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档
暂无数据
W
智能网联汽车实训教学设备采购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招标文件
文档编号:202403180001198278 发布时间:2024-03-18 文档页数:74页 所需下载券:10
智能网联汽车实训教学设备采购

采购需求

说明:

1.如供应商竞标产品存在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或者专利成果行为的,由供应商自行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2.“实质性要求”是指竞争性磋商文件中已经指明不满足则响应无效的条款,或者不能负偏离的条款,或者采购需求中标注“”的条款。

3.技术要求、商务要求均不允许有负偏离,即负偏离(或未作响应)1(含)数以上的将导致响应无效。

4.本项目所属行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采购预算:5万元

一、项目要求及技术需求

名称

内容和要求

 

 

 

 

 

 

 

 

 

 

 

1

 

 

 

 

 

 

 

 

 

 

智能网联汽车概论(课程)

 

 

 

 

 

 

 

 

 

 

 

1

 

 

 

 

 

 

 

 

 

 

 

一、课程要求:

智能网联汽车概论课程资源需包含智能汽车概述、自动驾驶线

控系统、自动驾驶感知系统、自动驾驶软件系统、车路协同技术五大模块共计 36 课时资源,可满足院校学习智能网联汽车各子系统技术认知知识点教学及应用;提供智能网联汽车概论课程大纲,包含但不限于课程概述、前置知识、课程目标、预期学习效果、教学内容、实践条件、学时分配等内容;

课程内容如下:

1.自动驾驶汽车概述:

(1) 自动驾驶汽车概念与分级

(2) 自动驾驶汽车关键技术

(3) 自动驾驶汽车发展现状

2.自动驾驶线控系统:

(1) 车辆线控系统

(2) 车辆控制系统

(3) 车辆认证平台

3.自动驾驶感知系统:

(1) 环境感知系统

(2) 定位导航系统

(3) 车辆计算平台

(4) 典型自动驾驶汽车硬件系统分布

(5) 自动监事硬件开放平台

4.自动驾驶软件系统:

(1) 自动驾驶软件系统

(2) Cyber 计算框架

5.车路协同技术:

(1) 车路协同技术

(2) 智能网联技术

6.课程总涉及七个项目21个任务,其中实训课程大纲1份,PPT资源21个,实训手册4个,工单4个,习题集7个,视频资源21个课时。

 

 

 

 

 

 

 

 

 

 

 

 

 

2

 

 

 

 

 

 

 

 

 

 

 

 

智能网联汽车线控技术

(课程)

 

 

 

 

 

 

 

 

 

 

 

 

 

1

 

 

 

 

 

 

 

 

 

 

 

 

 

一、课程要求:

智能网联汽车线控技术课程资源需包含智能汽车线控系统装配

与测试、智能汽车线控转向技术原理与实践、智能汽车线控制动技术原理与实践、智能汽车线控驱动技术原理与实践、智能汽车线控制动和驱动系统故障检测、智能汽车线控转向系统故障检测六大模块共计 36 课时资源,可满足院校学习智能网联汽车线控技术认

知、保养、装配、调校、故障诊断等知识点教学及应用。提供智能网联汽车线控技术课程大纲,包含但不限于课程概述、前置知识、课程目标、预期学习效果、教学内容、实践条件、学时分配等内 容;提供项目任务制实验指导书,实验手册项目数不低于 13 个, 实验手册应包含但不限于任务引入、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相关知识、任务实施及任务评价等环节内容。

课程内容如下:

1.智能汽车线控系统装配与测试:

(1) 线控转向子系统的装配与测试

(2) 线控制动子系统的装配与测试

(3) 线控驱动子系统的装配与测试

2.智能汽车线控转向技术原理与实践:

(1) 前束调整

(2) 转向角度设定及应用

(3) 转向速度的设定及应用

3.智能汽车线控制动技术原理与实践:

(1)线控制动系统的维护保养(油液排气)

4.智能汽车线控驱动技术原理与实践:

(1) 控制驱动电机工作

(2) 调整驱动扭矩变化

(3) 定速巡航

5.智能汽车线控制动和驱动系统故障检测:

(1) 制动和驱动系统电气故障排查及分析

(2) 制动和驱动系统 CAN 总线分析工具使用,故障报文读取和解析

6.智能汽车线控转向系统故障检测:

(1) 转向系统电气故障排查及分析

(2) 转向系统 CAN 总线分析工具使用,故障报文读取和解析

7.课程总涉及六个项 14 个任务,其中实训课程大纲 1 份,PPT 资

源 14 个,实训手册 14 个,工单 14 个,习题集 6 个,视频资源 43个课时。

 

 

 

 

 

 

3

 

 

 

 

 

智能网联汽车感知技术

(课程)

 

 

 

 

 

 

1

 

 

 

 

 

 

一、课程要求:

智能网联汽车感知技术课程资源需要包含智能汽车感知传感器

安装、测试及布置;智能汽车软件系统认识与实践;智能汽车感知系统认知与实践;智能汽车感知标定认知与实践;四大模块共计

36 课时资源,可满足院校学习智能网联汽车感知技术认知、集

成、标定、软件系统、感知闭环及故障诊断等知识点教学及应用; 提供智能网联汽车感知技术课程大纲,包含但不限于课程概述、前置知识、课程目标、预期学习效果、教学内容、实践条件、学时分配等内容;提供项目任务制实验指导书,实验手册项目数不低于

13 个,实验手册应包含但不限于任务引入、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相关知识、任务实施及任务评价等环节内容。

课程内容如下:

1.智能汽车感知传感器安装、测试及布置:

(1) 超声波雷达安装、测试及故障检测

(2) 毫米雷达安装安装、测试及故障检测

(3) 激光雷达安装、测试及故障检测

 

 

 

 

(4) 相机安装、测试及故障检测

(5) 相机安装、测试及故障检测

(6) 感知传感器综合布置,重点体现各类传感器安装位置、高度、角度及相互作用等

2.智能汽车软件系统认识与实践:

(1) 自动驾驶软件系统的使用

(2) 自动驾驶软件系统HMI 使用

3.智能汽车感知系统认知与实践:

(1) 基于激光雷达的障碍物检测及识别

(2) 基于相机的车道线检测

(3) 基于相机的行人检测

4.智能汽车感知标定认知与实践:

(1) 相机的内参标定

(2) 激光雷达的外参数标定

(3) 相机的外参标定

5.课程总涉及四个项 12 个任务,其中实训课程大纲 1 份,PPT 资

源 12 个,实训手册 12 个,工单 12 个,习题集 4 个,视频资源 26个课时。

 

 

 

 

 

 

 

 

 

 

 

 

 

4

 

 

 

 

 

 

 

 

 

 

 

 

智能网联汽车集成与测试(课程)

 

 

 

 

 

 

 

 

 

 

 

 

 

1

 

 

 

 

 

 

 

 

 

 

 

 

 

一、课程要求:

智能网联汽车集成与测试课程资源包含自动驾驶软件系统实

践、自动驾驶车辆集成、基于 RTK 的循迹自动驾驶认知与实践、基于激光雷达的封闭园区自动驾驶认知与实践、Fuel 云服务认知与实践、基于相机的封闭园区自动驾驶认知与实践六大模块共计 36 课时资源,可满足院校学习智能网联汽车认知、集成、标定、软件系统、循迹、感知自动驾驶等知识点教学及应用;提供智能网联汽车集成与测试课程大纲,包含但不限于课程概述、学习要求、学习效果、教学计划、关键资源、学时分配等内容;提供项目任务制实验指导书,实验手册项目数不低于 15 个,实验手册应包含但不限于任务引入、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任务实施等环节内容。

课程内容如下:

1.自动驾驶软件系统认知与实践:

(1) 如何使用自动驾驶开源平台学习自动驾驶

(2) 使用 Dreamview 播放离线数据包

(3) 自动驾驶软件系统HMI 使用

2.自动驾驶车辆硬件系统集成:

(1) 自动驾驶车辆硬件系统

(2) 车辆注册及 Fuel 服务开通

(3) DKIT 操作实践与安全注意事项

3.基于 RTK 的循迹自动驾驶认知与实践:

(1) 基于 RTK 循迹自动驾驶原理认知

(2) RTK 循迹任务实践

(3) 数据包录制与控制分析

4.基于激光雷达的封闭园区自动驾驶认知与实践:

(1) 基于传感器感知的自动驾驶原理

(2) 激光雷达感知功能验证

(3) 规划模块验证

(4) 自动驾驶场景任务实践

5.Fuel 云服务认知与实践:

(1) 虚拟车道线的采集与制作

(2) 车辆动力学标定

(3) 激光雷达标定

(4) 相机标定

6.基于相机的封闭园区自动驾驶认知与实践:

 

 

 

 

(1) 相机感知功能验证

(2) 规划模块验证

(3) 自动驾驶场景任务实践

7.课程总涉及七个项目 16 个任务,其中实训课程大纲 1 份、PPT

资源 7 个,实训手册 16 个,工单 16 个,习题集 1 个,视频资源

25 个课时。

 

 

 

 

 

 

 

 

 

 

 

 

 

 

 

 

 

5

 

 

 

 

 

 

 

 

 

 

 

 

 

 

 

 

智能网联汽车线控驱动及制动实训台

 

 

 

 

 

 

 

 

 

 

 

 

 

 

 

 

 

1

 

 

 

 

 

 

 

 

 

 

 

 

 

 

 

 

 

一、产品概述:

线控制动及驱动实训平台采用人机共驾模式,实现线控制动及

驱动的功能,可以显示、记录车速、油门开度及制动开度,具有定速巡航的功能,可进行油门有效值、油门上升率最大值、定速巡航目标车速的设置,

可实时显示驱动及制动系统的命令值及实际值,并可通过曲线显示变化过程,具有线控模式及手动操作模式,可通过操作面板进行不同操作模式的实时切换。

二、产品功能:

1. 线控制动及驱动功能:

实训平台具有线控操作及手动操作两种模式,线控操作模式通

过遥控器实现驱动及制动的控制,手动操作模式通过加速及制动踏板实现驱动及制动的控制,交互屏幕实时显示线控指令及执行状 态。

2. 参数设置功能:

可通过上位机控制系统进行系统参数的设置,并及时生效,测

定不同参数的功能。

3. 故障设置及恢复功能:

可进行多故障的设置及排查恢复,具有四工位的故障检测及恢

复,同时可通过远程系统进行云诊断故障检测及恢复。

三、功能描述:

1. 线控制动及驱动实训平台采用人机共驾模式,实现线控制动

及驱动的功能,可以显示、记录车速、油门开度及制动开度,具有定速巡航的功能,可进行油门有效值、油门上升率最大值、定速巡航目标车速的设置,可实时显示驱动及制动系统的命令值及实际 值,并可通过曲线显示变化过程,具有线控模式及手动操作模式, 可通过操作面板进行不同操作模式的实时切换。

2. 采用不小于 55 寸触屏一体机控制,车速显示、油门开度、制动开度的动态显示及变化曲线,可进行油门及制动参数的实时切换显示,并可进行定速巡航车速的参数显示,同时具有参数显示及参数设置区域,可通过拖动及输入等多种模式进行目标值的设定。

3. 具有故障演示及排除故障功能,显示界面中包含故障界面, 可执行不少于 10 个物理故障及 16 个虚拟故障,通过上位机程序注入故障;对应不同故障具有相应的现象,采取相应措施排除故障 后,设备可恢复正常工作;故障设置可通过云诊断功能进行远程故障的设置及恢复,并可进行故障的远程诊断,显示设备的实时测量电压。

4. 设备操作按钮包括档位器、模式切换开关、急停按钮及电源开关四个操作按钮,并配置遥控器,可对实训平台进行线控操作, 档位器中包含空挡、倒挡、前进挡,设备配置有油门踏板及制动踏板,可通过踏板进行手动操作。

四、硬件参数

1.采用标准铝合金型材制作,配置万向轮具有自我移动能力,

便于移动搬运,并可进行锁紧,保证设备使用位置固定。

2.设备尺寸不小于:1600*1350*1920mm,手动测量误差±

10mm。

3.平台主要由后桥总成、线控电子液压制动系统总成、踏板、电气箱、故障设置模块、故障检测面板、遥控器、整车控制器等构成。

 

 

 

 

4.设备整体输入电压:220V,实现内部电压转换供电。

▲5.车规级线控电子液压制动系统总成:

(1) 系统延迟时间:

系统延迟时间是指接到控制指令到制动液压力开始变化的时间,延迟时间小于 50ms。

(2) 行车制动执行时间:

系统行车制动执行时间是指制动液压力开始变化到达到目标制动压力的 95%所用的时间,10MPa 线控目标液压力指令下小于

150ms。

行车制动释放时间:制动压力从开始释放到释放至零的时间; 从 10MPa 线控释放时间小于 200ms。

行车制动压力一致性要求,多次重复制动实验中,相同控制开度对应的制动压力分布在压力值的±5%区间范围内。

线控电子液压制动系统总成减速过程中,可产生的满足最大减速度

≥7m/s2 所需的制动力。

6.故障检测硬件设置

采用四工位的故障检测面板,对应不少于 10 个实体故障,可独立进行设备故障的检测及排查,满足多名学生的实训需求,实体故障包括但不限于线控信号故障、线控信号电源故障、EHB 使能信号故障、D 档位故障、R 档位故障、油门踏板电源故障、自检指示灯故障、制动指示灯故障、模式切换故障、模式切换指示灯故障。

五、软件参数

1.操作系统:Windows10;

▲2.软件系统:LabVIEW 是一款图形化编程语言及开发环境,常用于控制系统设计、数据采集、信号处理、图像处理等领

域,此软件是内置到实训平台,一次性买断,后期不用再付其他服务费。

六、教学实践配套

1. 提供设备功能说明书。

2. 提供设备实训指导书及实训工单。

 

 

 

 

 

 

 

6

 

 

 

 

 

 

 

智能网联汽车线控转向实训台

 

 

 

 

 

 

 

2

 

 

 

 

 

 

 

一、产品概述:

线控转向实训平台采用人机共驾模式,实现线控转向的功能,

可以显示、记录转向角度及转向角速度,可进行左右角度最大转向值、转向角速度设置,可实时显示方向盘转向角的命令值及实际 值,并可通过曲线

显示变化过程,具有线控模式及手动操作模式,可通过操作面板进行不同操作模式的实时切换。

二、产品功能:

1. 线控转向功能:

实训平台具有线控操作及手动操作两种模式,线控操作模式通

过遥控器实现转向的控制,手动操作模式通过方向盘实现驱动及制动的控制,交互屏幕实时显示线控指令及执行状态。

2. 参数设置功能:

可通过上位机控制系统进行系统参数的设置,并及时生效,测

定不同参数的功能。

3. 故障设置及恢复功能:

可进行多故障的设置及排查恢复,具有四工位的故障检测及恢

复,同时可通过远程系统进行云诊断故障检测及恢复。

三、功能描述:

1.线控转向实训平台采用人机共驾模式,实现线控转向的功

能,可以显示、记录转向角度及转向角速度,可进行左右角度最大转向值、转向角速度设置,可实时显示方向盘转向角的命令值及实际值,并可通过曲线显示变化过程,具有线控模式及手动操作模 式,可通过操作面板进行不同操作模式的实时切换。

 

 

 

 

2. 采用不小于 55 寸触屏一体机控制,触控屏显示界面包括方向盘转向角命令值、转向角实际值的动态表盘显示及变化曲线显 示,同时具有参数显示及参数设置区域,可通过拖动及输入等多种模式进行目标值的设定。

3. 具有故障演示及排除故障功能,显示界面中包含故障界面, 可执行不少于 10 个物理故障及 19 个虚拟故障,通过上位机程序注入故障;对应不同故障具有相应的现象,采取相应措施排除故障 后,设备可恢复正常工作。故障设置可通过云诊断功能进行远程故障的设置及恢复,并可进行故障的远程诊断,显示设备的实时测量电压。

4. 设备操作按钮包括模式切换开关、急停按钮及电源开关三个操作按钮,并配置遥控器,可对实训平台进行线控操作,并可通过方向盘进行手动操作。

四、硬件参数:

1.采用标准铝合金型材制作,配置万向轮具有自我移动能力,

便于移动搬运,并可进行锁紧,保证设备使用位置固定。

2.设备尺寸不小于:1600*1520*1920mm,手动测量误差±

10mm。

3. 平台主要由转向结构前桥总成、线控转向总成、方向盘、电气箱、故障设置模块、故障检测面板、遥控器、整车控制器等构 成。

4. 设备整体输入电压:220V,实现内部电压转换供电。

▲5.车规级线控转向总成:

(1) 线控转向总成系统的工作受磁场或电场的不利影响时能正常工作,满足 GB/T17619 的规定要求;对装有线控转向系统的车辆进行骚扰试验时符合 GB18655 的要求。

(2) 线控转向总成接收整车控制器通过CAN 总线发出的方向盘转向角和转向角速度指令,并执行转向指令驱动车轮转向。  转向速率:转向速率 50~750°/s 可控。

转向精度:实训平台整体输入转角:±600°可控,输入转角控制精度误差在±1°以内。

(3) 适应电压波动的能力:能够适应电压波动 9V-16V 之间的波动。

(4) 噪音控制:噪声等级控制在等级D,LPA<65dB。

(5) 角度及控制信号传输速率:角度及控制信号更新率为不大于 20ms。

线控总成系统振动满足 QC/T413-2002 第 3.12 条—产品耐振动性能中的要求。

6.故障检测硬件设置:

采用四工位的故障检测面板,对于不少于 10 个实体故障,可

独立进行设备故障的检测及排查,满足多名学生的实训需求,实体故障包括但不限于线控信号故障、线控信号电源故障、EPS 使能信号故障、模式切换故障、模式切换指示灯故障、左转向灯故障、右转向灯故障、扭矩传感器电源故障、转角P 信号故障、转角 S 信号故障。

五、软件参数:

1.操作系统:Windows10;

▲2.软件系统:LabVIEW 是一款图形化编程语言及开发环境,常用于控制系统设计、数据采集、信号处理、图像处理等领

域,此软件是内置到实训平台,一次性买断,后期不用再付其他服务费。

六、教学实践配套:

1. 提供设备功能说明书。

2. 提供设备实训指导书及实训工单。

 

 

 

 

 

 

 

 

 

 

 

 

 

 

 

 

 

 

7

 

 

 

 

 

 

 

 

 

 

 

 

 

 

 

 

 

智能网联汽车感知实训台

 

 

 

 

 

 

 

 

 

 

 

 

 

 

 

 

 

 

2

 

 

 

 

 

 

 

 

 

 

 

 

 

 

 

 

 

 

一、产品需求:

此产品用于智能网联汽车感知系统实训,整合毫米波雷达、超

声波雷达、激光雷达、相机、组合导航等多种车载传感单元及高性能计算单元,适配Apollo6.0 及以上 EDU 自动驾驶软件系统,可用于感知传感器认知、安装、测试、标定、系统及故障检测等理论教学、课程实践及技能考核。

二、功能需求:

1. 支持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激光雷达、相机、组合导航

的安装、测试、标定功能。

2. 支持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激光雷达、相机、组合导航根据各传感器特性及相互作用进行高度、角度及位置调节,实现感知系统的综合布置演练。

3. 适配 Apollo6.0 及以上 EDU 自动驾驶软件系统,可通过软件系统识别、读取各传感器数据,并实现车道线检测及多种感知识别功能。

4. 提供软硬件系统故障诊断设置及考核评分功能,教师可通过软件系统设置及恢复软硬件故障,学生正确操作可得分。

三、机体组件:

(1)尺寸:≥1500(L)*1200(H)*800mm(W)

(2) 重量:≥45KG

(3) 供电方式:220V50HZ

(4) 交互方式:本机 21 寸显示交互屏

四、处理单元:

(1)显卡:≥NVIDIARTX2070S

(2)处理器:≥I99900k

(3) 内存:≥32GDDR4

(4) 硬盘:≥512GPCIENVME 硬盘

(5) GPU 架构::Turing 架构 GPU

(6) 可外插扩展硬盘方便数据落盘,提供冗余扩展

(7) CAN 接口:≥2 路

(8) 数量:≥1 台

五、组合导航:

(1) 刷新频率:200Hz

(2) 接口:RS-232/422 串行接口;网口;USB;CAN;PSS 输出

(3) 频 率 范 围 : GPSL1/l2/L5/LbandBDSB1/B2/B3;GLONASSL1/L2;GALILEOE1/E5a/E5

b4.5 最高增益:5.5dBi

(4) 天线:HX-GPS1000(含线)+M90SD 底座 2 套

(5) 数量:≥1 台

六、激光雷达:

(1)通道数:16

(2)出点数:≥288000pts/s

(3) 测量范围:0.2m 至 150m

(4) 测量精度:upto±2cm

(5) 回波模式:单回波/双回波

(6) 垂直测量角度范围≥30°

(7) 垂直方向角度分辨率:≤2°

(8)水平方向角度分辨率:0.1°(5Hz)/0.2°(10Hz)/0.4°

 

 

 

 

(20Hz)

(9)工作电压:9V~32V

(10)工作温度:-40℃~+60℃

(11)数量:≥1 台

七、相机:

(1)分辨率:≥1920x1080

(2) 像素尺寸:≥3.0umx3.0um

(3) 帧率:≥30fps,WDR

(4) 最大动态范围:≥120dB

(5) 接口:USB3.0

(6) 数量:≥1 个

八、超声波雷达:

(1)探测距离:≥0.3-4m

(2)探头数量:≥4 个

九、毫米波雷达:

(1) 探测距离:1~60m

(2) 距离分辨率:≤1.0m

(3) 距离精度:≤0.2m

(4)探测范围:≥±40°

(5)速度范围:-100~40 米/秒

(6)探测目标数:≥64 个

十、软件能力:

▲适配 Apollo6.0 及以上软件系统,支持 CyberRT 中间件开

发,提供 Apollo 适配证明并加盖公章。

十一、场景能力:

支持智能汽车感知传感器测试与布置;智能汽车软件系统认识

与实践;智能汽车感知系统认知与实践;智能汽车感知标定认知与实践四大模块内容室内教学场景。

十二、实训项目要求:设备支持实验实训项目

1. 智能汽车感知传感器测试及布置

(1) 超声波雷达的安装测试

(2) 毫米波雷达的安装测试

(3) 激光雷达的安装测试

(4) 相机的安装测试

(5) 组合导航的安装测试

(6) 故障系统的使用

(7) 感知传感器系统的综合布置

2. 智能汽车软件系统认知与实践

(1) 自动驾驶软件系统的启动

(2) 感知传感器的数据读取与分析

3. 智能汽车感知系统认知与实践

(1) 基于激光雷达的障碍物检测及识别

(2) 基于相机的车道线检测

(3) 基于相机的行人检测

4. 智能汽车感知标定认知与实践

(1) 相机的内参标定

(2) 相机的外参标定

(3) 激光雷达的外参标定

 

 

8

 

自动驾驶开发套件

 

1

 

一、产品需求:

此产品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综合实训,整合线控底盘、激光雷

达、高清摄像头、组合惯导、超声波雷达等车载传感单元及高性能计算单元,适配 Apollo6.0 及以上版本开源代码,支持二次开发,

可实现 RTK 循迹、感知避障、自主泊车等多种自动驾驶场景功能,系统涵盖线控、感知、预测、规划、控制等自动驾驶相关知识点及应用。同时提供一键操作模式、开发者调试工具及研发云服务。

 

 

 

 

二、功能需求:

1. 硬件要求:采用与乘用车车型一致的线控协议,整合激光雷

达、相机、组合导航等主流感知设备及高性能、高扩展性计算单元,提供多规格硬件选型。

2. 软件系统需求:基于开源开放 Apollo6.0 及以上版本版本, 适配自动驾驶专用软件框架 CyberRT,提供开放接口,支持二次开发。

3. 开发模式需求:基于“车+云”开发模式,高度还原企业真实场景开发流程,提供完善的研发云基础设施,可用于车辆标定、感知标定、车道线制作、评测等功能。

4. 实践案例需求:基于产业真实实践项目,提供 RTK 循迹、激光雷达避障、自主泊车等多种自动驾驶场景功能复现,系统涵盖线控、感知、预测、规划、控制等自动驾驶相关知识点及应用,满足教学、科研、竞赛等多种场景任务需求。

三、底盘与支架:

(1)尺寸:≥2700(L)*1000(W)*1600(H)mm

(2)重量:≥420kg

(3) 速度:≥20km/h

(4) 转弯半径:≥3750mm

(5) 悬挂系统:麦弗逊独立悬挂系统

(6) 驱动形式:球笼式(后置后驱)

(7) 制动形式:液压制动

(8) 离地间隙:≥117mm

(9) 续航里程:≥100km

(10)爬坡度:≥12°

(11)辅助工具:21.5 英寸户外高亮显示器,工程力学键盘托架,接口扩展面板。

四、电池:

(1) 电池容量:≥89Ah

(2) 充电时间:6~8h

(3) 电池电压:72V

(4) 弹夹式换电

五、工控机:

(1)显卡:≥NVIDIARTX3060

(2)处理器:≥I99900k

(3) 内存:≥32GDDR4

(4) 硬盘:≥512GPCIENVME 硬盘

(5) GPU 架构:Turing 架构 GPU

(6) 可外插扩展硬盘方便数据落盘,提供冗余扩展。

(7) CAN 接口:≥2 路

(8) 数量:≥1 台

六、组合导航:

(1) 刷新频率:≥100Hz

(2) 接口:RS-232/422 串行接口;网口;USB;CAN;PPS 脉冲输出

(3) 频 率 范 围 : GPS:L1C/A,L1C,L2C,L2P,L5;GLONASS:L1C/A,L2C,L2P,L3,L5;BDSB1

/B2;GAlileo:E1,E5,AltBOC,E5a,E5b;

(4) 天线:HX-GPS1000(含线)+M90SD 底座 2 只

(5) 数量:≥1 台

七、激光雷达:

 

 

 

 

(1)通道数:16

(2)出点数:≥288000pts/s

(3) 测量范围:0.2m 至 150m

(4) 测量精度:upto±2cm

(5) 回波模式:单回波/双回波

(6) 垂直测量角度范围:≥30°

(7) 垂直方向角度分辨率:≤2°

(8)水平方向角度分辨率:0.1°(5Hz)/0.2°(10Hz)/0.4° (20Hz)

(9)工作电压:9V~32V

(10)工作温度:-40℃~+60℃

(11)数量:≥1 台

八、摄像头:

(1)焦距:6mm

(2)FOV(D/H/V):≥74.8°/65°/34.4°

(3) 像素点大小:≤3.0um*3.0um

(4) 数据接口:USB3.0

(5)分辨率:≥1920x1080

(6) 帧率:≥30fps

(7) 数量:≥1 个

九、摄像头:

(1)焦距:12mm

(2)FOV(D/H/V):≥31.9°/27.5°/15.1°

(3) 像素点大小:≤3.0um*3.0um

(4) 数据接口:USB3.0

(5)分辨率:≥1920x1080

(6) 帧率:≥30fps

(7) 数量:≥1 个

十、超声波雷达:

(1) 车规级车载超声波雷达

(2) 供电电压(V):12VDC 额定(9~16VDC)

(3) 供电电流(mA):10~20mA

(4)测试距离(m):0.25~2

(5)触发范围(m):0.25~2(与速度快慢及转向幅度相关)

(6)视场角水平:100°±10 垂直:40°±10

(7)盲区(cm):30

(8)精度(cm):-5~5

(9) 分辨率(mm):10

(10) 反应时间(ms):20

(11)工作温度(℃):-40~85

(12) 探头数量:≥8 个

十一、软件能力:

(1) ▲适配 Apollo6.0 及以上开源软件系统,支持 CyberRT

中间件开发。提供适配证明并加盖公章;

(2) 基于激光点云的多传感器融合定位,支持三激光雷达感知融合,前向无盲区。

十二、线控能力:

适配 Apollo 标准线控协议,采用与乘用车相似的踏板控制方

式,提供适配证明并加盖公章。

十三、场景能力:

具备循迹自动驾驶、激光雷达感知自动驾驶、自主泊车等功

能。提供演示视频。

十四、安全保障:

具备 AEB 自动紧急制动、急停开关刹车、碰撞保护、遥控器急停及接管功能。

 

 

 

 

十五、配套服务:

▲提供 Fuel 数据流水线云服务账号,满足车辆动力学标定、

激光雷达/摄像头感知设备标定、虚拟车道线生成等功能,账号有效期 5 年。

十六、实验项目要求:

1. 循迹自动驾驶搭建:

(1) Apollo 系统安装

(2) 车辆集成

(3) 定位模块配置

(4) 车辆动力学云标定

(5) 车辆循迹演示

2. 基于激光雷达的封闭园区自动驾驶搭建:

(1) 感知设备集成

(2) 感知设备标定

(3) 虚拟车道线制作

(4) 感知适配

(5) 规划适配

(6) 自动驾驶演示

3.产业案例:

(1)开放空间自主泊车功能,需包含平行停车位场景功能及垂直

停车位场景功能。

 

 

 

 

 

9

 

 

 

 

自动驾驶开发套件辅助套件

 

 

 

 

1

 

 

 

 

一、产品要求:

1. 仅针对自动驾驶配套云服务续费客户,进行车辆动力学标

定、感知设备标定、虚拟车道线生成、控制评测任务,共 50 次任务提交/年;

2. 满足车辆动力学标定、激光雷达/摄像头感知设备标定、虚拟车道线生成、控制评测等功能;

▲3.提供厘米级高精度定位服务,33 省市覆盖、全天候、采用 RTK 技术。支持移动通信网络接入,账号有效期 5 年。

4. 基于 D-KIT 使用 Fuel 服务,用户需要自行安装、适配自动驾驶系统,并且根据文档,自行完成 BOS 云存储空间的开通和数据的采集工作,BOS 云存储账号有效期 5 年。

5. 采购数量 1 张网卡,有效期 5 年,按照每张一年核算,选择

20G/月网卡流量套餐。

商务条款要求表

 

交付期及地点

1. 交付使用时间:自签订合同之日起 60 个日历日内。

2. 交付地点: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与信息工程学院。

 

 

项目成果及归属

项目成果归属:项目成果归采购人所有,项目承担单位不得将成果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知悉的相关信息透露与第三方。项号 1、2、3、4 课程资源非线上网络资源,交付时候通过U 盘拷贝交付,课程资源使用版权归学校所有,可用

于课程建设及相关课程比赛使用。(竞标文件中提交响应内容或承诺函)

 

付款条件

付款方法:本项目无预付款,乙方在货物安装完毕和课程资源交付完毕并通过验收合格后三个工作日内将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给甲方,甲方在收到增值税专

用发票后十个工作日内一次性付清乙方的全部货款。

 

履约保证金

合同签订之前,乙方按合同金额的 5%以转账、保函或电汇方式向采购人交纳履约保证金(中小企业履约保证金为合同金额的 2%),履约保证金在验收合

格且履行完毕合同全部义务后五个工作日内无息返还。

 

 

 

售后服务要求

1. 免费送货上门,免费安装调试,提供必要的零配件或备件供应。

2. 投标产品必须是具备厂家合法渠道的全新正品,必须按厂家承诺实行“三包”。

3. 要求中标人对采购人的服务通知,紧急故障处理:必须在 4 小时之内赴现场

处理,不需要更换备件的条件下应在 12 小时内解除故障,需要更换备件时应

在 24 小时内解除故障。

4. 针对软件迭代:小版本迭代不收费,大版本迭代根据投入人员工时,收取人工成本费用。

5. 如后续设备迁移,提供两年内免费安装与装调服务。

 

 

 

 

其他要求

1. 报价必须包含所有设备、随配附件、备品备件、运输、工具、报装、安装、调试、各种附材、附加培训、售后服务、税金及其他所有可能发生的一切费 用。采购人不再支付任何费用。

2. 项号 7 投标产品供货时必须提供原厂商售后服务承诺函、原厂授权书和供

货证明原件,否则不予验收。

3. 本分标核心产品为第 7 项产品智能网联汽车感知实训台,核心产品品牌相同的,视为提供同品牌产品。提供相同品牌产品且通过资格审查、符合性审查的不同投标人参加同一合同项下投标的,按一家投标人计算,评审后得分最高的同品牌投标人获得中标人推荐资格;评审得分相同的,由采购人或者采购人委托评标委员会按照《评标方法及评定标准》中的推荐原则确定一个投标人获得

中标人推荐资格,其他同品牌投标人不作为中标候选人。

 

采购标的验收标准

1. 验收过程中所产生的一切费用均由成交供应商承担。

2. 根据采购需求的要求进行验收。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收藏

上传文档

在线客服

常见问题
人工客服

服务时间:8:00-23:00

工作电话:400 9911 877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收藏本站


AI



用AI快速编写
限免使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支持上传解析、采购需求、评分标准、目录编写四种方式,全行业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