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需求
1、服务期限: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完成全部服务内容。
2、服务地点:义县
3、质量标准: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
4、服务工作内容:
(1)建设并推荐安全利用技术措施
根据类别划分结果,结合目标污染物和具体污染特征,以图斑地块为单元,对涉及的图斑地块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图斑地块技术措施推荐建议(内含图斑地块导引图)。
(2)核算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编制评估报告。
依据技术指南和相关技术规定,采用网格化技术布点方法,对义县受污染耕地进行土壤与农产品协同评估,持续跟踪风险管控效果。根据技术要求,安全利用类耕地按照1000亩布设1个点位并兼顾污染图斑地块数及所在村屯数量,涉及面积90626.95亩,科学布设协同监测点位不少于91个;严格管控类耕地按照150亩布设1个点位并兼顾污染图斑地块数及所在村屯数量,涉及面积2016.50亩,科学布设协同监测点位不少于17个。总共布设点位不少于108个,采集土壤与农产品协同评估样品216个,评估项目包括镉(Cd)、汞(Hg)、砷(As)、铅(Pb)、铬(Cr)等元素,完成2023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核算,编制评估报告,建立安全利用台账。
(3)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动态调整。
依据技术指南和相关技术规定,在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农产品评估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三调数据和协同监测结果,动态调整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清单,建立并完善矢量数据库,形成更新后的1图1表1报告。此项工作于2023年12月底前完成且形成的动态调整成果能够通过省部级专家论证。
(4)根据省市下发的受污染耕地分类管理文件,核算年度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类别划分动态调整工作的要求:一是,本项任务涉及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任务,要求时效性强,实施技术思路必须科学合理;二是,动态调整成果需按照技术服务内容中要求的时间,通过省部级专家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