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书
苏州市永诚建设咨询有限公司受苏州市石湖景区管理处(华南虎苏州培育基地)的委托,就其所需要招标的太湖风景名胜区石湖景区景点景源生物资源本底调查在国内组织公开招标。欢迎符合招标文件资格条件的供应商前来投标。
一、项目编号:JSZC-320500-CCCC-G2025-0005
二、项目名称:太湖风景名胜区石湖景区景点景源生物资源本底调查
服务期限:合同签订生效之日起至2026年03月31日
三、预算金额(元):人民币捌拾万元整(¥800000.00元)
四、采购需求:
(一)项目概况
苏州市石湖景区位于苏州市古城区西南约4.5公里、太湖东5公里处,总面积约26.15平方公里。景区内植物种类多样,拥有丰富的野生或栽培植物资源;景区同样拥有丰富的动物资源,是一个集野生动物保护繁育、动物科研、科普教育、生态游览及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野生动物培育基地。开展石湖景区景点景源调查及生物资源本底调查,为石湖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促进景区动植物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对石湖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地的保护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二)调查依据
1、《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HJ710.1-2014至HJ710.15-2014);
2、《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方法(GB/T33027-2016);
3、《江苏省林木种质资源清查操作细则》(2014);
4、《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技术规程》(LY/T1820-2009);
5、《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标准》(GB/T 50298-2018);
6、《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7、《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
8、《关于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实施意见》;
9、《苏州市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10、《苏州市“公园城市”建设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和精神。
(三)工作内容
1、景点景源调查内容
(1)踏查石湖景区重要景点。
(2)景区自然条件调查:包括景区的地理位置、面积、气候特点、自然环境等基本情况的调查;社会环境调查;风景区的宗教文化、历史文化以及民俗风情。
(3)特色资源调研:包括景区内的生物资源、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特色活动等特色资源的调查。
(4)管理模式调研:包括景区的管理机构、管理制度、管理经验等方面的调查。
(5)市场需求调研:包括对景区游客的需求、满意度、消费行为等方面的调查。
(6)发展潜力调研:包括对景区未来发展的预期、发展方向、发展障碍等方面的调查。
2、生物资源本底调查内容
调查对象及内容:景区内野生动物(哺乳动物、鸟类、两栖爬行动物和昆虫)、野生和栽培的陆生维管束植物(蕨类、裸子和被子植物),调查其种类、数量、分布与群落组成情况,旨在摸清石湖景区的生物资源家底,为石湖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升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奠定基础。
(四)技术要求(包括但不限于调查范围、方法、点位要求等)
1、景点景源调查技术要求
(1)调查范围:石湖景区主要景点:石湖(石堤、天镜阁、越城遗址、越城桥、行春桥、“吴越春秋”、姑苏台遗址、越来溪、石湖草堂、鱼城遗址[吴城遗址]、“石湖串月”、荷花荡、盟鸥亭、乾隆钓鱼台、宴宫里等)、上方山景区(上方山、楞伽塔院、石佛寺[潮音寺]、吴王井、拜郊台、乾隆御道、磨盘山[茶磨屿]、藏军洞(烽燧墩)、范成大祠(四时田园杂兴诗碑)、治平寺遗址、宝积寺、上金湾、尧峰山、、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吴山景区(吴山、吴山岭、大炮墩、申时行墓、酒城遗迹、寿圣院遗址、吴中第一林泉等)、七子山景区(七子山、凤凰山峰、宝华寺、乾元寺、钱元琼墓、五代十国墓、九龙坞吴越墓等)。
(2)调查可通过实地调查、查阅文献、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式进行,调查手法应丰富多样。
2、生物资源本底调查技术要求
植物资源本底调查技术要求:
(1)植物资源本底调查踏查范围:石湖景区全部景点和主要道路,全部山体范围等。其中主要区域包括:1、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2、石湖景区(滨湖景区、石湖航空乐园、吴越潮音、四贤游湖、海棠红风林、海棠春晓、梅圃溪堂、古观音堂、层台清晓、石湖东门、越城遗址、湿地生态园、石湖西(吴堤));3、其他山体(大炮墩;吴山岭;上金湾;黄泥墩;七子山;南黄山;凤凰山;旺山;龙王池等),共3个主要调查区域。其中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为重点调查区域。
踏查不少于110个踏查点。每个踏查点应包含尽可能多的生境(景点、游览设施用地、风景林等),踏查点踏查面积不少于1亩,每种生境类型设置不少于5个踏查点,原则上分布在3个区域,在春夏季(2月下旬全9月上旬)与秋冬季(9月中旬至12月)2个时间段分别进行踏查,期间再根据物种开花结实等物候情况,多次调查。
(2)植物样地调查
针对植物踏查的结果,对景区的山体植被设置样方调查点进行不少于8个样地调查。样地调查点之间的距离应在200m以上。不同坡向均应设置样地调查点。此外,属本区域或本市首次发现的珍稀濒危或保护物种,也应设置标准样地进行样地调查。最终将样地的生境类型、物种名称、调查样方内物种盖度(植物垂直投射到样方内阴影面积比)等调查数据记录于“本底调查植物样地调查记录表”。
动物本底资源调查技术要求
(1)调查范围:石湖景区范围内野生动物(包括但不限于景区内的哺乳动物、鸟类、两栖爬行动物和昆虫等)
(2)调查频次和时间要求
哺乳动物调查时间及频次:涵盖春夏或秋冬季。调查频次2次,在春夏和秋冬季各进行1次调查。
鸟类调查时间及频次:涵盖春、夏、秋、冬四季。调查频次4次,在繁殖季1次,越冬季1次,春、秋迁徙季各进行1次调查。
两栖爬行动物调查时间及频次:涵盖繁殖期和非繁殖期。调查频次2次,在繁殖期和非繁殖期各进行1次调查。
昆虫调查时间及频次:涵盖春季和夏季,调查频次2次,在春季和夏季各进行一次调查。
具体调查方法可根据不同种类的动物习性选择2-3种方法进行,参考方法:样线法、计数法等。
(五)工作成果要求:
1、石湖景区景点景源和生物资源本底调查报告
根据调查结果,撰写国家太湖风景名胜区石湖景区景点景源调查报告一份,国家太湖风景名胜区石湖景区生物资源本底调查报告一份。
2、石湖景区生物资源名录和图鉴:
(1)根据调查结果,形成《苏州市石湖景区生物资源名录》1份。包含景区内野生动物(哺乳动物、鸟类、两栖爬行动物和昆虫)和野生和栽培的维管束植物(蕨类、裸子和被子植物)。
(2)形成《苏州市石湖景区生物资源图鉴》1份。包含景区内野生动物(哺乳动物、鸟类、两栖爬行动物和昆虫)和野生和栽培的陆生维管束植物(蕨类、裸子和被子植物)。
(3)提出《苏州市石湖景区本土植物保护名录(建议稿)》1份。
3、相关论文2篇
根据调查结果,撰写并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含录用)相关文章2篇。
4、调查培训:为了提升石湖景区团队的调研能力和专业能力,在项目期间将组织开展不少于2场专业调研培训。
5、植物标本制作:制作石湖景区内濒危植物或其他具有苏州、景区特色的植物标本,种类不少于50种,个数不少于100个。
五、综合说明及其它要求:
1、本项目报价为综合报价,但不限于服务期内完成全部服务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通讯费、调研费、报告编制费、论证费、验收、各种税费、保险、管理、利润、税金、政策性文件规定及合同包含的所有风险、责任等各项应有费用。采购人不额外支付其他任何费用。
2、投标单位提供的服务能够至少达到招标文件及合同等的要求,同时明确详细的服务方案。
3、投标单位必须保证全部投标资料的真实性,如有虚假或对招标文件所要求说明的情况故意隐瞒或虚报,视为不实质性响应招标文件,为无效投标。已中标的将取消中标资格,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七十七条“提供虚假材料谋取中标、成交的”相关处理办法处理。
4、投标单位必须承诺招标文件中提出的全部管理、服务要求,如果其中某些条款不响应时,应在文件中逐条列出,未列出的视同响应。
5、凡涉及招标文件的补充说明和修改,均以苏州市政府采购网发布的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