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竞争性磋商文件中标注“▲”号的条款为实质性条款或要求,必须满足或优于,否则响应无效。
2.供应商必须自行为其投标产品侵犯其他供应商或专利人的专利成果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同时,具有产品专利的供应商应在其响应文件中提供与其自有产品专利相关的有效证明材料,否则,不能就其产品的专利在本项目投标过程中被侵权问题提出异议。
3.项目采购需求具有国家或其他强制性标准、规范等要求的,响应文件中必须提供相关强制性认证资料,否则响应无效。
4.竞争性磋商文件中所要求提供的证明材料,如为英文文本的请提供中文翻译文本。
5.本项目无核心产品。
6.本项目需求一览表中内容如与第六章“合同主要条款”格式相关条款不一致的,以本表为准。
7.项目背景:
水网是以自然河湖为基础,引调排水工程为通道,调蓄工程为节点,智慧调控为手段,集水资源优化配置、流域防洪减灾、水生态系统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工程体系。实施水网工程,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完善现代化高质量水利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任务,是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 全面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的根本举措。2021 年 12 月,水利部印发《关于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的指导意见》(水规计〔2021〕411 号)和《“十四五”时期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技术方案的通知》(办规计〔2021〕388 号),提出协同推进国家骨干网和省、市、县四级水网建设,对加快编制国家、省级水网建设规划做出部署。2022 年 5 月,水利部印发《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省级水网建设的指导意见》(水规计〔2022〕201 号)和《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一批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工作的通知》(办规计〔2022〕
162 号),要求各省科学谋划省级水网建设布局,加快推进省级水网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省级水网建设的重要依据,并提出“创新省级水网建设推进机制”,“开展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认真编制省级水网先导区技术方案”,积极组织申报。到 2025 年,建设一批国家水网骨干工程,有序实施省市县水网建设,着力补齐水资源配置、城乡供水、防洪排涝、水生态保护、水网智慧化等短板和薄弱环节, 水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展望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适应的高质量、现代化的国家水网,各层级水网高效协同融合,国家水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一、项目要求及技术需求 |
|||
项号 |
采购标的内容 |
数量 |
▲项目需要及技术需求 |
1 |
平乐县水网建 设规划 |
1 项 |
1.项目名称:平乐县水网建设规划。 2.指导思想和编制原则 2.1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 二十届三中等历次会议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 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坚持 人民至上,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统筹发展和安全,以 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以完善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流域防 洪减灾体系、水生态保护治理体系为重点,统筹存量与增量,加强互联 互通,锚定“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 调控有序”的水网建设目标,统筹推进防洪排涝、水资源配置、供水灌 溉、水生态治理修复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城乡一体、互联互 通的平乐县水网体系。 2.2 编制原则 坚持立足全局、统筹谋划。 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坚持绿色生态、人水和谐。坚持系统观念、 防控风险。坚持两手发力、改革创新。 3.水平年及工作范围 现状水平年为 2022 年,规划水平年为 2035 年,展望至 2050 年。 规划范围为广西平乐县。 4.主要工作内容 4.1 基本资料收集整理 收集项目相关基础资料。 4.2 规划基础与面临形势 根据全县范围内自然河湖水系分布、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全面摸 清全区水网建设的基本条件和建设基础。 根据自治区和区域发展战略定位与要求,对照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基础 设施体系要求,分析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存在的短板弱项,从完善防洪减 灾体系、水资源配置和供水保障体系、水生态保护修复体系等方面,综 合分析今后一个时期平乐县水网建设需求和发展方向,提出水网建设必 要性。 4.3 总体思路与目标任务 在全面分析平乐县水网建设基础条件和面临需求的基础上,按照“三新 一高”要求,着眼于提高平乐县水网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调配能 力、城乡供水保障能力、河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水网智慧化水平、体 制机制法治管理水平,研究提出平乐县水网建设总体思路,明确 2035 年的主要目标,并展望至 2050 年,科学确定水网覆盖范围、水流调控能力、防洪排涝、城乡供水、灌溉排水、水生态保护与治理、水网智慧化等具体指标。 4.4 总体布局 统筹谋划平乐县水网的“纲”“目”“结”,研究提出防洪减灾、水资 源配置与城乡供水保障、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等水网骨干工程合理布局, 构建符合区域特点的水网。统筹国家、自治区、桂林市及平乐县水安全保障需求,加强与自治区干网的衔接和互联互通,优化市县水网建设布 局,落实水网建设“最后一公里”,形成平乐县水网“一张图”。 4.5 重点建设任务 (1) 完善防洪减灾体系 针对水旱灾害防御新形势和新要求,依据流域防洪规划布局安排和区域 防洪减灾要求,提出河道堤防达标提标建设和河道整治、控制性枢纽工 程建设、排涝能力建设、洪水风险防控等重点任务和骨干工程。 (2) 提升水资源调配能力 根据平乐县水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围绕全面提升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坚持节水优先、量水而行,提出区域水资源配置、城乡供水、 灌溉排水、水源建设等重点任务和骨干工程。 (3) 优化水生态保护治理格局 着眼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根据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要求,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提出河湖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水系连通、 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等重点任务和骨干工程。 (4) 提升水网智慧化 以提升水网智慧化水平为目标,提出水网监测能力建设、智能化改造与 建设、数字孪生水网、调度运行体系建设等举措。 (5) 强化水网一体化管理 从强化体制机制法治入手,提出建立完善水网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加强法治管理的措施意见。 4.6 环境影响评价 对规划协调性进行评价,总体谋划广西水网建设任务,合理安排水网基 础设施空间;对规划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减缓措施。 4.7 实施安排 匡算投资规模,提出资金筹措方案。研究提出实施安排。 4.8 保障措施 提出推进广西水网建设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5. 规划报审协调 根据《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省级水网建设的指导意见》,在规划成果完 成后、审批前报市水利局审核,根据要求修改完善等工作。 6. 成果文件要求:报告文本电子版 2 份、纸质版 4 份。 7. 质量要求:成果文件符合国家、地方的相关规范、标准、规程等要求, 以通过专家评审为验收合格标准。 8. 成果归属 本次项目成果归采购人所有,成交人不得擅自对外发表、出版。 9. 人员配备要求 本项目应至少配备一名项目负责人,五名实施人员,项目负责人具高级 职称。响应文件中提供负责人的资格及职称证书及供应商单位为其缴纳 的 2024 年任意连续三个月连续 3 个月的社保证明复印件并加盖供应商单位公章。 |
▲二、商务条款 |
|||
交付时间和地点 |
1.交付期: (1) 自合同签订之日起 10 日内提交规划报告送审稿;规划报告送审稿经上级 主管部门组织审查后 15 天内提交规划报告报批稿。 (2) 最终成果提交:项目规划报告及附图 20 套。 2. 交付地点:采购人指定地点 3. 交付方式:现场交付。 |
||
付款方式 |
合同签订成交供应商提交送审稿后,采购人支付成交供应商合同金额的 30%, 报告经审查通过并获得批复后,将余款分两次支付给成交供应商。 |
||
报价要求 |
总价包干,磋商报价为采购人指定地点的现场交付价,包括但不限于:为完成 委托工作内容、按时提交合格的服务成果所需的:资料收集费、调研考察费、 评审费、工作经费、专家评审费、必要的保险费用和各项税金等。 |
||
结算要求 |
本项目采用系数报价,计费标准参照水利规划编制工作费用计算办法(水利部水 规计[2002]371 号文的收费标准计算,最终结算费用参照水利规划编制工作费用计算办法(水利部水规计[2002]371 号文计算出规划修编报告(报批稿)的前期 工作(规划阶段)费用×中标报价系数计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