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档
暂无数据
W
河北满城经济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项目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招标文件
文档编号:202410310001576191 发布时间:2024-10-31 文档页数:49页 所需下载券:10
河北满城经济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项目

采购需求

一、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河北满城经济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项目。

2、采购预算:1470000元。

3、最高限价:1470000元。

4、采购内容:编制河北满城经济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应满足相关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对规划内容进行论述及分析,并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作出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包含现状监测数据支撑,主要为辖区内大气环境、地表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噪声环境、土壤环境等要素现状环境质量的监测与调查。明确开发区新增建设项目符合性,通过专家技术审查以及通过主管部门审查。

5、服务期限:8个月。

6、付款方式:完成报告后支付10万元,剩余服务费分三年按3:3:4支付。

7、质量标准:符合国家、行业以及地方现行的规范、标准,并满足磋商文件及采购人要求。

二、规划的规模、边界

河北满城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11.54平方公里,分为西、北、东3个区域。

西区规划面积4.14平方公里,四至范围:四至范东至满城县外环路、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输水管道,南至县城环城北路,西至燕赵街,北至县城北外环路。北区规划面积1.75平方公里,分两个区块,区块一四至范围:东至大册营镇方上村、马厂村地,南至漕河,西至漕河,北至大册营镇大册村;区块二四至范园:东至大册营镇北宋村地,南至北宋营村地,西至北宋营村地,北至永南庄村。东区规划面积5.65平方公里,四至范围:东至贤台乡西贤台村、中贤台村,南至保定市高开区地界,西至保定市西二环,北至前要庄乡东黄村、后大留村(四至范围范以坐标为准)。

三、项目服务内容

1、规划分析

1.1.规划及规划环评编制情况介绍

说明河北满城经济开发区发展总体规划编制背景、编制过程等。

说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规划编制互动过程和互动内容,重点明确编制过程中采纳的建议。

1.2.规划概述

明确河北满城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范围和年限,采用图表形式说明规划目标和规模、功能布局、空间结构、自然资源保护利用、综合交通体系,以及重大基础设施的规模、布局等内容,并附相关规划图件。

1.3.规划协调性分析

(1)分析满城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目标、规模、功能布局、空间结构等规划内容与上层位和同层位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及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和协调性,明确在空间布局、资源保护与利用、生态保护、污染防治、节能降碳、风险防控要求等方面的不协调或潜在冲突。

(2)重点关注规划与区域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要求的符合性,对不符合“三线一单”要求的,提出明确的规划调整建议。

2、现状调查与评价

2.1.开发区开发现状

调查满城经济开发区三产规模和结构、工业规模和结构、主要产业及其产能规模、人口规模及其分布等。

2.2.环境基础设施现状

调查满城经济开发区已建或依托环境基础设施概况,包括设计规模、设施布局、服务范围、处理工艺、处理能力、实际运行效果和达标排放水平等,其中污水处理设施还应调查配套管网、排污口设置、污染雨水收集与处理情况。

2.3.环境管理现状

调查满城经济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情况,重点企业环境影响评价、竣工验收、排污许可证管理等开展情况;产业园区主要污染物及碳减排情况,主要污染行业、重点企业污染防治情况;产业园区环境监管、监测能力现状,环保督察发现的问题(或环境投诉)及其整改情况。

2.4.资源能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

调查、分析满城经济开发区主要产业及重点企业资源能源使用需求、利用效率和综合利用现状及变化;开发区能源结构调整、能源利用总量及能耗强度控制情况。

2.5.生态环境现状

调查评价范围内区域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空间及环境敏感区的分布、范围及其管控要求,明确与产业园区的空间位置关系;调查评价区域水环境(地表水、地下水、近岸海域)、大气环境、声环境、土壤环境及底泥(沉积物)等质量状况,调查因子包括常规、特征污染因子;分析评价范围环境质量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说明环境质量超标的位置、时段、因子及成因。主要调查内容见表1。

表1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内容

要素 

调查内容 

 

 水

1. 调查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及控制目标,特征污染物排放量,水污染源清单编制情况;主要控制断面位置及地表水水质例行监测数据;调查区域地下水分布特征及开发情况,收集地下水例行水质监测数据。 

2. 调查水(环境)功能区划、水源保护区等水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水环境控制单

元划分情况。

 

大气

1. 调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逐时例行监测数据,特征环境污染因子监测数据;主要污染因子和特征污染因子排放量及其控制目标,城市源解析及污染源清单编制情况。 

2. 调查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大气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大气环境管控分区。

土壤

调查规划区土壤类型及分布特征,收集规划区土壤污染物背景值,重点调查规划期拟由工业用地调整为居住用地地块的土壤环境状况,必要时开展现状监测。

 

生态

1. 调查规划区、建成区生态现状,包括森林、湖泊、湿地等重要生态系统分布情况

2. 生态保护红线及生态空间划定情况、主体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重要生态

功能区。

土地资源

调查土地资源及利用状况,明确主要用地类型、面积及其分布状况;调查相关部门土地利用总量和效率等方面的管控目标。 

 

水资源

调查区域水系分布、水资源及其利用状况,明确水资源量及其时空分布、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水资源利用结构,污水处理及中水利用状况、雨水利用等非常规水利用情况及生态用水量等,以及相关部门水资源利用总量和效率等方面管控目标

调查开发区涉及的有毒有害物质及危险化学品、重点环境风险源清单,确定重点关注的环境风险物质、环境风险受体及其分布。

调查开发区环境风险防控联动状况,分析产业园区环境风险防控水平与环境安全保障要求的差距。

2.7.现状问题和制约因素分析

根据现状调查结果,对照“三线一单”等环境管理要求,分析满城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现状问题及成因,提出开发区发展及规划实施需重点关注的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明确新一轮规划实施需优先解决的涉及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环境风险防控、资源能源高效利用等方面的问题。

3、环境影响识别与指标体系

3.1.环境影响识别

识别土地开发、功能布局、产业发展、资源和能源利用、大宗物质运输及基础设施运行等规划实施全过程的影响。分析不同规划时段的规划开发活动对资源和环境要素、人群健康等的影响途径与方式及影响效应、影响性质、影响范围、影响程度等;筛选出受规划实施影响显著的生态、环境、资源要素和敏感受体,辨识潜在重大环境风险因子和制约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污染因子,确定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重点。

3.2.环境目标与评价指标确定

衔接区域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管控目标,考虑区域和行业碳达峰要求,从生态保护、环境质量、风险防控、碳减排及资源利用、污染集中治理等方面建立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体系,明确基准年及不同评价时段的环境目标值、评价指标值、确定依据,以及主要风险受体的可接受环境风险水平值。

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1影响评价

依据环境现状评价和回顾性分析结果,估算规划实施对水、土地、能源等支撑性资源的需求量和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分时段预测评价规划实施对满城经济开发区生态功能、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的影响,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重点分析预测评价规划产业发展、物流交通及集中供热、固体废物焚烧、废气集中处理中心等设施建设对评价范围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考虑区域大气污染物传输特征,分析产业园区规划实施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总体影响。

(2)水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水重点分析开发区污水产生、收集与处理、尾水回用情况,预测、评价尾水排放等对受纳水体(地表水)环境质量的影响;结合所依托的区域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规模、接纳能力、处理工艺、纳管水质要求、配套污水管网建设等,分析论证产业园区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的环境可行性。地下水预测评价结合满城经济开发区水文地质特征和包气带防护性能,分析、识别规划主要污染产业、污水或危险废物等集中处理设施建设等,可采用定量预测方法,

分区评价污水排放、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或污水(渗滤液)渗漏等对地下水环境及环境敏感区的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和风险可控性。

(3)土壤环境影响评价重点分析对涉及重金属及有毒有害物质排放的产业园区,分析规划实施可能对土壤环境造成显著影响的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根据污染物排放特征及其在土壤环境的输移、转化过程,分析主要受影响的地块,以及土壤环境污染变化潜势。

(4)生态影响评价重点分析土地利用类型改变等对生态保护红线、重点生态功能区、环境敏感区的影响,重点关注污染物排放等对重要生态系统功能及重要物种栖息地质量的影响。涉海的产业园区还应分析围填海的生态环境影响。

(5)环境风险评价重点分析规划实施对人居环境的影响及潜在环境风险,提出环境风险防控要求。

4.2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分析

(1)分析满城经济开发区资源(水资源、能源等)利用、污染物(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等)及碳排放对区域或相关环境管控单元资源能源利用上线及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碳排放总量的占用情况,评估区域资源、能源及环境对规划实施的承载状态。

(2)满城经济开发区所在区域环境质量超标的,以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结合开发区污染物减排方案,提出开发区存量源污染物削减量和规划新增源污染物控制量。资源消耗超过相应总量或强度上线的开发区,分析提出资源集约和综合利用途径及方案,以不突破上线为原则明确开发区资源利用总量控制要求。碳排放总量超过区域碳排放控制目标的开发区,应明确降碳途径和实现碳减排的具体措施。

5、规划方案综合论证和优化调整建议

5.1规划方案环境合理性综合论证

(1)根据满城经济开发区所在区域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管控目标,结合规划协调性分析结论,论证规划目标与发展定位环境合理性。

(2)基于开发区环境管控分区及要求,结合规划实施对生态保护红线、重点生态功能区、其他环境敏感区的影响预测及环境风险评价结果,论证产业园区布局、重大建设项目选址的环境合理性。

(3)基于开发区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资源能源开发利用管控,

结合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果,以及开发区低碳化、生态化发展要求,论证开发区规划规模(产业规模、用地规模等)、结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运输方式的环境合理性。

(4)基于开发区基础设施环境影响分析,论证开发区污水集中处理、固体废物(含危险废物)分类集中安全处置、集中供热、VOCs等废气集中处理中心等设施选址、规模、建设时序、排放口(排污口)设置等的环境合理性。

5.2规划优化调整建议

(1)规划实施后无法达到环境目标、满足区域碳达峰要求,或与国土空间规划功能分区等冲突,应提出开发区总体发展目标、功能定位的优化调整建议。

(2)规划布局与区域生态保护红线、开发区空间布局管控要求不符,或对生态保护红线及产业园区内、外环境敏感区等产生重大不良生态环境影响,或产业布局及重大建设项目选址等产生的环境风险不可接受,应对开发区布局、重大建设项目选址等提出优化调整建议。

(3)规划产业发展可能造成重大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环境风险、人群健康影响或资源、生态、环境无法承载,或超标时考虑区域污染防治和开发区污染物削减后仍无法满足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或污染物排放、资源开发、能源利用、碳排放不符合开发区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资源能源开发利用等管控要求,应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提出优化调整建议。

(4)基础设施规划实施后,可能产生重大不良环境影响,或无法满足规划实施需求、难以有效实现开发区污染集中治理的,应提出选址、规模、建设时序及处理工艺、排污口设置、提标改造、中水回用及配套管网建设等优化调整建议,或区域环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建议。

(5)明确规划优化调整后规划布局、规模、结构、建设时序等。将优化调整后的规划方案作为推荐方案。

6、不良环境影响减缓对策措施与协同降碳建议

6.1资源节约与碳减排

(1)从完善开发区能源梯级高效利用、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等方面,提出产业循环式组合、开发区循环化发展的优化建议。

(2)提出开发区碳减排的主要途径和主要措施建议,包括涉碳排放产业规模、

结构调整、原料替代,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绿色清洁能源利用,废物的节能与低碳化处置等。

6.2开发区环境风险防范对策

(1)针对潜在的环境风险,提出相关产业发展的约束性要求。

(2)对可能产生显著人群健康影响的,提出减缓人群健康风险的对策、措施。6.3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

(1)提出开发区落实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及污染防控方案的主要措施和要求,包括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提升水环境质量、分类防治土壤环境污染、完善固体废物收集和贮存及利用处置等。

(2)针对开发区既有环境问题和规划实施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提出减缓对策和措施。

7、环境管理与环境准入

7.1环境管理

(1)提出开发区环境管理目标、重点、对象和指标,完善开发区环境管理方案。

(2)提出加强污染源及风险源监管、污染物在线监测、环保及节能设施建设、环境风险防控及应急体系建设、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措施和建议,强化开发区环境管理措施。

7.2环境准入

落实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政策及区域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结合现状调查、影响预测评价结果,细化分区环境准入要求。

8、评价结论

评价结论包括满城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与环评互动过程和互动结果、规划实施资源环境制约因素、可能产生的不良生态环境影响、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规划优化调整建议和主要生态环境保护对策、评价总体结论等。

四、项目技术要求

1、系统梳理国家环保政策、法规及文件

通过国家各部门网站系统梳理国家环保政策、法规及文件,注重文件资料的系统整理,梳理、明确满城经济开发区所在区域环境管控要求。同时,应特别关注有关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及高质量发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的

政策文件,找准核心关键指标,为满城经济开发区发展指明方向。

2、系统梳理地方环保政策、法规及文件

通过河北省各部门网站系统梳理国家环保政策、法规及文件,注重符合地方特点的文件整理,梳理、明确保定在京津冀区域较国家更为严格的环境管控要求,找准核心关键指标,为满城经济开发区发展适应河北省发展需求指明方向。

3、有关技术导则、标准、政策及相关资料

满城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范围内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资源承载条件、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等相关资料。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130-2019)、《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产业园区》(HJ131-2021),开展规划环评过程中,需要开展现状调查与评价。按照编制项目需要,进行各环境要素的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工作,为编制满城经济开发区规划环评提供精确数据。

五、服务标准

以改善环境质量和保障生态安全为目标,开展满城经济开发区所在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评价与回顾性分析,识别规划实施的主要资源、生态、环境制约因素,分情景预测规划实施对区域各环境要素产生的影响,并开展区域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评估,全面分析规划实施后是否满足生态保护红线(空间管控要求)、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要求,论证规划方案的生态环境合理性和环境效益,提出规划优化调整建议;明确不良生态环境影响的减缓措施,提出生态环境保护建议和管控要求,为规划决策和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供应商应按相关政策法规及磋商文件要求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并通过专家技术审查以及主管部门审查。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HJ130-2019)、《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产业园区》(HJ131-2021),开展规划环评过程中,需要开展现状调查与评价,按照编制项目需要,进行各环境要素的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工作,为编制满城经济开发区规划环评提供数据。

六、提交的成果

《河北满城经济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纸质版和电子版。

七、人员、设备配备情况

根据项目情况配备满足本项目要求的人员及设备。

八、保密要求

成交供应商对采购人所提供的所有资料以及在成交后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所接触到的采购人及其关联单位的技术资料等资料和信息(统称“保密资料”)负有保密义务。未经采购人书面许可,成交供应商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不得将保密资料的部分或全部用于本项目约定事项以外的其他用途。成交供应商有义务对保密资料采取不低于对其本身商业秘密所采取的保护手段予以保护。成交供应商可仅为本项目为目的向其内部有知悉保密资料必要的雇员披露保密资料,但同时须指示其雇员遵守本条规定的保密及不披露义务。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收藏

上传文档

在线客服

常见问题
人工客服

服务时间:8:00-23:00

工作电话:400 9911 877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收藏本站


AI



用AI快速编写
限免使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支持上传解析、采购需求、评分标准、目录编写四种方式,全行业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