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型智慧城市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基础支撑为目标建设鄂尔多斯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实现对城市数据的汇聚、融合、管理和分析,形成完备的CIM基础数据库,构建城市三维空间数据底板,为城市决策和行业应用提供支撑。以CIM基础平台为底座,开发城市多领域CIM+应用,同时开展相关系统对接,为鄂尔多斯市智慧城市发展奠定基础。
合同包1(鄂尔多斯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一期)建设项目)
标的提供的时间 |
2023年7月1日试运行,2023年12月1日完成整体项目并验收 |
标的提供的地点 |
鄂尔多斯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投标有效期 |
从提交投标(响应)文件的截止之日起90日历天 |
付款方式 |
1期:支付比例30%,合同签订后10个工作日内付合同金额的30% 2期:支付比例30%,平台全部功能上线试运行后10个工作日内付合同金额的30% 3期:支付比例30%,验收完成后10个工作日内付合同金额的30% 4期:支付比例10%,平台正式运行1年后付合同金额的10% |
验收要求 |
1期:按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范、技术标准及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建设并通过专家评审 |
履约保证金 |
不收取 |
其他 |
其他:质保期:平台正式运行后中标人须免费运行维护一年;注:1.投标人在投标文件中做出的额外承诺及被采纳的合理化建议,必须在实施过程中落实,招标人不予增加预算。 |
2.技术标准与要求
序号 |
核心产品(“△”) |
品目名称 |
标的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分项预算单价(元) |
分项预算总价(元) |
面向对象情况 |
所属行业 |
招标技术要求 |
1 |
|
行业应用软件开发服务 |
鄂尔多斯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一期)建设项目 |
项 |
1.00 |
16,316,200.00 |
16,316,200.00 |
否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详见附表一 |
附表一:鄂尔多斯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一期)建设项目是否允许进口:否
参数性质 |
序 号 |
具体技术(参数)要求 |
★ |
1 |
总体要求1、本项目基于鄂尔多斯市信创云部署,平台相关软件具备国产化自主性、可控性能力;2、应支持100平方公里及以上的CIM数据存储、索引、计算能力及城市级精细化三维浏览; |
|
2 |
标准规范体系建设理清鄂尔多斯市城市信息模型核心要素,建立数据资源目录体系,从数据定义、获取、接入、处理、转换、存储、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思考CIM的数据架构,提出数据存储和资源共享方案,设计数据更新机制,制定BIM数据轻量化方案,解决数据存储、备份、安全管理、访问效率等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工程建设项目BIM规划报建模型设计交付标准》《工程建设项目BIM施工图模型设计交付标准》《工程建设项目BIM竣工验收模型交付标准》《工程建设项目BIM施工图数字化审查技术规范》《城市信息模型数据共享与交换标准》《城市信息模型平台运维与安全管理规范》《城市信息模型数据采集入库标准》《城市信息模型建模与加工处理规范》《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服务接口规范》《城市基础设施模型汇交通用规范》标准体系,支持CIM基础平台稳定、可靠运行,同时每个标准规范须提供相应的规范解读视频。 |
|
3 |
(一)CIM数据库建设 1、对鄂尔多斯市住建局及其他委办局的21个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进行梳理分析,实现既有系统原始数据的归集与管理,建立源数据库。 2、依据住建部《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技术标准》中对CIM信息资源规划的相关规定,结合鄂尔多斯市的数据资源现状与住建业务实际情况,涵盖房地产、房屋建筑与市政设施、城市地下空间(地下管网)、工程建设等内容,兼顾住建部门工程建设审批、图审、工程项目监管等业务管理流程进行信息资源规划,归纳整理形成7大CIM基础数据库,分别是:时空基础数据库、资源调查数据库、规划管控数据库、工程建设项目数据库、公共专题数据库、物联感知数据库以及CIM成果数据库。 3、基于CIM基础平台设计典型业务应用,并对典型业务应用设计对应的专题数据库,包括CIM+规划设计专题数据库、CIM+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专题数据库、CIM+测绘应用专题数据库、住建驾驶舱专题数据库。 (二)数据治理服务 1地下空间BIM建模 1.1 实现对鄂尔多斯市普查的约1.2万公里地下管线数据进行三维建模。 1.2 实现对鄂尔多斯市约1.7公里综合管廊G3精度的BIM建模,确保模型的LOD几何和非几何信息深度满足交付要求。 2重点建筑BIM建模 按G2精度翻模并添加建筑外壳精细化建模,包括交易热度高的商品化住宅小区等约189万平方米重点建筑的BIM建模。 3BIM模型数据治理 对约1.7公里综合管廊及约189万平米建筑BIM模型数据进行预处理、格式转换、数据坐标转换、轻量化、数据融合、数据质量检查及数据入库等数据模型治理和模型发布。 4试点区域内数据治理 4.1 工程建设项目数据治理实现约50个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工程建设许可阶段、施工许可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等阶段审批数据进行治理入库,并实现工程建设项目数据在模型上的挂接。 4.2 房屋普查成果数据治理对鄂尔多斯市全量为137万余栋房屋普查成果数据进行治理入库,实现对房屋普查矢量数据和属性数据库进行建筑分层三维重建。辅以分户组件要素实现对平面设计图提取相关组件要素信息进行三维模型转换,达到通过图纸等资料生成白模。在数据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实现白模分层分户效果。 5CIM数据融合服务 5.1数据关联建设 |
|
|
5.1.1 时空基础数据关联建设按照CIM数据库建设的标准和流程,对行政区、测绘遥感数据及三维模型等时空基础数据与时空基础数据库进行数据源关联建设。 5.1.2 资源调查数据关联建设按照CIM数据库建设的标准和流程,对房屋普查和市政设施普查、国土调查、地质调查、耕地资源、水资源等资源调查数据与资源调查数据库进行数据源关联建设。 5.1.3 规划管控数据关联建设按照CIM数据库建设的标准和流程,对开发评价、重要控制线和国土空间规划等规划管控数据与规划管控数据库进行数据源关联建设。 5.1.4 工程建设项目数据关联建设按照CIM数据库建设的标准和流程,对立项用地规划许可数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数据、施工许可数据、竣工验收数据等工程建设项目数据与工程建设项目数据库进行数据源关联建设。 5.1.5 公共专题项目数据关联建设按照CIM数据库建设的标准和流程,对社会数据、法人数据、人口数据、地名地址数据和宏观经济数据等公共专题数据与公共专题数据库进行数据源关联建设。 5.1.6 物联感知数据关联建设按照CIM数据库建设的标准和流程,对建筑、市政设施、气象、交通、生态环境等监测数据和城市安防等物联感知基础数据与物联感知数据库进行数据源关联建设。 5.2数据融合治理 实现对5.1数据关联建设中已关联数据进行元数据规则建设、数据清洗转换等预处理、数据双重核查、数据索引目录构建等数据治理服务,完成对应入库。并在项目服务周期内保障持续更新服务工作,保障内外部应用系统的数据支撑和共享交换。5.3CIM成果数据治理服务 按照CIM数据库建设的标准和流程,对CIM成果数据库包括工程建设项目报批和加工整理的CIM1级~7级模型成果数据与CIM成果数据库进行数据索引目录构建等数据治理服务,完成对应入库。 |
|
|
(一)CIM基础平台建设 CIM基础平台,通过商用GIS平台引擎,实现数据汇聚与管理、数据查询与可视化、平台分析、开发接口等功能。对基础平台关键功能须提供平台使用说明及功能演示视频。 1数据汇聚与管理 1.1 数据汇聚数据汇聚模块应采用分布式、微服务架构,可伸缩弹性部署,采用模块化、组件化的方式适配各种数据来源,采用鄂尔多斯区域时空网格作为多源相关数据的时间、空间关联标识,将来自不同部门和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整合和集成,将数据转换成可分析和可应用的形式,将入库数据的标准化。实现二维数据、三维数据(含BIM模型数据)、外部服务、文件共享型数据接入。经由虚拟数据总线服务作为统一的数据出口,在实现CIM数据高效汇聚的同时,还可为上层应用提供数据支撑服务。 1.2 数据管理 ▲数据管理具备对多源异构数据进行管理的能力,采用元数据管理与鄂尔多斯区域网格化管理双模管理模式,包括资源目录管理、元数据管理、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导入导出、数据备份与恢复等功能。(以软件截图或产品彩页为佐证材料) ▲能够利用鄂尔多斯区域时空网格对CIM数据进行实时更新和监测,基于时空网格的数据组织和管理方式,适配不同网格尺度提供的精细化CIM时空数据处理和管理方法,使数据具备局部更新能力,实现城市CIM数据的自增长管理。(以软件截图或产品彩页为佐证材料) ▲能够利用鄂尔多斯区域时空网格,对城市信息挖掘的空间分析计算,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数字化水平。(以软件截图或产品彩页为佐证材料) ▲不同尺度不同级别下为各类CIM要素提供多尺度网格管理方式,用于各应用场景下适合计算与表达的信息形式,从而形成城市全要素数字化基础。(以软件截图或产品彩页为佐证材料) 针对BIM模型的管理应具备模型检查入库、模型比对管理、模型数据查询、模型多版本管理等功能。同 |
|
4 |
时需要针对常规建筑BIM模型轻量化。 1.3 数据服务管理数据服务管理模块支持各类静态服务与动态服务的接入,支持对各类地图服务进行管理,具体包括目录服务管理、图层配置管理、三维应用服务管理、空间分析服务管理、服务发布管理、服务注册管理、服务管理、服务统计。 1.4 数据交换共享子系统数据共享子系统根据资源类型划分目录,采用列表的方式对资源进行展示,并在资源列表中添加相应的资源描述,为用户提供资源条目查看、资源详情预览、资源调用申请、资源申请审核、调用情况统计、数据资源检索等功能。同时,日志记录访问人员、时间、数据资源类型、名称、调用次数等信息。 2数据查询与可视化 2.1 数据查询数据查询模块支持地名地址查询、建筑类查询、专题资源查询、空间自定义位置和范围查询、元数据网格查询、时间查询、区域网格查询、组合查询、模型查询、模型要素查询、关联信息查询、指标统计与数据,支持任意空间区域内20+图层POI数据的查询。 2.2 可视化服务可视化服务模块支持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加载与可视化呈现,包括数据加载、定点观察、BIM模型树、纹理渲染、剃度渲染、场景光效、图层管理、专题与目录管理、地图参数管理、符号样式管理、第三方站点管理、可视化管理、微件管理。 2.3 交互操作交互操作模块支持基于可视化引擎的一系列模型交互操作,包括罗盘、二三维切换、位置还原、鼠标操作、定点环视、视点、底图切换、地上地下、鹰眼视图、第一视角、构件隐藏、模型视图、测量工具、属性选择、剖切盒子、场景设置、位置调整。 2.4 漫游漫游模块支持用户使用镜头操控功能对场景进行漫游浏览,实现绘制漫游与录制漫游功能。 3平台分析 平台分析模块要求立足于规划管控的核心业务诉求,基于三维空间数据分析的能力,实现控规盒子、通视分析、缓冲区分析、日照分析、分层分户、天气模拟、淹没分析模拟、地下模式、水流模拟、地形开挖、视廊分析、绿地率分析。 4开发接口 要求提供统一数据接口,支持对CIM+智慧应用专题的数据与服务支撑,包含提供资源访问类、业务数据类、地图类、BIM类、功能控件类、数据分析类、平台管理类开发接口,并提供示例DEMO等说明文档,平台提供数据类和服务类的资源开发与调用接口,支持进行服务申请、审核、身份认证、服务授权,以保障开发接口调用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5综合运维管理 综合运维管理模块要求为CIM平台及4个CIM+应用提供统一单点登录与安全认证、部门管理、数据字典、门户方案管理、功能菜单管理、用户管理、角色管理、授权管理、用户行为日志管理,管理整个CIM基础平台及各业务应用的运行数据。 6移动端子系统 移动端子系统模块要求支持CIM数据浏览、CIM数据漫游、CIM数据属性查看、CIM模型批注、CIM模型多角度浏览剖面布局、CIM模型测量工具等功能,其中CIM模型测量工具包括实现立体空间距离测量、建筑面积测量、建筑间距测量等,便捷高效地实现对模型成果的应用。CIM数据浏览要求支持对二维地图、三维模型、BIM模型等CIM数据浏览并实现位置移动功能,包括旋转、放大、缩小、平移等,对于BIM模型,如果是多个楼层的话,可以按楼层显示或隐藏模型。 7CIM运营管理 7.1 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管理要求提供数据概况、数据中心、BIM模型管理。 7.2 服务资源管理服务资源管理支持服务聚合、服务概况、服务中心、服务申请、服务审核、服务授权 |
|
|
、分级授权管理、服务监控。 7.3 资源中心运维运维监控模块支持对数据中心、地图报表中心、服务中心、运维中心的相关参数进行管理和配置的能力,具备对资源进行监控管理和查看分析资源使用情况的能力,以实时查看资源使用现状、使用量等信息。 7.4 运行监测中心运行监测中心支持系统访问次数统计、服务调用情况统计、活跃用户统计,对总体运行情况和对外服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展示CIM基础平台的价值效益。 (二)商用GIS平台引擎 1空间数据发布服务 1.1 软件需要提供一年原厂升级和维护服务。 1.2 要求原生支持BIM软件主要格式的读取和显示查看,如Revit等。 1.3 要求支持不少于10种栅格数据格式(TIFF、IMG、GRID、JPEG、JP2、BMP、GIF、PNG、DAT、netCDF、HDF、CRF、JPEG 2000等),多种矢量数据格式(SHP、DWG、DXF、DGN、KML等),2种三维场景发布格式(slpk、multipatch),2种BIM模型格式(IFC、REVIT)。 1.4 平台应满足亿级BIM构件的加载和管理; 1.5 要求提供Rest架构的后台管理接口,能够通过管理接口能够实现对GIS Server站点和集群的管理操作,包括:创建、删除、启动、停止等;以及能够实现对集群、GIS计算节点的信息统计,包括:事务处理量、处理时间等。 1.6 要求GIS服务器支持预先定义共享实例池,支持池化的二维瓦片服务,瓦片加载及响应时间不超过2秒; 1.7 单节点GIS服务器满足允许并发用户数≥50; 1.8 支持OGC标准服务,包括但不限于WMS、WFS、WMTS、I3S、3DTiles等。 1.9 二维动态矢量服务初始加载时间不应超过8秒,后续响应时间不应超过3秒; 1.10 基于二维动态矢量服务动态生成三维要素初始加载时间不应超过8秒,后续响应时间不应超过5秒; 1.11 三维瓦片服务初始加载时间不应超过5秒,高精度显示等待时间不应超过5秒; 1.12 要求支持基于PBF、JSON、XML等格式查询传输的响应时间不超过10秒,并基于WebGL技术前端数据的快速渲染。 1.13 提供基于Web的数据质检功能,对属性,拓扑关系进行检查,生成质量报告,确保数据完整性。 1.14 要求包含在线不少于10种空间分析能力。 1.15 提供即拿即用的、零代码构建跨平台原生应用的工具。 1.16 要求提供多方位的安全机制,支持基于用户和角色的安全授权,支持基于令牌的身份认证,支持SS L(Security Socket Layer)加密机制,支持反向代理服务器部署策略,支持PKI认证,增强安全性。 1.17 支持JavaScript API和Runtime SDK,支持跨平台,跨设备的应用构建能力,能力覆盖地图浏览、查询、可视化、编辑、分析和管理等。 1.18 面对多用户并发访问以及服务器端空间计算的需要,GIS应用服务器应提供调优技术至少应包括:服务器端地图切片技术、服务器端进程预运行、服务器端缓冲池等、支持进程占用模式的按需设置。 2空间数据处理服务 2.1 要求支持二三维融合的编辑、分析及可视化。 2.2 要求支持基本的地图浏览、图层管理、空间和属性查询、统计图表和报表生成、地图符号化以及制图打印;支持多种专题图制作,如唯一值、渐变色、多属性符号、饼图、柱状图、点密度图等。 2.3 要求分析处理工具的数量>750个。 2.4 要求支持自动化执行多种地理处理分析工具,以及可视化的搭建分析流程模型。 |
|
|
2.5 要求支持配置工作流,标准化执行工作流程,并协同分享给其它人员。 2.6 要求支持矢量切片生产及发布。 2.7 要求支持自定义切片方案。 2.8 要求支持时间和空间纬度的结合分析,以挖掘时空模式的趋势信息。 2.9 要求支持多种OGC标准服务,包括WCS、WMS、WFS、WMTS、I3S。 2.10 要求支持多用户编辑工作模式。 2.11 空间数据处理软件具备三维分析、数据治理模块,可以扩展支持空间分析能力。 2.12 支持对海量影像的实时动态镶嵌,并对镶嵌结果进行羽化处理、轮廓构建、匀光处理。 |
|
|
CIM+规划设计审查 1、BIM指标审查 1.1 ▲建筑单体指标应提供建筑单体指标模块,实现对建筑性质、建筑高度和建筑层数等建筑单体指标的审查,能够根据建筑的单体性质,区分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商业建筑等类型,能够正确识别建筑高度和总楼层数。(以软件截图或网页截图为佐证材料) 1.2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应提供综合技术经济指标模块,实现对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建筑限高、总用地面积、计容建筑面积、总户数和居住人数等综合经济指标的审查,能够正确识别综合经济指标计算参数,准确计算综合经济指标并判断是否合规。(以软件截图或网页截图为佐证材料) 1.3 ▲停车设施专项指标应提供停车设施专项指标模块,实现对停车车位数、停车面积等停车设施专项指标的审查,能够正确识别机动车、非机动车位及停车总面积等参数并进行审查。(以软件截图或网页截图为佐证材料) 1.4 ▲绿地专项指标应提供绿地专项指标模块,实现对绿地率、绿地总面积等绿地专项指标的审查,能够正确识别各类绿地类型及面积。分类统计数据并进行智能合规性审查。(以软件截图或网页截图为佐证材料) 1.5 其他指标应提供其他指标模块,实现公共服务配套指标的审查。 2、消防设施审查分析应提供消防设施审查分析模块,实现对消防车道的宽度、转弯半径等是否符合规范设计要求的审查。 3、交通组织审查分析应提供组织审查分析模块,对房建类项目需要综合交通类协审的相关审查要点进行技术审查;对地块道路出入口、宽度设置等进行审查。 4、场地审查分析应提供场地分析模块,对BIM模型或相关三维模型所在的场地进行审查和分析,复核实际报建方案是否符合要求;实现建筑间距分析、建筑退让分析、贴线分析等功能。 5、BIM报审Revit导出插件 5.1 ▲数据质检应提供数据质检模块,可在导出插件中提供属性合标性检查功能,根据合标性检查结果,在模型中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部分进行定位及提示。(以软件截图或网页截图为佐证材料) 5.2 ▲数据导出应提供数据导出模块,现对不同格式的BIM成果进行审批模型提取,支持根据相关标准,导出符合要求的BIM规划报建模型,供后续审批审查使用。(以软件截图或网页截图为佐证材料) 6、项目管理应提供项目管理模块,实现对BIM报审项目信息的浏览查看功能,可新建项目,并上传报审项目BIM材料,可单个上传或批量上传,以及删除操作。 7、BIM浏览应提供BIM浏览模块,可满足规划报审BIM数据的轻量化查看需求,提供BIM模型视图浏览界面,包括视图方式、模型操作、信息查看、视图管理。 8、指标分析 8.1户型统计应提供户型统计模块,可按照户型,自动计算各户型建筑面积、计容面积等统计分析,以列表形式呈现,支持在BIM模型中对各个户型及房间进行定位。 |
|
5 |
8.2 楼层统计应提供楼层统计模块,可分别计算每层建筑面积、计容面积,以及展示各房间的计容系数等统计分析,方便审查人员定位核查,支持在BIM模型中对各个楼层房间进行定位。 8.3 绿地统计应提供绿地统计模块,实现对报审项目的绿地面积的统计分析,支持在BIM模型中对各个绿地进行定位。 8.4 车位统计应提供车位统计模块,可按照车位类别、车位类型、车位位置等对报审项目的车位进行统计分析。 9、报告生成 9.1 单体报告应提供单体报告模块,实现项目所有单体指标汇总功能,实现项目所有单体指标汇总结果的查看且可以导出单体报告(即建筑面积计算表),包括查看单体指标汇总结果、模型定位查看、导出报告等,包括《建筑单体分层指标表》、《建筑单体分层平面图》等。 9.2 审查报告应提供审查报告模块,支持建设规划指标审查汇总界面,功能包括查看规划指标汇总结果、模型定位查看、判断是否通过、导出报告;实现规划指标计算结果与规划限值的对比结果的查看。 CIM+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 一、系统架构 1、用户架构:支持多层级架构管理,便于监管方、参建方、项目管理方等不同层级划分管理。 2、项目架构:支持多项目管理,提供项目新建、移动等灵活配置功能。 3、端口架构:支持插件端、Web端、PC客户端和移动APP端全端口应用,除插件端用于模型轻量化,其他端口功能、数据同步保持一致。 4、轻量化引擎架构:支持模型轻量化图形引擎、表单引擎、流程引擎、规则引擎和BI数据引擎;支持BIM大场景加载:PC端120万方,WEB,IOS,anoriod 20万方以上体量模型同时加载,速度体验流畅,轻量化能力突出:平均轻量化程度达到1/20以上,模型体验流畅,支持IOS,anoriod原生语言开发。 二、系统性能 1、灵活性:支持工作流自定义,支持表单自定义,支持模块化扩展。 2、轻量化:支持Revit、Navisworks、Bentley、Catia、Tekla等建模软件,通用格式支持IFC、fbx、obj、dwg等格式转换应用;模型支持本地化缓存,节省流量,加快模型浏览速度;模型上传完成后,各端口(PC端、Web端和移动端)整体同步下载查看;无需上传Revit文件,优先保护模型知识产权;模型存储云端,避免外部操作原因导致模型丢失,各端口可随时调用。 3、插件端:支持Revit插件和navisworks插件两种:Revit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 Navisworks2014/2015/2016/2017/2018/2019 三、功能设计 1. 系统设置支持多层级架构管理,便于监管端、参建方、项目不同层级划分管理,支持插件端、Web端、PC客户端和移动APP端全端口应用。 2. 权限管理根据BIM施工管理系统的人员情况,通过权限管理将功能模块使用权限赋予到不同的单位、部门或者人员,保证安全性、保密性。 3. 项目看板支持项目看板查看,涵盖项目支持各条线业务功能数据对接展示与综合看板。 4. 项目公告支持项目内公告通知发布,让现场人员更方便接收公告信息,加强现场人员对公告的重视。 5. 工程动态项目内的成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工程动态发起,支持关联模型与录入相关位置,让动态信息更加明确。 6. 任务管理支持OA级工作流程管理,流程自定义,通过流程结合系统功能模块进行固化管理,例如设计变更,自定义变更审批流程,结合表单与流程功能进行审批管理。 7. 通信管理支持项目通讯录管理,让用户快速获取相关人员电话进行拨号联系,摆脱线下查表、问人等 |
|
|
低效率工作。 8. 模型应用支持模型漫游,沉寂式模型漫游,剖切,测量,版本管理,二三维联动,模型生长,模型效果及图纸展示。支持拾取模型构件交点位置,测量点位二次移动选点;支持测量模型与轴网距离;支持小地图显示,让漫游过程中更加清楚所在位置,且点击地图位置可快速跳转定位至此;支持多个子模型进行整合查看;支持子模型分配权限,对于高保密模型,可指定相应的项目成员查看,其余成员无法查看。 9.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涵盖质量问题、现场留痕和文档资料三部分,通过问题可随时记录现场质量问题信息、位置、责任人及整改过程信息,质量留痕针对现场交底、巡检等照片上传记录,让现场质量管理更加形象化,质量文档提供现场人员针对性上传保存相关文档资料;支持权限配置,权限管理更加精细化,专人专事负责管理,条理更清晰;支持质量问题、留痕和文档均支持与模型关联,方便定位查看;支持质量问题统计分析,按日、周、月等方式进行统计。 10. 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涵盖安全问题、现场留痕和文档资料三部分,通过问题可随时记录现场安全问题信息、位置、责任人及整改过程信息,安全留痕针对现场交底、早班会等照片上传记录,让现场安全管理更加形象化,安全文档提供现场人员针对性上传保存相关文档资料;支持权限配置,权限管理更加精细化,专人专事负责管理,条理更清晰;支持安全问题、留痕和文档均支持与模型关联,方便定位查看;支持安全问题统计分析,按日、周、月等方式进行统计。 11. 进度管理支持进度计划与模型关联,通过BIM模型直观展示工程进度;支持任务发布、反馈关联计划;支持支持数据分析,区分进度延后、提前等信息通过进度模拟展示;支持通过BIM模型进行进度模拟动画播放,三维可视化展示现场进度进展情况;支持延期、提前、正常等状态颜色自定义。 12. 成本管理包含项目估算,项目概算,目标成本,合约计划,招标采购,合同管理,支付管理,竣工结算,合同价款调整,概算执行情况。 13. 资料管理系统支持自定义文档目录架构;支持文档上传、下载、分享;文件夹支持查看和操作、删除权限管理;支持图纸上传解析DWG格式的图纸;资料的在线分享。 14. 协同管理通过表单进行相关自定义审批。模型视口、图钉管理;图纸视点、测量及批注,达到协同效果。及时响应和通知。 15. 系统集成及开放性支持与其他系统进行对接,提供开放的API接口,供CIM平台其他系统调用。支持SSO账号集成,支持资料集成。 CIM+测绘应用 1、±0.00检测 1.1 标高检测应提供标高检测模块,实现实际标高检测录入、设计标高录入和标高对比功能。 1.2 外围边线检测应提供外围边线检测模块,实现±0.00检测单体外轮廓线位置信息的录入。 1.3 图纸模型比对应提供图纸模型比对模块,实现对规划审批图数据和BIM模型数据优化、数据整理和数据对比。 2、竣工规划核实 2.1 竣工BIM模型数据优化应提供竣工BIM模型数据优化模块,对竣工BIM模型及数据进行优化处理。 2.2 模型对比应提供模型对比模块,实现竣工BIM模型与规划BIM模型的对比,包括竣工BIM的平面位置、建筑面积、建筑层数、建筑物的室内、外标高、层高、建筑高度等主要指标数值与规划BIM模型的对比。 3、不动产测绘应提供不动产测绘模块,实现土地、房屋、林木等定着物测绘数据录入,并实现实测值与设计值进行对比,对比后输出对比报告。 |
|
4、房产测绘应提供房产测绘模块,实现BIM模型的测量,可将数值录入系统,实现数据实际值与设计值的对比。 5、测绘成果管理应提供测绘成果管理模块,可将各类型测绘成果数据基于一张底图进行展示。对±0.00检测、竣工规划核实、不动产测绘、房产测绘成果进行管理,包括成果提交、成果数据管理。住建驾驶舱CIM驾驶舱系统主要通过时空数据地图交互展示;图层列表;GIS分析组件;CIM数据控制面板;地区控制面板;地区搜索功能;综合信息模块;图表分析等功能建设市域总览、城市体检、城市生命线、公园城市、在建工程、数据资产等专题实现城市运行与治理的云端再造,辅助领导科学决策。 1、城市总览专题:基于鄂尔多斯数字底图建设理念和要求,结合多种信息手段,对鄂尔多斯的城市概况、城市生长、城市更新进行多维度综合展示; 2、城市体检专题:基于CIM平台的数据和功能服务,围绕生态宜居、健康舒适、安全韧性、交通便捷、风貌特色、整洁有序、多元包容、创新活力八大类基础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完成城市体检九大专项指标三维可视化; 3、城市生命线专题:燃气、供水、供电、热力、桥梁等一张图,全域视角展示二维市政管线数据(可抬高),关注市政管网勘测/建设的实际情况,全面掌握城市基础设施运行情况; 4、公园城市专题:构建公园城市一张图,形成公园管理、林草资源管理、绿道建设管理、园林绿化管理等一图总览; 5、在建工程专题:整体展示鄂尔多斯项目年度任务、完工项目、在施项目、储备项目信息,展现在建项目进度、质量监管、安全、人员、项目统计信息,实现对项目信息的可视化总览。数据资产专题:对平台接入的各政务部门、发布的数据资源、共享调用情况、资源申请数量等进行分析和可视化展示。 |
|
6 |
系统对接服务实现与住建局及其他委办局21个子系统的对接,实现城市信息的共享交换、业务的协同联办。同时预留接口,作为动态调整预留对接各委办局业务的变化。设计内容包括数据格式、接口形式、采集频率、数据内容及范围等内容,针对结构化、非结构化、模型数据通过前置交换、在线共享、离线拷贝等方式设计对接方案。系统清单如下: 房地产项目超市系统 房地产预售资金监管系统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智慧监管系统 建设工程(人防工程)智慧工地监督平台审图系统 城市内涝预警监测平台 全国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调查系统 自建房(农房)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系统城市体检平台 燃气安全监测预警平台节能系统 智慧物业服务平台 建筑从业人员实名制信息系统 鄂尔多斯市房地产市场监管服务平台一张图监督实施预警系统 公共信息平台(数据资源共享平台)鄂尔多斯城市智能体(城市大脑)天地一体化平台 智慧城管平台 智慧文化旅游平台公租房系统 预留各部门业务审批系统接口 |
说明 |
打“★”号条款为实质性条款,若有任何一条负偏离或不满足则导致投标无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