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服务及其他要求
(注:本章的技术、服务及其他要求中,带“★”的要求为实质性要求。采购人、代理机构应当根据项目实际要求合理设定,并在第五章符合性审查中明确响应要求。)
3.1.采购内容
采购包1:
采购包预算金额(元): 2,682,100.00
采购包最高限价(元): 2,682,100.00
序号 |
采购品目名称 |
标的名称 |
数量 |
标的金额 (元) |
所属行业 |
是否涉及核心产品 |
是否涉及采购进口产品 |
是否涉及强制采购节能产品 |
是否涉及优先采购节能产品 |
是否涉及优先采购环境标志产品 |
1 |
广播电视传输服务 |
广播电视户户通运行维护 |
1.00(项) |
2,389,100.00 |
其他未列明行业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2 |
广播电视传输服务 |
县级应急广播平台运行维护 |
1.00(项) |
50,000.00 |
其他未列明行业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3 |
广播电视传输服务 |
1台省无线覆盖工程运行维护 |
1.00(项) |
81,000.00 |
其他未列明行业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4 |
广播电视传输服务 |
2台中央无线覆盖工程运行维护 |
1.00(项) |
162,000.00 |
其他未列明行业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报价要求
采购包1:
序号 |
报价内容 |
数量 |
单价 |
最高限价 |
价款形式 |
报价说明 |
1 |
广播电视户户通运行维护 |
1.00(项) |
2,389,100(元) |
2,389,100.00 |
总价 |
无 |
2 |
县级应急广播平台运行维护 |
1.00(项) |
50,000(元) |
50,000.00 |
总价 |
无 |
3 |
1台省无线覆盖工程运行维护 |
1.00(项) |
81,000(元) |
81,000.00 |
总价 |
无 |
4 |
2台中央无线覆盖工程运行维护 |
1.00(项) |
162,000(元) |
162,000.00 |
总价 |
无 |
★注:本采购包涉及采购货物的,供应商响应产品应当明确品牌和规格型号并指向唯一产品,不能指向唯一产品的,应通过报价表唯一产品说明栏补充说明。
本项目涉及核心产品:
采购包1:
序号 |
采购品目名称 |
标的名称 |
产品名称 |
不涉及 |
注:涉及核心产品的,具体评审规定见第五章。
本项目涉及采购进口产品:
采购包1:
序号 |
采购品目名称 |
标的名称 |
产品名称 |
不涉及 |
★注:不涉及采购进口产品时,供应商不得提供进口产品进行响应;涉及采购进口产品时,如国产产品满足采购需求,也可提供国产产品进行响应。
本项目涉及强制采购节能产品:
采购包1:
序号 |
采购品目名称 |
标的名称 |
产品名称 |
不涉及 |
★注:响应产品属于《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品目清单》中政府强制采购的产品,供应商应当提供由国家确定的认证机构出具的、处于有效期之内的节能产品认证证书的原件扫描件或“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http://cx.cnca.cn)的认证信息截图,否则作无效响应处理。具体要求详见第五章符合性审查表。
本项目涉及优先采购节能产品:
采购包1:
序号 |
采购品目名称 |
标的名称 |
产品名称 |
不涉及 |
注:响应产品属于《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品目清单》中优先采购的产品,供应商提供由国家确定的认证机构出具的、处于有效期之内的节能产品认证证书的原件扫描件或“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http://cx.cnca.cn)的认证信息截图,可以享受优先采购政策。具体要求详见第五章规定。
本项目涉及优先采购环境标志产品:
采购包1:
序号 |
采购品目名称 |
标的名称 |
产品名称 |
不涉及 |
注:响应产品属于《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品目清单》中的产品,供应商提供由国家确定的认证机构出具的、处于有效期之内的环境标志产品认证证书的原件扫描件或“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http://cx.cnca.cn)的认证信息截图,可以享受优先采购政策。具体要求详见第五章规定。
3.2.技术要求
采购包1:
标的名称:广播电视户户通运行维护
序号 |
符号标识 |
技术要求名称 |
技术参数与性能指标 |
1 |
|
|
★1.服务范围: 对全县5236个自然村443个行政村(原926个行政村)、110个社区的广播电视户户通设备设施提供运行维护。确保应急广播平台与省应急平台互联互通,中央、省无线覆盖发射设备正常运行,23个地面数字电视基站、无线调频广播(98MHz)正常运行,链路传输及用电保通,村级应急广播设备正常工作、信号接收正常,全县所有广播电视户户通设施设备长期通、优质通,119个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规范服务,以及提供排除干扰服务,在卧佛镇卧佛村、乾龙镇罐子河村搭建乡村基层治理系统,打造2个基于智慧广电乡村工程的村级亮点点位。在通贤镇重石村,卧佛镇吉光村、芦龙村、石鼓社区,横庙乡芭蕉村共5个村建设应急广播系统村级试点。 ★2.具体内容: 制定广播电视户户通运行维护项目管理方案,建立完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设施设备正常运行率≥90%,群众满意率≥95%;实现应急广播村村响网络传输中断率≤0.05%,应急广播村村响终端接收正常率≥98%。 (1)村级应急广播系统运行维护。对全县443个行政村(原926个行政村)广播设备进行常规性巡查维护维修工作。确保广播设备正常工作,网络传输中断率≤0.05%,应急广播村村响工程按规定做到按时准点播放率≥95%,村村响日播放时长≥2小时,日播放频次≥3次,应急广播村村响终端接收正常率≥98%。 (2)县级应急广播播控平台运行维护。确保已建成的县级应急广播播控平台100%正常运行,与上级平台互联互通,应急信息转发率100%。 (3)地面数字电视基站运行维护。确保铁峰山广播电视差转台主站、鄢家山微波中继站、岳源基站、千佛基站、石板基站、高屋基站、合义基站、白塔基站、东胜基站、人和基站、八庙基站、护龙基站、忠义基站、共和基站、宝华基站、鸳大基站、悦来基站、努力基站、天林基站、清流基站、顶新基站、双龙基站、大平基站设施设备完好和正常运行,广播电视信号传输链路畅通,停播率≤0.05%,保障群众正常免费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群众满意率≥95%。 (4)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确保铁峰山广播电视差转台2台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发射机和1台省级广播电视节目无线化覆盖发射机及其他配套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停播率≤0.05%,保障群众正常免费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群众满意率≥95%。 (5)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运行维护。对“户户通”用户按相关规定进行售后服务、维护,并做好登记,确保全县5236个自然村广播电视户户通(包括全县所有地面数字电视用户、直播卫星接收用户)设施正常运行率≥90%,智慧广电APP用户信息录入率100%,APP线上线下派单率100%,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能力得到提升,群众满意率≥95%。 (6)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规范运行。根据《四川省广播电视局关于印发<四川省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管理办法>的通知》(川广发〔2020〕2号)文件要求,做好“网点”建设管理和维护服务;确保119个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的规范运行,网点信息准确率达到100%,做好各类台帐的登记、数据上报。 (7)做好所有维护、维修记录,按要求做好广播电视户户通等相关数据信息的报备工作。 (8)按照《四川省智慧广电示范区建设指导方案》、《四川省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建设实施意见》《安岳县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建设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在卧佛镇卧佛村、乾龙镇罐子河村利用广电基础光纤传输网络搭建乡村基层治理系统,打造两个基于智慧广电乡村工程的村级亮点点位。 (9)按照《四川省乡村应急广播系统工程建设规范》DB51/T 3049-2023标准,对通贤镇重石村,卧佛镇吉光村、芦龙村、石鼓社区,横庙乡芭蕉村共5个村建设村级应急广播系统。 (10)区域内涉及设备维修或调整后的无线广播接收控制器的编码录入服务工作。 ★3.技术服务要求: 在现有已建成的系统、设备设施和传输链路等基础上进行日常巡查巡检、维护维修、应急保障处置等服务工作,确保运行正常、用户正常收视和广播电视播出安全。 (1)基站的日常维护维修 1)铁峰山广播电视差转台主基站 ①每年6月底前雷雨季节来临前组织专业机构对铁塔及其附属进行防雷检测,并出具防雷检测报告;每年6月底前完成1次发电机系统常规保养(包括但不限于更换三滤、机油防冻液及管路清洗等,保养资料、更换油水、滤材等备查),要随时保证发电机柴油、机油、冷却水、电瓶电池正常,确保市电因故断电发电机能正常运行。 ②每周对铁峰山差转台地面数字电视信号系统、县级应急广播播控平台、村村响广播平台、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设备、省级广播电视节目无线化覆盖设备、无线调频广播(98MHz)设备设施及其他配套设施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上设备的前端系统、铁塔、机房、围墙、供配电系统、空调等)的正常运行进行常规检查,并做好日志管理。每月巡查检修不少于10次。 ③差转台内所有设施设备出现故障后须立即响应,0.5小时内技术人员达到现场,1小时内恢复设备正常工作,重大故障1小时内向主管局报告相关情况,8小时内恢复设备正常工作,并做好维修登记。确保设施设备完好率≥90%,广播电视信号传输链路畅通,停播率≤0.05%,广播电视信号中断平均时长≤1小时,保障人民群众正常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 ④不定期对铁峰山主基站各类设备及其附属设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上设备的前端系统、铁塔、机房、围墙、供配电系统、空调等)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要及时整改,确保安全播出零事故发生。 ⑤负责差转台的电力供应(含市电费用、备用电源燃油保障和设备运行维护保养)。 2)微波中继站及其他地面数字电视基站日常维护维修 ①对微波中继站及其他地面数字电视基站发射、接收、配电系统的日常维护、维修和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 ②配有发电机的发射站要保证24小时信号畅通,未配有发电机的发射站在市电供电正常的前提下确保信号畅通,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除外。 ③每月对基站的巡查不少于2次,做好巡查情况记录,及时处理巡查中发现的问题。 ④时刻监测各基站设备的工作情况,基站设备出现故障后最远基站要在1.5小时内到达现场,并报主管局说明故障原因和解决方案,并于4小时内恢复,确保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正常传输。 ⑤每年6月底前对所有基站完成1次发电机系统常规保养(包括但不限于更换三滤、机油防冻液及管路清洗等,保养资料、更换油水、滤材等备查),要随时保证发电机柴油、机油、冷却水、电瓶电池正常,确保市电因故断电发电机能正常运行。 ⑥负责所有基站的电力供应(含所有基站市电费用、备用电源燃油保障和设备运行维护保养等)。 (2)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运行维护 对县域内所有“户户通”用户(包括全县所有地面数字电视用户、直播卫星接收用户)按相关规定进行免费维护维修,并做好登记。使用户能正常收看清晰的电视画面,并免费对用户提供安装使用技术支持。 (3)广播设备维护维修服务 ①对全县5236个自然村443个行政村(原926个行政村)的村级广播室的所有广播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数字接收控制器、音频信号扩大机、调频发射机、编码器、调频调制器、调频收扩机、VCD、话筒)进行免费维护维修,对乡镇送修的村广播故障设备务必于24小时内完成维修,并负责完成设备维修后的无线广播接收控制器的编码服务工作,确保村广播设备正常使用。 ②配合局技术人员完成对各村广播设备管理运行情况进行检查。 ③对乡镇、村相关岗位人员进行广播设备正常使用、日常维护等培训。 (4)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规范运行 严格按照《四川省广播电视局关于印发<四川省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管理办法>的通知》(川广办发〔2020〕2号)文件要求,做好我县119个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的规范运行。公示“网点”地址、网点负责人姓名、服务电话以及服务范围。服务范围、服务要求、服务标准按照相关要求落实。 (5)打造两个基于智慧广电乡村工程的村级亮点点位和5个村级应急广播系统亮点点位。 一是按照《四川省智慧广电示范区建设指导方案》、《四川省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建设实施意见》《安岳县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建设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完成在卧佛镇卧佛村、乾龙镇罐子河村利用广电基础光纤传输网络搭建乡村基层治理系统,打造两个基于智慧广电乡村工程的村级亮点点位。二是按照《四川省乡村应急广播系统工程建设规范》DB51/T 3049-2023标准,对重石村、吉光村、芦龙村、石鼓社区和芭蕉村建设村级应急广播系统。 制定打造两个基于智慧广电乡村工程的村级亮点点位和五个村级应急广播的工作方案并交主管局审核,审核通过后立即实施,在实施前材料到位后需经主管局现场检查材料是否符合实施标准。实施完成后提交行政村、乡镇签字盖章的确认资料。 ★4.其他要求 (1)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需设备设施、元器件、线材等物料严格按照广播电视行业相关规范要求(需与原设备相兼容),由服务方自行组织采购,所采购物料必须具备正规出入库管理单据作为附件组卷存档。 (2)运行维护维修服务必须指定固定的项目负责人,专用电话必须24 小时开通。同时做到有服务人员接听、工单派发、跟踪、服务质量回访。 (3)该项目报价包含完成本项目的所有费用,即包含但不限于:所有基站的运维工具、材料、广播设备维修的零部件备品备件、智慧广电乡村工程村级亮点点位及应急广播系统村级亮点点位中所涉材料、基站电费、资料费、车旅费、打印费、税费、安全风险、成果(含权属)、运维费等与项目相关的所有费用。 |
标的名称:县级应急广播平台运行维护
序号 |
符号标识 |
技术要求名称 |
技术参数与性能指标 |
1 |
|
|
★1.服务范围: 对全县5236个自然村443个行政村(原926个行政村)、110个社区的广播电视户户通设备设施提供运行维护。确保应急广播平台与省应急平台互联互通,中央、省无线覆盖发射设备正常运行,23个地面数字电视基站、无线调频广播(98MHz)正常运行,链路传输及用电保通,村级应急广播设备正常工作、信号接收正常,全县所有广播电视户户通设施设备长期通、优质通,119个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规范服务,以及提供排除干扰服务,在卧佛镇卧佛村、乾龙镇罐子河村搭建乡村基层治理系统,打造2个基于智慧广电乡村工程的村级亮点点位。在通贤镇重石村,卧佛镇吉光村、芦龙村、石鼓社区,横庙乡芭蕉村共5个村建设应急广播系统村级试点。 ★2.具体内容: 制定广播电视户户通运行维护项目管理方案,建立完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设施设备正常运行率≥90%,群众满意率≥95%;实现应急广播村村响网络传输中断率≤0.05%,应急广播村村响终端接收正常率≥98%。 (1)村级应急广播系统运行维护。对全县443个行政村(原926个行政村)广播设备进行常规性巡查维护维修工作。确保广播设备正常工作,网络传输中断率≤0.05%,应急广播村村响工程按规定做到按时准点播放率≥95%,村村响日播放时长≥2小时,日播放频次≥3次,应急广播村村响终端接收正常率≥98%。 (2)县级应急广播播控平台运行维护。确保已建成的县级应急广播播控平台100%正常运行,与上级平台互联互通,应急信息转发率100%。 (3)地面数字电视基站运行维护。确保铁峰山广播电视差转台主站、鄢家山微波中继站、岳源基站、千佛基站、石板基站、高屋基站、合义基站、白塔基站、东胜基站、人和基站、八庙基站、护龙基站、忠义基站、共和基站、宝华基站、鸳大基站、悦来基站、努力基站、天林基站、清流基站、顶新基站、双龙基站、大平基站设施设备完好和正常运行,广播电视信号传输链路畅通,停播率≤0.05%,保障群众正常免费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群众满意率≥95%。 (4)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确保铁峰山广播电视差转台2台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发射机和1台省级广播电视节目无线化覆盖发射机及其他配套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停播率≤0.05%,保障群众正常免费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群众满意率≥95%。 (5)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运行维护。对“户户通”用户按相关规定进行售后服务、维护,并做好登记,确保全县5236个自然村广播电视户户通(包括全县所有地面数字电视用户、直播卫星接收用户)设施正常运行率≥90%,智慧广电APP用户信息录入率100%,APP线上线下派单率100%,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能力得到提升,群众满意率≥95%。 (6)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规范运行。根据《四川省广播电视局关于印发<四川省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管理办法>的通知》(川广发〔2020〕2号)文件要求,做好“网点”建设管理和维护服务;确保119个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的规范运行,网点信息准确率达到100%,做好各类台帐的登记、数据上报。 (7)做好所有维护、维修记录,按要求做好广播电视户户通等相关数据信息的报备工作。 (8)按照《四川省智慧广电示范区建设指导方案》、《四川省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建设实施意见》《安岳县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建设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在卧佛镇卧佛村、乾龙镇罐子河村利用广电基础光纤传输网络搭建乡村基层治理系统,打造两个基于智慧广电乡村工程的村级亮点点位。 (9)按照《四川省乡村应急广播系统工程建设规范》DB51/T 3049-2023标准,对通贤镇重石村,卧佛镇吉光村、芦龙村、石鼓社区,横庙乡芭蕉村共5个村建设村级应急广播系统。 (10)区域内涉及设备维修或调整后的无线广播接收控制器的编码录入服务工作。 ★3.技术服务要求: 在现有已建成的系统、设备设施和传输链路等基础上进行日常巡查巡检、维护维修、应急保障处置等服务工作,确保运行正常、用户正常收视和广播电视播出安全。 (1)基站的日常维护维修 1)铁峰山广播电视差转台主基站 ①每年6月底前雷雨季节来临前组织专业机构对铁塔及其附属进行防雷检测,并出具防雷检测报告;每年6月底前完成1次发电机系统常规保养(包括但不限于更换三滤、机油防冻液及管路清洗等,保养资料、更换油水、滤材等备查),要随时保证发电机柴油、机油、冷却水、电瓶电池正常,确保市电因故断电发电机能正常运行。 ②每周对铁峰山差转台地面数字电视信号系统、县级应急广播播控平台、村村响广播平台、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设备、省级广播电视节目无线化覆盖设备、无线调频广播(98MHz)设备设施及其他配套设施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上设备的前端系统、铁塔、机房、围墙、供配电系统、空调等)的正常运行进行常规检查,并做好日志管理。每月巡查检修不少于10次。 ③差转台内所有设施设备出现故障后须立即响应,0.5小时内技术人员达到现场,1小时内恢复设备正常工作,重大故障1小时内向主管局报告相关情况,8小时内恢复设备正常工作,并做好维修登记。确保设施设备完好率≥90%,广播电视信号传输链路畅通,停播率≤0.05%,广播电视信号中断平均时长≤1小时,保障人民群众正常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 ④不定期对铁峰山主基站各类设备及其附属设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上设备的前端系统、铁塔、机房、围墙、供配电系统、空调等)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要及时整改,确保安全播出零事故发生。 ⑤负责差转台的电力供应(含市电费用、备用电源燃油保障和设备运行维护保养)。 2)微波中继站及其他地面数字电视基站日常维护维修 ①对微波中继站及其他地面数字电视基站发射、接收、配电系统的日常维护、维修和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 ②配有发电机的发射站要保证24小时信号畅通,未配有发电机的发射站在市电供电正常的前提下确保信号畅通,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除外。 ③每月对基站的巡查不少于2次,做好巡查情况记录,及时处理巡查中发现的问题。 ④时刻监测各基站设备的工作情况,基站设备出现故障后最远基站要在1.5小时内到达现场,并报主管局说明故障原因和解决方案,并于4小时内恢复,确保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正常传输。 ⑤每年6月底前对所有基站完成1次发电机系统常规保养(包括但不限于更换三滤、机油防冻液及管路清洗等,保养资料、更换油水、滤材等备查),要随时保证发电机柴油、机油、冷却水、电瓶电池正常,确保市电因故断电发电机能正常运行。 ⑥负责所有基站的电力供应(含所有基站市电费用、备用电源燃油保障和设备运行维护保养等)。 (2)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运行维护 对县域内所有“户户通”用户(包括全县所有地面数字电视用户、直播卫星接收用户)按相关规定进行免费维护维修,并做好登记。使用户能正常收看清晰的电视画面,并免费对用户提供安装使用技术支持。 (3)广播设备维护维修服务 ①对全县5236个自然村443个行政村(原926个行政村)的村级广播室的所有广播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数字接收控制器、音频信号扩大机、调频发射机、编码器、调频调制器、调频收扩机、VCD、话筒)进行免费维护维修,对乡镇送修的村广播故障设备务必于24小时内完成维修,并负责完成设备维修后的无线广播接收控制器的编码服务工作,确保村广播设备正常使用。 ②配合局技术人员完成对各村广播设备管理运行情况进行检查。 ③对乡镇、村相关岗位人员进行广播设备正常使用、日常维护等培训。 (4)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规范运行 严格按照《四川省广播电视局关于印发<四川省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管理办法>的通知》(川广办发〔2020〕2号)文件要求,做好我县119个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的规范运行。公示“网点”地址、网点负责人姓名、服务电话以及服务范围。服务范围、服务要求、服务标准按照相关要求落实。 (5)打造两个基于智慧广电乡村工程的村级亮点点位和5个村级应急广播系统亮点点位。 一是按照《四川省智慧广电示范区建设指导方案》、《四川省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建设实施意见》《安岳县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建设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完成在卧佛镇卧佛村、乾龙镇罐子河村利用广电基础光纤传输网络搭建乡村基层治理系统,打造两个基于智慧广电乡村工程的村级亮点点位。二是按照《四川省乡村应急广播系统工程建设规范》DB51/T 3049-2023标准,对重石村、吉光村、芦龙村、石鼓社区和芭蕉村建设村级应急广播系统。 制定打造两个基于智慧广电乡村工程的村级亮点点位和五个村级应急广播的工作方案并交主管局审核,审核通过后立即实施,在实施前材料到位后需经主管局现场检查材料是否符合实施标准。实施完成后提交行政村、乡镇签字盖章的确认资料。 ★4.其他要求 (1)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需设备设施、元器件、线材等物料严格按照广播电视行业相关规范要求(需与原设备相兼容),由服务方自行组织采购,所采购物料必须具备正规出入库管理单据作为附件组卷存档。 (2)运行维护维修服务必须指定固定的项目负责人,专用电话必须24 小时开通。同时做到有服务人员接听、工单派发、跟踪、服务质量回访。 (3)该项目报价包含完成本项目的所有费用,即包含但不限于:所有基站的运维工具、材料、广播设备维修的零部件备品备件、智慧广电乡村工程村级亮点点位及应急广播系统村级亮点点位中所涉材料、基站电费、资料费、车旅费、打印费、税费、安全风险、成果(含权属)、运维费等与项目相关的所有费用。 |
标的名称:1台省无线覆盖工程运行维护
序号 |
符号标识 |
技术要求名称 |
技术参数与性能指标 |
1 |
|
|
★1.服务范围: 对全县5236个自然村443个行政村(原926个行政村)、110个社区的广播电视户户通设备设施提供运行维护。确保应急广播平台与省应急平台互联互通,中央、省无线覆盖发射设备正常运行,23个地面数字电视基站、无线调频广播(98MHz)正常运行,链路传输及用电保通,村级应急广播设备正常工作、信号接收正常,全县所有广播电视户户通设施设备长期通、优质通,119个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规范服务,以及提供排除干扰服务,在卧佛镇卧佛村、乾龙镇罐子河村搭建乡村基层治理系统,打造2个基于智慧广电乡村工程的村级亮点点位。在通贤镇重石村,卧佛镇吉光村、芦龙村、石鼓社区,横庙乡芭蕉村共5个村建设应急广播系统村级试点。 ★2.具体内容: 制定广播电视户户通运行维护项目管理方案,建立完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设施设备正常运行率≥90%,群众满意率≥95%;实现应急广播村村响网络传输中断率≤0.05%,应急广播村村响终端接收正常率≥98%。 (1)村级应急广播系统运行维护。对全县443个行政村(原926个行政村)广播设备进行常规性巡查维护维修工作。确保广播设备正常工作,网络传输中断率≤0.05%,应急广播村村响工程按规定做到按时准点播放率≥95%,村村响日播放时长≥2小时,日播放频次≥3次,应急广播村村响终端接收正常率≥98%。 (2)县级应急广播播控平台运行维护。确保已建成的县级应急广播播控平台100%正常运行,与上级平台互联互通,应急信息转发率100%。 (3)地面数字电视基站运行维护。确保铁峰山广播电视差转台主站、鄢家山微波中继站、岳源基站、千佛基站、石板基站、高屋基站、合义基站、白塔基站、东胜基站、人和基站、八庙基站、护龙基站、忠义基站、共和基站、宝华基站、鸳大基站、悦来基站、努力基站、天林基站、清流基站、顶新基站、双龙基站、大平基站设施设备完好和正常运行,广播电视信号传输链路畅通,停播率≤0.05%,保障群众正常免费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群众满意率≥95%。 (4)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确保铁峰山广播电视差转台2台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发射机和1台省级广播电视节目无线化覆盖发射机及其他配套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停播率≤0.05%,保障群众正常免费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群众满意率≥95%。 (5)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运行维护。对“户户通”用户按相关规定进行售后服务、维护,并做好登记,确保全县5236个自然村广播电视户户通(包括全县所有地面数字电视用户、直播卫星接收用户)设施正常运行率≥90%,智慧广电APP用户信息录入率100%,APP线上线下派单率100%,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能力得到提升,群众满意率≥95%。 (6)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规范运行。根据《四川省广播电视局关于印发<四川省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管理办法>的通知》(川广发〔2020〕2号)文件要求,做好“网点”建设管理和维护服务;确保119个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的规范运行,网点信息准确率达到100%,做好各类台帐的登记、数据上报。 (7)做好所有维护、维修记录,按要求做好广播电视户户通等相关数据信息的报备工作。 (8)按照《四川省智慧广电示范区建设指导方案》、《四川省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建设实施意见》《安岳县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建设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在卧佛镇卧佛村、乾龙镇罐子河村利用广电基础光纤传输网络搭建乡村基层治理系统,打造两个基于智慧广电乡村工程的村级亮点点位。 (9)按照《四川省乡村应急广播系统工程建设规范》DB51/T 3049-2023标准,对通贤镇重石村,卧佛镇吉光村、芦龙村、石鼓社区,横庙乡芭蕉村共5个村建设村级应急广播系统。 (10)区域内涉及设备维修或调整后的无线广播接收控制器的编码录入服务工作。 ★3.技术服务要求: 在现有已建成的系统、设备设施和传输链路等基础上进行日常巡查巡检、维护维修、应急保障处置等服务工作,确保运行正常、用户正常收视和广播电视播出安全。 (1)基站的日常维护维修 1)铁峰山广播电视差转台主基站 ①每年6月底前雷雨季节来临前组织专业机构对铁塔及其附属进行防雷检测,并出具防雷检测报告;每年6月底前完成1次发电机系统常规保养(包括但不限于更换三滤、机油防冻液及管路清洗等,保养资料、更换油水、滤材等备查),要随时保证发电机柴油、机油、冷却水、电瓶电池正常,确保市电因故断电发电机能正常运行。 ②每周对铁峰山差转台地面数字电视信号系统、县级应急广播播控平台、村村响广播平台、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设备、省级广播电视节目无线化覆盖设备、无线调频广播(98MHz)设备设施及其他配套设施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上设备的前端系统、铁塔、机房、围墙、供配电系统、空调等)的正常运行进行常规检查,并做好日志管理。每月巡查检修不少于10次。 ③差转台内所有设施设备出现故障后须立即响应,0.5小时内技术人员达到现场,1小时内恢复设备正常工作,重大故障1小时内向主管局报告相关情况,8小时内恢复设备正常工作,并做好维修登记。确保设施设备完好率≥90%,广播电视信号传输链路畅通,停播率≤0.05%,广播电视信号中断平均时长≤1小时,保障人民群众正常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 ④不定期对铁峰山主基站各类设备及其附属设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上设备的前端系统、铁塔、机房、围墙、供配电系统、空调等)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要及时整改,确保安全播出零事故发生。 ⑤负责差转台的电力供应(含市电费用、备用电源燃油保障和设备运行维护保养)。 2)微波中继站及其他地面数字电视基站日常维护维修 ①对微波中继站及其他地面数字电视基站发射、接收、配电系统的日常维护、维修和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 ②配有发电机的发射站要保证24小时信号畅通,未配有发电机的发射站在市电供电正常的前提下确保信号畅通,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除外。 ③每月对基站的巡查不少于2次,做好巡查情况记录,及时处理巡查中发现的问题。 ④时刻监测各基站设备的工作情况,基站设备出现故障后最远基站要在1.5小时内到达现场,并报主管局说明故障原因和解决方案,并于4小时内恢复,确保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正常传输。 ⑤每年6月底前对所有基站完成1次发电机系统常规保养(包括但不限于更换三滤、机油防冻液及管路清洗等,保养资料、更换油水、滤材等备查),要随时保证发电机柴油、机油、冷却水、电瓶电池正常,确保市电因故断电发电机能正常运行。 ⑥负责所有基站的电力供应(含所有基站市电费用、备用电源燃油保障和设备运行维护保养等)。 (2)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运行维护 对县域内所有“户户通”用户(包括全县所有地面数字电视用户、直播卫星接收用户)按相关规定进行免费维护维修,并做好登记。使用户能正常收看清晰的电视画面,并免费对用户提供安装使用技术支持。 (3)广播设备维护维修服务 ①对全县5236个自然村443个行政村(原926个行政村)的村级广播室的所有广播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数字接收控制器、音频信号扩大机、调频发射机、编码器、调频调制器、调频收扩机、VCD、话筒)进行免费维护维修,对乡镇送修的村广播故障设备务必于24小时内完成维修,并负责完成设备维修后的无线广播接收控制器的编码服务工作,确保村广播设备正常使用。 ②配合局技术人员完成对各村广播设备管理运行情况进行检查。 ③对乡镇、村相关岗位人员进行广播设备正常使用、日常维护等培训。 (4)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规范运行 严格按照《四川省广播电视局关于印发<四川省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管理办法>的通知》(川广办发〔2020〕2号)文件要求,做好我县119个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的规范运行。公示“网点”地址、网点负责人姓名、服务电话以及服务范围。服务范围、服务要求、服务标准按照相关要求落实。 (5)打造两个基于智慧广电乡村工程的村级亮点点位和5个村级应急广播系统亮点点位。 一是按照《四川省智慧广电示范区建设指导方案》、《四川省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建设实施意见》《安岳县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建设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完成在卧佛镇卧佛村、乾龙镇罐子河村利用广电基础光纤传输网络搭建乡村基层治理系统,打造两个基于智慧广电乡村工程的村级亮点点位。二是按照《四川省乡村应急广播系统工程建设规范》DB51/T 3049-2023标准,对重石村、吉光村、芦龙村、石鼓社区和芭蕉村建设村级应急广播系统。 制定打造两个基于智慧广电乡村工程的村级亮点点位和五个村级应急广播的工作方案并交主管局审核,审核通过后立即实施,在实施前材料到位后需经主管局现场检查材料是否符合实施标准。实施完成后提交行政村、乡镇签字盖章的确认资料。 ★4.其他要求 (1)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需设备设施、元器件、线材等物料严格按照广播电视行业相关规范要求(需与原设备相兼容),由服务方自行组织采购,所采购物料必须具备正规出入库管理单据作为附件组卷存档。 (2)运行维护维修服务必须指定固定的项目负责人,专用电话必须24 小时开通。同时做到有服务人员接听、工单派发、跟踪、服务质量回访。 (3)该项目报价包含完成本项目的所有费用,即包含但不限于:所有基站的运维工具、材料、广播设备维修的零部件备品备件、智慧广电乡村工程村级亮点点位及应急广播系统村级亮点点位中所涉材料、基站电费、资料费、车旅费、打印费、税费、安全风险、成果(含权属)、运维费等与项目相关的所有费用。 |
标的名称:2台中央无线覆盖工程运行维护
序号 |
符号标识 |
技术要求名称 |
技术参数与性能指标 |
1 |
|
|
★1.服务范围: 对全县5236个自然村443个行政村(原926个行政村)、110个社区的广播电视户户通设备设施提供运行维护。确保应急广播平台与省应急平台互联互通,中央、省无线覆盖发射设备正常运行,23个地面数字电视基站、无线调频广播(98MHz)正常运行,链路传输及用电保通,村级应急广播设备正常工作、信号接收正常,全县所有广播电视户户通设施设备长期通、优质通,119个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规范服务,以及提供排除干扰服务,在卧佛镇卧佛村、乾龙镇罐子河村搭建乡村基层治理系统,打造2个基于智慧广电乡村工程的村级亮点点位。在通贤镇重石村,卧佛镇吉光村、芦龙村、石鼓社区,横庙乡芭蕉村共5个村建设应急广播系统村级试点。 ★2.具体内容: 制定广播电视户户通运行维护项目管理方案,建立完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设施设备正常运行率≥90%,群众满意率≥95%;实现应急广播村村响网络传输中断率≤0.05%,应急广播村村响终端接收正常率≥98%。 (1)村级应急广播系统运行维护。对全县443个行政村(原926个行政村)广播设备进行常规性巡查维护维修工作。确保广播设备正常工作,网络传输中断率≤0.05%,应急广播村村响工程按规定做到按时准点播放率≥95%,村村响日播放时长≥2小时,日播放频次≥3次,应急广播村村响终端接收正常率≥98%。 (2)县级应急广播播控平台运行维护。确保已建成的县级应急广播播控平台100%正常运行,与上级平台互联互通,应急信息转发率100%。 (3)地面数字电视基站运行维护。确保铁峰山广播电视差转台主站、鄢家山微波中继站、岳源基站、千佛基站、石板基站、高屋基站、合义基站、白塔基站、东胜基站、人和基站、八庙基站、护龙基站、忠义基站、共和基站、宝华基站、鸳大基站、悦来基站、努力基站、天林基站、清流基站、顶新基站、双龙基站、大平基站设施设备完好和正常运行,广播电视信号传输链路畅通,停播率≤0.05%,保障群众正常免费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群众满意率≥95%。 (4)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确保铁峰山广播电视差转台2台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发射机和1台省级广播电视节目无线化覆盖发射机及其他配套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停播率≤0.05%,保障群众正常免费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群众满意率≥95%。 (5)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运行维护。对“户户通”用户按相关规定进行售后服务、维护,并做好登记,确保全县5236个自然村广播电视户户通(包括全县所有地面数字电视用户、直播卫星接收用户)设施正常运行率≥90%,智慧广电APP用户信息录入率100%,APP线上线下派单率100%,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能力得到提升,群众满意率≥95%。 (6)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规范运行。根据《四川省广播电视局关于印发<四川省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管理办法>的通知》(川广发〔2020〕2号)文件要求,做好“网点”建设管理和维护服务;确保119个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的规范运行,网点信息准确率达到100%,做好各类台帐的登记、数据上报。 (7)做好所有维护、维修记录,按要求做好广播电视户户通等相关数据信息的报备工作。 (8)按照《四川省智慧广电示范区建设指导方案》、《四川省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建设实施意见》《安岳县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建设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在卧佛镇卧佛村、乾龙镇罐子河村利用广电基础光纤传输网络搭建乡村基层治理系统,打造两个基于智慧广电乡村工程的村级亮点点位。 (9)按照《四川省乡村应急广播系统工程建设规范》DB51/T 3049-2023标准,对通贤镇重石村,卧佛镇吉光村、芦龙村、石鼓社区,横庙乡芭蕉村共5个村建设村级应急广播系统。 (10)区域内涉及设备维修或调整后的无线广播接收控制器的编码录入服务工作。 ★3.技术服务要求: 在现有已建成的系统、设备设施和传输链路等基础上进行日常巡查巡检、维护维修、应急保障处置等服务工作,确保运行正常、用户正常收视和广播电视播出安全。 (1)基站的日常维护维修 1)铁峰山广播电视差转台主基站 ①每年6月底前雷雨季节来临前组织专业机构对铁塔及其附属进行防雷检测,并出具防雷检测报告;每年6月底前完成1次发电机系统常规保养(包括但不限于更换三滤、机油防冻液及管路清洗等,保养资料、更换油水、滤材等备查),要随时保证发电机柴油、机油、冷却水、电瓶电池正常,确保市电因故断电发电机能正常运行。 ②每周对铁峰山差转台地面数字电视信号系统、县级应急广播播控平台、村村响广播平台、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设备、省级广播电视节目无线化覆盖设备、无线调频广播(98MHz)设备设施及其他配套设施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上设备的前端系统、铁塔、机房、围墙、供配电系统、空调等)的正常运行进行常规检查,并做好日志管理。每月巡查检修不少于10次。 ③差转台内所有设施设备出现故障后须立即响应,0.5小时内技术人员达到现场,1小时内恢复设备正常工作,重大故障1小时内向主管局报告相关情况,8小时内恢复设备正常工作,并做好维修登记。确保设施设备完好率≥90%,广播电视信号传输链路畅通,停播率≤0.05%,广播电视信号中断平均时长≤1小时,保障人民群众正常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 ④不定期对铁峰山主基站各类设备及其附属设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上设备的前端系统、铁塔、机房、围墙、供配电系统、空调等)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要及时整改,确保安全播出零事故发生。 ⑤负责差转台的电力供应(含市电费用、备用电源燃油保障和设备运行维护保养)。 2)微波中继站及其他地面数字电视基站日常维护维修 ①对微波中继站及其他地面数字电视基站发射、接收、配电系统的日常维护、维修和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 ②配有发电机的发射站要保证24小时信号畅通,未配有发电机的发射站在市电供电正常的前提下确保信号畅通,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除外。 ③每月对基站的巡查不少于2次,做好巡查情况记录,及时处理巡查中发现的问题。 ④时刻监测各基站设备的工作情况,基站设备出现故障后最远基站要在1.5小时内到达现场,并报主管局说明故障原因和解决方案,并于4小时内恢复,确保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正常传输。 ⑤每年6月底前对所有基站完成1次发电机系统常规保养(包括但不限于更换三滤、机油防冻液及管路清洗等,保养资料、更换油水、滤材等备查),要随时保证发电机柴油、机油、冷却水、电瓶电池正常,确保市电因故断电发电机能正常运行。 ⑥负责所有基站的电力供应(含所有基站市电费用、备用电源燃油保障和设备运行维护保养等)。 (2)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运行维护 对县域内所有“户户通”用户(包括全县所有地面数字电视用户、直播卫星接收用户)按相关规定进行免费维护维修,并做好登记。使用户能正常收看清晰的电视画面,并免费对用户提供安装使用技术支持。 (3)广播设备维护维修服务 ①对全县5236个自然村443个行政村(原926个行政村)的村级广播室的所有广播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数字接收控制器、音频信号扩大机、调频发射机、编码器、调频调制器、调频收扩机、VCD、话筒)进行免费维护维修,对乡镇送修的村广播故障设备务必于24小时内完成维修,并负责完成设备维修后的无线广播接收控制器的编码服务工作,确保村广播设备正常使用。 ②配合局技术人员完成对各村广播设备管理运行情况进行检查。 ③对乡镇、村相关岗位人员进行广播设备正常使用、日常维护等培训。 (4)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规范运行 严格按照《四川省广播电视局关于印发<四川省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管理办法>的通知》(川广办发〔2020〕2号)文件要求,做好我县119个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的规范运行。公示“网点”地址、网点负责人姓名、服务电话以及服务范围。服务范围、服务要求、服务标准按照相关要求落实。 (5)打造两个基于智慧广电乡村工程的村级亮点点位和5个村级应急广播系统亮点点位。 一是按照《四川省智慧广电示范区建设指导方案》、《四川省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建设实施意见》《安岳县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建设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完成在卧佛镇卧佛村、乾龙镇罐子河村利用广电基础光纤传输网络搭建乡村基层治理系统,打造两个基于智慧广电乡村工程的村级亮点点位。二是按照《四川省乡村应急广播系统工程建设规范》DB51/T 3049-2023标准,对重石村、吉光村、芦龙村、石鼓社区和芭蕉村建设村级应急广播系统。 制定打造两个基于智慧广电乡村工程的村级亮点点位和五个村级应急广播的工作方案并交主管局审核,审核通过后立即实施,在实施前材料到位后需经主管局现场检查材料是否符合实施标准。实施完成后提交行政村、乡镇签字盖章的确认资料。 ★4.其他要求 (1)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需设备设施、元器件、线材等物料严格按照广播电视行业相关规范要求(需与原设备相兼容),由服务方自行组织采购,所采购物料必须具备正规出入库管理单据作为附件组卷存档。 (2)运行维护维修服务必须指定固定的项目负责人,专用电话必须24 小时开通。同时做到有服务人员接听、工单派发、跟踪、服务质量回访。 (3)该项目报价包含完成本项目的所有费用,即包含但不限于:所有基站的运维工具、材料、广播设备维修的零部件备品备件、智慧广电乡村工程村级亮点点位及应急广播系统村级亮点点位中所涉材料、基站电费、资料费、车旅费、打印费、税费、安全风险、成果(含权属)、运维费等与项目相关的所有费用。 |
3.3.服务要求
3.3.1服务内容要求
采购包1:
序号 |
符号标识 |
服务要求名称 |
服务要求内容 |
1 |
|
项目管理方案 |
供应商提供的项目管理方案包含但不限于:①针对项目设置的组织方案②项目的实施方案③项目质量保障措施④标准化服务方案⑤服务成果及考核方案 |
2 |
|
安全及应急措施 |
供应商提供的安全及应急措施包含但不限于①安全及应急机构配备②安全及应急预案③安全及应急设备的保障方案④安全及应急教育培训方案 |
3 |
|
服务方案 |
供应商提供的服务方案包含但不限于:①服务体系②技术支持保障措施③响应方式及时间④服务人员配置⑤培训方案 |
4 |
|
履约能力 |
供应商按磋商文件要求提供 |
3.3.2.商务要求
采购包1:
序号 |
符号标识 |
商务要求名称 |
商务要求内容 |
1 |
★ |
服务期限 |
自合同签订之日起365日 |
2 |
★ |
服务地点 |
安岳县域内采购人指定地点 |
3 |
★ |
验收、交付标准和方法 |
严格按照《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需求和履约验收管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财库〔2016〕205号)、《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采购需求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库〔2021〕22号)要求、磋商文件要求、响应文件承诺及合同约定标准进行验收。 |
4 |
★ |
支付方式 |
分期付款 |
5 |
★ |
付款进度安排 |
1、合同签订后,甲方每季度对乙方的运维工作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后,第一季度,达到付款条件起30日内,支付合同总金额的25.00% 2、甲方每季度对乙方的运维工作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后,第二季度,达到付款条件起30日内,支付合同总金额的25.00% 3、甲方每季度对乙方的运维工作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后,第三季度,达到付款条件起30日内,支付合同总金额的25.00% 4、甲方每季度对乙方的运维工作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后,第四季度,达到付款条件起30日内,支付合同总金额的25.00% |
6 |
★ |
违约责任与解决争议的方法 |
1.违约责任。①甲乙双方必须遵守本合同并执行合同中的各项规定,保证本合同的正常履行。②如因乙方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的的疏忽、失职、过错等故意或者过失原因给甲方造成损失或侵害,包括但不限于甲方本身的财产损失、由此而导致的甲方对任何第三方的法律责任等,乙方对此均应承担全部的赔偿责任。2.解决争议的方法。①在执行本合同中发生的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争端,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经协商在30天内不能达成协议时,应提交资阳仲裁委员会仲裁。②仲裁裁决应为最终决定,并对双方具有约束力。③除另有裁决外,仲裁费应由败诉方负担。④在仲裁期间,除正在进行仲裁部分外,合同其他部分继续执行。 |
3.4.其他要求
采购包1:
考核标准详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