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需求
一、项目概况
本次项目主要为临安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村道)承载体地质灾害调查,本次计划调查线路748条,总里程约1033公里。
二、编制目的及要求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依据《全国灾害综合风险调查总体方案》和《全国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实施方案》对我国公路设施属性特征和影响公路的自然灾害点信息进行调查,掌握公路承载体自然灾害风险底数,为全国公路运营管理提供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本次项目针对临安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村道)承载体地质灾害调查的具体要求如下:
1)查明临安村道两侧的不良地质作用的分布、规模、成因,分析发展趋势,评价其对道路及周边建筑的影响,提出防治措施及建议;
2)查明自然灾害风险点的信息,包括:灾害发生时间、类型规模范围、频率、灾害造成的公路构筑物的损坏、交通中断等以及风险点现状情况;
3)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村道)承载体普查应按照数据采集、数据检查、初步风险评估、核查和风险区划工作流程进行;
4)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承载体普查应提交资料应包括:①调查表格;②各类图片、照片、映像、笔录、录音等原始资料;③地形、遥感映像资料;④实地调查获得的补充资料;⑤调查实施方案及调查分析报告。
三、工作内容
1、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承载体地质灾害调查至少应包括下列工作内容:
1)制订普查实施方案;
2)数据采集(包括公路设施属性信息、自然灾害风险点信息等的采集);
3)数据检查;
4)初步风险评估;
5)核查;
6)风险区划。
2、普查信息采集应以公路路段为单位,根据普查实施方案,按照统一的技术、数据格式和要求利用APP软件填报,采集相关信息,逐级审核,汇总上报。
其中公路设施属性信息采集应包括公路路线信息、公路桥梁信息、公路隧道信息采集、公路高边坡信息等。公路设施属性信息采集应结合现场调查,采用资料填报、逐级审核方式。路线以路段为填报单元;桥梁以单个桥梁为填报单元;隧道以单个隧道为填报单元;高边坡以高度大于20m土质边坡及大于30m岩质边坡路段的单个边坡为填报单元。
3、数据检查应包括采集数据格式的复查、抽查和验收,检查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质量及信息完备性。
4、初步风险评估
基于采集数据,采用灾害发生频次、灾害历史危害程度、灾害恢复情况、现状灾害情况以及公路重要性等指标,运用指标评估法进行自然灾害风险点初步风险评估。各指标最高分值均为100分。
5、核查
以公路路段为单位,根据自然灾害特点,结合资料收集分析,通过风险点初步风险评估确定自然灾害三级、四级风险点,采取资料收集、现场调查、勘察、监测、遥感等手段进行灾害风险点核查。
6、风险区划
根据公路特点,结合自然灾害风险点普查数据、初步风险评估结果与核查工作,依据自然灾害风险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进行公路承灾体自然灾害风险区划。可以采用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的原则。
7、普查基础空间信息制备与软件系统建设应综合运用地理信息、遥感、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开展。
四、资料归档及数据建库
1、归档资料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调查表格;
2)各类图片、照片、影像、笔录、录音等原始资料;
3)地形、遥感影像资料;
4)实地调查获得的补充资料;
5)调查实施方案及调查分析报告。
2、自然灾害风险点数据建库
参考应急管理部门自然灾害数据库规范标准,按照统一的格式建立公路自然灾害风险点数据库。包括以下要素数据:公路设施属性信息、自然灾害风险点信息、风险区划等。
五、风险普查成果
1、崩塌风险点信息调查表填表说明
1)灾害名称、灾害编号根据应急管理部《全国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调查对象分类和编码》规范进行填写,灾害名称依据灾害路段中心桩号+崩塌命名(例K0+100崩塌),灾害编号按路线编号+县级行政区划代码+BT+四位数字编号。
2)路线编号、路线名称根据公路养护统计表格制定规定填写。技术等级、管养单位名称根据路线编号从公路养护统计报表中提取。里程桩号范围根据现场调查填写,风险点经纬度采用采集系统APP采集起点、止点经纬度。
3)坡体特征中坡体结构根据图E.2-4 路堑边坡分类,在土质、岩质和土岩混合中勾选。坡高和坡度根据图E.2-2边坡要素图填写,为目视预估值。
4)崩塌灾害历史特征:是否发生灾害根据实际情况在是和否中勾选;如勾选是,则填灾害最近发生的时间,格式为年月日,灾害发生频次为该路段近五年发生灾害次数;断通状况指灾害发生后断通情况,从交通中断、半幅通行、双向通行中勾选;危害对象指灾害危害对象,从桥梁、隧道洞口、路基、涵洞、服务区、停车区 、收费站、其它中勾选(可多选),选其它时请填写对象名称;危害程度根据5.2.8条进行分级,从严重、较严重、一般、轻微中勾选(单选)。灾害处治情况指灾害发生后是否进行灾害修复治理,从已处治修复、未处治修复、正在处治修复中勾选。
5)崩塌风险点现状特征从裂缝分布、结构物破损情况及变形严重程度方面进行填写。裂缝从是或否中勾选,如勾选是应说明裂缝的位置为坡体的位置(坡中、坡脚、坡顶);结构物破损通过现场调查破损结构,从防护设施中勾选(可多选);破损严重程度依据裂缝及结构物破损情况按5.2.9条规定填写,从无、轻微、中等、严重中勾选(单选)。
6)示意图及照片主要填写平面图及照片(危岩范围、崩塌落石可能危害范围、威胁对象的分布)、剖面图及局部照片(危岩结构、可能危害范围、威胁的对象),在采集系统APP中上传。
2、滑坡风险点信息调查表填表说明
1)灾害名称、灾害编号根据应急管理部《全国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调查对象分类和编码》规范进行填写,灾害名称依据灾害路段中心桩号+滑坡命名(例K0+100滑坡),灾害编号按路线编号+县级行政区划代码+HP+四位数字编号。
2)路线编号、路线名称根据公路养护统计表格制定规定填写。技术等级、管养单位名称根据路线编号从公路养护统计报表中提取。里程桩号范围根据现场调查填写,风险点经纬度采用采集系统APP采集起点、止点经纬度。
3)坡体特征中坡体结构根据图E.2-4 路堑边坡分类,在土质、岩质和土岩混合中勾选。坡高和坡度根据图E.2-2边坡要素图填写,为目视预估值。
4)滑坡灾害历史特征:是否发生灾害根据实际情况在是和否中勾选;如勾选是,则填灾害最近发生的时间,格式为年月日,灾害发生频次为该路段近五年发生灾害次数;断通状况指灾害发生后断通情况,从交通中断、半幅通行、双向通行中勾选;危害对象指灾害危害对象,从桥梁、隧道洞口、路基、涵洞、服务区、停车区 、收费站、其它中勾选(可多选),选其它时请填写对象名称;危害程度根据5.2.8条进行分级,从严重、较严重、一般、轻微中勾选(单选)。灾害处治情况指灾害发生后是否进行灾害修复治理,从已处治修复、未处治修复,正在处治修复中勾选。
5)滑坡风险点现状特征从裂缝分布、结构物破损情况及变形严重程度方面进行填写。裂缝从是或否中勾选,如勾选是应说明裂缝的位置为坡体的位置(坡中、坡脚、坡顶);结构物破损通过现场调查破损结构,从防护设施中勾选(可多选);破损严重程度依据裂缝及结构物破损情况按5.2.9条规定填写,从无、轻微、中等、严重中勾选(单选)。
6)示意图及照片主要填写平面图及照片(滑坡范围、可能危害范围、威胁对象的分布)、剖面图及局部照片(滑坡结构、可能危害范围、威胁的对象),在采集系统APP中上传。
3、泥石流风险点信息调查表填表说明
1)灾害名称、灾害编号根据应急管理部《全国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调查对象分类和编码》规范进行填写,灾害名称依据灾害路段中心桩号+泥石流命名(例K0+100泥石流),灾害编号按路线编号+县级行政区划代码+NL+四位数字编号。
2)路线编号、路线名称根据公路养护统计表格制定规定填写。技术等级、管养单位名称根据路线编号从公路养护统计报表中提取。里程桩号范围根据现场调查填写,风险点经纬度采用采集系统APP采集起点、止点经纬度。
3)灾害历史特征:是否发生灾害根据实际情况在是和否中勾选;如勾选是,则填灾害最近发生的时间,格式为年月日,灾害发生频次为该路段近五年发生灾害次数;泥石流类型根据附录A-3 泥石流分类表在山坡型和沟谷型中勾选;影响范围为泥石流影响公路范围(长度、宽度及路面堆积高度),目测预估填写;断通状况指灾害发生后断通情况,从交通中断、半幅通行、双向通行中勾选;危害对象指灾害危害对象,从桥梁、隧道洞口、路基、涵洞、服务区、停车区 、收费站、其它中勾选(可多选),选其它时请填写对象名称;危害程度根据5.2.8条进行分级,从严重、较严重、一般、轻微中勾选(单选);灾害处治情况指灾害发生后是否进行灾害修复治理,从已处治修复、未处治修复、正在处治修复中勾选。
4)风险点现状特征从结构物破损情况填写,破损设施通过现场调查破损结构,从防护设施中勾选(可多选)。破损严重程度依据结构物破损情况按5.2.9条规定填写,从无、轻微、中等、严重中勾选(单选)。
5)示意图及照片主要填写平面图及照片(泥石流范围、可能危害范围、威胁对象的分布)及局部照片,在采集系统APP中上传。
4、沉陷与塌陷风险点信息调查表填表说明
1)灾害名称、灾害编号根据应急管理部《全国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调查对象分类和编码》规范进行填写,灾害名称依据灾害路段中心桩号+沉陷塌陷命名(例K0+100沉陷塌陷),灾害编号按路线编号+县级行政区划代码+CT+四位数字编号。
2)路线编号、路线名称根据公路养护统计表格制定规定填写。技术等级、管养单位名称根据路线编号从公路养护统计报表中提取。里程桩号范围根据现场调查填写,风险点经纬度采用采集系统APP采集起点、止点经纬度。
3)灾害历史特征:是否发生灾害根据实际情况在是和否中勾选;如勾选是,则填灾害最近发生的时间,格式为年月日,灾害发生频次为该路段近五年发生灾害次数;沉陷与塌陷规模从沉陷与塌陷的长度、宽度目测预估填写;触发因素为引起路基沉陷与塌陷的因素,在采空区、黄土陷穴 、岩溶、地下水、其它中勾选;断通状况指灾害发生后断通情况,从交通中断、半幅通行、双向通行中勾选;危害对象指灾害危害对象,从桥梁、隧道洞口、路基、涵洞、服务区、停车区 、收费站、其它中勾选(可多选),选其它时请填写对象名称;危害形式从整体沉陷 、局部塌陷、塌陷中勾选;危害程度根据5.2.8条进行分级,从严重、较严重、一般、轻微中勾选(单选);灾害处治情况指灾害发生后是否进行灾害修复治理,从已处治修复、未处治修复、正在处治修复中勾选。
4)风险点现状特征从裂缝分布、结构物破损情况及变形严重程度方面进行填写。裂缝从是或否中勾选,如勾选是应说明裂缝的位置为路面、路基、路堑中勾选;结构物破损通过现场调查破损结构,从防护设施中勾选(可多选);破损严重程度依据裂缝及结构物破损情况按5.2.9条规定填写,从无、轻微、中等、严重中勾选(单选)。
5)示意图及照片主要填写平面图及照片(沉陷与塌陷范围、可能危害范围、威胁对象的分布)、剖面图及局部照片,在采集系统APP中上传。
5、水毁风险点信息调查表填表说明
1)灾害名称、灾害编号根据应急管理部《全国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调查对象分类和编码》规范进行填写,灾害名称依据灾害路段中心桩号+水毁命名(例K0+100水毁),灾害编号按路线编号+县级行政区划代码+SH+四位数字编号。
2)路线编号、路线名称根据公路养护统计表格制定规定填写。技术等级、管养单位名称根据路线编号从公路养护统计报表中提取。里程桩号范围根据现场调查填写,风险点经纬度采用采集系统APP采集起点、止点经纬度。
3)灾害历史特征:是否发生灾害根据实际情况在是和否中勾选;如勾选是,则填灾害最近发生的时间,格式为年月日,灾害发生频次为该路段近五年发生灾害次数;水毁规模为影响公路范围,通过目测预估填写长度、宽度、深度指标;地形特征为水毁路段的地形,主要填写该段沿河公路地形,在凸岸、凹岸中勾选;水毁部位从路基 、桥梁 、涵洞、路面、隧道、其它中勾选(可多选);水毁类型根据附录A-5 水毁分类表进行填写,在路面浸泡、路基冲蚀、冲击、淹没、其它中勾选(可多选),选其它时注明类型;断通状况指灾害发生后断通情况,从交通中断、半幅通行、双向通行中勾选;危害对象指灾害危害对象,从桥梁、隧道洞口、路基、涵洞、服务区、停车区 、收费站、其它中勾选(可多选),选其它时请填写对象名称;危害形式从危害方式冲击、淤埋、浸泡、淹没中勾选;危害程度根据5.2.8条进行分级,从严重、较严重、一般、轻微中勾选(单选);灾害处治情况指灾害发生后是否进行灾害修复治理,从已处治修复、未处治修复、正在处治修复中勾选。
4)风险点现状特征从结构物破损情况填写,破损设施通过现场调查破损结构,从防护设施中勾选(可多选)。破损严重程度依据结构物破损情况按5.2.9条规定填写,从无、轻微、中等、严重中勾选(单选)。
5)示意图及照片主要填写平面图及照片(水毁范围、可能危害范围、威胁对象的分布)、剖面图及局部照片,在采集系统APP中上传。
六、质量管理
1、质量要求:满足国家、省等对试点县工作方案要求及临安区应用需求。
2、过程质量控制,普查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各项内容根据实施环节和成果特点,确定过程质量控制的工作节点和程序,制定各阶段质量控制的内容、技术方法和要求、组织实施及监督抽查办法,并做好工作记录。
3、分类分级质量管理,为保证普查成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建立分类分级质量管理体系。
七、验收方式
本项目最终以组织专家验收会的形式,对项目成果进行验收。
八、服务期限:2024年 12月31日前完成所有工作内容。
九、付款方式
合同签订之日起7天内支付合同总价的40%,所有工作完成、验收通过且提交成果资料后15天内支付合同总价的60%。
以上款项均不计息。
十、重要说明
(1)响应人应组建一个项目小组负责本项目的具体实施,中标后,未经采购单位同意,项目小组人员不许调整。
(2)未经采购人同意,成交人不得私自将本项目转交给第三方,否则将作违约处理,采购人有权撤销合同拒付费用,且成交人还要承担给采购人造成的损失。但社会化服务部分允许分包。
(3)违反报价规定及在评审过程中违法违纪或以任何形式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的一经查实,取消本次报价资格,已经中标的取消中标资格,已签订合同的终止委托合同,一切后果由责任者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