据;②视频监控数据,包括视频监测点位分布、实时视频监控画面及视频监控设备相关数据。
服务数据库建设
服务数据主要为公众上报事件数据,主要来源为随手拍小程序,随着系统上线运行,将不断产生服务数据,此次建设中预留数据存储空间。
综合评价数据库建设
主要为系统上线运行后,所产生的业务数据,包括城市运行监测指标结果数据、城市管理监督结果、城市管理监督成绩等,主要来源为综合评价系统,随着系统上线运行,将不断产生相应成果数据,此次建设中预留成果数据存储空间。
系统支撑数据库建设用户权限数据
用户权限信息:系统的所有用户及权限分配;主要包括用户部门、组与角色关联信息、系统操作定义、权限定义、资源类型、系统角色、角色权限关联等描述信息。
元数据
元数据(MetaData)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即关于数据的内容、质量、状况和其他特性的信息。元数据是使数据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之一。
业务元数据是对业务实体、业务规则、指标等的描述,包括业务流程元数据、城市事件元数据、部件大小类元数据、执法队员元数据、考核评价指标元数据等。
基础元数据是对基础数据、基础功能等的描述,包括数据源元数据、数据集元数据、地图元数据、统计图元数据、查询元数据等。
1)数据源元数据
数据源元数据标准是指最高一级的元数据标准。按照数据的产生来源来确定的数据源元数据标准。
2)数据集元数据
数据集元数据除了对空间数据的描述外,还包括相关的属性数据集描述。
3)字段元数据描述
字段元数据对数据集的字段信息进行描述。
4)地图元数据
地图元数据描述包括:图层分组元数据、图层元数据、图层映射元数据等。
5)统计图元数据
通过统计图元数据可实现统计图的自定义,可实现零代码定义统计图。
6)查询元数据
通过查询元数据可实现查询的自定义,可实现零代码定义统计图。
工作流数据库
从工作流设计的角度整个数据库可以分为如下图所示的三部分。
工作流流转规则
库记录业务流程流转路线规则的数据,工作流流转过程库记录工作流流转的具体流转过程的数据,工作流相关数据是工作流在执行过程中需要调用的相关业务数据。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实质上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工作流相关数据。
图基于工作流的数据库逻辑划分
流程数据表结构
表结构如下图所示:
流程数据表主要基于工作流技术实现住建部门的业务流程统一管理,包含了流程定义数据和流程实例数据。
流程定义数据包括流程定义表、子流程定义表、活动定义表、路由定义表、条件表、业务用语表、受理类型表、资料定义表等,用于业务流程的定义。
流程实例数据包括流程实例表、子流程实例表、活动实例表、路由表、项目资料表、资料内容表、异常处理表等,用于按业务流程定义记录实际业务流程的过程数据。
机构人员与流程数据的关联
机构人员与流程的关联在流程定义一级,通过角色与活动定义关联,在流程实例一级通过员工与活动实例关联,员工与角色的关联通过员工角色关系表进行关联。
活动定义设置活动所需的页面,调用WEB面或软件模块提供活动所需软件工具,WEB页面可以跨部门,从而实现跨部门的业务协同。
系统管理数据
包括设备管理数据、应用管理数据、配置管理数据、安全管理数据、系统日志数据等。
2.4.3共性赋能平台建设
地理信息支撑平台
GIS作为本次项目的关键技术之一,能够为长武县精细化管理提供基于空间的各种展示能力、分析能力和大数据承载能力。因此需要选择一个全面、强大的GIS平台软件做支撑。为满足项目建设需要,本次需建设GIS平台、应用GIS平台,为项目提供地理信息数据处理、服务发布、服务管理、服务监测,支撑城市综合管理中地理信息相关应用开发,并提供多样化分析能力。
于本项目在保密性等方面的特殊性,要求GIS平台应为国产自主软件,并可支持各类国产自主的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需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操作系统),支持主流国产中间件,支持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部署方案,包括支持国产的操作系统、中间件与数据库,支持国产的硬件平台部署。
要求GIS平台具备二三维地图服务发布、空间数据库引擎、地图和数据的管理与聚合、地址匹配服务以及功能扩展开发能力,包含空间处理服务和集群服务,支持服务端服务聚合。
具有聚合多种数据服务来源的能力,管理TB级的数据量,建立海量、无缝空间数据库的能力(支持主流大型商用关系型数据库,包括:Oracle、DB2、SQLServer、Kingbase、PostgreSQL、MySQL)。
需支撑三维数据发布和浏览、三维空间分析,以及支持各终端的服务访问。支持三维场景数据发布功能:例如影像数据、地形数据、KML数据、模型数据、矢量数据、二维地图、带有符号的三维场景等。具有三维安全机制,支持三维服务数据加密,支持设置是否允许拷贝。支持动态更新,即工作空间有更新时,系统自动更新三维场景、风格、图层。支持三维GPU空间分析,在三维场景中,基于地形、模型、影像等数据,可对数据进行三维空间分析。
支持丰富的开发方式,提供整套的SDK,包括:提供覆盖所有服务的REST API和完善的Java SDK;提供丰富的客户端SDK和丰富的可视化技术,包括:麻点图、矢量图、属性图、态势图、标签图;具备高性能矢量渲染技术,可实现时空数据可视化。
具备专业的数据处理能力,支持提供数据管理、数据转换与处理、查询、二三维一体化表达、三维场景展示等功能,还可提供地图制图和专题图生产工具,支持布局排版打印,支持定制符号等。支持空间地理信息数据的处理、入库,支持多任务生成地图瓦片,提供可视化的系统功能和界面定制能力。
本次项目中涉及数据种类多,数据处理工作多,要求GIS平台具备空间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系统相关证明材料,支持直接连接HDFS、DFS、HBase、PolarDB、GaussDB分布式数据库,实现数据入库、制图、分析和服务发布等功能。
物联网支撑平台建设
物联网平台是一个集成了设备接入、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规则引擎、消息订阅等能力的一体化服务平台。向下支持连接海量设备,采集设备数据上云;向上提供北向输出功能和系统API,服务端可通过调用API将指令下发至设备端,实现远程控制。
功能模块:设备接入、场景联动、告警中心、通知管理、规则引擎、视频中心、个人中心。
2.4.4应用系统建设
根据国内其他城市管理的成功经验,结合长武县的实际情况,建立长武县城市综合管理组织机构,负责领导、统筹和协调工作推进。
制定日常管理制度,包括岗位管理制度、案卷派遣制度、监督考评制度和问题派遣与联系会议制度,另外包含技术管理制度,保障平台的稳定安全运行。
指挥协调系统立足于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和方式的创新,依托地理信息、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事件管理法”等多种方式,实现城市管理问题的“信息采集、案件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查结案和绩效考核”等7个阶段的闭环管理。通过信息系统建设,推进城市管理达到主动、精确、高效和统一的目标,真正整合优化政府信息资源和政府数据库群,建立覆盖全时段全区域的城市管理体系,并为实现智慧城管打下良好基础。
作为长武县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一期)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智慧人防是以人民防空综合防护体系信息化建设为目标,构建覆盖组织指挥、防护救援、通信报警、人防档案管理等全业务、多领域、全要素的智慧人防信息系统。结合长武县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一期)建设需求,本期项目建设通过对全县人防工程进行数字化建模,建设长武县智慧人防综合信息平台,包括综合可视化系统、智能监测管理系统、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人防应急分析系统等,利用信息化的手段,进一步深化人防的使命任务,实现战时防空、平时防灾和应急支援。
通过人防已有电脑客户端实现人防指挥车、人防实时视频监控的统一接入,并基于人防监控及环境监控实现全面监管。同时人防指挥中心还能够对接到重大危险源,如水库、水厂等的安全预警信息,对接信息后通过警报系统进行发布。
智慧环卫系统
通过对接北控智慧环卫系统,在此基础上融合长武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自行负责的环卫区域,基于地理空间位置,实现对垃圾运转站、垃圾处理厂、公共厕所等环卫设施的空间分布展示、查询、统计,实现对环卫设施的管理。实现对环卫工人、环卫车辆的管理等。
扬尘在线监测系统,通过对接前端传感设备,获取工地实时的扬尘监测情况,并能通过地图对工地监测设备进行查询和展示,同时能够通过阈值设置继续监测预警。
通过对接长武县管网信息系统,在此基础基于地理空间位置,实现城市管线数据信息的基本维护,可视化交互查询,管线位置快速定位等各项业务应用。
城市管理运行服务平台建成后,会与现有住建体系下的应用系统进行对接,主要包括:人防信息平台、智慧路灯系统、污水厂进出水数据
监测系统、地下官网系统、油烟监测系统、其他住建体系下系统。根据对接系统接入的数据,定制开发相应系统功能。
市民公众可以通过小程序进行事件上报,上报后信息接入指挥协调系统,系统会进行按时间、类型分拣,分拣后可补充事件的信息,并将补充后的事件,统一上报到协同工作子系统中进行派发处理。
聚焦市政设施、房屋建筑、交通设施和人员密集区域等领域,对防洪排涝、燃气安全、路面塌陷、管网漏损、桥梁坍塌等开展运行监测,对城市运行风险进行识别、评估、管理、监测、预警、处置,实现城市运行全生命周期监测管理。
系统可依据考核办法自定义考核评估依据,结合系统有关数据及业务信息,对相关组织机构、岗位和区域进行考核评分,以反映各组织机构、岗位、区域工作成绩,实现辖区的城市管理考核和综治考核的定量化。
基于综合性城市运行管理服务数据库,开展分析研判,提炼工作成果,为动态掌握城市运行管理服务态势、及时做出处置响应、部署相关工作、开展专项行动、制定相关政策等提供决策建议。
据系统运维管理需要,对组织机构、人员权限、业务流程、工作表单、功能参数等事项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该系统具备组织机构管理、权限管理、角色管理、人员管理、移动端版本发布等功能。
在保证指挥中心系统设备安全运行和满足指挥及应急决策的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将美学艺术有机地融入其中,加之合理地运用装饰材料,对指挥中心空间进行美化和重点部分进行点缀,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和品位,旨在重点突出指挥中心装饰的高科技形象,体现设计的人性化特点。针对本工程,在设计时考虑到了种种可能对功能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以达到安全、可靠、经济、美观和环保节能目的为原则,对本工程进行详细的设计,充分体现信息时代的特征以及指挥中心的网络化和智能化特点。
图坐席设计
指挥中心装修:
指挥中心在四层,总建筑面积约为130㎡,其中应急指挥大厅的面积约为97㎡,决策会商室的面积约为33㎡,值班室的面积约为5.4㎡。
应急指挥大厅和会商室中间以12mm钢化玻璃隔断分割。
指挥中心大厅的大屏显示系统主要用于监控图像、视频会议、电视、应用系统界面显示等,可以满足指挥中心对图形、图像的显示需求。
指挥中心大屏系统:
根据指挥大屏平面布局设计,本工程在指挥大厅新建15.6平米的LED P1.25小间距拼接大屏。
会商室显示系统采用1台86寸交互式智能平板,既可以当做高清显示器使用,又可以当做触摸电脑使用。交互平板集成演示、书写、互动、分享等应用功能模块。配上无线同屏器设备,支持无线传屏,将电脑/笔记本电脑信号传输至交互平板上显示。支持录屏功能、电子白板、手写批注功能,满足培训授课的各项应用需求。
音频扩声系统:
本项目在指挥中心和会商室配置1套专业扩声系统,该系统由1台电源管理器、1台音频处理器、1台调音器、1-2套功放音响组合、2只无线话筒和话筒天线组成。
数字会议系统
本项目在指挥大厅和会商室配置1套数字会议系统,该系统由2台会议系统主机、2个主席话筒单元和18个普通话筒单元组成,话筒采用保密性较好的有线传输方式。
一、工程建设费 |
||||||
指挥中心装修 |
||||||
序号 |
类型 |
名称 |
招标技术要求 |
数量 |
单位 |
备注 |
1 |
拆除 |
拆除原吊顶 |
拆除原吊顶 |
130 |
平米 |
|
2 |
原墙面铲除 |
原墙面铲除 |
150 |
平米 |
|
|
3 |
灯具拆除 |
灯具拆除 |
1 |
项 |
|
|
4 |
电缆电气插座拆除 |
电缆电气插座拆除 |
1 |
项 |
|
|
5 |
消防烟感拆除及恢复 |
消防烟感拆除及恢复 |
1 |
项 |
6 |
|
水喷淋拆除改造 |
水喷淋拆除改造 |
20 |
套 |
|
7 |
消防泄水 |
消防泄水 |
1 |
项 |
|
|
8 |
指挥中心装修 |
大厅吊顶龙骨 |
大厅吊顶龙骨 |
130 |
平米 |
|
9 |
吊杆 |
吊杆 |
130 |
平米 |
|
|
10 |
石膏板双层石膏板叠级吊顶 |
石膏板双层石膏板叠级吊顶,材料燃烧性能A级 |
130 |
平米 |
|
|
11 |
顶面漆乳胶漆 |
顶面漆乳胶漆,满足环保要求 |
160 |
平米 |
|
|
12 |
吊顶四周叠级石膏造型顶 |
吊顶四周叠级石膏造型顶,,材料燃烧性能A级 |
40 |
平米 |
|
|
13 |
墙面基层 |
墙面基层 |
150 |
平米 |
|
|
14 |
灯槽 |
灯槽 |
110 |
米 |
|
|
15 |
乳胶漆墙面 |
乳胶漆墙面,满足环保要求 |
150 |
平米 |
|
|
16 |
不锈钢踢脚板 |
不锈钢踢脚板 |
50 |
平米 |
|
|
17 |
抗静电地板 |
600*600*40专用抗静电活动地板,满足国家规范 |
130 |
平米 |
|
|
18 |
支架 |
支架 |
130 |
平米 |
|
|
19 |
地板桥架 |
地板桥架 |
30 |
米 |
|
|
20 |
会商室隔断基础 |
会商室隔断基础 |
22 |
平米 |
|
|
21 |
玻璃隔断 |
12mm透明钢化玻璃,满足30分钟防火要求 |
22 |
平米 |
|
|
22 |
隔断百叶 |
隔断百叶 |
22 |
平米 |
|
|
23 |
木工板 |
木工板 |
25 |
张 |
|
|
24 |
玻璃隔断黑钛不锈钢 |
玻璃隔断黑钛不锈钢 |
30 |
米 |
|
|
25 |
玻璃隔断门 |
玻璃隔断门 |
1 |
樘 |
|
|
26 |
隔断门五金 |
隔断门五金 |
1 |
套 |
|
|
27 |
大屏包边及后检修通道 |
大屏包边及后检修通道 |
1 |
项 |
|
|
28 |
检修隐形门 |
检修隐形门 |
1 |
项 |
|
|
29 |
其他辅材 |
其他辅材 |
1 |
项 |
|
|
30 |
运费及清运 |
运费及清运 |
1 |
项 |
|
|
31 |
窗套 |
窗套 |
6 |
套 |
|
|
32 |
窗台石 |
窗台石 |
6 |
套 |
33 |
|
窗帘 |
窗帘 |
6 |
套 |
|
34 |
指挥中心电气及照明部分 |
双联跷板开关 |
双联跷板开关 |
4 |
套 |
|
35 |
指挥中心电缆 |
指挥中心电缆 |
50 |
米 |
|
|
36 |
配电箱 |
配电箱,具备自动、手动分时启动、一键关闭等功能 |
2 |
套 |
|
|
37 |
LED灯带 |
LED灯带 |
50 |
米 |
|
|
38 |
嵌入式LED灯 |
嵌入式LED灯 |
80 |
米 |
|
|
39 |
筒灯 |
筒灯 |
40 |
套 |
|
|
40 |
应急照明灯 |
应急照明灯 |
6 |
套 |
|
|
41 |
出口指示灯 |
出口指示灯 |
4 |
套 |
|
|
42 |
地插 |
地插 |
5 |
个 |
|
|
43 |
五孔市电插座 |
五孔市电插座 |
9 |
个 |
|
|
44 |
金属线管 |
金属线管 |
400 |
米 |
|
|
45 |
阻燃导线 |
阻燃导线 |
600 |
米 |
|
|
46 |
阻燃导线 |
阻燃导线 |
600 |
米 |
|
|
47 |
综合布线 |
综合布线 |
1 |
项 |
|
|
48 |
大屏电缆 |
大屏电缆 |
1 |
项 |
|
|
49 |
网络面板 |
网络面板 |
10 |
个 |
|
|
50 |
金属软管 |
金属软管 |
5 |
箱 |
|
|
51 |
其他辅材 |
其他辅材 |
1 |
项 |
|
|
52 |
家具及设备搬迁 |
人防原设备搬迁及安装 |
人防原设备搬迁及安装 |
1 |
批 |
|
53 |
操作台 |
操作台 |
8 |
套 |
|
|
54 |
操作台椅子 |
操作台椅子 |
8 |
套 |
|
|
55 |
操作台PDU |
操作台PDU |
4 |
套 |
|
|
56 |
会议桌 |
会议桌 |
1 |
套 |
|
|
57 |
会议高背椅子 |
会议高背椅子 |
14 |
套 |
|
|
58 |
会议辅助椅子 |
会议辅助椅子 |
14 |
套 |
|
|
59 |
施工文明措施费 |
施工文明措施费 |
1 |
项 |
|
|
60 |
楼道电梯保护 |
楼道电梯保护 |
1 |
项 |
|
|
61 |
运输及搬运 |
运输及搬运 |
1 |
项 |
|
|
62 |
大厅风管机空调(5P) |
大厅风管机空调(5P) |
1 |
套 |
|
|
63 |
会商室空调(3P) |
会商室风管机空调(3P) |
1 |
套 |
|
详见招标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