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需求
一、采购标的
1.采购标的
EI监测评估及提升策略研究服务,1项服务。
2.项目背景
生态环境质量(EI)是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一系列指数的综合,统筹规划生态工程各领域联防联治,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目前EI已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保护红线等诸多生态空间和重点生态工程的考核指标。门头沟区作为北京市重要的生态涵养区,为坚定实施生态立区发展战略,以高水平生态保护服务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特开展EI监测评估及提升策略研究服务项目,主动掌握生态环境质量底数,发现薄弱环节,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有力数据支撑。
二、商务要求
1.实施的期限和范围
实施时间: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实施地点:采购人指定地点。
2.付款条件(进度和方式)
详见第五章合同草案条款相关规定
三、技术要求
1.基本要求
1.1采购标的需实现的功能或者目标
摸清门头沟区生态系统质量情况底数,系统开展门头沟区EI指标监测及评估分析、GEP核算分析与巩固提升策略研究等工作,发现生态环境薄弱环节,研究提升策略;科学指导生态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推动落实本区生态保护补偿,保障区域权益。
1.2需执行的国家相关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者其他标准、规范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范》(DB11/T 1877-2021)
《生态产品总值核算技术规范》(DB11/T 2059—2022)
以上规范如有更新,以国家、地方、行业最新标准为准。在实施本项目期间除应遵循上述规范外,还应遵循未列出的其它法律、法规及相关国家、地方、行业标准规范。
2.服务内容及要求
2.1采购标的需满足的性能、材料、结构、外观、质量、安全、技术规格、物理特性等要求:不适用。
2.2采购标的需满足的服务标准、期限、效率等要求
2.2.1服务内容
为采购人提供EI监测评估及提升策略研究服务,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1)EI监测评估及提升策略研究工作
1)开展EI-生态系统质量监测,掌握EI指标数据
2)摸清门头沟区EI生态环境质量情况底数,开展EI-生态系统质量评估
3)统筹考虑环境质量、生态系统质量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开展EI提升策略研究
4)编制《EI监测评估及提升策略研究方案》《EI监测评估及提升策略研究报告》
(2)门头沟区生态产品总值(GEP)巩固提升策略研究
1)开展门头沟区GEP核算与分析
2)开展门头沟区GEP巩固提升策略研究
3)编制《门头沟区GEP巩固提升策略研究方案》《门头沟区GEP巩固提升策略研究报告》《GEP核算与应用典型案例集》
2.2.2服务要求
通过对遥感影像、生态环境监测、社会经济统计等数据资料的收集、处理,摸清门头沟区生态环境质量情况底数,系统开展门头沟区EI指标监测及评估分析、GEP核算分析与巩固提升策略研究等工作,及时掌握薄弱环节,制定提升策略,形成《EI监测评估及提升策略研究方案》1份、《EI监测评估及提升策略研究报告》1份、《门头沟区GEP巩固提升策略研究方案》1份、《门头沟区GEP巩固提升策略研究报告》1份、《GEP核算与应用典型案例集》1份、EI-生态系统质量监测数据1套,为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科学有力支撑。
(1)EI监测评估及提升策略研究工作服务要求
1)资料收集与处理
收集2024年度植被、水域丰茂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城市国土空间监测、年度变更调查等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为全面摸清门头沟各个单元内的生态系统质量情况提供支撑。
2)EI-生态系统质量监测
摸清2024年度门头沟区全域及各重点关注单元环境质量、生态系统质量及生物多样性现状底数。结合《北京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标准》(DB11/T 1877-2021),开展2024年度门头沟全域、集中建设区、生态保护红线及其他生态空间、重点生态工程等单元的生态系统质量情况监测,并进行监测成果整理。
3)EI-生态系统质量评估
摸清2024年度门头沟区全域及各重点关注单元生态系统质量情况。以《北京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标准》(DB11/T 1877-2021)为依据,开展全域、集中建设区、生态保护红线及其他生态空间、集中建设区、重点生态工程等区域生态系统质量评估工作,并开展生态系统质量分级测算,对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及监测工作进行“精准监测、精深分析、精细把关、精确预警”。
4)EI提升策略研究
结合生态系统质量评估成果,准确认知门头沟区及各单元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同时基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思维,研究各要素健康状态评判标准,逐一分析各要素发挥作用、相互影响的路径和规律,发现生态环境质量亟需提升点、潜在提升点,明确各治理环节的任务清单和负面清单,为门头沟区EI提升提供意见建议,不断提升门头沟区生态环境质量及稳定性。
5)项目进度要求
2024年6月30日前,完成一、二季度数据监测、收集及处理工作,编制《EI-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估及提升策略研究方案》,明确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具体实施路径等内容。
2024年9月30日前,完成三季度数据监测、收集及处理工作,摸清前三季度门头沟区全域及各重点关注单元生态系统质量情况,初步形成《EI监测评估及提升策略研究报告》。
2024年12月31日前,依据年度生态环境监测情况进行EI提升策略研究,分析生态环境要素的质量现状和变化规律,对薄弱环节提出对策和建议,形成《EI监测评估及提升策略研究报告》终稿。
(2)GEP评估及提升策略研究工作服务要求
1)资料收集与处理
为系统化和精细化核算全域GEP,采集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包括气象数据、污染物排放数据等;以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包括农林产品产量、水资源供需量、旅游人数与旅游收入等。
2)门头沟区GEP核算与分析
开展全区GEP核算:结合门头沟区生态系统特点,对全区2023年农林物质生产、生态调节服务、生态文化服务的功能量和价值量分别进行评估,核算全区GEP总量和地均GEP,明确“绿水青山”价值。
开展基于生态系统和乡镇尺度分析:一方面,针对森林、湿地、草地、农田等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分析不同类型生态系统对全区GEP贡献能力大小及其GEP构成差异;另一方面,以门头沟区各乡镇街道为分析单元,比较不同区域GEP总量、地均GEP和GEP构成差异。据此,从不同空间尺度揭示门头沟区GEP空间格局特征。
开展“23·7”灾害前后GEP变化分析:在统一核算指标和方法前提下,对门头沟区2023年6月和8月GEP-R进行核算,重点针对灾损严重区域,评估“23·7”灾害对GEP-R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3)门头沟区GEP巩固提升策略研究
编制国内GEP核算与应用典型案例集:梳理深圳、丽水等国内其他城市在GEP核算内容、核算方法、制度体系、核算应用等方面的主要成效和典型经验,形成案例集,为构建门头沟区GEP核算体系提供案例借鉴和方法参考。
开展门头沟区GEP巩固提升策略研究:开展面向GEP巩固提升的生态系统空间绩效评估分析,诊断影响GEP巩固提升的关键问题,探索研究以GEP-R为主要表征、依据生态价值和生态保护修复贡献大小的补偿资金科学合理分配模式。结合农林物质生态和生态文化GEP提升需求,提出充分激活乡村要素、指引市场化运作和生态产业化的重要空间和路径策略。
4)项目进度要求:
2024年6月30日前,完成一、二季度数据收集及处理工作,编制《门头沟区GEP巩固提升策略研究方案》,明确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具体实施路径等内容。
2024年9月30日前,完成三季度数据收集及处理工作,开展门头沟全区GEP核算与分析、基于生态系统和乡镇尺度分析以及“23·7”灾害前后GEP变化分析,形成相应分析成果。
2024年12月31日前,梳理深圳、丽水等国内其他城市在GEP核算内容、核算方法、制度体系、核算应用等方面的主要成效和典型经验,形成《GEP核算与应用典型案例集》;结合全区生态系统空间绩效评估分析,提出充分激活乡村要素、指引市场化运作和生态产业化的重要空间和路径策略,形成《门头沟区GEP巩固提升策略研究报告》。
2.3为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要求
(一)本项目需要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及监狱企业发展、促进残疾人就业、支持乡村产业振兴等。
(二)具体要求
(1)促进中小企业及监狱企业发展、促进残疾人就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
(财库〔2020〕46号)、《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
300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关于中小企业的相关规定,本项目执行中小企业相关政策。符合政策规定的监狱企业和残疾人福利性单位视同小型、微型企业,享受预留份额、评审中价格扣除等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采购政策。
①本项目是否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预留采购份额,见第一章《采购邀请》。
②采购标的对应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所属行业,见第二章《供应商须知》。
③小微企业价格评审优惠的政策调整,见第三章《评审方法和评审标准》。
2.4采购标的的其他技术、服务等要求:无
2.5需由供应商提供设计方案、解决方案或者组织方案的采购项目,应当说明采购标的的功能、应用场景、目标等基本要求
2.5.1重点难点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
功能、应用场景、目标:供应商应针对本项目实际情况结合过往经验分析并指出项目实施过程中潜在的困难点、风险点,并能够给出妥善的解决方案。
2.5.2EI监测评估及提升策略研究服务组织方案、GEP评估及提升策略研究工作服务组织方案。
功能、应用场景、目标:详见本章第三部分具体要求。
2.5.3进度保障组织方案
功能、应用场景、目标:供应商应制定合理可行的进度保障组织方案,通过优化组织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加强进度控制保障等多种手段,确保项目能按期完成。
2.5.4质量保证解决方案
功能、应用场景、目标:供应商应制定合理可行的质量保证解决方案,通过制度、辅助措施等手段,确保各项服务能保质保量完成。
2.5.5保密措施解决方案
功能、应用场景、目标:供应商应制定保密措施解决方案,确保项目团队对项目执行中所获知信息保密。
3.履约验收方案
详见第五章《合同草案条款》
4.其他要求无
5.项目团队要求
(1)供应商应为本项目成立不少于3人的项目团队,其中项目负责人1名,项目
负责人需具有生态环境或测绘等相关专业高级及以上职称,曾参与过1个以上类似工作。
(2)团队其他成员配置要求:包括1名专业负责人、不少于1名专业技术人员。项目专业负责人具备与本项目工作内容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职称,并有类似项目的工作经验;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职称,有类似项目的工作经验。
6.成果要求
(1)纸质成果(A4):
《EI监测评估及提升策略研究方案》1份、《EI监测评估及提升策略研究报告》1份、
《门头沟区GEP巩固提升策略研究方案》1份、《门头沟区GEP巩固提升策略研究报
告》1份、《GEP核算与应用典型案例集》1份。
(2)电子成果:
《EI监测评估及提升策略研究方案》(*.doc)
《EI监测评估及提升策略研究报告》(*.doc)
EI-生态系统质量监测数据1套(*矢量数据)
《门头沟区GEP巩固提升策略研究方案》(*.doc)
《门头沟区GEP巩固提升策略研究报告》(*.doc)
《GEP核算与应用典型案例集》(*.doc)
7.保密要求
供应商对项目实施中涉及到的相关数据、资料、文档等具有保密的义务,并应按照相应保密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