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档
暂无数据
W
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经开分局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项目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招标文件
文档编号:202411220001582163 文档页数:63页 所需下载券:10
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经开分局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项目

采购需求

一、 编制背景与目的

2022年10月,《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通过专家评审并公示。《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对郑州市域范围内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进行了总体安排和综合部署,也对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城市功能、产业发展提出指引。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坚持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高质量发展总目标,统筹对接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空间战略,支撑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深化和落实《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的相关要求,依据《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开展《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2021-2035)》(以下简称《分区规划》)编制,具体谋划经开区国土空间发展安排。

2022年10月16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郑州市立足建设黄河流域极具活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深入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郑州市现代产业发展集聚高地,始终承担着现代制造和外向型经济的引领作用,是实现郑州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当前国际、国内发展形势下,如何延续经开区汽车制造、跨境电商、电子信息、数字信息等创新产业先发优势,集聚自主创先要素,进一步提升创新产业竞争力;如何破解综合承载力不足问题;如何统筹衔接与郑州市主城区、航空港区以及周边功能区的优势资源,建设高质量发展开发区成为经开区未来发展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分区规划》的编制有助于落实市级发展战略,构建以创新为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抢抓区域发展机遇,将经开区打造成郑州市现代产业发展高地,并推动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助推经开区实现城乡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和高效能治理。《分区规划》是经开区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总纲,指导未来10-15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是编制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保障项目落地的基本依据,也是指导各类开发保护建设的法定依据。

二、 编制思路

1.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创建新时代产业发展新高地

贯彻落实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河南省“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郑州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经开区基于自身产业发展基础,充分发挥经开区先进制造业和跨境贸易优势,重点围绕汽车制造、机械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产业领域,打造关键技术创新与转化平台,发挥创新驱动引领示范作用,助力郑州打造国家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郑州市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创建新时代产业发展新高地。

2.落实市级国空战略意图,支撑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高地、开放高地、人才高地、国际化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目标要求,深化经开区功能定位、规模调控、城乡统筹、多规合一等多方面工作,推进经开区高质量的产业及生活服务功能建设,开展城市更新,推动低效用地转型升级,系统开展生态修复和土地综合整治。

3.传导实施,指引分区开发建设

《分区规划》是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向详细规划传导的重要中间层级路径,是指导经开区至

2035年规划建设的的空间发展指南。

通过对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涉及经开区行政辖区的用地布局、规模和指标等传导要素进行细化深化,明确指标落实和调整反馈要求。完善区级层面公共设施和蓝绿空间,落实根据专项规划整合的“七线”规划管控要求。合理划定控规单元,指导单元控规编制。

二、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辖区范围,总面积401.9平方公里(包括经开区扩区范围,即中牟县郑庵镇、姚家镇的部分区域和黄店镇、刁家乡全域,面积243.2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城镇开发边界面积约185平方公里。(经开区扩区范围内城镇开发边界面积约66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

三、主要规划内容

1.摸清家底,厘清底图底数

科学识别现状问题:采用现状调查、部门座谈、数据分析等多种手段,充分掌握自然地理、社会经济、产业发展、设施建设等基础资料,摸清发展现状和诉求。

评估和衔接已有规划:评估已有规划,按照新的发展要求和发展理念,尤其是功能定位、产业布局、用地结构、设施配套、安全韧性等方面实施全面评估,总结未来发展方向和对策。

2.前瞻谋划,明确战略目标定位

衔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及河南省、郑州市关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依据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要求,进一步明确经开区的目标定位,合理确定近远期规划目标和指标体系,建设国家智能制造高地、宜居宜产生态新区。

3.空间统筹,优化分区总体布局

构建分区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加强与郑州主城区、航空港区、国际文创园区等区域协同发展。经开区原有区域依托既有产业优势,重点发展汽车制造、机械装备制造和现代物流三大产业,打造郑州市开放创新、工业转型、产城融合的示范区;扩展区域北部依托原有区域的汽车制造产业,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打造郑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高地;扩展区域南部依托航空港区,重点发展数字经济产业、现代物流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业,打造国家级经开区转型升级典范、黄河流域数智引领型产业中心和河南省战略性核心产业引擎,同时联动港区强化创新应用与战略新兴产业布局,共创郑许智造走廊。

4.落实底线管控,锚定全域高质量发展目标

严格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明确底线发展思路,统筹经开区生态、生活、生产空间,系统开展生态修复和土地综合整治、开展城市更新完善城市生活服务功能,推动低效用地产业转型升级,锚定全域高质量发展奋斗目标。

优化国土用途结构。落实市级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加强分区用途管制,统筹居住生活、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建设需求,衔接相关规划,优化调整建设用地结构,深化细化用地功能布局。

5.以人为本,打造产城一体示范区

研究构建新时期支持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型产业发展体系,优化产业发展格局。经开区立足“智造+开放”发展优势,建立“3+3+N”产业体系,以“六大产业培育工程”为抓手,推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提升招商引资质量效益,打造智慧产业发展新高地。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落实“15分钟社区生活圈”、“完整社区”建设要求,建立均好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满足多层次、多元化、全覆盖、高品质的民生需求,持续提升城市内涵品质和发展质量,显著提高城市公用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持续推进郑州经开区数智治理平台建设,建立环境智能监测体系和防控体系,满足多层次、多元化、全覆盖、高品质的民生需求。

6.城市更新,促进城市内涵发展

衔接郑州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结合可更新用地、低效用地分布,进一步明确更新单元内的更新模式、更新措施与功能调整,有序推进更新改造,激发城市活力,提升城市风貌品质。

7.加强管控,打造自然+产业之城的优美画卷

落实总体城市设计要求,细化滨水、门户节点等重要地区的城市设计管控内容;结合用地功能、区位、轨道站点等影响因素,合理划定开发强度分区,塑造整体协调、疏密有致、丰富有序的城市空间形态。

8.强化支撑,构建安全韧性城区

坚持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理念,完善形成支撑分区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统筹布局分区供水、排水、电力、电信、燃气、水利等各类重大市政基础设施。

构建城市安全和应急防灾体系,形成全天候、系统性、现代化的城市安全保障体系,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9.注重实施,保障规划有效传导

统筹落实公服、交通、市政等相关专项规划中重大设施布局、建设标准等核心内容;考虑总体功能布局、主干道路、水系等因素,科学划定控规编制单元。

建立分区规划对单元控规的传导机制、动态评估与调整机制。结合“十四五”规划、市级及区级重点项目安排,明确重大设施建设、生态修复、城市更新等方面近期建设重点。

建立“经开区规划一张图平台”,结合我院郑州规划基础数据平台、联通等大数据合作平台,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建立“一张图平台”,包括现状底图底数(人口分布、现状建设、土地资源、文化资源等)、规划空间建设管控,近期建设项目等信息库,实现分区规划成果数据化,满足规划建设管理需求。

加强在地服务,充分发挥本地院平台优势,建立长期跟踪对接服务机制,保障规划有效传导。

四、成果构成

规划成果由规划文本(含附表)、图件、说明、数据库及相关附件组成。其中数据库应符合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入库的标准。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收藏

上传文档

在线客服

常见问题
人工客服

服务时间:8:00-23:00

工作电话:400 9911 877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收藏本站


AI



用AI快速编写
限免使用
采购文件网,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文件,招标范本,投标方案,自行采购
支持上传解析、采购需求、评分标准、目录编写四种方式,全行业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