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需求书
宁波科技大市场主要承担科技咨询服务、企业技术需求挖掘、科技合作对接和成果转移转化等工作,通过市场化、专业化运作有效整合政府、高校院所(产业技术研究院)和企业等多方面资源,提升科技资源配置的精准化及效率。
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政策激励、模式创新、集成服务、精准对接等措施,打造立足前湾的开放式技术对接、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平台,导入技术、资本、产品、科技人才等要素,通过专业化运作实现全区创新资源的高效精准配置,最终建成可持续发展的前湾特色的技术转移转化平台。以企业技术需求挖掘对接、创新资源共享、科技服务及最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工作为抓手,助力高校院所、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区内企业开展合作或科技人才、技术成果在我区转化和产业化。
二、 项目内容
1、技术转移转化体系建设
以宁波科技大市场为平台开展科技合作对接、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科技项目落地转化等工作。初步建立基于科技大市场的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产业技术研究院)相衔接的技术转移、科技资源共享及服务保障体系。
2、技术需求挖掘及科技成果征集
(1)企业技术需求挖掘
开展精准服务企业、技术问诊等活动,实地走访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等科技型企业,帮助企业开展技术创新能力诊断,征集一批企业卡脖子技术需求,并在网上科技大市场(前湾科技商城)发布,同时在走访企业过程中做好科技政策宣讲等服务。
(2)高校院所(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成果征集
与高校院所(产业技术研究院)建立合作及科技成果信息共享机制,建立高校院所(产业技术研究院)专家库、科技成果共享及定期在网上科技大市场(前湾科技商城)发布,同时征集和筛选一批具有较强应用及推广价值的科技成果进行技术对接。
3、科技合作对接活动
(1)依托高校科研院所(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科技资源,全面梳理合作领域、合作项目,组织开展高校科研院所(产业技术研究院)专家线上服务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企业精准对接等活动,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企业等高端创新资源实现线上、线下对接。
(2)组织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区内企业双向技术对接会,组织区内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对接会(可分行业或领域)等。根据企业具体需求,邀请专家赴企业开展实地解惑等服务活动。
4、科技大市场管理职能
4.1科技大市场平台、网上系统等日常工作。
(1)系统维护职能;
(2)企业服务职能;
(3)网上科技商城信息维护及发布对接;
(4)数据统计上报及考核。
4.2平台职能承接及联动对接
建立联动对接机制。与产业技术研究院及其平台企业建立技术成果信息共享机制,优化人才团队对接服务机制,做好人才团队先进技术成果推广,及为新落地企业提供政策辅导、项目策划、科技金融和知识产权等服务。对产业技术研究院进展做好跟踪备案,推进与企业开展精准对接。
5、科技合作氛围营造
对我区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成功的典型案例做好宣传等工作。
三、技术服务
序号 |
项目 |
服务内容及成果 |
1 |
企业走访 |
根据采购人要求,每年对不少于20家次企业进行政策辅导、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诊断等服务。并提供相关的服务内容资料。 |
2 |
技术需求挖掘 |
每年进行针对性企业技术需求挖掘不少于20项,对挖掘到的企业技术需求开展诊断、分析等前期服务,并组织专家赴企业进行精准对接;根据市科技局每年不同任务要求开展技术需求挖掘等。技术咨询服务。并提供相关的服务内容资料。 |
3 |
召开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成果对接会或科技合作对接会 |
根据采购人要求,每年收集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成果,并对成果进行评估、宣传和对接等工作; 举办新区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成果对接会或全区技术需求和科技成果双向对接会不少于2次。并提供相关的服务内容资料。 |
4 |
信息内容更新维护 |
根据采购人的相关要求,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宁波科技大市场平台的栏目信息内容更新维护,包括但不限于前湾板块项目的信息更新、内容维护、科技服务机构管理、技术经济人培训、区外高端科技咨询及科技项目推介等等,此为常态化工作。 |
5 |
服务团队要求 |
供应商在职人员需在宁波前湾新区常驻不少于4人的服务团队,人员要求至少全日制3个研究生、1个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在合同签订后一个月内到位。 |
四、考核
在项目实施期间,采购人制定宁波科技大市场年度运营考核指标,考核指标包含企业走访、技术需求挖掘、日常运营维护、征集发布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成果、召开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成果对接会等。供应商服务期限满后,由采购人对其年度运营指标进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