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洲街道站堂联盟社会化服务采购
1.以街道综合文化站(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阵地,做好公开对外的免费开放工作,除春节外每天8:30-21:00开放,并至少配备1名管理员在岗。
2.每月组织开展各类线下文化活动不少于1场,活动内容必须包含党史学习、文体活动、知识科普等类型,全年不少于12场。
(1)举办各类知识讲座、文艺和技能培训、礼仪辅导、健康科普、青少年公益培训等活动不少于6次,单次培训课时不少于2小时,单次参加活动人数不少于20人。
(2)发掘本地特色文化,结合重要节庆创新开展各类礼仪活动以及本地特色民俗文化活动2次以上,单项活动参与人数在100人以上。
(3)举办“暑假来吧”“美育课堂”等志愿服务活动2期以上,参与人数在30人以上。
(4)举办村运会、广场舞大赛等各类比赛1场以上,参与人数在100人以上。
(5)年底编排创作1个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原创精品节目,举办至少1场群众积极参与组织和演出的“百村(社)赛事”大型文艺晚会活动。举办的活动,要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围绕街村特色、乡村振兴、乡风文明等主题进行组织策划,立足活动成效,每场不少于12个节目,总时长不少于70分钟。丰富活动形式,每场活动要以戏剧、小品、歌曲、舞蹈等多种形式呈现。突出节目原创,每年新创节目不少于1个。
(6)完成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交办的其他任务。
本街道共18家文化礼堂,其中9家星级文化礼堂,3家普通文化礼堂,6家一般文化礼堂。18家文化礼堂至少须配备1名管理员,负责文化礼堂的日常开放管理和活动组织,以及N名有文化艺术专长和活动组织能力的流动辅导员,负责文艺培训、活动策划、文艺队伍组建等工作。围绕“三团三社”建设,全年文化礼堂开放时间不少于330天,平均每天开放不少于8小时,流动辅导员每周到文化礼堂服务时间不少于24小时,全年重点培育1支以上具有本村特色的文体队伍。
协助综合文化站、文化礼堂做好数据的统计、报送以及台账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一年。
1.考核奖6万元(含精品节目1支,具体要求参考第二点),待服务期满经采购人确认无服务质量问题后一次性支付。
2.年底编排创作1个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原创精品节目参与我县精品节目大赛,大赛奖金归参赛方支配。
3.合同签订后,除考核奖6万元外,龙洲街道按季度支付合同约定费用。
项 目 |
服 务 标 准 |
|
人员要求 |
身体要求 |
身体健康,满足岗位工作要求,有较高业务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
能力要求 |
能处理日常公共秩序维护工作,能正确使用各类设施并按业主要求配备相应必需品(如疫情期间的耳温枪、口罩、手套等;如消防安全用品灭火器、应急灯等)。 |
|
服务要求 |
文化站堂联盟服务及管理 |
(1)场所硬件设施维护和活动物料采买:综合文化站(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南孔书屋)日常运维物料由运营公司负责,大额物资需报备街道办事处经同意后再做处置。文化礼堂活动物资由运营方负责,超过限额1万协商另行支付。 (2)服务人员配备:文化站至少配备1名专职管理员、1名文化辅导员;文化礼堂至少配备1名管理员。管理员负责文化礼堂的日常开放管理和活动组织,文化辅导员负责文艺培训、活动策划、文艺队伍组建等工作。 (3)文化队伍建设:运营方协助文化站和各村文化礼堂培育1支以上具有本村特色的文体队伍。 (4)组织文体活动:按上级部门和街道要求完成任务工作,且辖区内品质文化生活圈所在村每周至少开展1次活动,一年活动总数不少于县级考核的最低标准。 (5)活动台账资料搜集:按照上级业务部门对街道考核要求,协助综合文化站、文化礼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做好数据统计、系统报送、台账资料收集整理工作以及临时交办的相关业务工作。 (6)考核定级:按照县委宣传部和文广旅体、《龙洲街道文化礼堂管理目标考核办法(试行)》等各类考核文件要求,实行文化礼堂与运营方互相考核评分定级,每季度互评一次,依据双方考评定级材料拨付运营经费和文化礼堂管理员补助。 |
安全要求 |
安全措施 |
(1)每日值班人员到位、记录完整、真实;每日巡查人员到位,记录完整,真实。 (2)每月排班表及时上报,没有随意变更。 (3)无超范围经营型项目。 (4)服务期间安全无事故。 |
根据服务标准进行考核,考核时间由采购人确定,并由其统计结果进行综合评分,并将反馈意见结果通知成交供应商。考核起评分为100分,达标分为90分,得分为90分至100分,按正常费用支付,合同正常执行;低于90分则扣除尾款。如造成重大人身安全隐患或严重影响文化服务以及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一次性扣除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