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概况 :
1.1 建筑概况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和平里院区光学楼始建于 1974 年,砖混结构 , 建筑面积 3439.5 平方米(含地下 304.4 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占地面积 1324.8 平方米,是保存我国光学计量基准的国家级实验室。
1.2 暖通工程概况
1.3 暖通工程施工范围: ① 更换空调机房以外所有的风管、风口、调节阀、消声器、末端电加热器、温湿度传感器等其他设备。 ② 分体式空调的加装。 ③ 清洗空调机房内的管道及组合式空调箱,及更换空调箱内的湿膜加湿器。 ④ 采暖系统的改造(更换楼宇内采暖管道、阀门、散热器)
2、施工准备:
2.1 施工人员准备
进 入工程施工的管理人员和工人均要进行进场教育,提高每个员工的纪律性、责任心、团队精神和应急响应能力。
2.1.1 管理人员的选用:
管理人员均是从事过 相关 工程施工管理的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具有较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所有项目管理人员的持证上岗率达 100% 。
2.1.2 操作人员的选用:
现场特殊工种的操作人员全部选用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本单位在册职工及专业班组;从事工程项目劳务的作业层人员为我单位自己的技术施工操作人员,便于管理和控制。从而确保现场操作质量,并通过对在施人员的各种培训,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安全生产的责任感。
2.2 施工技术准备
2.2.1 在本工程的全过程施工中,我单位将充分发挥在施工技术上的优势, 本着技术先行的原则,在施工前就针对技术上的一切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进场后立即进行施工准备工作。
2.2.2 针对本工程的安装及建筑、结构特点,制定详细且具有针对性的各阶段施工组织设计,及时向施工班组做好书面交底工作。
2.2.3 各技术人员及时熟悉图纸,并通过图纸自审、互审和会审形成图纸会审纪要,作为本次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掌握本工程的特性和应重点注意的问题,给工程的全面施工创造条件。
2.2.3 根据土建提供的标高为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控制创造条件。
2.3 深化设计
深化设计不仅是现场管线综合平衡布置的简单调整,同时包括在遵循原设计精神的前提下对系统进行优化及设备进行技术参数比较和择优选择,确保设备在系统中的适配性和能满足最大的功能需要,杜绝浪费和功率不足。
安装工程的图纸深化设计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按时完工和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在施工前将根据我们丰富的施工经验结合设计图,组织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际经验的现场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深化设计。设计人员将认真做好图纸会审,图纸会审之前,技术、施工人员应认真熟悉图纸,通过图纸会审,充分领会设计意图,并针对各专业系统进行纵向到底、横向 到边地设计,力争保持各专业系统的全面性与完整性,并将各专业系统在楼层平面中反映出来,以便楼层安装前消除可能存在的问题或不足之处。
深 化 设计流程:熟悉设计图→设计图纸的会审→各专业的协调→深化设计→设计会签(如有问题返回各专业的协调后修改)→图纸报审→交付施工
各专业综合图、局部图是为解决交叉管线复杂部位的合理布置,组织各专业进行图纸会审而绘制的,是搞好专业和工种之间交叉作业的配合、工序之间的衔接指导措施,使整个工程施工重点突出,施工展开有序,进度平衡、合理,达到施工总体计划要求。
综合图的绘制是为更好地协调 施工现场,各专业交叉有序,在相对有限的空间里更科学、合理、美观、高效地布置各专业管线,实际地反映设备、管道、缆桥等在空间的排列走向。
三 、 通风空调 改造方案
3.1 总述
本建筑设有多个国家级光学实验室,对室内温湿度 、噪音、风速等 条件要求严格,按照现有要求需维持温度 23 ± 1 ℃ , 湿度 50 ± 10% 范围内,减少噪音和风速的影响,为室内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 。
3.2 空调、通风系统改造方案
光学楼冷、热源:系统冷源由设置在空调机房内的冷水主机提供,制冷量分别为 126 KW , 126 KW , 157 KW 。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组合式空调箱与主机一一对应。
更换现有 三台 组合式空调箱内的湿膜加湿器,采用具有占用空间小、安全可靠、寿命长、宁静无声、洁净加湿 方便检修 等特点的新型产品。加湿器工作原理: 经过电磁阀的清洁自来水通过供水管路送到湿膜顶部布水器,水在重力作用下沿湿膜表面往下流,从而将湿膜表面润湿。当热空气穿过潮湿的湿膜时,其湿度增加,温度下降,这一加湿过程为等焓加湿过程。
空调系统送风管道由机房进入各楼层实验室,拆除工作进行前,使用风速测量仪或其它专业仪器,测量实验室风口送风量并详细记录。 包括总风量和每个房间 的风量,并与改造后进行对比。实验室内的风口选用铝合金双层百叶风口。全部回风夹道重新加装橡塑保温,并敷贴洁净金属板,且保证回风夹道达到可上人的强度,确保回风夹道的密闭性能。
空调送回风管采用镀锌钢板制作,厚度如下:
风管长边( m m ) |
D ≥ 630 |
630 < D ≤ 1000 |
100 0 < D ≤ 2000 |
材料厚度( m m ) |
0.60 |
0.75 |
1.0 |
|
|
|
|
风管穿过维护结构时,管道和维护结构之间的缝隙应使用具备防火隔声能力的弹性材料填充密实。在穿越机房及防火分区的隔墙处设置 70 °防火阀。
依据原有实验室情况,空调系统末端风口为孔板送风时,维持原建筑风口形式。其它房间均采用铝合金双层百叶送风口,风口风速≤ 3 m/s 。
拆除现有冷冻站内风管保温材料,对新安装的风管和原有管道采用 B 1 级闭孔柔性泡沫橡塑保温材料,风管热阻为 0.78m2.k/w, 对应的室内温度为 23 ° C ,保温厚度为 35mm 。 B1 级闭孔柔性泡沫橡塑保温,其修正后计算导热系数为 0.036w/m2.k ,吸水率 <10% 。
3.3 恒温恒湿控制系统
本项目采用壁挂式温湿度传感器,安装在空气流通, 方便检修, 能反映被测房间空气状态的位置;风道内温湿度传感器应保证插入深度,不应在探测头与风道外侧形成热桥;插入式水管温度传感器保证侧头插入深度在水流的主流去范围内。
在主风管分支管道上安装电动调节阀、末端送风口位置安装电加热设备,依据室内温湿度环境,动态控制风管支管上的风量调节阀及电加热设备,精确控制送风量、送风温度,以达到恒温恒湿的室内条件。
在散热器供水管上设置低阻力三通恒温控制阀,对室温进行调控。恒温控制阀调节性能等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散热器恒温控制阀》 J G/T195 的有关要求。
3.4 绘制风管加工制作图
依据施工图纸和复测所得到的尺寸,绘制出正确的加工制作图,加工制作图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先根据图纸设计和实测结果确定风管的标高。
确定干管及支管中心线离墙或柱子的距离。为了风管法兰螺栓便于操作,风管离墙要有 15Om m 以上的距离。
按照《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全国通用通风管道配件图表”的要求确定三通、四通的高度及夹角,同时确定弯头角度和弯头的曲率半径。
按照支管之间的距离和上项风管配件尺寸算出直风管的长度。
按图纸确定风口的高度和干管的标高,扣除三通、弯头和其他配件的尺寸,标出支管的长度。
按照施工规范和通风管道支吊架标准图集和现场情况,确定支吊架安装的数量、位置、结构形式和安装所需的加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