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老年人福利院各类突发安全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建立健全应急机制,确保福利院老年人及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证日常生活秩序、维护福利院和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XX老年人福利院发生的以下事故灾难:
(1)社会安全类事件。包括:福利院内外涉及本院的各类非法集会、游行、上访、聚众闹事等群体性事件;各种非法传教活动、政治性活动;针对本院的各类恐怖袭击事件;刑事案件;本院人员非正常死亡、失踪等可能会引发影响福利院和社会稳定的事件等。
(2)事故灾难类事件。包括:福利院内发生的火灾、建筑物倒塌、拥挤踩踏事故,造成重大损失和影响的水、电等事故,大型群体活动事故,及其影响福利院安全和稳定的突发灾难性事故。
(3)公共卫生类事件。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以及其他严重影响本院人员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自然灾害类事件。包括:水旱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等各种灾害。
1.4应急预案体系
应急管理是一项科学规范、全面协调、多方合作的系统工程,我院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并形成应急预案体系。针对不同的事故,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体系分为:
一级体系:综合预案
二级体系:专项预案
(1)社会安全类事件专项预案
(2)事故灾难类事件专项预案
(3)公共卫生类事件专项预案
(4)自然灾害类事件专项预案
三级体系: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灾难类事件现场处置方案
(2)公共卫生类事件现场处置方案
1.5 应急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救人优先,把老年人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切实加强福利院的安全防护工作,坚持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的“人道主义”原则。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服从XX及相关部门的统一安排,迅速、规范的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各负其责、有效快速地整合内部及社会资源,迅速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3)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采用科学规范的应急救援方法,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作用,实现科学民主决策。确保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4)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导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开展培训教育,组织应急演练,做到常备不懈。
2事故风险描述
通过对福利院各类安全事故危险分析和识别,初步辨识出重大危险源可能导致的安全事故种类:
(1)社会安全类事件:员工内部矛盾激化,法律意识淡薄、思想意识懈怠,在工作中没有严格要求自己,缺乏安全意识,对安全工作造成严重的威胁。
(2)事故灾难类事件:员工未按安全工作操作流程进行工作时,易发生安全事故。
(3)公共卫生类事件:员工自身健康情况,医务人员和食堂人员日常工作未按院内工作要求执行,易造成影响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自然灾害类事件:非人为因素导致的灾害。
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急指挥机构:
总指挥:
副指挥:
成 员:
应急工作职责:
全面负责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收集、分析有关信息,预测相关事件的发展趋势、重大问题;及时向XX安监局和民政以及XX有关部门报告;研究确定应对突发事件的重大决策和指导意见,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处理突发事件工作中,协调与其他部门的关系,有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4预警及信息报告
4.1预警
(1)福利院定期组织全体员工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将工作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地安全措施和专项应急预案。
(2)福利院领导及安全负责人对预防措施进行监督,并责任对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验证,评审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若未达到预期效果,应重新分析制定措施,直至达到预期效果为止。
(3)福利院通过定期、不定期的安全检查,节假日的专项安全检查,加强各项安全工作的隐患排查和危险源的监控力度。
(4)出现紧急情况,当事人要在第一时间向本院领导报告,并采用一切有效方式报警、求救。接到报警领导必须立即向全院发出警报信号并启动应急预案,全体员工随即进入指挥抢险状态,安全小组成员立即按照预案要求集结人力进行第一时间抢救。
4.2信息报告
a)信息接收与通报
全体员工对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信息和情况要在第一时间向院领导报告,接到报警领导必须立即向全院发出警报信号,并立即向XX安监局、民政局以及XX相关部门通报。
b)信息上报
向XX安监局、民政局以及XX相关部门上报突发事件相关的一切信息,必要时按事故类型拨打相关求教电话。
c)信息传递
向相关部门传递:事件发生的基本情况,涉及人员、破坏程度以及人员伤亡情况;事件发生的起因、初步的性质判断和预计造成的影响程度;相关部门己经开展的工作和采取的措施;事态发展状态、处置过程等信息。
5应急响应
5.1响应分级
根据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以及控制事态的能力,将应急响应等级分为三级:
一级响应 :
社会安全类事件:聚集事件失控,并未经批准走出本院所进行大规模游行、集会、绝食、静坐,请愿以及实施打、砸、抢等已形成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
事故灾难类、自然灾害类事件:福利院区域内的人员和财产遭受重大损害,对本院常规工作产生特别重大影响的事故灾害或自然灾害。
公共卫生类事件:福利院内发生的鼠疫、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新传染病等达到卫生部确定的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公共卫生事件。
二级响应:
社会安全类事件:单个突发事件引发连锁反应,本院内出现各种横幅、标语、大小字报,引发在院内局部聚集,形成一定影响和干扰院内正常生活秩序的群体性事端。
事故灾难类、自然灾害类事件:福利院区域内的人员和财产遭受损害,对福利院常规工作产生较大影响的事故灾害或自然灾害。
公共卫生类事件:老年人集体性食物中毒、因预防或预防性服药等集体性事件,造成人员伤亡现象。
三级响应 :
社会安全类事件:事件处于单个事件状态,可能出现连锁反应并引起聚集,群体性事端呈萌芽状态。单个性突发事件引起员工关注,并出现少数过激的言论和行为,呈现可能会影响福利院稳定的苗头性信息。
事故灾难类、自然灾害类事件:福利院区域内的人员和财产遭受损害,对福利院常规工作产生一定影响的事故灾害或自然灾害
公共卫生类事件:发生在福利院内部,经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一般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未造成人员死亡,发生轻伤现象。
5.2 响应程序
应急响应的过程可分为接警、判断响应级别、应急启动、控制及救援行动、扩大应急、应急终止和后期处置等步骤。应针对应急响应级别,分步骤制定应急程序,并按事先制定程序指导各类生产事故应急响应。
各类型生产事故应按照专项应急预案的要求实施应急处置。在专项预案中应明确应对次生事故的相关内容。当生产事故的事态无法有效控制时,应按照有关程序向上级应急机构请求扩大应急响应。
5.3处置程序
一、二级应急响应,福利院针对事故性质、类型按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启动相关应急预案,控制事态发展;当难以控制紧急事态时,果断报请XX安监局实施外部紧急应急救援。三级应急响应,福利院立即启动相应的现场处置方案或专项应急预案。
福利院内部应按照先控制后消除,严防次生、衍生事故发生的要求,迅速展开现场应急救援工作。重视第一时间的发现报警、紧急处置、疏散人员、应急救援。
应急救援指挥以现场为主,所有应急队伍和人员都必须在现场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密切配合,协同实施抢险和紧急处置行动;福利院启动应急预案后,应在安全位置迅速设立现场应急指挥部,判明情况,调集应急队伍、装备器材,组织、指挥事故应急抢险。
5.4应急结束
当遇险人员全部获救、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进行撤离和交接程序、恢复正常状态程序。由福利院应急领导小组决定应急响应结束。
6.信息公开
福利院建立重大危险源信息和监控系统,应急小组同时采取网络、固定/移动电话、短信息等相结合的通讯方式,保证应急预警、报警、警报、指挥等活动的信息交流快速、顺畅、准确、公开,做到信息资源共享。
事故发生后,所有对外信息的发布均由院长负责,其他人员不得代表福利院发布任何相关信息。 发布的信息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内容详实、及时准确。