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需求
本项目需收集资料理清上海市湿地现状、研究明确上海市湿地保护修复目标、分析优化湿地空间布局、明晰湿地保护主要任务。并在以上资料基础上分析编制本市湿地保护总体规划一份,为后续部署重大工程等提供指引。全部工作必须于2024年底前完成。
一、项目名称与工程地点
项目名称:上海市湿地保护专项规划项目项目地点:上海市
二、项目背景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位置,将“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作为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2016年11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2022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实施,这是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最新成果。保护利用湿地资源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
三:技术标准与规范
(1)《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标准(试行)》(2007年)。
(2)《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红线划定技术指南(试行)》(2014年1月);
(3)《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施行)》(2010年);
(4)《自然保护区工程总体规划设计标准》;
(5)《国家湿地公园评估标准》(LY/T1754-2008);
(6)《国家湿地公园评估规范》(LY/T1755-2008);
(7)《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LY/T1755-2008);
(8)《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2010年2月);
(9)《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
(10)《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LY/T1707-2007);
(1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1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338-2018);
(13)《上海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2021-2035年)》;
(14)《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
国家及地方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相关规划、政策文件等。
四、规划内容
(一)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为上海市行政范围内的所有湿地。
(二)规划期限
根据采购人要求,全部工作必须于2024年底前完成
(三)规划编制要求
为全面保护湿地,强化湿地利用监管,推进退化湿地修复,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为引领,落实国家、上海市关于湿地保护的相关政策、标准,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编制《上海市湿地保护专项规划》,从湿地保护原则目标、规划体系、实施管理体系、行动计划与重点工程等角度,建立上海市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推动上海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综合治理。
1.湿地现状分析
根据《全国湿地资源综合调查技术规程》分类系统与分类标准,上海市范围内湿地可划分为河流湿地、人工湿地、沼泽湿地等。
2.总体布局规划
以保护湿地资源及其生物多样性,突出湿地特色,促进上海市高质量发展为总体目标,以严守湿地保护的“生态红线”底线,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为重点。将重要湿地建成自然保护地中湿地自然公园,将其纳入国家湿地保护体系中进行抢救性保护;将退化湿地通过水体修复、野生动物栖息地恢复、植被恢复、湿地景观恢复四个层次进行修复;加强林田水草湖沙综合治理,建立结构和功能完整的水系水网,兼顾湿地保护的能力建设与合理利用示范工程,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对集中连片、破碎化严重、功能退化的自然湿地进行修复和综合整治。健全湿地监测评价制度、湿地监测数据共享机制、统一的湿地监测评价信息发布制度,提升上海市湿地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和保护管理水平。
3.湿地保护规划
开展湿地保护红线规划、湿地保护体系规划、湿地恢复体系规划、湿地可持续利用体系规划,完成后续投资估算与效益评价,并提出相关保障措施。
五、项目预算:
报价不得超过该标包的项目预算,超过项目预算的投标书将被拒绝。该标包的项目预算为:1029600元,按照工作实施进度,拟于2023年完成中期评审、2024年完成验收后,分别投放资金,实际经费以财政最终拨款为准。
六、规划成果要求
1.湿地资源保护规划文本
经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通过并且达到国家、市级相关部门规定的要求的《上海市湿地保护规划》文本。
2.湿地资源保护规划图件
规划图件包括区位分析、湿地资源分布、水系现状、湿地保护总体布局等图件及矢量数据。
七、规划成果提交要求
符合相关规划设计深度要求的成果文件六套,包括文本、说明书、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