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需求
一、项目概况
1、项目编号:1409022023CCS00101
2、项目名称:忻州市第一职业中学校汽车制造与检测品牌专业建设项目
3、采购方式:竞争性磋商
4、预算金额(最高限价):1000000元
5、采购需求:忻州市第一职业中学校汽车制造与检测品牌专业建设,具体报价范围、采购范围及所应达到的具体要求,以本项目采购文件相应规定为准。
6、服务周期:30天
二、服务、技术要求
1、售后服务要求:质保1年,确保售后服务在1小时内响应,48小时能够到达现场,完成任务。投标供应商负责设备安装、调试的所有费用;使设备能正常投入使用;负责人员培训,费用投标供应商承担。
2、设备使用培训要求:(1)针对本次项目,需要免费给校方提供培训;(2)培训内容:不限于产品或设备的安装、使用和运维等知识。
项目设备
序号 |
设备名称 |
单位及数量 |
实训内容 |
1 |
动力电池PACK装调与检测技术平台 |
1套 |
结合动力电池PACK装配、调试、检测产业端技能要求与职业院校教学环境自主开发形成的产教融合设备,实现学习产业端动力电池PACK装调和检测操作要求,掌握动力电池分拣、分容、电池性能识别及装配测试等技能;可以实现将单体电池实时状态进行图形化显示,同时对单体电池进行三个门限值设置,并且通过软件操作界面对下位机进行控制,完全符合国家产教融合政策下职业教育要求。 |
2 |
动力电池PACK装调与检测技术平台智能教学系统V1.0 |
1套 |
|
3 |
动力电池分容柜 |
1套 |
以新能源汽车电池分容能力为目的,定制开发一套适用于多种不同类型电池的池分容平台,可完成电池分容等实训与教学的课程任务。 |
4 |
绝缘工作台 |
1套 |
实训环境、防护和安全保护 |
5 |
人员防护套装 |
2套 |
|
6 |
工位安全保护套装 |
2套 |
|
7 |
交直流数字钳形表 |
1套 |
完成检测测试实训项目 |
8 |
一体化集成工量具 |
1套 |
|
9 |
检测工具套装 |
1套 |
|
10 |
绝缘电阻测试仪 |
1套 |
|
11 |
电机性能测试平台 |
1套 |
对电机转速、系统工作电压、放电电流、能量回收电流、档位信息等数据的实时动态监测,并通过教学系统实时读取电机控制器内各使能、电压等信号,可满足学院对驱动系统结构组成认知以及工作原理学习和测试,更贴近实际的工作场景。 |
12 |
电机性能测试平台智能教学系统 |
1套 |
2023年项目建设
项目名称 |
建设基础 |
建设内容及成果要求 |
数量 |
单位 |
1.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
1.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创新 |
建设内容: 1.专业教学中体现思政教育 2.开发课程思政教学资源 建设成果: 1.课程思政建设教学研讨活动记录 2.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开发方案,开发思政微课10个 |
1 |
项 |
2.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机制建设 |
建设内容: 1.实施“师德师风培育工程”,建立师德师风考核机制,强化师德师风教育,明确师德底线 2.规范教师育人准则,建立常态化师德监督机制 建设成果: 1.师德师风考核制度 2.师德师风建设教育活动记录 3.师德师风监督机制 |
|||
2.对接产业发展需求 |
1.调研企业需求 |
建设内容: 1.以山西省十四五发展规划为指导,根据忻州战略的实施计划,在专业提升建设与课程改进建设方面探寻切实可行的方向 2.结合忻州产业发展规划,立足企业需求,调研企业岗位设置及具体人才需求 建设成果: 1.专业建设可行性方案 2.企业调研报告 |
1 |
项 |
2.调研汽车制造与检测(新能源)专业的发展规划及建设内涵 |
建设内容: 1.通过研究把握智能制造山西战略的内涵,在我省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及行业产业发展规划上,综合研判本专业产业群的发展趋势 2.根据对产业发展趋势的把握,理解专业群建设内涵,作出相关产业开发方案 建设成果: 1.汽车制造与检测产业发展趋势调研报告 2.汽车制造与检测产业建设方案 |
|||
3.推进校企协同育人 |
1.建立常态化校企合作机制 |
建设内容: 1.积极推进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在本专业深入推行企业项目进校园、教学服务进企业、人才培养共推进的联合培养模式。 2.召开座谈会,拟定管理制度 建设成果: 1.校企合作管理制度 2.校企合作协议建设内容 |
1 |
项 |
2.建立专业共建机制,推动现代学徒制教育项目建设 |
建设内容: 1.了解典型岗位需求,深度合作企业,与行业企业共建专业建设委员会 2.建立现代学徒制教育项目,推动校企专业共建、课程共担、教材共编、师资共享、基地共用 建设成果: 1.专业建设委员会管理制度 2.专业建设委员会活动记录 3.现代学徒制培养方案及相关管理制度 |
|||
4.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 |
1.加强教师培养培训 |
建设内容: 1.加强任课教师专业能力及教学能力的建设 2.遴选出专业带头人、教学能手 3.打造具备现代化教学技能教学团队 建设成果: 1.教师能力建设方案 2.专业带头人、教学能手培养办法,培养专业带头人1名。 3.教学团队建设方案 |
1 |
项 |
2.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推行教师进企业常态化 |
建设内容: 1.推进师资结构不断优化,建立健全引入专业人才的科学制度和绩效考核办法 2.继续提升“双师型”教师比例 3.全面落实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以及5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建设成果: 1.专业人才引进制度 2.“双师型”教师达到60%以上 3.教师企业培训制度 4.教师企业实践总结 |
|||
5.推进教材教法改革 |
1.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进,落实相关专业新课程标准建设,规划专业群建设机制 |
建设内容: 1.依靠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完善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综合教学环节的人才培养模式 2.依据产业调研报告等推动新课程标准建设 3.依托“1+X”证书考核内容作为教材改革的重点依据,建设相关的培训机制 4.健全专业群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 建设成果: 1.人才培养方案 2.《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动力电池装调与检测》等多门课程课程标准 3.“1+X”证书考核实行办法,学生考证100%全覆盖,通过率达60%以上。 4.专业群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 |
1 |
项 |
2.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 |
建设内容: 1.系统制订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方案 2.完成《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专业技能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 3.完成相关课程教学素材库建设 4.组建开发团队,分工协作 建设成果: 1.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方案 2.2门课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及使用说明 3.相关课程的教学素材库 4.专业建设相关资料 |
|||
3.推进专业技能三级竞赛机制建设 |
建设内容: 1.把“1+X”证书考核作为教学考评改革的指标,以考促教,在校级技能大赛中体现相关要求 2.完善三级竞赛机制体系,鼓励师生积极参加校级、市级、省级技能大赛、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和班主任大赛 建设成果: 1.校内技能大赛制度及方案 2.校级、省级技能大赛参赛资料,省赛获奖2人次以上。 |
|||
6.优化实践教学条件 |
1.改进提升现有实训条件,筹备建设新的实习实训基地 |
建设内容: 为适应新时代产业需求、汽车制造与检测专业群发展所需,将现有实训室升级融合改进,建设集信息化教学、理实虚一体化教学、“1+X”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职业技能大赛培训能力为一体的综合实习实训基地,筹备建设新能源汽车检测维修实训室。 建设成果: 1.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及相关管理制度 2.设备台帐及使用记录 3.新能源汽车检测维修实训室建设方案 |
1 |
项 |
2.深化校企合作,推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
建设内容: 深化校企合作,以现有教师培训制度和学生顶岗实习制度为依托,与关联企业共同推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建设成果: 1.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 2.校外实习基地管理办法 3.学生顶岗实习培训记录 |
|||
7.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
1.服务地区建设及周边学校,组织相关培训 |
建设内容: 通过充分发挥本专业师资、人才、设备等优势,充分为社会群体提供服务当地产业发展需求的职业技能等服务 建设成果: 1.继续教育、培训鉴定资料 2.教学设备设施使用记录 |
1 |
项 |
2.加强校企合作,承担企业职工技术培训 |
建设内容: 以校企专业共建为契机,加强专业技能培训能力,承担企业新职工技术培训、岗位能力提升培训、技能鉴定培训等任务 建设成果: 1.具备专业培训能力的师资团队 2.职工培训记录,培训150人。 |
2024年项目建设
项目名称 |
建设基础 |
建设内容及成果要求 |
数量 |
单位 |
1.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
1.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创新 |
建设内容: 1.组织教学思政能力竞赛 2.完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建设 建设成果: 1.教学思政能力竞赛记录 2.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开发思政微课5个 |
1 |
项 |
2.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机制建设 |
建设内容: 1.建立师德师风诚信档案 2.规范教师育人准则,优化师德监督机制,优化《师资队伍师德建设标准》 建设成果: 1.师德师风诚信档案 2.完善后的师德师风考核制度 |
|||
2.对接产业发展需求 |
1.调研企业需求 |
建设内容: 1.以国家数字化产业发展为依托,结合本专业发展规划及省内外行业企业需求现状,调研产业发展,了解新需求方向 2.结合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深入了解新能源的方向和内涵 建设成果: 1.产业发展趋势调研报告 2.新能源汽车专业发展规划报告 |
1 |
项 |
2.调研汽车制造与检测(新能源)专业的发展规划及建设内涵 |
建设内容: 1.研判本专业相关联的专业群,了解发展需求,为专业群建设提供可靠依据 2.调研关联企业的岗位设置和人才需求方向 建设成果: 1.产业群发展研究报告 2.相关企业调研报告 |
|||
3.推进校企协同育人 |
1.建立常态化校企合作机制 |
建设内容: 1.深化校企合作,完善校企合作各项制度 2.深化共同育人机制 建设成果: 1.校企合作工作制度 2.校企合作工作记录 |
1 |
项 |
2.建立专业共建机制,推动现代学徒制教育项目建设 |
建设内容: 1.深入发挥专业建设委员会的作用,共同制定人才考核评价体系和质量监管体系 2.继续推行现代学徒制教育项目,提高培养规格及水平 建设成果: 1.专业建设委员会活动记录 2.人才考核评价办法 3.人才培养质量监管办法 4.现代学徒制培养方案及相关管理制度 |
|||
4.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 |
1.加强教师培养培训 |
建设内容: 1.强化任课教师综合素质能力的建设 2.强化专业带头人、教学团队、教学能手的综合能力建设 建设成果: 1.教师培训管理办法,参加各项培训的记录 2.专业带头人、教学团队、教学能手培训记录 |
1 |
项 |
2.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推行教师进企业常态化 |
建设内容: 1.持续推进师资结构的优化,引进行业专业人才参加教学指导及课程建设 2.保持教师进企业的培训常态化运行 3.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 建设成果: 1.行业专业人才聘书 2.教师企业实践总结 3.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100% |
|||
5.推进教材教法改革 |
1.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进,落实相关专业新课程标准建设,规划专业群建设机制 |
建设内容: 1.依靠产业发展趋势调研,研判专业需求改进方向,对现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进 2.依据产业趋势调研报告等和专业需求改进方向,对现行课程标准进行改进建设 3.继续推动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深化“1+X”证书考核 建设成果: 1.改进后的人才培养方案 2.改进后的多门课程课程标准 3.“1+X”证书考核教学活动记录,学生考证100%全覆盖,通过率达80%以上 |
1 |
项 |
2.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 |
建设内容: 1.完善现有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2.完成《电动汽车驱动电机控制技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技术》专业技能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 3.完成相关课程教学素材库建设 4.维护建设团队正常运行 建设成果: 1.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2.2门课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及使用说明 3.相关课程的教学素材库 4.专业建设相关资料 |
|||
3.推进专业技能三级竞赛机制建设 |
建设内容: 1.完善三级竞赛机制体系,完善校级技能大赛制度,鼓励师生积极参加校级、市级、省级技能大赛、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和班主任大赛 建设成果: 1.校级、省级技能大赛参赛资料,省赛获奖2人次以上 2.各类竞赛活动记录 |
|||
6.优化实践教学条件 |
1.改进提升现有实训条件,筹备建设新的实习实训基地 |
建设内容: 完善教学平台系统,推动实习实训基地的改进完善,结合教法改革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广泛推行理实教学一体化 建设成果: 1.实训基地建设总结 2.专业课程教学总结 |
1 |
项 |
2.深化校企合作,推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
建设内容: 继续深化校企合作,以企业需求为方向,改进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建设成果: 1.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总结 2.学生顶岗实习培训记录 |
|||
7.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
1.服务地区建设及周边学校,组织相关培训 |
建设内容: 立足技能社会的建设方针,发挥本专业师资、人才、设备等优势,搭好企业和社会人才的桥梁,继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服务 建设成果: 1.继续教育、培训鉴定资料 2.教学设备设施使用记录 |
1 |
项 |
2.加强校企合作,承担企业职工技术培训 |
建设内容: 深化校企联系,与企业共同进行培训项目及内容设计,承担企业内外相关培训任务 建设成果: 1.校企培训项目建设记录 2.职工培训记录建设内容,培训10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