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需求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罗定市2023年松材线虫病等林业有害生物预防与除治项目(松材线虫病防治)
2、采购预算总金额人民币2368000.00元。
3、项目需求一览表
项目内容 |
计量单位 |
数量 |
|
小计 |
|
|
|
1.1疫木除治 |
疫情小班套袋消杀伐桩处理 |
亩 |
23020.81 |
1.2清理枯死松树 |
伐倒、锯段、清理 |
株 |
2500 |
1.3拔除镇黎少镇定期巡查、清理枯死松树 |
伐倒、锯段、清理 |
项 |
1 |
1.4专项普查(一次)、拔除镇黎少镇枯死树和松墨天牛诱捕器监测(每两个月一次) |
全市林地踏查、取样 |
项 |
1 |
拔除镇黎少镇枯死树监测 |
|||
拔除镇黎少镇松墨天牛诱捕器监测 |
采购包1(罗定市2023年松材线虫病等林业有害生物预防 与除治项目(松材线虫病防治))1.主要商务要求
标的提供的时间 |
防治期限从2023年6月至2023年10月(核心除治区和重点预防区采用防治绩效承包制),2023年11月至12月为自查自纠阶段,验收后至2024年4月30日为防治绩效承包质保期。 |
标的提供的地点 |
罗定市范围内(采购人指定地点) |
付款方式 |
1期:支付比例90%, 2023年10月底前完成所有项目任务并验收合格,支付合同金额的90%
2期:支付比例10%,2024年4月底完成核心防治区和重点预防区防治区23020.81亩防治绩效承包任务,项目全面完成,支付合同金额的10% |
验收要求 |
1期:项目完成后,由采购人根据中标(成交)人提供的项目完成总结、验收申请书和监理报告书组织验收小组进行竣工验收并出具验收证明 |
履约保证金 |
不收取 |
其他 |
|
其他商务需求
参数性质 |
编号 |
内容明细 |
内容说明 |
|
1 |
报价要求 |
投标总报价应包括各种人力成本、设备成本、资料费、服务费、税费及合同实施过程中的所有费用。 |
|
2 |
防治绩效承包期限 |
防治期限从2023年6月至2022年10月(核心除治区和重点预防区采用防治绩效承包制),2023年11月至12月为自查自纠阶段,验收后至2024年4月30日为防治绩效承包质保期,发现的枯死、枯黄松树仍需按照采购人的要求处理。 |
|
3 |
检查与验收 |
(1)组织林业相关技术人员组成验收小组,对松材线虫防治效果进行检查和验收。防治期间每月一次,当月20日前完成,秋季检查则结合秋季普查进行。检查内容包括项目进度、技术措施、防治效果、施工原始记录、施工照片、施工日记和项目管理措施等。竣工验收内容包括资料审核和施工现场检查验收。资料审核包括项目管理资料、项目竣工资料、防治前后对比照片或影像、施工原始记录、施工日记等。①核心除治区:采取全查的方式进行现场验收。②重点预防区:检查人员按照重点预防区小班数的10-20%进行现场验收。③一般预防区病枯死松树清理按照地径10厘米以上株数由罗定市自然资源局、辖区林业主管部门和第三方组织验收,所清理的松木自行处理,要求不能造成疫情传播,内容包括清理地点、处理方式等,并优先清理疫情镇和重点区域的优势枯死松木,对不明原因枯死松树采样鉴定。4、诱捕器监测和专项普查,按照省林业局制定的相关标准验收,样本数量不少于100份。 (2)检查与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对照年度除治任务检查松木清理和除害处理数量;除治作业区有无病死树情况;除治作业区伐桩处理和枝桠清理情况;除治迹地周边房前屋后疫木堆放情况;疫木粉碎、削片或者烧毁情况。此外,实施社会化防治的还需检查除治任务完成情况以及施工监理情况。秋季检查则根据年度除治任务指标,对发生区内松材线虫病发生、媒介昆虫防治等情况进行检查,同时可对去冬今春防治现场进行检查。 (3)检查与评价方法:参照《广东省松材线虫病疫木除治技术工作指引》和省林业局制定的相关办法,县级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检查和验收,采取现场查定和内业查定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防治质量检查。 (4)除治质量验收及绩效评价不合格情况下,则立即制定整改方案,逐条逐项研究评价组反馈的问题,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对策,形成整改方案,把整改责任落实到人,并将整改方案及时上报给相关单位。 |
说明 |
打“★”号条款为实质性条款,若有任何一条负偏离或不满足则导致投标(响应)无效。 |
2.技术标准与要求
序号 |
品目名称 |
标的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分项预算单价(元) |
分项预算总价(元) |
所属行业 |
技术要求 |
1 |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服务 |
松材线虫病防治 |
项 |
1.00 |
2,368,000.00 |
2,368,000.00 |
农、林、牧、渔业 |
详见附表一 |
附表一:松材线虫病防治
参数性质 |
序号 |
具体技术(参数)要求 |
||||||||||||||||||||||||||||||||||||||||||||||||||||||||||||||||||||||||||||||||||||||||||||||||||||||||||||||||||||||||||||||||||||||||||||||||||||||||||||||||||||||||||||||||||||||||||||||||||||||||||||||||||||||||||||||||||||||||||||||||||||||||||||||||||||||||||||||||||||||||||||||||||||||||||||||||||||||||||||||||||||||||||||||||||||||||||||||||||||||||||||||||||||||||||||||||||||||||||||||||||||||||||||||||||||||||||||||||||||||||||||||||||||||||||||||||||||||||||||||||||||||||||||||||||||||||||||||||||||||||||||||||||||||||||||||||||||||||||||||||||||||||||||||||||||||||||||||||||||||||||||||||||||||||||||||||||||||||||||||||||||||||||||||||||||||||||||||||||||||||||||||||||||||||||||||||||||||||||||||||||||||||||||||||||||||||||||||
|
1 |
一、项目技术服务要求 (一)防控目标 通过实施罗定市2023年松材线虫病等林业有害生物预防与除治项目(松材线虫病),实现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及病(枯)死松树数量双下降,有效阻止松材线虫病在罗定市的扩散蔓延,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林业健康发展,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二)防控任务 1、采取绩效承包制,在防治期限内,全面清理核心除治区、重点预防区共计23020.81亩松林范围内枯死松木(包括松材线虫病死木、衰弱枯死木、其它病虫致死木、无序砍伐木及枝桠,并进行除害处理,确保没有带线虫的天牛羽化出来)。防治小班一览表详见附表3。 2、清理罗定市范围内(一般预防区)2500株散生枯死松木。 3、拔除镇黎少镇定期巡查、清理枯死松树,详见附表4。 4、进行全市的松林专项普查(秋普)共计777346亩次,拔除镇黎少镇枯死树和诱捕器监测(每两个月一次)。 (三)设计布局 1.监测 1)疫情拔除镇黎少镇监测 严格按照省林业局的要求完成黎少疫情镇拔点任务,防治期间对黎少镇范围内涉松林进行定期巡查并及时清理枯死松,日常监测定期为每一月两次。同时黎少镇疑似病枯死松树和松墨天牛由第三方机构开展抽样送检工作,在黎少镇设置松墨天牛监测点,对黎少镇内已悬挂的10套松墨天牛诱捕器进行维护,更换诱芯,对新发现疑似病死树和诱捕的松墨天牛及时采样送检,要求每2个月一次,全年完成共计6次。 2)专项普查 对全市的松林专项普查(秋普)共计77.7346万亩次。 任务是按照松材线虫病普查技术规程,制定普查实施方案,对全市松材线虫病发生情况进行精准调查,如实编制《罗定市2023年秋季松材线虫病专项普查报告》。 2.疫木除治 对2022年罗定市松材线虫病防治项目进行整体规划,将松林划为核心除治区、重点预防区和一般预防区。 1)核心除治区 将2022年秋季普查松材线虫发生的12个小班划为核心除治区,面积为2453.85亩,主要进行疫木除治(不少于1178株,具体除治数量以实际发生株树为准),地点涉及榃滨、附城、生江、素龙四个乡镇。 任务主要为枯死松树清理,尽可能减少松材线虫病的传播机会和感染数量,防止松褐天牛继续传播和扩散,降低媒介昆虫的种群密度,减少感染风险。 2)重点预防区 重点预防区61个小班,面积共计20566.96亩,进行疫木除治(不少于1322株,具体除治数量以实际发生株树为准),地点涉及榃滨、附城、生江、素龙四个乡镇。 任务主要为清理区内枯死松树尽可能降低松材线虫病的发生机会和感染程度,防止松褐天牛自然传播和扩散,降低媒介昆虫的种群密度,减少感染风险。
附表3 核心除治区和重点预防区病枯死树处理作业小班设计一览表 单位:亩、棵
3)一般预防区 将全市松林(含混交林)共计970749.33亩划为一般预防区。 任务主要为清理因雷击、松突圆蚧危害等自然原因造成的散生枯死松树2500株。 二、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措施 按照《广东省松材线虫病疫木除治工作指引(试行)》(粤林办[2020]54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印发《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2022年版)》的通知》(林生发〔2022〕94号)、《广东省林业局关于松材线虫病疫区和疫木的管理办法》(粤林规〔2020〕3号)相关规定执行,主要内容如下: 1、监测 (1)疫情拔除镇黎少镇监测 严格按照省林业局的要求完成黎少疫情镇拔点任务,防治期间对黎少镇范围内涉松林进行定期巡查并及时清理枯死松,日常监测定期为每一月两次。同时黎少镇疑似病枯死松树和松墨天牛由第三方机构开展抽样送检工作,在黎少镇设置松墨天牛监测点,对黎少镇内已悬挂的10套松墨天牛诱捕器进行维护,更换诱芯,对新发现疑似病死树和诱捕的松墨天牛及时采样送检,要求每2个月一次,全年完成共计6次,并提供检测报告。 (2)专项普查 a.监测范围。辖区内所有松树,重点是电网和通信线路的架设沿线,通信基站、公路、铁路、水电等建设工程施工区域附近,木材集散地周边,景区,以及疫区毗邻地区的松树。 b.监测时间。定期巡查辖区内松树,每月至少一次。 c.监测内容。调查是否出现松树枯死、松针变色等异常情况,取样鉴定是否发生松材线虫病。 d.监测方法。 踏查。根据当地松林分布状况,设计可观察全部林分的踏查路线。采取目测或者使用望远镜等方法观测,沿踏查路线调查有无枯死松树,或者出现针叶褪色、黄化、枯萎以及呈红褐色等松针变色症状的松树。一旦发现松树枯死、松针变色等异常情况,应当立即按照本方案中有关要求进行取样鉴定,确认是否感染松材线虫病。一旦确认感染松材线虫病,应当立即进行详查。 详查。详细调查疫情发生地点、寄主种类、发生面积(以小班为单位统计,不能以小班统计发生面积的以实际发生面积统计,四旁松树的发生面积以折算方式统计)、病死松树数量、林分状况,以及传入途径和方式等情况,并对病死松树进行精准定位,绘制疫情分布示意图和疫情小班详图。调查病死树数量时,需将疫情发生小班内的枯死松树、濒死松树一并纳入病死松树进行调查和统计。 (3)取样鉴定 a.取样对象。抽取尚未完全枯死或刚枯死的松树,重点选择针叶呈现红褐色、黄褐色的松树;整株萎蔫、枯死或部分枝条萎蔫、枯死,但针叶下垂、不脱落的松树;树干部有松墨天牛等媒介昆虫的产卵刻槽、侵入孔的松树;树干部松脂渗出少或者无松脂渗出的松树。不应抽取针叶已全部脱落、材质已腐朽的枯死树。 b.取样部位。一般在树干下部(胸高处)、上部(主干与主侧枝交界处)、中部(上、下部之间)3个部位取样。其中,对于仅部分枝条表现症状的,在树干上部和死亡枝条上取样。对于树干内发现媒介昆虫虫蛹的,优先在蛹室周围取样。 c.取样方法。在取样部位剥净树皮,用砍刀或者斧头直接砍取100-200克木片;或者剥净树皮,从木质部表面至髓心钻取100-200克木屑;或者将枯死松树伐倒,在取样部位分别截取2厘米厚的圆盘。所取样品应当及时贴上标签,标明样品号、取样地点(需标明地理坐标)、树种、树龄、取样部位、取样时间和取样人等信息。 d.样品的保存与处理。采集的样品应当及时分离鉴定,样品分离鉴定后须及时销毁。样品若需短期保存,可将样品装入塑料袋内,扎紧袋口,在袋上扎若干小孔(若为木段或者圆盘无需装入塑料袋),放入4℃冰箱。若需较长时间保存,要定期在样品上喷水保湿,保存时间不宜超过1个月。 e.分离鉴定。松材线虫分离、培养、检测鉴定具体方法可参照国家标准《松材线虫病检疫技术规程(GB/T 23476)》进行。送至相关专业机构进行分离鉴定。采集的样品采用漏斗法分离。分离物置显微镜下观察、测量,对照松材线虫的形态特征,进行形态学鉴定,结合采用PCR技术辅助鉴定。 2、病(枯死、濒死)枯死树处理 根据疫情监测结果,及时全面清理项目区内的病枯死树(包括病死树和其它死树),并按技术要求进行除害处理,将病枯死(濒死、枯死)松树伐倒(或锯倒),伐桩高度不得超过5cm。 1)钢丝网罩 对病死(枯死、濒死)树使用钢丝网罩进行就地处理。使用钢丝直径≥0.12毫米,网目数≥20目的钢丝网罩包裹疫木,并进行锁边。作业步骤如下: 伐倒。使用油锯伐倒枯死树,注意伐倒方向,尽量选择林木空隙处倒伏。可先从树干底部将树伐倒,再用油锯等贴地截短伐桩,伐桩高度不高于5cm。 截干。使用油锯清理枝丫并截断;主干部分截干宜短,长度必须小于60cm,收集整理直径1cm以上的枝桠和木段。同时,对伐桩剥皮,并按照要求进行处理。 整理。在伐倒木附近选择将枝桠堆放于下层,再将主干部分截断的木材整齐堆放其上。 钢丝网袋处理。堆垛准备好后,选用成型的网袋,将木段、枝桠等装进钢丝网袋中,装满后用拉上拉链,拉链接口用塑料封条封实。罩网前,可将需要放置的警示标牌置于网内显著位置。 伐桩处理。伐桩高度不得超过5厘米。疫木伐除后,在伐桩上放置磷化铝1-2粒,用0.8毫米以上厚度的塑料薄膜覆盖,并用土四周压实塑料薄膜(使用该方法处理期间的最低气温不低于10℃);也可使用钢丝网罩(钢丝直径≥0.12毫米,网目数≥20目)等方式处理。 特殊情况处理。防止堆垛垮塌。山场坡度较大时,为防止垮塌,在坡面选择一株或平行的两株5cm左右的杂树,砍断后留桩1m左右,作为自然防垮塌桩,将枝桠及木材依靠堆放其上。 整株覆盖。如枯死树木高大,林间很难截干或搬运的,可以将枝丫及梢头截断后,剩余主干部分完全覆盖不锈钢丝网罩,接缝处理方法同上。 挂设标签。使用自锁式尼龙扎带将PVC防腐标牌系于明显位置,使用不掉色的记号笔标明相关信息,包括清理时间、数量、作业公司等,所标明枯死树数量应与周边伐桩数量一致,便于后期检查工作。 检查完善。检查现场是否有遗漏枝丫或木材,如有则重新处理或单独处理;检查整个不锈钢网罩是否有松枝戳破的现象,如有则使用小块不锈钢丝网罩进行修补,可使用马丁枪进行固定;检查堆垛四周不锈钢丝网罩是否留有缝隙,如有则进行封实。 2)套袋消杀 使用桶形消杀袋或长方体形消杀袋,作业时当地日气温要高于10℃,消杀药剂为56%磷化铝片剂。作业步骤如下: 伐倒、截干与整理同钢丝网罩; 装袋。在枯死松树附近,选取地势稍平的区域作为堆放区,将消杀袋(厚度≥0.1毫米,10丝)平铺放置,依次将木段、枝桠装入袋中,两端用自锁式尼龙扎带(越扎越紧)捆扎密封。装袋过程中要小心轻放,防止消杀袋弄破漏气。 检查密封性。仔细检查装有木段、枝桠的消杀袋是否破损,发现有破洞时,用胶带或其他粘合剂补好。 投药。在封口前投药,先扎紧消杀袋一侧,确定消杀袋密封后,按照20-30克/立方米剂量,从另一侧迅速放入足量的消杀药剂后立刻扎紧袋口。投药后至少放置10-15天。 警示牌和标签。处理区应设置标语警示牌;消杀袋上需有警示标志(注明施工单位、施工时间、药剂名称、药剂有效期)和“有毒有害”警示标牌。 检查现场。再次检查消杀袋密封性,查看处理现场是否有木段和枝桠遗漏,如不符合要求要重新处理。对消杀袋等施工现场用水印手水机APP进行拍照或录像,以便记录存档。 3)粉碎(削片)处理 使用粉碎(削片)机对疫木进行粉碎或者削片处理,粉碎物粒径不超过1cm,削片厚度不超过0.6 cm。疫木粉碎(削片)全程摄像并存档。疫木碎片可本省区范围内用于制作纤维板、刨花板、颗粒燃料以及造纸、制炭等。 3、媒介昆虫防治 地面施药防治。在规划区内,使用背负式或担架式喷药器具喷洒噻虫啉粉剂,在松墨天牛第1代羽化初期喷药1次。使用2%噻虫啉粉剂,每亩用量80g。并加入尿素作为沉降剂。 4、疫木监管 全面实施检疫,掌握木材来源和去向:检查调运的木材有没有《植物检疫证书》,严禁外地疫木非法流入及当地疫木的无序流通和加工利用;开展对松属植物苗木繁育场的疫情调查,禁止带疫苗木入圃种植或出圃外运。 加强疫区和疫木采伐管理:对已经发生松材线虫病的镇不进行松木商品材采伐,只实施除治性采伐,采伐的木材需经过有效处理后定点利用。其他镇需要进行松木商品材采伐也要严格按程序报批。凡未按上述要求,擅自进行松木采伐和松木放行的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加强对疫木流通的监管:在所有病(枯)死木零星分布的疫点,清理的病(枯)死木除害处理后一律不下山,就地进行除害处理;在病(枯)死木较多且集中的疫点,清理的病(枯)死木可就地进行除害处理,也可进行安全利用;疫点皆伐的疫木可进行安全利用。疫木安全利用在林业主管部门的监管下,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批准的松材线虫病疫木安全利用定点加工企业统一收购、运输、加工、利用。 5、资金管理 加强对项目建设资金的监管,严格按照国家和省财政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实行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坚持公开、透明原则,规范使用资金,及时拨付资金、落实配套资金,确保建设资金安全使用与项目的正常运作。 6、档案管理 项目所有的档案及技术资料收集完整并及时归档,要求所有材料尽可能建立电子档案资料。档案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制定印发的松材线虫病相关文件、防治方案、防治经费以及相关会议资料等; 2)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普查、取样、检测鉴定等工作的文件、工作计划、工作汇报等台帐信息; 3)全省开展松材线虫病检疫检查情况; 4)松材线虫病疫情除治现场的图片和影像等记录文件; 5)松材线虫病防治成效检查验收、工作总结等。 专人负责建立专门的项目档案,对项目的合同、参考资料以及项目实施的技术材料、实施效果调查、统计资料、图片、影像等材料进行妥善的分类归档管理,以便进行科学、合理的技术总结。 7、安全保障 安全生产是整个项目实施的重要环节之一,对项目顺利完成具有重要意义。施工前加强安全生产培训,加强组织管理,严格按照有关程序进行施工,确保施工安全,如作业安全、药物利用安全、防火安全等。 防治过程安全保障:①野外作业,山坡较陡,路面凹凸不平,注意防摔倒,林间枝桠较多,注意防划伤刺伤,尤其是砍伐疫木过程中,一定要确保周围人员的安全;②林地草丛多有蚊虫、红火蚁、马蜂、蛇等出入,注意穿防护服,带好备用药品,行进中打草惊蛇,防止叮咬;④不得采摘野外蘑菇、果实等食用,防止毒蘑菇和喷施过农药的食物造成各类伤亡事故发生;⑤防治人员不得在防火区域抽烟,注意防止森林火灾。 药物安全管理事项:①药物必须严格按照对应的药物使用说明书和作业方案使用,施药前,防治队伍提前进行专业的用药技术培训,熟悉药物使用对象和防治区域,掌握药物安全使用方法;②安排专人保管和分发药物,做好领药和用药登记,用剩的药物要及时回收统一保管,避免发生药物丢失事故;③防治人员在施药过程中必须穿安全工服,戴好专用口罩、手套,防止药物进入人体口鼻喉,对人体造成伤害;④用完的药品包装瓶(袋)安排专人统一回收,防治单位必须做好药品使用及处理情况台账记录,处理方法可以集中用水清洗,并将洗后的水倒在目标有害生物分布区,严禁在溪流、池塘、水库等水源地清洗;包装瓶(袋)要集中销毁或生产企业回收处理,严禁随意乱处理;⑤防治单位必须为防治人员购买意外保险。防治过程中还要有明确防治负责人,防治人员因防治不当造成的损失及安全事故,由防治单位负责。
|
||||||||||||||||||||||||||||||||||||||||||||||||||||||||||||||||||||||||||||||||||||||||||||||||||||||||||||||||||||||||||||||||||||||||||||||||||||||||||||||||||||||||||||||||||||||||||||||||||||||||||||||||||||||||||||||||||||||||||||||||||||||||||||||||||||||||||||||||||||||||||||||||||||||||||||||||||||||||||||||||||||||||||||||||||||||||||||||||||||||||||||||||||||||||||||||||||||||||||||||||||||||||||||||||||||||||||||||||||||||||||||||||||||||||||||||||||||||||||||||||||||||||||||||||||||||||||||||||||||||||||||||||||||||||||||||||||||||||||||||||||||||||||||||||||||||||||||||||||||||||||||||||||||||||||||||||||||||||||||||||||||||||||||||||||||||||||||||||||||||||||||||||||||||||||||||||||||||||||||||||||||||||||||||||||||||||||||||
说明 |
打“★”号条款为实质性条款,若有任何一条负偏离或不满足则导致投标无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