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项目需求及有关要求
一、项目概况:
面向2035年基本建成美丽河南目标,全面系统开展美丽河南建设系统研究,提出河南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建设总体思路、战略目标和区域评估,重点通过省域、市域和社会三个层面,分层次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行动,以河南省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带动全域美丽、各美其美的美丽河南建设,支撑形成河南省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1+N”的系列文件。
二、采购内容:开展美丽河南建设总体思路研究、开展美丽河南目标指标体系研究、开展美丽河南建设系统评估研究、开展美丽河南建设成果系统集成、开展美丽河南建设模式经验凝练。
三、技术要求:
1.开展美丽河南建设总体思路研究
识别美丽河南建设的关键领域。着眼于2027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形成一批实践样板,美丽河南建设成效显著;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河南目标基本实现以及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美丽河南的总体要求,分阶段、分步骤研究美丽河南建设总体战略,针对重点关注、重点突破及持续推进的领域,系统构建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多方面总体战略思路和框架,勾画美丽河南建设的中长期路线图,识别美丽河南建设的建设特色领域,为美丽河南建设先行区提供科学指引。
2.开展美丽河南目标指标体系研究
综合国家发改委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2035年美丽中国生态环境目标研究中提出的指标体系和国际重点关注领域等,建立美丽河南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河南省省情特点和评估结果,选取设立适用于河南省的美丽中国建设目标体系,按照2027年、2035年、本世纪中叶三个阶段提出美丽河南建设的愿景目标,指导各项建设任务。
(1)开展国内外相关目标指标体系梳理。国家层面,开展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美丽中国监测指标体系、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标指标体系、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指标体系、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和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等的梳理总结。全省层面,开展历史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标指标体系演变分析及指标体系分析,识别各指标体系的基本功能及战略定位。此外,根据区域发展新格局,结合区域主体功能区定位,突出主体功能区绩效,在产业绿色发展、生态功能维护等领域探索设置差异化的目标指标。充分借鉴国外经验,确立美丽河南建设目标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2)构建面向美丽河南的目标指标体系。开展美丽河南的内涵与特征分析,确定各阶段生态环境保护的主题目标,“十四五”突出持续改善,“十五五”突出全面改善,“十六五”突出根本性好转。以各类指标体系为基础,响应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同时充分考虑延续性、递进性、示范性,反映河南省、黄河流域区域特征,建立美丽河南初始目标指标库。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确保指标体系的独立性,充分考虑数据可得性、代表性等原则,进一步构建面向美丽河南的目标指标体系。
3.开展美丽河南建设系统评估研究
开展河南省美丽中国建设评估。依托已经构建的美丽河南基础数据库,衔接关于全面推进美丽河南建设的实施意见,重点衔接美丽中国建设、美丽河南建设的量化指标,基于熵权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构建多维度美丽河南建设评估模型,开展河南与黄河区域重大战略其余8省(区)的美丽中国建设评估,分析本省在黄河流域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中的优势方向和重点区域。突出重点,提出未来分阶段、分领域的美丽城市建设的重点格局,针对性地提出加快推进各地市美丽城市建设的建议。
4.开展美丽河南建设成果系统集成
基于美丽河南建设的战略定位和目标指标、多尺度评估结果,支撑形成省域、地方和社会三个层面的研究成果,分别为河南省美丽中国先行区行动计划(2024-2027年)、河南省美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河南省美丽细胞建设指南,为系统全面指导全省各地加快美丽河南建设地方实践提供规划指南和科学指引。
5.开展美丽河南建设模式经验凝练
系统总结河南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中的亮点工程、典型模式以及经验,不搞排名和创建,以具体生动的案例支撑《行动计划》实施带来的美丽河南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作为黄河流域美丽中国先行区案例向全国介绍和推广,为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贡献河南素材和河南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