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需求
★一、履约期限:合同签订后日历日60天完成
★二、履约地点:采购人指定地点。
★三、付款方式:本项目服务完成后交付、经验收合格支付合同价款。
四、服务内容:
序号 |
服务名称 |
服务课程名称 |
数量 |
1 |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6门) |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 |
1 |
2 |
建筑施工组织 |
1 |
|
3 |
建筑工程测量 |
1 |
|
4 |
建筑力学 |
1 |
|
5 |
建筑设备与识图 |
1 |
|
6 |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
1 |
|
7 |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群(4门) |
PLC控制系统运行与维护 |
1 |
8 |
机械设计基础 |
1 |
|
9 |
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 |
1 |
|
10 |
单片机控制系统编程与实现 |
1 |
|
11 |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群(2门)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
1 |
12 |
建筑设备施工技术 |
1 |
|
13 |
工程造价专业群(1门) |
平法钢筋识图 |
1 |
五、需满足的质量、安全、技术规格等要求,实质性要求及重要指标用★标注(“★”必须标注在序号前),★标注项不得负偏离,如果负偏离,则报价文件无效。:
1.投标人须同时提供视频、动画、PPT等资源制作源文件。并按照课程建设负责人的要求将课程建设内容上传至学校指定的平台。
2.拍摄成品总体要求:视频图像清晰,景别合理,剪辑流畅,画面优美,字幕同步,视频文件大小适中,适合网络播放。
3.投标人能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视频拍摄和制作任务。
4.每门课程中教学视频、实操视频、动画和PPT数量不得低于要求数。
▲5.投标人课程团队有课程思政开发经验(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格式不限)能够帮助课程教师在课程内容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达成课程建设要求。(提供承诺函,承诺函格式自拟)
▲6.课程教学内容设计须注重课程建设的整体性和时效性,追求改革理念的前沿性与创新性。(提供承诺函,承诺函格式自拟)
7.录制方式及设备
(1)根据课程需要采用单或多机位,具备专业广播级水准的高清数字摄像机;拍摄设备要同型同款,保证录制效果的一致性。主机位用于拍摄教师全景,辅助机位拍摄教师特写、板书以及多媒体信息。机位设置应满足完整记录课堂全部教学活动的要求。
(2)拍摄场地为教学实境或专业摄影棚,录制现场光线充足、环境安静、整洁,采用单一背景,避免在镜头中出现有广告嫌疑或与课程无关的标识等内容。
(3)录音设备要求使用若干个专业级话筒,保证师生发言的录音质量。
(4)后期制作设备,使用相应的非线性编辑系统。
8.制作团队及服务要求
(1)投标人应安排教学设计专家团队及经验丰富的课程制作开发团队,承担项目任务,团队各成员必须充分理解教学视频和动画的制作和运营特点。每门课程的具体人员配备如下:
①业务人员1人:负责校方与公司各部门协调,拍摄期间住校全职全程参与;
▲②项目经理1人:负责项目整体进程把控,质量监督,以及课程开发服务全过程相关事宜的沟通、协调;(提供承诺函,为本项目提供一名项目经理,承诺函格式自拟。)
③教学设计专家2人:负责课程教学内容的规划与设计,对教学设计的整体思路给予全面指导;
④课程编导1人:负责现场拍摄、制作监控与管理,拍摄场地勘察以及场景设计;
▲⑤课程顾问1人:为精品在线课程的内容设计、知识点切割、制作课程脚本进行技术指导;(提供承诺函,为本项目提供一名课程顾问,承诺函格式自拟。)
⑥美术设计师1人:负责课程整体美术风格的设定及课程包装设计方案的编制;
▲⑦摄像师1人:提供演播室、外景等各类课程表现形式的拍摄服务;(提供摄像师职业能力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及人员近半年的缴纳社保证明与有效的劳动合同)
⑧现场灯光师2-3人:负责拍摄现场灯光设计及场记;
▲⑨视频后期制作及效果包装3人:负责课程视频后期剪辑以及包装合成。(提供特效包装师、实时渲染师、视频合成师等与《视频后期制作及效果包装》有关的职业能力证明材料复印件及人员近半年的缴纳社保证明与有效的劳动合同)
▲⑩二、三维动画制作人员2人,负责课程配套教学动画资源的设计制作。(响应文件中提供高级二维、三维动画职业能力证明材料复印件及人员近半年的缴纳社保证明与有效的劳动合同)
▲(2)制作团队承诺与学校课程团队共同完成视频和动画的脚本制作,必须在拍摄之前与教学团队就资源脚本提案做充分沟通,能够为主讲教师脚本设计提供优质的展现形式,协助教师梳理知识点、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制作团队完整负责课程拍摄以及后期制作(剪辑、修改、特效、包装、动画制作、录音合成、字幕),直至主讲教师审核通过。并确保所制作的资源在技术层面与国家主流MOOC平台相兼容,制作团队必须做好该项目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提供承诺函,承诺函格式自拟)
9.拍摄场地及人员的要求
(1)投标人需根据视频拍摄的需求,提供专业拍摄场地或在采购方指定的地点搭设包括背景屏幕、提词器、专业录像(录音)设备、灯光和相关控制设备的专业录影棚,录影棚环境应能满足专业视频拍摄要求,并承诺在合同期内免费提供课程拍摄使用。
(2)投标人需根据采购方对于视频的实际教学要求,提出合理建议,共同确定符合课程特点的表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绿幕抠像、现场实录、视频讲座等形式。
(3)投标人需提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咨询指导,并指派专人负责辅助采购方教师进行课程介绍、课程标准、教学日历、课程导学、教学视频、教学资料、团队介绍、课堂讨论、测验、作业、试卷、考核办法、拓展资源等课程运行所必须的相关课程材料的收集、整理、美化、上传等工作,保障课程顺利上线运行。
▲(4)化妆服务1人:以达到优质的拍摄效果。(响应文件中提供人员能力证明材料复印件及人员近半年的缴纳社保证明与有效的劳动合同)
(5)投标人需安排专业人员,对采购方提供的授课PPT课件进行美化处理,以适应视频拍摄的需求。
(6)投标人需安排专职人员对采购方编写脚本进行指导,24小时响应咨询需求,并对视频拍摄对象进行必要的语言、语音、动作的指导。为老师开至少1-2次(具体次数需根据拍摄情况确定)的视频录制、脚本编写讲座、指导课程;和老师展开至少2-3次(具体次数需根据拍摄情况确定)的视频录制、脚本制作的讨论分析,每次不少于2小时。
(7)投标人应设置一名专职负责人员负责与采购方进行与项目相关的所有事项的沟通工作。沟通工作包括所涉及的投标人方的各种专业人员,及其他涉及到的人员沟通和设备调配使用的相关事宜。
10.售后服务要求
投标人应提供的售后服务,质量保证期为1年。
(三)技术参数要求
1.出镜讲解
【功能要求】
出镜讲解指理论教学,服务于单一的知识点学习任务,表现形式可以包含现场授课式、虚拟抠像式、情景剧式、布景实拍式、公开讲堂式、交互大屏式、虚拟空间式等各类形式一种或几种,教师以出镜的方式进行讲授,时长一般设置不超过15分钟。
【技术要求】
(1)利用4K及以上专业摄像机在专业摄影棚中录制,不少于两个机位录制。专业收音麦克、专业灯光。
(2)视频原始拍摄素材质量要求图像稳定、对焦清晰、构图合理、镜头运用恰当。同期声音采用双声道,要求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
(3)屏幕图像的构图合理,画面主体突出。人像及肢体动作以及配合讲授选用的板书、画板、教具实物、模型和实验设备等均不能超出镜头所及范围。画面中教师以中景和近景为主,要求人物、板书(或其他画面元素)清晰,不建议无教师形象的全程板书或PPT配音。
(4)演播室使用的背景采用彩色喷绘或电脑虚拟、实景等背景。背景的颜色、图案不易过多,应保持静态,画面应简洁、明快,有利于营造课堂气氛。
(5)使用资料、图片、外景实拍、实验和表演等形象化教学手段,应符合教学内容要求,与讲授内容联系紧密,手段选用恰当。
(6)摄像镜头应保持与主讲教师目光平视的角度。主讲教师不应较长时间仰视或俯视。录像环境应光线充足、安静,主讲教师应衣着整洁,讲话清晰,板书清楚。
(7)选用影视作品或自拍素材,应注明素材来源。影视作品或自拍素材中涉及人物访谈内容时,除应加注人物介绍外,还应采用滚动式同声字幕。
(8)选用的资料、图片等素材画面应清晰,对于历史资料、图片应进行再加工。选用的资料、图片等素材应注明素材来源及原始信息(如字画的作品、生卒年月,影视片断的作品名称、创作年代等信息)。
(1)视频信号源
①稳定性:全片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CTL同步控制信号必须连续: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
②信噪比:图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无明显杂波。
③色调: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
④视频电平:视频全讯号幅度为1Ⅴp-p,最大不超过1.1Ⅴp-p。其中,消隐电平为0V时,白电平幅度0.7Ⅴp-p,同步信号-0.3V,色同步信号幅度0.3Vp-p(以消隐线上下对称),全片一致。
(2)音频信号源
①声道:中文内容音频信号记录于第1声道,音乐、音效、同期声记录于第2声道,若有其他文字解说记录于第3声道(如录音设备无第3声道,则录于第2声道)。
②电平指标:-2db——-8db声音应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
③音频信噪比不低于48 dB。
④声音和画面要求同步,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等缺陷。
⑤伴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解说声与现场声无明显比例失调,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
(3)视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
①视频压缩采用H.264/AVC(MPEG-4 Part10)编码、使用二次编码、不包含字幕的MP4格式。
②视频码流率:动态码流的最低码率不得低于300Kbps
③视频分辨率
前期采用标清4:3拍摄时,设定为720×576;前期采用高清16:9拍摄时,设定为1280×720或1920×1080。
④视频画幅宽高比
分辨率设定为720×576的,选定4:3;
分辨率设定为1280×720或1920×1080的,选定16:9。
⑤视频帧率不低于25帧/秒
⑥扫描方式采用逐行扫描
(4)音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
①音频压缩采用AAC(MPEG4 Part3)格式
②采样率不低于44KHz
③音频码流率不低于96Kbps
④必须是双声道。
(6)封装。采用MP4封装。
(7)命名要求:文件命名应直接指明资源所属课程、章节或性质。(如学校有新要求以学校文件为准)。
★(8)内容和版权要求:视频内容应忠实于原文献,完整有序,成品版权归学校所有;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
2.实操录制
【功能要求】
实操教学的技能点服务于单一的技能学习任务,实操录制的组织形式可以由多种形式体现,可以由教师进行实操动作示范,可以师生合作配合共同完成操作,可以聘请的行业大师进行操作示范,也可以由企业实际的员工/技术能手来进行标准操作;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特点选择最优的展现形式,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技能点教学录像的覆盖度不低于80%,技能点教学录像时长原则不超过20分钟。
【技术要求】
(1)利用4K及以上专业摄像机在专业摄影棚中录制,不少于三两个机位录制。专业收音麦克、专业灯光。
(2)视频原始拍摄素材质量要求图像稳定、对焦清晰、构图合理、镜头运用恰当。同期声音采用双声道,要求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
(3)屏幕图像的构图合理,画面主体突出。人像及肢体动作以及配合讲授选用的板书、画板、教具实物、模型和实验设备等均不能超出镜头所及范围。画面中教师以中景和近景为主,要求人物、板书(或其他画面元素)清晰,不建议无教师形象的全程板书或PPT配音。
(4)演播室使用的背景采用彩色喷绘或电脑虚拟、实景等背景。背景的颜色、图案不易过多,应保持静态,画面应简洁、明快,有利于营造课堂气氛。
(5)使用资料、图片、外景实拍、实验和表演等形象化教学手段,应符合教学内容要求,与讲授内容联系紧密,手段选用恰当。
(6)摄像镜头应保持与主讲教师目光平视的角度。主讲教师不应较长时间仰视或俯视。录像环境应光线充足、安静,主讲教师应衣着整洁,讲话清晰,板书清楚。
(7)选用影视作品或自拍素材,应注明素材来源。影视作品或自拍素材中涉及人物访谈内容时,除应加注人物介绍外,还应采用滚动式同声字幕。
(8)选用的资料、图片等素材画面应清晰,对于历史资料、图片应进行再加工。选用的资料、图片等素材应注明素材来源及原始信息(如字画的作品、生卒年月,影视片断的作品名称、创作年代等信息)。
(1)视频信号源
①稳定性:全片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CTL同步控制信号必须连续: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
②信噪比:图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无明显杂波。
③色调: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
④视频电平:视频全讯号幅度为1Ⅴp-p,最大不超过1.1Ⅴp-p。其中,消隐电平为0V时,白电平幅度0.7Ⅴp-p,同步信号-0.3V,色同步信号幅度0.3Vp-p(以消隐线上下对称),全片一致。
(2)音频信号源
①声道:中文内容音频信号记录于第1声道,音乐、音效、同期声记录于第2声道,若有其他文字解说记录于第3声道(如录音设备无第3声道,则录于第2声道)。
②电平指标:-2db——-8db声音应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
③音频信噪比不低于48 dB。
④声音和画面要求同步,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等缺陷。
⑤伴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解说声与现场声无明显比例失调,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
(3)视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
①视频压缩采用H.264/AVC(MPEG-4 Part10)编码、使用二次编码、不包含字幕的MP4格式。
②视频码流率:动态码流的最低码率不得低于300Kbps
③视频分辨率
前期采用标清4:3拍摄时,设定为720×576;前期采用高清16:9拍摄时,设定为1280×720或1920×1080。
④视频画幅宽高比
分辨率设定为720×576的,选定4:3;
分辨率设定为1280×720或1920×1080的,选定16:9。
⑤视频帧率不低于25帧/秒
⑥扫描方式采用逐行扫描
(4)音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
①音频压缩采用AAC(MPEG4 Part3)格式
②采样率不低于44KHz
③音频码流率不低于96Kbps
④必须是双声道。
(6)封装。采用MP4封装。
(7)命名要求:文件命名应直接指明资源所属课程、章节或性质。(如学校有新要求以学校文件为准)。
★(8)内容和版权要求:视频内容应忠实于原文献,完整有序,成品版权归学校所有;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
3.录屏视频
录屏视频指理论教学,服务于单一的知识点学习任务,表现形式可以包含PPT大屏式、虚拟人物式、软件录屏式等各类形式一种或几种,教师可以不出镜录制,或者采用教师开头结尾出镜的方式进行录制,时长一般设置不超过15分钟。
【技术要求】
(1)利用4K及以上专业摄像机在专业摄影棚中录制,不少于两个机位录制。专业收音麦克、专业灯光。
(2)视频原始拍摄素材质量要求图像稳定、对焦清晰、构图合理、镜头运用恰当。同期声音采用双声道,要求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
(3)屏幕图像的构图合理,画面主体突出。人像及肢体动作以及配合讲授选用的板书、画板、教具实物、模型和实验设备等均不能超出镜头所及范围。画面中教师以中景和近景为主,要求人物、板书(或其他画面元素)清晰,不建议无教师形象的全程板书或PPT配音。
(4)演播室使用的背景采用彩色喷绘或电脑虚拟、实景等背景。背景的颜色、图案不易过多,应保持静态,画面应简洁、明快,有利于营造课堂气氛。
(5)使用资料、图片、外景实拍、实验和表演等形象化教学手段,应符合教学内容要求,与讲授内容联系紧密,手段选用恰当。
(6)摄像镜头应保持与主讲教师目光平视的角度。主讲教师不应较长时间仰视或俯视。录像环境应光线充足、安静,主讲教师应衣着整洁,讲话清晰,板书清楚。
(7)选用影视作品或自拍素材,应注明素材来源。影视作品或自拍素材中涉及人物访谈内容时,除应加注人物介绍外,还应采用滚动式同声字幕。
(8)选用的资料、图片等素材画面应清晰,对于历史资料、图片应进行再加工。选用的资料、图片等素材应注明素材来源及原始信息(如字画的作品、生卒年月,影视片断的作品名称、创作年代等信息)。
(1)视频信号源
①稳定性:全片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CTL同步控制信号必须连续: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
②信噪比:图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无明显杂波。
③色调: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
④视频电平:视频全讯号幅度为1Ⅴp-p,最大不超过1.1Ⅴp-p。其中,消隐电平为0V时,白电平幅度0.7Ⅴp-p,同步信号-0.3V,色同步信号幅度0.3Vp-p(以消隐线上下对称),全片一致。
(2)音频信号源
①声道:中文内容音频信号记录于第1声道,音乐、音效、同期声记录于第2声道,若有其他文字解说记录于第3声道(如录音设备无第3声道,则录于第2声道)。
②电平指标:-2db——-8db声音应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
③音频信噪比不低于48 dB。
④声音和画面要求同步,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等缺陷。
⑤伴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解说声与现场声无明显比例失调,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
(3)视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
①视频压缩采用H.264/AVC(MPEG-4 Part10)编码、使用二次编码、不包含字幕的MP4格式。
②视频码流率:动态码流的最低码率不得低于300Kbps
③视频分辨率
前期采用标清4:3拍摄时,设定为720×576;前期采用高清16:9拍摄时,设定为1280×720或1920×1080。
④视频画幅宽高比
分辨率设定为720×576的,选定4:3;
分辨率设定为1280×720或1920×1080的,选定16:9。
⑤视频帧率不低于25帧/秒
⑥扫描方式采用逐行扫描
(4)音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
①音频压缩采用AAC(MPEG4 Part3)格式
②采样率不低于44KHz
③音频码流率不低于96Kbps
④必须是双声道。
(6)封装。采用MP4封装。
(7)命名要求:文件命名应直接指明资源所属课程、章节或性质。(如学校有新要求以学校文件为准)。
★(8)内容和版权要求:视频内容应忠实于原文献,完整有序,成品版权归学校所有;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
4.视频美化
【功能要求】
根据提供的课程内容视频素材,进行剪辑包装,制作符合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等功能要求的视频资源,并添加视频片头、片尾以及其他要求添加的素材内容,视频时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
【技术要求】
(1)视频信号源
①稳定性:全片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CTL同步控制信号必须连续: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
②信噪比:图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无明显杂波。
③色调: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
④视频电平:视频全讯号幅度为1Ⅴp-p,最大不超过1.1Ⅴp-p。其中,消隐电平为0V时,白电平幅度0.7Ⅴp-p,同步信号-0.3V,色同步信号幅度0.3Vp-p(以消隐线上下对称),全片一致。
(2)音频信号源
①声道:中文内容音频信号记录于第1声道,音乐、音效、同期声记录于第2声道,若有其他文字解说记录于第3声道(如录音设备无第3声道,则录于第2声道)。
②电平指标:-2db——-8db声音应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
③音频信噪比不低于48 dB。
④声音和画面要求同步,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等缺陷。
⑤伴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解说声与现场声无明显比例失调,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
(3)视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
①视频压缩采用H.264/AVC(MPEG-4 Part10)编码、使用二次编码、不包含字幕的MP4格式。
②视频码流率:动态码流的最低码率不得低于300Kbps
③视频分辨率
前期采用标清4:3拍摄时,设定为720×576;前期采用高清16:9拍摄时,设定为1280×720或1920×1080。
④视频画幅宽高比
分辨率设定为720×576的,选定4:3
分辨率设定为1280×720或1920×1080的,选定16:9
⑤视频帧率不低于25帧/秒
⑥扫描方式采用逐行扫描
(4)音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
①音频压缩采用AAC(MPEG4 Part3)格式
②采样率不低于44KHz
③音频码流率不低于96Kbps
④必须是双声道。
(5)外挂字幕文件
①字幕文件格式:独立的SRT格式的字幕文件;
②字幕的行数要求:每种语言只有一行字幕;
③字幕的字数要求:画幅比为4:3的,每行不超过15个字;画幅比为16:9的,每行不超过20个字;
④字幕的位置:保持每屏字幕出现位置一致;
⑤字母中的标点符号:只有书名号及书名号中的标点、间隔号、连接号、具有特殊含意的词语的引号可以出现在唱词中,在每屏唱词中用空格代替标点表示语气停顿,所有标点及空格均使用全角;
⑥字幕断句:不简单按照字数断句,以内容为断句依据;
⑦字幕中的数学公式、化学分子式、物理量和单位,尽量以文本文字呈现;不宜用文本文字呈现的、且在视频画面中已经通过PPT、板书等方式显示清楚的,可以不加该行唱词;
⑧字幕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规范字,不出现繁体字、异体字(国家规定的除外)、错别字;字幕的字体、大小、色彩搭配、摆放位置、停留时间、出入屏方式力求与其他要素(画面、解说词、音乐)配合适当,不能破坏原有画面。
(6)封装。采用MP4封装。
(7)命名要求:文件命名应直接指明资源所属课程、章节及性质。(如学校有新要求以学校文件为准)。
★(8)内容和版权要求:视频内容应忠实于原文献,完整有序,版权不存在争议;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
5.二维动画
【功能要求】
二维动画资源,应通过对专业特点的分析,充分调研专业涉及的教学和实际工作场景,运用了科学的原画设定方法,制定符合专业的角色、场景、道具等原画设计,创设职业岗位相关情景,采用丰富的动画表现形式,与专业特点和谐统一。时长一般为1-2分钟,可根据教学需求适当调整。
【技术要求】
(1)原画设计:使用Adobe Photoshop CC2020、Adobe Illustrator 2020、Sai进行角色,场景、道具、视频包装等设计绘制。
(2)分镜设计:根据脚本内容,详细分析,运用Adobe Photoshop CC2020、Storyboarder v3.0.0或纸质分镜头,绘制分镜,呈现影片初步效果。
(3)动态分镜Layout:根据分镜头脚本与动作设计,通过更深入具体的描述刻画,形成Layout,并运用已设计的角色、场景、道具在Adobe Animate、Adobe After Effects、万彩动画大师、MOHO、Flash中制作出动画片段,动画表现应符合自然规律和基本运动规律。
(4)动画设计:采用动作补间、形状补间动画、逐帧动画、遮罩动画、引导层动画对角色、场景、道具等元素进行控制,满足动画脚本内容需要。
(5)后期合成:使用使用Adobe After Effect、Adobe premiere、将已制作动画镜头进行合成、剪辑,添加音乐音效,最终生成动画文件,动画的帧率都为25帧/秒,格式为MP4,总比特率不低于300kdps。
(6)画面尺寸:画面比例应为16:9,宽度1280像素×高度720像素及以上。
(7)品质要求:动画内容中用到的图像必须清晰,不能有图像过于模糊等现象出现。
(8)动画内容播放过程连续流畅,节奏合适,避免采用简单重复方式以保持动画播放时间,如说话特写中,同一抬手放手动作不断重复。
(9)声音录制采用专业级话筒,保证后期配音的录音质量,解说配音应标准,无噪音,声音悦耳,音量适当,快慢适度。
(10)资源开发完成后,需将源代码、制作源文件和相关脚本、素材等项目材料与成品一并归档整理,统一交付采购方。
★(11)版权归采购方所有,资源中应增加含有学校校徽或校名的水印标识;资源中选用的其他非原创性资源不存在版权争议问题。
6.三维动画
【功能要求】
三维动画资源,用以展现复杂的结构、难于理解的原理、肉眼无法捕捉的微观现象,以及大型工作场景下的作业流程等,使学习者通过观看三维动画,能够更加直观具象的体会理解知识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视频时长一般为1-2分钟,可根据教学需求适当调整。
【技术要求】
(1)建模:使用3DSMax、AutoCAD、Maya、C4D等三维软件进行制作和模型搭建,在确保模型正确的情况下尽量减少面数,不能出现空点、露面、黑面等问题。
(2)材质贴图:贴图一定是矩形的,分辨率最低不低于256*256的标准比例定制贴图大小,并要求图像清晰、色彩和谐,赋予模型表面特性,体现模型的颜色、透明度、反光度、反光强度、自发光及粗糙程度等特性。
(3)灯光:使用泛光灯和方向灯,Vray灯,使用三光源设置法,照明场景、投射阴影及增添氛围。
(4)摄影机控制:依照摄影原理在三维动画软件中使用摄影机工具,实现分镜头设计的镜头效果,画面稳定、流畅。
(5)动画:根据分镜头脚本与动作设计,通过更深入具体的描述刻画,形成Layout,并运用已设计的模型在三维动画制作软件中制作出动画片段,动画表现应符合自然规律和基本运动规律。
(6)渲染:使用MetalRay、Vray渲染器渲染,渲染形式采用Line-scan扫描方式等,输出图像清晰干净,色彩明快鲜明,要求体现各种物体的质感。动画要求设置好帧速率,不低于25帧/秒。
(7)后期合成:使用After Effect、premiere、edius后期软件将录制或渲染完成影片素材进行再处理加工,使其能达到需要的效果,包括了静态合成,三维动态特效合成,音效合成,虚拟和现实的合成等。将动画片段、声音等素材,按照分镜头剧本的设计,通过非线性编辑软件的编辑,最终生成动画文件,动画的帧率都为24帧/秒,格式为MP4。
(8)画面尺寸:宽度1280像素*高度720像素及以上。
(9)动画内容中用到的图像必须清晰,不能有图像过于模糊等现象出现(特效除外)。
(10)动画内容播放过程连续流畅,节奏合适,避免采用简单重复方式以保持动画播放时间,如说话特写中,同一抬手放手动作不断重复。
(11)声音录制采用专业级话筒,保证后期配音的录音质量,解说配音应标准,无噪音,声音悦耳,音量适当,快慢适度。
(12)资源开发完成后,需将制作源文件和相关脚本、素材等项目材料与成品一并归档整理,统一交付采购方。
★(13)版权归采购方所有,资源中应增加含有学校校徽或校名的水印标识;资源中选用的其他非原创性资源不存在版权争议问题。
7.虚拟仿真
【功能要求】
虚拟仿真资源应能够有效解决实训教学过程中高投入、高损耗、高风险及难实施、难观摩、难再现的“三高三难”痛点和难点。
【技术要求】
1.整体规划设计
★(1)技术架构:系统依据教学要求和软件功能需求进行软件整体技术架构设计,采用B/S架构,虚拟仿真实训软件的所有功能和效果都能在浏览器中实现,无需安装第三方支撑软件或插件;
★(2)开发工具和语言:使用但不局限于Unity3D、UE4等主流开发引擎集成3D模型、视频、声音等各种素材,提供场景编辑、交互流程设定、渲染等功能,以实现系统开发的目标,选择的开发语言与选用的开发引擎相对应;
(3)开发引擎:具备自主研发的开发引擎、具备流程可视化配置能力,以及事件系统、背包系统等设置能力;
(4)UE设计:以用户为中心进行软件UE设计,主要包括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用户体验设计,软件结构布局合理,流程优化,导航清晰,操作方便,形式与内容统一,整体感强,及时交互,主动交互;
(5)UI设计:软件平面设计要求符合专业和实际场景要求,尽量写实,页面布局合理,色彩搭配协调,内容符合专业特点;
▲(6)系统需提供API接口,可实现基于Socket等技术与指定平台(指定平台的接口学校免费提供)的对接,完成实训数据的采集、管理、与分析;可以按照要求进行云端部署或本地部署;(提供承诺函,承诺函格式自拟)
▲(7)可提供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相关专业数字资源库(模型库、场景库、角色库等)以供参考;(提供承诺函,承诺函格式自拟)
(8)安全性:系统应有严格的安全和保密手段,确保平台本身和虚拟仿真系统应用内各种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2.建模技术参数
★(1)虚拟仿真场景建设需要按照真实实训环境1:1还原;
(2)系统采用PBR材质,基于物理的着色(Physically Based Shading)技术,最大程度还原工作环境,符合行业标准要求,提高用户沉浸感;
(3)采用LOD技术处理复杂场景的绘制,使软件运行更加流畅,分层级处理系统渲染效果;
▲(4)采用三维模型构建场景及物体,物体多边形面数(poly)控制在≤30万面,基础包大小<50MB,支持多种分辨率(1280×720,1600×900,1920×1080)确保用户体验;(提供建模标准截图证明)
(5)实训场景内模型不能有闪面、重面、破面,不能有多边面,保证场景演示无闪烁现象;
(6)标准化建模,场景及道具设备模型应做到最大优化,以保证系统流畅运行;
(7)系统需场景烘焙,烘焙不能曝光过度,不能有黑边现象,烘焙方式视场景优化情况而定,系统采用PostProcess进行场景后处理,真实逼真;
(8)复杂场区提供小地图功能、多视角切换功能、场景自由到达与快速到达功能;
▲(9)要求使用可以制作高模的软件,完成高精度细节,之后用TopoGun等软件拓扑低模,完成的模型至少有AlbedoTransparency,SpecularSmoothness,Normal三张贴图;(提供所使用软件的截图证明)
(10)要求投标人拥有模型生成方法和图形绘制方法,并基于MetalnessRoughness以及SpecularSmoothness流程系统进行场景绘制,最大程度还原实训环境,符合行业标准要求,提高用户沉浸感;
(11)虚拟人物满足人设需求,着装符合角色身份;
(12)虚拟人物能自主控制,具有多种动作,动作自然,可模拟操作主要过程;
(13)虚拟人物操作和动作按照教学设计规范和标准设计;
▲(14)应用AnimationRigging等实现结构的反向动力学控制,采用BlendTree等技术创建角色深度动画混合树,使虚拟人物动作更加真实,能完全灵活自主控制,具有高仿真、高沉浸感。(提供所使用技术的功能截图证明)
3.技术服务
▲(1)提供相关专业虚拟仿真软件开发素材资源(如三维模型、动画、虚拟等资源)进行参考,为老师脚本设计提供思路和方向;(提供功能截图证明)。
(2)提供职业教育信息化(虚拟现实技术方向)专家及行业专家指导服务,辅助教师对项目进行整体顶层设计与技术指导,引入行业新技术新标准,并组织采购方、专家一同进行设计研讨,投标人整合多方意见设计并确定开发方案。
(3)本次项目建设中的虚拟仿真资源,为满足省级虚拟仿真项目申报标准,需要投标人能够在辽宁省虚拟仿真实训项目申报期间,提供能够搭载虚拟仿真实训项目的相关平台,便于评审专家能够直接从申报平台跳转至该平台查看虚拟仿真资源,助力虚拟仿真资源参与项目申报,提供的相关平台应具有以下功能:
①为高效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及质量,平台需支持虚拟仿真资源进行颗粒化整合,形成虚拟仿真资源库,支持虚拟仿真实训课程组课,以课程为导向进行系统化实训;同时还支持教师在课堂上调用库内的虚拟仿真颗粒化资源进行教学,无须进入虚拟仿真课程进行调用。
②为深度挖掘学生实训数据,评估教学成果,平台需支持虚拟仿真实训课程实训报告功能:平台可实时跟踪监控实训过程,并生成实训报告,根据实训资源的三种模式区分为学习记录、实训报告、考核成绩,支持报告导出为Excel格式,包含学习记录导出、实训报告导出、考核成绩报告导出,支持多选批量导出。
③为提高本次项目建设的虚拟仿真资源,获评省级项目几率,该平台应具有数据分析能力:平台应能支持学生能力培养情况数据分析,按照专业知识能力、专业技能能力、实训操作能力、特殊处理能力、道德思政能力五大能力划分,以雷达图的形式直观展示数据;平台应能够支持易错点分析,展示易错点前五项,展示易错点名称、错误次数,以柱形图的形式直观展示对比分析数据。
④为提高教师教学管理效率,该平台需支持考核成绩报告审批功能:支持教师对考核成绩报告详情进行意见审批,报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考核成绩、开始时间、结束时间、考核时长、步骤名称、步骤总分、步骤得分、赋分模型、步骤评价、合理用时等信息,教师可根据具体的考核成绩报告内容进行审批。
⑤为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及学习效率,该平台需支持材料管理支持三维模型类资源的管理,能够接纳并处理市面上主流及特殊行业软件生成的3D模型。包括但不限于Maya、Paint3D、Solidworks等软件制作的3D模型,需支持多种3D模型格式,包括但不限于:fbx、obj等格式,同时需支持上述3D模型的在线预览功能。用户无需下载额外的软件或插件,即可在平台上直接查看3D模型。
(四)量化考核指标
所有本期建设的13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均参加2025年度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报,中标投标人协助课程团队的共同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